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示)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1)

       ——弥勒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1.29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也在人间

  提要:

  ·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

  ·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下生来到娑婆世界成佛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也在人间

  ·文殊菩萨在帮助弥勒菩萨快快成佛

  ·外道自称是弥勒下生,其实都是凡夫中的骗子

  ·好人中有菩萨,但好人不一定就是菩萨

  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

  今天年初一是弥勒菩萨的圣诞,所以我们今天要纪念弥勒菩萨,要上供。佛经里有专门介绍弥勒菩萨的经典,有《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弥勒菩萨民间也称弥勒佛,称他菩萨因为他现在还是菩萨。我们也称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菩萨”,现在弥勒菩萨在兜率天是最后一生,将来要到娑婆世界来成佛,补释迦佛的位置,所以叫一生补处。我们中国和弥勒菩萨特别有缘,中国历史上有一阶段,民间特别信奉弥勒菩萨,自从净土宗念佛法门兴起来以后,我们这一代的人才逐渐对弥勒菩萨有一点生疏和淡忘。

  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下生来到娑婆世界成佛

  我们在斋堂过堂时,每天还唸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为什么又称他佛呢?因为他是未来佛。弥勒菩萨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就会下生到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成佛,所以叫做“当来下生”。在娑婆世界释迦佛成佛以后后一位就是弥勒菩萨来成佛。从释迦佛到弥勒菩萨成佛中间,娑婆世界没有佛出世。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也在人间

  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其实弥勒菩萨也在人间,因为大菩萨都是在人间度众生,大菩萨都有百千万亿化身,只是我们不一定认得。

  文殊菩萨在帮助弥勒菩萨快快成佛

  现在在兜率天谁在指导弥勒菩萨快快成佛呢?是文殊菩萨,所有佛菩萨的智慧集中起来就成了文殊菩萨的智慧。文殊菩萨在过去来说是七佛之师,从以后来说,今后成佛的也以文殊菩萨为师。所以文殊菩萨被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文殊菩萨智慧那么大?为什么文殊菩萨的智慧能使菩萨成佛呢?因为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实际上文殊菩萨是以佛的智慧来教导菩萨走上成佛这样一条路。

  外道自称是弥勒菩萨下生,其实都是凡夫中的骗子

  我们应该明白,佛菩萨都在六道里度众生,到处都有佛菩萨的化身,不过,即使我们看到了也不认得。因为佛菩萨一般都隐藏功德,在人间巧妙地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来引导我们,这叫真人不露相。如果我们听到某些人说,或者有人自己说:“我是弥勒菩萨下生”,“我是某某菩萨再来”,“我是几世观音”,或者说:“我已经成佛了”,这些全是假的,全是胡说八道。他们迷惑了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其实他们个个是凡夫,而且是凡夫中的骗子。这些人一般总是学过外道的,他对佛教似懂非懂,并没有真正的懂。外道的心不真实,离不开名和利,所以我们对这些千万不能相信,一相信就上当了。

  好人中有菩萨,但好人不一定就是菩萨

  另一方面,我们要确信人间有菩萨,可是我们很难确定他是不是菩萨,因为他从不露相,跟普通人一模一样,我们一般都认为他是一个世间上的好人,如此而已。可是世间上的好人里边就有菩萨,他引导众生的方法极其善巧方便,也就是说不会很明显,在生活中相处的时候,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中,他就以善巧方便给你引导一下。而世间上的好人只是一个有菩萨精神的人,我们常称某人“真是菩萨心肠”,但是他不一定就是菩萨。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

       ——弥勒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1.29

  

  

  弥勒菩萨与众生广结欢喜缘

  提要:

  ·修行人学菩萨行,也并非是大菩萨

  ·六道里都有大菩萨,所以我们对众生都要起恭敬心

  ·有菩萨转生金毛狮子,被害前尚不起瞋恨心

  ·杀生有罪过,杀菩萨罪可不得了

  ·山门口的弥勒菩萨实是布袋和尚,传说他是弥勒菩萨应化

  ·弥勒菩萨与众生广结欢喜缘

  修行人学菩萨行,也并非是大菩萨

  我们佛弟子发大乘心,修菩萨法,行菩萨道,这是我们修行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了菩萨的精神,菩萨的行动,但我们也只能称“学菩萨行”。当然,有些人学得好,修得好,我们回向文里就有一句:“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样的人也不能算大菩萨,但至少他在人间真正在行菩萨道。

  六道里都有大菩萨,所以我们对众生都要起恭敬心

  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这些菩萨都是大菩萨,他们都在人间,有的是经过投胎,有的是化现的,是用化身来度众生,他的生活起居,语言习惯,都跟我们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他在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我们凡夫众生有烦恼,心不清净;其实在六道里,不论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地狱、畜生道都有大菩萨在度众生,所以我们对六道众生都要起恭敬心,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众生就是菩萨。

