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幸運的意義:鋪滿珍貴寶石的善道▪P2

  ..續本文上一頁爲深思了轉心四思維,因此,我們是幸運的,而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了知輪回之成因,

  即是相信有我念,

  須知解藥即無我,

  若用經典與推論,

  而于無我生確信,

  若修無我誠幸運,

  此即幸運之義也。

  了知輪回的成因,是源自于「我」的信念,

  你知道這個解藥就是「無我」。

  所以,如果你運用經典和邏輯分析,

  因而獲得了無我的確信,

  而且如果你禅修無我的話,你是多麼的好運──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如果禅修無我,爲什麼就是非常的幸運呢?因爲流轉在輪回的起因,以及所有的煩惱、內心的憂惱、從事任何的不善、惡行等等的起因,簡單的說,我們所經驗的,各種困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爲執著「我」。雖然實際上並沒有我,卻有「真實存在的自我」的信念。因此,要對治實際上沒有自我,卻相信這個自我實存的方法,就是禅修無我。因此,禅修無我,就是好運的意義,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有情皆曾爲父母,

  若能了知如是見,

  且以慈悲訓練心,

  不複擔慮自身樂,

  無上菩提生起時,

  此即幸運之義也。

  所有衆生都曾經是你的父母,

  當你如是知道之後,接著就訓練你的慈悲心,

  這會讓你停止過多的擔憂,

  在自身的舒適與快樂上。

  當你生起無上的菩提心──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菩提心或覺醒的心,稱爲轉向無上證悟的心。這是我們所有的想法中,最殊勝的一種。爲了要生起這樣的想法,首先我們必須開展這樣的心態──所有衆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我們最好的朋友,一切的衆生都如同這樣。由于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就能夠開展對他人的慈悲,不只是針對某些人,而是對所有的有情衆生,我們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如此,我們就有能力,開展偉大的慈悲。

  慈的意思是,我們祈願所有其他的衆生,都永遠具足快樂和快樂的因。悲的意思是,我們祈願衆生都完全免于痛苦,並且永遠免除任何痛苦的因。

  我們借著這樣的慈悲,來訓練我們的心,因而也舍棄了,想要讓自己快樂的想法或追求。因爲我們關心他人,所以我們停止了,想要讓自己快樂、自己舒適的強烈想法。結合了所有的這些方式,我們生起了相對的菩提心,意思是說,我們開展了「爲了利益他人,我要達到證悟」的想法。這就是我在這條修行道上的原因。

  當一個人生起這樣的心態時,如果是男性,我們就稱他是男菩薩;如果是女性,我們就稱她是女菩薩。所以,你是什麼並不重要,然而,如果你生起了這樣的菩提心時,你就是一位菩薩。而如果你這麼做,那麼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在開示相對菩提心之前,首先教導了無我禅修,這是因爲無我禅修是基礎乘,或者可說是聲聞乘、辟支佛乘,以及大乘的共同修持。所以,它是小乘和大乘的共同修持。然而,相對菩提心的禅修方式,卻只有呈現在大乘的教法中。這是大乘之中,一個特別殊勝的教法。這就是爲何在仁波切的道歌中,菩提心的教法,是接在無我的基礎教法之後。

  輪回涅槃一切法,

  超乎一多無有余,

  是故萬法無實質,

  若能了知如是見,

  禅修深奧之空性,

  何等幸運弟子衆,

  此即幸運之義也。

  輪回和涅槃中的一切事物,

  無一例外的,不是一也不是多,

  所以,一切現象毫無實質。

  而如是了知之後,如果你禅修甚深的空性,

  如此一來,你是多麼的好運──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在聲聞乘,以及辟支佛,也就是緣覺乘的傳統中,空性的唯一觀點,就是教導自我、個人的空性。然而,這並非大乘的傳統。大乘則開示了,在輪回與涅槃之中,一切現象無一例外的,都不是一、也不是多。無論在輪回之中,或涉及證悟狀態的事物,一切現象本來就不存在。它的存在超越了一或多,因此,它不真實存在。它不具有實質。它就像是顯現在夢中的事物。它不是真實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夠這麼的知道,然後去禅修甚深的空性,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然而,爲什麼「空性」這個名詞的前面,要用「甚深」來形容它呢?因爲,如果我們沒有聽聞空性的教法,如果我們不運用邏輯分析的話,那麼我們就無法理解它。空性是非常的甚深。如果我們不運用智慧,試著去了解它的話,那是不易理解的。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實際去禅修,這個甚深的空性,意思是說,我們運用智慧聽聞這個教法,並且以邏輯去分析它,如此一來,我們是幸運的。

