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禅定營(50~59)▪P2

  ..續本文上一頁

  辦企業是爲衆生爲全體員工賺錢,這樣就沒有鴻溝了

  你們辦企業也是人生的一個環節,辦企業不只是爲了你自己,從大方面來說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從小範圍來說,你是爲了全廠的工人,讓他們得到利益,沒有你辦廠他們找不到工作。同樣是辦廠是不是把觀念轉變一下?我賺錢,我是爲全體員工賺錢,這樣就沒有鴻溝了。

  菩薩以衆生苦爲苦,以衆生樂爲樂

  要消除鴻溝首先要在思想上消除鴻溝,比如在佛教裏,菩薩跟衆生就沒有鴻溝,他以衆生的痛苦爲自己的痛苦,以衆生的快樂爲自己的快樂,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這就叫平等,成佛就是這麼成的。你能平等平等徹底平等,你就是佛。

  我把道場建好了,你來做主人

  誰是主人?員工是主人。你只是保姆。我經常跟這些學生講,這個文殊院不是我的,是你們的,你們這麼樣發菩提心,離開了家庭,辭了工作,爲了將來能弘揚佛法廣度衆生,你到我這兒,當然我應該愛護你,幫助你,我把這個道場建好了,你來做主人。

  說“老師啊,你還得做主人。”做得了嗎?你們可能都知道我背後有東西,是什麼?無常鬼,緊跟在我後面,總有一天把我吞掉。你們只有一個兒子,因爲計劃生育,我可比你們多生了九十九個,我對我的學生的愛超過于對子女的愛,這是我每個學生的感覺。

  凝聚力最強是母愛,使孩子充滿安全感

  人們都說我這個老師凝聚力很強,如今的佛門,能夠凝聚一百多個年輕人一起學修的有幾個?而且他們打不走,罵不走,你越罵,他們越高興。以前還有個女衆部的同學說過一句話:“我就是沒有機會跟老師談談話”,因爲我忙于講課編雜志,空閑時間很少“假如老師把我叫去罵我一頓,這是我最大的幸福。”這些都是事實,難怪人們有一句話:不好理解。要解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凝聚力最強的就是媽媽,孩子離不開娘,甯願跟要飯的娘不願跟做官的爹,媽媽的一顆心隨著孩子的高興而高興,隨著孩子的憂愁而憂愁,媽媽的懷抱是孩子最安全的地方,母愛的偉大就在這裏。我管理這些學生時,既要做媽又要做爹,要做他們的老師,還要做他們的小朋友。如果你們這一點學會了,在管理員工上發揚了母愛,發揚了父愛,他在你身邊處處得到愛護,充滿了安全感,他肯離開你嗎?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53)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0 下午

  幸福從覺悟來,教育使人理解

  提要:

  ·爲什麼不主動去尊重愛護別人呢

  ·管理靠聽話,不聽話製度也沒用

  ·品德敗壞,壞事幹更多,有錢人罰款不在乎

  ·幸福從覺悟來,教育使人理解

  ·照顧好、管理好、要雙管齊下

  ·法無定法,管理條文要隨機應變,使人覺得挺合適

  爲什麼不主動去尊重愛護別人呢

  還有的人說:“老師啊,你教育得真好,這些學生非常尊重你,非常愛護你。”因爲我尊重學生,所以學生尊重我,因爲我愛護學生,所以學生愛護我。凡事都要主動,你要建立友誼,你要主動把手伸出去,他的手也馬上伸出來,你等他伸手,他等你伸手,握手就握不成了。你主動的伸手又有什麼吃虧呢?凡事都有回報,都有反應,可爲什麼很多人做不到呢?因爲煩惱不讓他做到。

  管理靠聽話,不聽話製度也沒用

  從前批判資産階級剝削工人,剝削就是傷害,但是今天辦企業是爲工人謀利益,那性質可改變了。我們佛教思想更偉大,非但不剝削,而且還要像愛護自己兒女那樣愛護他們,使他受到感動,他們就聽你話,人人都聽話,還要什麼製度?製度是管理那些不聽話的人,不聽話到後來,訂製度也沒用,連罰款都沒用。

  品德敗壞,壞事幹更多,有錢人罰款不在乎

  社會上這種事多得很,說“不要隨地吐痰”,誰聽你的?這麼冷的冬天,從前小學生在馬路邊上舉著旗幟宣傳,“叔叔阿姨們,請你不要隨地吐痰,因爲痰裏有細菌。”這麼大的人痰裏有細菌還不懂啊?總算有點感動了,剛剛想要吐痰,憋住了,拐了一個彎,呸!吐出來。現在罰款,即使五角錢漲到五十元,有錢人不在乎,還會有逆反心理,當面不能吐,背後吐得更多,所以有錢人如果品德敗壞,罰款希奇什麼?