  有菩萨转生金毛狮子,被害前尚不起瞋恨心

  菩萨在六道里度众生,多多少少跟一般众生有点区别,比如畜生道,鸟也好,狮子也好,它的毛颜色就跟一般的不一样。那就很难说,也许就是菩萨化现。佛经里有记载,有一菩萨化现的狮子,毛金黄色,当时的国王很想得到这头狮子身上的皮,可是这狮子很难抓得住。有一个猎人就起了恶心,他外面披了袈裟,把弓箭藏在里边,装成一个比丘的样子。那头狮子看是一个修行人,就去亲近他,结果他就拿出弓箭,一箭把狮子射死了。这狮子临死的时候起了一个念头:凭我的力气就能把你一撕两半,可是我生生世世对修行人是恭敬的,因为你身上披了袈裟,就没有把你一撕两半。

  杀生有罪过,杀菩萨罪可不得了

  六道里都有菩萨化身。所以咱们无论对一只小虫,小鸟,小动物,都要起慈悲心,千万不能伤害它,你杀生就有罪过,如果它是菩萨化身,那罪过可不得了。

  山门口的弥勒菩萨实是布袋和尚,传说他是弥勒菩萨应化

  我们中国从古时候到现在,每个寺院里进门第一尊供奉的都是弥勒菩萨。其实我们中国寺院山门口供的弥勒菩萨,只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是古时候一个和尚,人们称布袋和尚。大肚子,胖胖的,背了一个布袋,笑嘻嘻笑嘻嘻。因为他临圆寂的时候讲了几句话,从这几句话里印证,认为他就是弥勒菩萨化身,所以中国传统一向把大肚子的布袋和尚供在山门口,称他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与众生广结欢喜缘

  弥勒菩萨有个特点,他喜欢跟每个众生都结缘,他脸上笑嘻嘻,首先布施你一个微笑。一般佛门都有一个传统,都想对出家人有所供养,你供养什么他都要,不管一块布一块饼,他都平等对待,都往布袋里一丢肩上一背,其实这些东西他根本用不着的,这就是跟众生结个缘。众生供养你,你拿了,你就跟众生有缘了。

  结缘方式有两种,一种你修布施供养,你给他,一种,他给你你拿,这就有缘了。比如,咱们一见面,一讲话就有缘,一种你先开口跟他讲,哪怕讲一句话也已经有缘了,还有一种,他跟你讲,也是有缘。而且弥勒菩萨在人间跟众生广结善缘,他从不分别:这个人我看见高兴,这个人我看见怄气,他从来没有这个分别心。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3)

       ——弥勒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1.29

  

  

  要随时随处为众生说法

  提要:

  ·云游四海走江湖,要随时随处广结善缘,为众生说法

  ·弥勒菩萨坐山门口,笑嘻嘻,大肚能容

  ·为师要严,严了还要慈

  ·修菩萨法,第一个就是修欢喜

  ·修苦恼的人也修不成一个苦恼佛

  云游四海走江湖,要随时随处广结善缘,为众生说法

  我年轻时,人家说我是云游四海,我说自己是走江湖,因为那时我经常到青岛、太原、武汉等地,坐船比较多,有时候也坐火车。我很容易把周围的人,都吸引过来,讲讲就讲到佛法上去了。有一次我坐船,有个人跟我说,“如果你在船上三个月,这些旅客都变成你学生了。”(笑声)

  方法也挺巧妙的,那个时代很少看到线装本,偏偏我有线装本的经书,我出门总是带着,我把线装的一本《大藏经》拿出来看,经书还比较大,周围的人一看,这样的书平时看不到嘛,就跟我说:“这是什么书啊?”好,你开口就跟我有缘,我就跟他说这是佛经。他说:“佛经了不起啊,里边讲些什么?”那我话就多了。又比如坐火车,身上总有一些吃的东西吧,一坐下来,我把口袋解开来,把里边的苹果,给前面一个旅客,旁边一个旅客,每人一个,他们总是笑笑,“哎,不要不要”,我管你要不要,(众笑)我是强给,你不要我也给你放着。其实,我这个苹果不会给你白吃的,这么一给人家就开口了:“老先生,你干什么工作的啊?”我说:“我是教书的。”“喔,我看你也确实是个老师,你在哪个学校教书?”“我在佛学院”“佛学院教些啥呀?”好了,这就被我一个钩子勾住了,他问我答就讲起佛法来了。所以,这些咱们都应该学的,要广结善缘。

  弥勒菩萨坐山门口,笑嘻嘻,大肚能容

  实际上弥勒菩萨是一尊头戴天冠形象的菩萨,上海龙华寺里还有这样一尊天冠弥勒,山门口的是布袋和尚。咱们纪念弥勒菩萨,就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就拿山门口这尊弥勒菩萨来说,咱们天天看见,无论什么人一进庙门就先看见弥勒菩萨,从弥勒菩萨的形象来说,我看有三点可以供我们学习:脸上笑嘻嘻,大肚能容,还要坐在山门口。我年轻时,福州居士们陪我到鼓山涌泉寺,方丈陪着我从里边一直参观到山门口。方丈讲话也挺风趣“弥勒菩萨坐在山门口整天笑嘻嘻,意思就是“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参观。””

  为师要严,严了还要慈

  …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