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幸运的意义:铺满珍贵宝石的善道▪P2

  ..续本文上一页为深思了转心四思维,因此,我们是幸运的,而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了知轮回之成因,

  即是相信有我念,

  须知解药即无我,

  若用经典与推论,

  而于无我生确信,

  若修无我诚幸运,

  此即幸运之义也。

  了知轮回的成因,是源自于「我」的信念,

  你知道这个解药就是「无我」。

  所以,如果你运用经典和逻辑分析,

  因而获得了无我的确信,

  而且如果你禅修无我的话,你是多么的好运──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如果禅修无我,为什么就是非常的幸运呢?因为流转在轮回的起因,以及所有的烦恼、内心的忧恼、从事任何的不善、恶行等等的起因,简单的说,我们所经验的,各种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执着「我」。虽然实际上并没有我,却有「真实存在的自我」的信念。因此,要对治实际上没有自我,却相信这个自我实存的方法,就是禅修无我。因此,禅修无我,就是好运的意义,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有情皆曾为父母,

  若能了知如是见,

  且以慈悲训练心,

  不复担虑自身乐,

  无上菩提生起时,

  此即幸运之义也。

  所有众生都曾经是你的父母,

  当你如是知道之后,接着就训练你的慈悲心,

  这会让你停止过多的担忧,

  在自身的舒适与快乐上。

  当你生起无上的菩提心──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菩提心或觉醒的心,称为转向无上证悟的心。这是我们所有的想法中,最殊胜的一种。为了要生起这样的想法,首先我们必须开展这样的心态──所有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最亲近的家人、我们最好的朋友,一切的众生都如同这样。由于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够开展对他人的慈悲,不只是针对某些人,而是对所有的有情众生,我们都是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如此,我们就有能力,开展伟大的慈悲。

  慈的意思是,我们祈愿所有其他的众生,都永远具足快乐和快乐的因。悲的意思是,我们祈愿众生都完全免于痛苦,并且永远免除任何痛苦的因。

  我们借着这样的慈悲,来训练我们的心,因而也舍弃了,想要让自己快乐的想法或追求。因为我们关心他人,所以我们停止了,想要让自己快乐、自己舒适的强烈想法。结合了所有的这些方式,我们生起了相对的菩提心,意思是说,我们开展了「为了利益他人,我要达到证悟」的想法。这就是我在这条修行道上的原因。

  当一个人生起这样的心态时,如果是男性,我们就称他是男菩萨;如果是女性,我们就称她是女菩萨。所以,你是什么并不重要,然而,如果你生起了这样的菩提心时,你就是一位菩萨。而如果你这么做,那么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在开示相对菩提心之前,首先教导了无我禅修,这是因为无我禅修是基础乘,或者可说是声闻乘、辟支佛乘,以及大乘的共同修持。所以,它是小乘和大乘的共同修持。然而,相对菩提心的禅修方式,却只有呈现在大乘的教法中。这是大乘之中,一个特别殊胜的教法。这就是为何在仁波切的道歌中,菩提心的教法,是接在无我的基础教法之后。

  轮回涅槃一切法,

  超乎一多无有余,

  是故万法无实质,

  若能了知如是见,

  禅修深奥之空性,

  何等幸运弟子众,

  此即幸运之义也。

  轮回和涅槃中的一切事物,

  无一例外的,不是一也不是多,

  所以,一切现象毫无实质。

  而如是了知之后,如果你禅修甚深的空性,

  如此一来,你是多么的好运──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在声闻乘,以及辟支佛,也就是缘觉乘的传统中,空性的唯一观点,就是教导自我、个人的空性。然而,这并非大乘的传统。大乘则开示了,在轮回与涅槃之中,一切现象无一例外的,都不是一、也不是多。无论在轮回之中,或涉及证悟状态的事物,一切现象本来就不存在。它的存在超越了一或多,因此,它不真实存在。它不具有实质。它就像是显现在梦中的事物。它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够这么的知道,然后去禅修甚深的空性,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然而,为什么「空性」这个名词的前面,要用「甚深」来形容它呢?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听闻空性的教法,如果我们不运用逻辑分析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空性是非常的甚深。如果我们不运用智慧,试着去了解它的话,那是不易理解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实际去禅修,这个甚深的空性,意思是说,我们运用智慧听闻这个教法,并且以逻辑去分析它,如此一来,我们是幸运的。