  幸福從覺悟來,教育使人理解

  人的幸福不是從金錢來,而是從覺悟來。要通過教育,要使每個員工感到這個廠就是我的家,所有領導都是我的親人,那你就成功了。因爲機器要人去操作,最根本的還是人。每個員工都可以理解,企業要有一部分資金積累,以圖再發展,可是如果他們在你企業裏得不到關懷,得不到溫暖,冒起火來,這些理解他們全部推翻。

  照顧好、管理好、要雙管齊下

  要照顧好員工,同時要管理好他們,必須雙管齊下。好比家庭裏,媽媽慈,爸爸威,必須要配合好。如果員工一時適應不了,還有一個巧妙,你可以外松內緊,這樣他們比較容易適應。威不是凶,凶沒得用的,威就是嚴格。不要經常訓話,不要經常處罰,而要經常提醒。罰款扣獎金,只能使他們暫時忍一忍,肚子裏的氣有一天會總爆發,所以對待員工要走教育的道路。

  法無定法,管理條文要隨機應變,使人覺得挺合適

  管理的條文不要死板板,今天中午提到一句話:空是真空,有是假有。你們也可以用在企業上:有這個條文,可是這個條文是假的,怎麼解說?會變叫假,不會變叫真,你們可以訂各種各樣管理條文,但是要隨機應變,不要花崗石頭腦,我偏要這麼幹,今天誰吃你這一套?需要改變的時候改變,需要調整的時候調整,法無定法,那樣就能夠使員工覺得挺合適。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54)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0 下午

  希望企業能成爲教育人的地方

  提要:

  ·紀律要有程序,要細致,不能一刀切

  ·領導也要提高自己,“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

  ·要“止怒”,很多失敗都在怒上

  ·希望企業能成爲教育人的地方

  ·要把釋迦佛的智慧運用在教育上

  ·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要有耐心,沖不過,繞個圈子走

  紀律要有程序,要細致,不能一刀切

  比如咱們這裏的紀律很有程序的,糾察助理看見哪個同學疏忽了,可以提醒他以後注意,如果這個人比較難調伏,屢教不改呢?報到分管糾察,那就要批評了,如果再不改,總糾察就要訓話了。工作要細致一點,不能樣樣一刀切。

  領導也要提高自己,“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

  要有偉大的個性才能完成偉大的事業,你們當領導的也要提高提高啊,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們的個性脾氣也要改變改變,否則別人不會服你。至少要有耐心,盡量少冒火。很多事業快要成功了,一冒火全部垮掉。佛說,“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你冒起火來,這個火會把你過去樹立起來的種種成就全部燒光。

  要“止怒”,很多失敗都在怒上

  我年輕時到遼甯一個地方,那時非常窮,總算安排我在一個老師家裏住。這個老師晚上陪我談談,他說:“我今天聽老師談一次話,勝讀十年書,我檢查自己的失敗,每次都失敗在冒火上。”當時我跟他談的內容就是止怒,能製伏自己的瞋恨心,這才是英雄好漢。

  電影《林則徐》裏有個鏡頭,林則徐被那些賣國賊氣得一拍桌子,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轉過身來忽然看見自己背後挂的匾上“止怒”兩個字,他猛然醒悟,不能用這種辦法來對付賣國賊。一個家人來給他抹桌子,林則徐把抹布接過來自己抹桌子,這個動作就表示林則徐已經冷靜了。

  希望企業能成爲教育人的地方

  每個員工都是一個細胞,每個細胞都有它的作用,如果一個員工能改正缺點,敗子回頭金不換。你們看我這些學生好像天生是這樣子,哪裏!這是經過七年的磨練啊,否則我頭發怎麼會脫光?(衆笑)否則我怎麼會得高血壓呢?所以要有耐心。既然我們生産是爲了衆生的利益,面前這個員工就是衆生,你怎麼把他趕走了?有的學生脾氣壞透了,五六年還是改不了,他們要走,我還舍不得呢,用各種方法讓他們不想走,這就是母愛,所謂叫“瘌痢頭兒子自家好”。希望你們辦的企業,能夠成爲改造人的地方、教育人的地方,那才功德無量啊,比你分配給員工多少錢還要了不起。

  要把釋迦佛的智慧運用在教育上

  去年湖北有一個企業請我去,他們跟我說:“我們的條件也不差,包吃包住每個月多少錢,爲什麼這些人還要走呢?我說“你想通過提高待遇來留住員工?假如有個單位待遇比你高,他會不去嗎?”所以我告訴他們,“你們必須要有一種凝聚力。”我還不是學了釋迦佛的智慧,把它運用在弘法教育事業上才得到這些成就。

  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要有耐心,沖不過,繞個圈子走

  要尊重他們,要愛護他們,要管好他們,人可不能不管,家裏由父母管,學校裏由老師管,到我這兒我就要管你,你說你不要人管,最後還是有人管,公安局會管你。管的方式要使他能夠接受,一時接受不了,你要有耐心,要通過教育、啓發、指導,慢慢地他就能接受了。

  自己也要提高修養,改變個性,比如前面有障礙,你何必硬沖,沖得頭破血流?你自己的脾氣性格改一改,繞一個圈子走不就行了嗎?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了,不要硬撞,不要灰心,有困難有辦法有希望,要靈活一點。

  

  杭州遠志成長文化傳播公司舉辦爲期叁天的

  企業家禅定營 (55)

  在浙江開化文殊院體驗生活並學習禅定

  

  傅味琴主講 2005.10.30 下午

  人不改正自身缺點,就無法達到平等

  提要:

  ·理想要大,眼前要滿足,不苦惱不等于不努力

  ·感情要廣大,不要在少數人身上執著、苦惱

  ·送禮起貪心,送錢反嫌少

  ·蜘蛛離不開網,自身就不自在

  ·女權高于男權,也沒有平等

  ·人不改正自身…

《企業家禅定營(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