  首先生起相對的菩提心,接下來以「人無我」的禅修爲基礎,然後我們再禅修一切現象的空性(法無我)。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就能夠證得諸佛的了悟。因此,能夠禅修空性,讓我們非常的好運,而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爲了要認識它的真實本性,如果從邏輯分析的觀點來檢驗的話,我們所探究的主體就是:我們所看見的、我們要更深入了解的、我們所專注的任何一件事物。以專門的術語來說,我們可稱爲「探討的主體」或「推理的基礎」。因此,在此處,邏輯推理的重點,就是我們嘗試著,想要去探究這個主體的本質。由于實相不是一、也不是多的邏輯,我們因此能夠確信它的空性本質。它並不存在。因此,我們可以創立一個邏輯推理、一個無瑕完美的邏輯。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說法來表達:

  宗旨:輪回和涅槃中的一切現象,本來都是不存在的。

  原因:它們不是一、也不是多。

  因此,這向我們證明了,我們所探究的主體,本來就是不存在的。

  我們也可以成立這樣的邏輯:

  宗旨:當我們是衆生時,我們所經驗到任何一切的痛苦,

  沒有一個是真實存在的。

  原因:它們全都不是一件事物,也不是多件事物。

  這就如同我們在夢中經曆痛苦的例子。爲什麼痛苦不是一、也不是多呢?如果我們觀察痛苦,所有過去的痛苦都結束了,完全的消逝了。所以,痛苦並不存在。然而,未來的痛苦尚未發生,所以這個痛苦也不存在。所剩下的是當下的痛苦。

  如果我們嘗試尋找當下的痛苦,會發生什麼呢?我們觀察到,當我們的分析,更細微的時候,我們發現到,更細小的時間單位。我們試著尋找當下痛苦發生的精確剎那,可是,我們卻只能尋找到更小、更小、更小的剎那。

  在我們的探究之中,我們絕對無法尋得一個真實存在,而且不可分割剎那的痛苦。因此,痛苦不是一件不可分割的事物,因爲你連一件事物都無法尋獲,你又如何能夠尋獲多件事物呢?因而,痛苦不是一、也不是多,因此它本來就不存在。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邏輯來回應。我們可以這麼說:

  痛苦確實是存在的。

  痛苦不是超乎一或多的。

  它真的存在,因爲我明顯地經驗到它、明顯地直接經驗到它。

  但是,這不是一個好理由。只因爲你經驗到痛苦,就說痛苦是真實的,我們是無法就這樣采信的。我們在夢中經驗的痛苦,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在夢中經驗的痛苦,無論多麼的糟糕,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它不是一、也不是多。即使它看起來好象是真實的,即使我們認爲它是真實的,即使我們經驗到它,它也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所以,它看起來是真實的事實、我們執著它是真實的事實、我們經驗到它的事實──這些事實,都無法證明它的真實存在。這只是個夢。

  同樣的,既使我們白天的痛苦經驗,在我們看起來、感覺起來是這麼的真實,因此,我們執著它們的真實,然而,這不會因此將我們的痛苦,轉變成真實的。因爲它本來就不是真實的。

  仁波切造了一個偈子來幫助我們對這個道理,更容易理解。仁波切開示:

  因爲它不是一、也不是多,

  所以,憤怒不真實的存在,

  就如同夢中的憤怒。

  因爲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貪欲不真實的存在,

  就如同我們在夢中經驗到的貪欲。

  因爲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愚癡不真實的存在,

  就如同夢中的愚癡。

  因爲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傲慢不真實的存在──傲慢無自性。

  就如同夢中的傲慢。

  因爲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嫉妒無自性,

  就如同夢中的嫉妒。

  因爲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疑惑無自性。

  就如同夢中的疑惑。

  因爲它們超越一或多,

  所以,錯謬的想法、惡念是無自性的,

  就如同夢中的惡念。

  我們必須好好的了解,爲什麼煩惱本來就是不存在的。當我們自在的擁有煩惱、憂惱時,也同時非常的輕松、寬廣。

  

  修持空性斷有源,

  慈悲令離寂靜邊,

  若能不住有寂邊,

  智慧方便合一時,

  何等幸運弟子衆,

  此即幸運之義也。

  禅修空性,讓你斬斷存在的根源;

  修持慈悲,讓你遠離寂靜邊。

  當你結合了智慧與方便,

  你就不會停駐在存在(輪回),或寂靜(涅槃)的任何一邊,

  如此一來,你是多麼的好運──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禅修空性,讓你斬斷存在的根源。修持慈悲,讓你遠離寂靜邊,讓你遠離只爲了自身的利益,而執著寂靜的一方。當悲心結合了悟空性的智慧時,就會同時帶來既不耽溺于輪回,也不自私地偏執于寂靜一方的善巧方便和智慧。以這樣的方式,同時帶來智慧和善巧方便這二者,這個修持使我們非常的好運。如果我們能夠這麼做,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以大乘道爲盤石,