  首先生起相对的菩提心,接下来以「人无我」的禅修为基础,然后我们再禅修一切现象的空性(法无我)。透过这个过程,我们就能够证得诸佛的了悟。因此,能够禅修空性,让我们非常的好运,而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为了要认识它的真实本性,如果从逻辑分析的观点来检验的话,我们所探究的主体就是:我们所看见的、我们要更深入了解的、我们所专注的任何一件事物。以专门的术语来说,我们可称为「探讨的主体」或「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此处,逻辑推理的重点,就是我们尝试着,想要去探究这个主体的本质。由于实相不是一、也不是多的逻辑,我们因此能够确信它的空性本质。它并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创立一个逻辑推理、一个无瑕完美的逻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来表达:

  宗旨:轮回和涅槃中的一切现象,本来都是不存在的。

  原因:它们不是一、也不是多。

  因此,这向我们证明了,我们所探究的主体,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我们也可以成立这样的逻辑:

  宗旨:当我们是众生时,我们所经验到任何一切的痛苦,

  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

  原因:它们全都不是一件事物,也不是多件事物。

  这就如同我们在梦中经历痛苦的例子。为什么痛苦不是一、也不是多呢?如果我们观察痛苦,所有过去的痛苦都结束了,完全的消逝了。所以,痛苦并不存在。然而,未来的痛苦尚未发生,所以这个痛苦也不存在。所剩下的是当下的痛苦。

  如果我们尝试寻找当下的痛苦,会发生什么呢?我们观察到,当我们的分析,更细微的时候,我们发现到,更细小的时间单位。我们试着寻找当下痛苦发生的精确剎那,可是,我们却只能寻找到更小、更小、更小的剎那。

  在我们的探究之中,我们绝对无法寻得一个真实存在,而且不可分割剎那的痛苦。因此,痛苦不是一件不可分割的事物,因为你连一件事物都无法寻获,你又如何能够寻获多件事物呢?因而,痛苦不是一、也不是多,因此它本来就不存在。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逻辑来回应。我们可以这么说:

  痛苦确实是存在的。

  痛苦不是超乎一或多的。

  它真的存在,因为我明显地经验到它、明显地直接经验到它。

  但是,这不是一个好理由。只因为你经验到痛苦,就说痛苦是真实的,我们是无法就这样采信的。我们在梦中经验的痛苦,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在梦中经验的痛苦,无论多么的糟糕,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它不是一、也不是多。即使它看起来好象是真实的,即使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即使我们经验到它,它也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它看起来是真实的事实、我们执着它是真实的事实、我们经验到它的事实──这些事实,都无法证明它的真实存在。这只是个梦。

  同样的,既使我们白天的痛苦经验,在我们看起来、感觉起来是这么的真实,因此,我们执着它们的真实,然而,这不会因此将我们的痛苦,转变成真实的。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真实的。

  仁波切造了一个偈子来帮助我们对这个道理,更容易理解。仁波切开示:

  因为它不是一、也不是多,

  所以,愤怒不真实的存在,

  就如同梦中的愤怒。

  因为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贪欲不真实的存在,

  就如同我们在梦中经验到的贪欲。

  因为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愚痴不真实的存在,

  就如同梦中的愚痴。

  因为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傲慢不真实的存在──傲慢无自性。

  就如同梦中的傲慢。

  因为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嫉妒无自性,

  就如同梦中的嫉妒。

  因为它超越一或多,

  所以,疑惑无自性。

  就如同梦中的疑惑。

  因为它们超越一或多,

  所以,错谬的想法、恶念是无自性的,

  就如同梦中的恶念。

  我们必须好好的了解,为什么烦恼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自在的拥有烦恼、忧恼时,也同时非常的轻松、宽广。

  

  修持空性断有源,

  慈悲令离寂静边,

  若能不住有寂边,

  智慧方便合一时,

  何等幸运弟子众,

  此即幸运之义也。

  禅修空性,让你斩断存在的根源;

  修持慈悲,让你远离寂静边。

  当你结合了智慧与方便,

  你就不会停驻在存在(轮回),或寂静(涅槃)的任何一边,

  如此一来,你是多么的好运──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禅修空性,让你斩断存在的根源。修持慈悲,让你远离寂静边,让你远离只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执着寂静的一方。当悲心结合了悟空性的智慧时,就会同时带来既不耽溺于轮回,也不自私地偏执于寂静一方的善巧方便和智慧。以这样的方式,同时带来智慧和善巧方便这二者,这个修持使我们非常的好运。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以大乘道为盘石,