  深知一切之顯相,

  無邊清淨廣境時,

  四灌成熟爾心流,

  若爾禅修生圓法,

  此即幸運之義也。

  當你以大乘之道,作爲你穩固的根基,

  而且你清楚的知道,

  一切顯相的特性

  都是無限寬廣而清淨。

  接下來,四種灌頂

  將成熟你的相續(心流)。

  當你修持甚深的生起與圓滿次第──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第一個階段,就是以上述偈子所解釋的方法,讓大乘之道,成爲你堅穩的根基。這是修持金剛乘的基礎,因爲在修持金剛乘之前,我們必須能夠結合空性與悲心。如果在修持金剛乘之前,我們沒有將空性的領悟,結合悲心去修持的話,這樣的金剛乘修行,就是一個缺乏深度的修持。如此一來,金剛乘就變成一門不深奧的修持。這就是爲什麼一開始就必須安立,大乘的慈悲與空性的修持。

  接下來,當我們開始修持金剛乘的時候,我們的基礎見地,就是一切的顯相,都是無限寬廣的清淨。這個意思是,器世間,也就是外在實質的環境,它是無量的宮殿,而居住在器世間內的衆生,都是男、女本尊。當我們對這個道理很清楚,並且有正確領悟的時候,這就不只是一種見解。而是我們已經了解了,這就是事物真實的狀態時,那麼,接下來的四種灌頂(瓶灌、密灌、智慧灌、名灌),將引領我們見到心的實相,並將成熟我們的相續(心流)。這就是甚深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持。當我們禅修這兩個次第時,那麼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當我們談到甚深的生起、圓滿次第的偈子時,我們可以這樣問:「是否有不甚深的生起、圓滿次第的修持呢?」答案是:「有的。」如果我們只是禅修本尊的形象顔色,這樣的生起次第就不是甚深的了。另外,如果我們只是禅修本尊的明點和阿謝(ashe),這樣的圓滿次第,就不是甚深的了。當我們結合明點和阿謝的禅修時,生起次第的修持,就變得甚深了。當我們禅修樂空不二,這個心的實相時,圓滿次第的修持,就變得甚深了。

  如是生圓次第果,

  必成熟于適切時,

  而此取決于淨觀,

  淨觀金剛師兄姊,

  如是淨觀需增長,

  若心已漸生淨觀,

  此即幸運之義也。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成果,

  一定會在適切的時機成熟。

  而這端賴于你,

  對于金剛師兄姐的淨觀──這必須要增長!

  所以,如果你的心中,開始生起了清淨的觀照──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這個生起和圓滿次第的成果,一定會在適切的時機成熟,但是這端賴你對于金剛師兄姐的淨觀。這必須要增長。如果你的心中,開始生起了淨觀,這就是幸運的意義。淨觀要如何在行者的心中生起呢?當行者了知:無論顯現的是什麼,都只是顯相和空性,這二者無差別的本質;一切外在實質環境的顯相,無論是什麼,同樣都只是顯空無差別的本質;在器世間內,衆生的色身是顯空無差別的;所有衆生的心是明光和空性,這二者無差別的本質。當你具備以上這些時,淨觀就會生起。通曉了這些,將會生起淨觀,而當淨觀生起的時候,那麼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簡而言之,這一生所有的顯相,就如同夢一般。它們就像水中月的反影。它們就如同彩虹。心是光輝的明光。心是明空無差別的。當我們了知,顯相和心的本質時,淨觀就會生起。這是因爲,當我們認知了顯相,就只是顯空無差別的時候,怎麼可能會有任何一個顯相,有不清淨或錯誤在其中呢?因爲這些全都只是顯空不二的。因此,去除了對于事物不淨的許多想法時,各種錯謬的想法,就不會出現。因爲我們看待一切的事物,都只是顯空不二的,而這就是淨觀或聖觀。

  關于我們自己和他人的心,我們覺悟到:心的根本本質,是明空無差別的,而且是完全無垢染的。或許,想法是迷惑概念的內心運作,但是這個內心概念運作,並不是真實的存在。當我們如是了知時,就絕對不會批判他人的心,而且也會生起淨觀的心。

  

  爾誠幸運另一因,

  暇滿此身誠難得,

  以此正修尤可貴,

  故若已入正修道,

  此即幸運之義也。

  另一個你可能幸運的原因是──

  閑暇和圓滿(人身),這個完好的根基,

  如此難得;而比這個更難得的是,

  運用它來正確的修持佛法。

  所以,如果你走在正確修持的道路上──

  這就是幸運的意義。

  了知幸運之義已,

  日以繼夜無散亂,

  爲能成就佛正法,

  以及有情廣大利,

  祈願我等皆修持,

  幸運者之佛正法。

  明了了幸運的意義,

  日以繼夜、無散亂的,

  爲了實現廣大的利益

  于教法和一切衆生,

  祈願我們都能夠修持

  幸運者的佛法。

  最後一個偈子是仁波切的祈願。了解了幸運的意義之後,日以繼夜無散亂的,實現教法和一切衆生的廣大利益,並祈願我們都能夠修持,幸運者的佛法。

  仁波切于1998年9月11日,給予加拿大溫哥華的那爛陀菩提中心,以及噶瑪特謙秋林中心的開示。

  

  

《幸運的意義:鋪滿珍貴寶石的善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