  深知一切之显相,

  无边清净广境时,

  四灌成熟尔心流,

  若尔禅修生圆法,

  此即幸运之义也。

  当你以大乘之道,作为你稳固的根基,

  而且你清楚的知道,

  一切显相的特性

  都是无限宽广而清净。

  接下来,四种灌顶

  将成熟你的相续(心流)。

  当你修持甚深的生起与圆满次第──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第一个阶段,就是以上述偈子所解释的方法,让大乘之道,成为你坚稳的根基。这是修持金刚乘的基础,因为在修持金刚乘之前,我们必须能够结合空性与悲心。如果在修持金刚乘之前,我们没有将空性的领悟,结合悲心去修持的话,这样的金刚乘修行,就是一个缺乏深度的修持。如此一来,金刚乘就变成一门不深奥的修持。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就必须安立,大乘的慈悲与空性的修持。

  接下来,当我们开始修持金刚乘的时候,我们的基础见地,就是一切的显相,都是无限宽广的清净。这个意思是,器世间,也就是外在实质的环境,它是无量的宫殿,而居住在器世间内的众生,都是男、女本尊。当我们对这个道理很清楚,并且有正确领悟的时候,这就不只是一种见解。而是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就是事物真实的状态时,那么,接下来的四种灌顶(瓶灌、密灌、智慧灌、名灌),将引领我们见到心的实相,并将成熟我们的相续(心流)。这就是甚深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持。当我们禅修这两个次第时,那么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当我们谈到甚深的生起、圆满次第的偈子时,我们可以这样问:「是否有不甚深的生起、圆满次第的修持呢?」答案是:「有的。」如果我们只是禅修本尊的形象颜色,这样的生起次第就不是甚深的了。另外,如果我们只是禅修本尊的明点和阿谢(ashe),这样的圆满次第,就不是甚深的了。当我们结合明点和阿谢的禅修时,生起次第的修持,就变得甚深了。当我们禅修乐空不二,这个心的实相时,圆满次第的修持,就变得甚深了。

  如是生圆次第果,

  必成熟于适切时,

  而此取决于净观,

  净观金刚师兄姊,

  如是净观需增长,

  若心已渐生净观,

  此即幸运之义也。

  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成果,

  一定会在适切的时机成熟。

  而这端赖于你,

  对于金刚师兄姐的净观──这必须要增长!

  所以,如果你的心中,开始生起了清净的观照──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这个生起和圆满次第的成果,一定会在适切的时机成熟,但是这端赖你对于金刚师兄姐的净观。这必须要增长。如果你的心中,开始生起了净观,这就是幸运的意义。净观要如何在行者的心中生起呢?当行者了知:无论显现的是什么,都只是显相和空性,这二者无差别的本质;一切外在实质环境的显相,无论是什么,同样都只是显空无差别的本质;在器世间内,众生的色身是显空无差别的;所有众生的心是明光和空性,这二者无差别的本质。当你具备以上这些时,净观就会生起。通晓了这些,将会生起净观,而当净观生起的时候,那么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简而言之,这一生所有的显相,就如同梦一般。它们就像水中月的反影。它们就如同彩虹。心是光辉的明光。心是明空无差别的。当我们了知,显相和心的本质时,净观就会生起。这是因为,当我们认知了显相,就只是显空无差别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任何一个显相,有不清净或错误在其中呢?因为这些全都只是显空不二的。因此,去除了对于事物不净的许多想法时,各种错谬的想法,就不会出现。因为我们看待一切的事物,都只是显空不二的,而这就是净观或圣观。

  关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心,我们觉悟到:心的根本本质,是明空无差别的,而且是完全无垢染的。或许,想法是迷惑概念的内心运作,但是这个内心概念运作,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当我们如是了知时,就绝对不会批判他人的心,而且也会生起净观的心。

  

  尔诚幸运另一因,

  暇满此身诚难得,

  以此正修尤可贵,

  故若已入正修道,

  此即幸运之义也。

  另一个你可能幸运的原因是──

  闲暇和圆满(人身),这个完好的根基,

  如此难得;而比这个更难得的是,

  运用它来正确的修持佛法。

  所以,如果你走在正确修持的道路上──

  这就是幸运的意义。

  了知幸运之义已,

  日以继夜无散乱,

  为能成就佛正法,

  以及有情广大利,

  祈愿我等皆修持,

  幸运者之佛正法。

  明了了幸运的意义,

  日以继夜、无散乱的,

  为了实现广大的利益

  于教法和一切众生,

  祈愿我们都能够修持

  幸运者的佛法。

  最后一个偈子是仁波切的祈愿。了解了幸运的意义之后,日以继夜无散乱的,实现教法和一切众生的广大利益,并祈愿我们都能够修持,幸运者的佛法。

  仁波切于1998年9月11日,给予加拿大温哥华的那烂陀菩提中心,以及噶玛特谦秋林中心的开示。

  

  

《幸运的意义:铺满珍贵宝石的善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