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由和透徹,不在冠以自己的名字來蒙蔽著一個什麼東西。
四、我們感到還有個利人的東西時,就沒法利人
居士:就是說還是要在歇心處用功。
慈法師:對!那叁個清淨心嘛。無染清淨心,實際這個無染清淨心就能突破這種自我障礙,那麼安清淨心、樂清淨心也就會成熟。
心智就會成熟自他那種業緣的無染無住,所以說智慧門打開真正的慈悲就會生起,與世間的善巧也就會一時生起來。
我們還感到還有個利人的東西,就沒法利人。
就是你自身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放!
你身上還有寶貝的東西,有這個寶貝的東西你就得不到解放。也就是說你還有負重的東西,那怕你背的都是最珍貴的鑽石,最珍貴的摩尼寶,它也是個負擔。
因爲大地山河都是黃金、都是鑽石、都是摩尼寶,不用負重,隨手即來,如來藏性的確如是!這時候你再看這世間……。
不容易啊!破除人的面子,人的善惡呀。因爲這都是人的習慣,多生多劫的習慣。
多生多劫對自我的保護、對自我的建立、對自我的完善,我們已經習慣了。
所以對自我破除、自我的解放,自我的超越這些概念都沒有。
我感到有很多菩薩真的是挺可憐的,學了很多東西,積攢了很多的負重。很多所謂建立起來的自我,沒有這些東西也很可憐,有了這些東西背負著也很可憐,很自大。
這個世間的人,我感覺到要是沒有彌陀這種平等、圓滿,在每一個當下、每一事、每一物這個究竟的回施,這個時代的人是很難逃出這種自大、自以爲是的。那自卑、自賤、自重、自慢的東西也無法逃脫。
就是輕視他人炫耀自我,這就是所謂的大人物的痛苦,那小人物的痛苦就是自卑、自賤、自憐。
大人物飛揚跋扈言辭下面這種“我”大的要命,天底下人都不及一提了。就只有自己,眼目中就只有自我了,但是又講了很多技巧的東西。
所以彌陀教言在這個地方就是幹淨,下手就“無我”、無染,沒有過現未來的染著,沒有佛、衆生、自我的染著。
把一切染著,一切對待就在你的每一個當下破除,把一切過去、未來、現在的對立破除,把一切凡聖、善惡的東西給你破除。
你把這個染著破除了,就是所謂的清淨、平等的機緣成熟了。
你這時間念一句佛就是萬法具足,就是功德圓滿,就是能度盡衆生,就是一念即圓明。九界修持跟這個都沒有關系,所謂的放光菩提,放什麼光呀?不動法性放出淨光,因爲什麼呢?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觸動著它,因爲我們的現緣在觸動著這個自性,這個自性在觸動著我們的現緣。所以現緣與自性互影互射、無來無去、無得無失、無大無小、無對無待,在每一個當下時刻地妙用著。
所以千變萬化不離其中,妙用無窮而無染著。
無量光佛刹,所謂的清淨刹土,所謂的無對待刹土,也就是說無邊光,什麼歡喜光、焰王光種種光明、所謂不動自性、不動法性,如來藏性在我們現實中就自然地舒展開來了。
絕非造作、非修持也非不修持,這樣一切名相在這兒就散壞了。
在這個地方它就是如幻不實的,它就是沒有自性的。就是因緣記憶了自性,自性召喚了一個因緣顯現出來了一個當下。
五、千差萬別中總不離自性
一個作用,這個作用就是自性的作用,自性作用幻化無窮,本無得失一時彰顯。彰顯之處了無所得,無所得處種種妙用,因緣而現,緣謝緣滅,很如實!
所以說諸佛在這裏用于未來、用于當下、用于過去,所以說是叁世窮盡一念即入。一念爲叁,叁世爲一念,自在、方便,廣大、究竟。
塵塵刹刹皆轉妙*輪,所以說塵塵刹刹得自在。
它沒有受任何的局限,沒有任何的設立和對待,這裏面就有了無盡的珍寶了。
所以說一切衆生性分皆是如來自性藏之妙用,一切衆生幻化皆是諸佛如來自性分身。
這個地方大方便現前。
在這個地方什麼同體大悲,什麼同體大慈都很好講了,沒有什麼。
所以自性海中分身無數,哪個衆生不是一個自性之光的相續與碰撞呢?
哪一個因緣、哪一個凡夫的因緣不是自性光明呢?
哪一個不是無常,不是一個因緣撮合的呢?
這種平等性在千差萬別中隨時顯現,顯現中、千差萬別中總不離自性,人得大安樂!
在每一時、每一刻行住坐臥之中、清晰中不清晰中、自在中不自在中、業習中不業習中皆了達自性之妙用!
所以于叁世,過現未來,一時融通。此融通不過是融通于自性罷了!
所以說過現未來了無所得,自性中生種種妙用。
種種妙用莫過于自性作用,所以自性作用在于當下之緣起!
六、衆生迷失倒見的分中也是自性分
當下之緣起緣生緣滅,實無所得。
無所得中生妙用,妙用是諸佛如來所得的自在力。
是了知諸法空相,生自在妙用。
凡夫迷失其中,所以說被每一份、每一物、每一相而迷失自性,但是這個迷失份中也有自性啊!
所以諸佛如來在妙用中就能喚醒一切衆生。
一切衆生迷失倒見中,迷失倒見的那個倒見的分中也是自性分。
所以說,在迷失中也得覺悟,這個沒啥可操心的!
所以說,在這個地方可以放心、可以歇心、可以安心,沒有問題!
淨土這個地方特別、特別的不可思議!
所以說這個地方不是修正而來,非不修正而來。
所以,此處無言說,言說無盡說。你無盡說可以說,但是的確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你言說你也不能去覆蓋,但言說只是揭示它,如此而已。
所以佛說無盡妙言辭,展現諸佛種種的不可思議功德相。
其實一切衆生皆是如來功德相,只是衆生不知迷失其中,各執我分,各執一分,各執所得。自以爲是便丟失廣大妙用,丟失清淨本性,所以人就迷失在個體分上了。
他以現緣中,以某一緣以爲有實,而丟失廣大的妙用。諸佛親證這個一塵一刹,塵塵刹刹無不是自性海中的光明。這時候出來一個影像,了無差別,是幻作幻!
諸佛如來決定了知這些東西!
所以與生命,與事相,與善惡,與佛魔他們一時超越,得廣大智!
所以看到修行人了不起,看到善人贊歎,看到聖人禮敬,看到愚癡人悲憫,實際這都是心所變化了無所得。
所以諸佛沒有啥可贊的,凡夫也沒有啥可貶低的。魔也沒有啥可怕的,這一時清淨心得見!得見了後時時處處無不是如來智慧德相。
所以魔處如來德相,凡夫處如來德相,如來處如來德相。
如來相彰顯的大家說的是以正眼相說正之法,魔相其自性妙用與佛也沒有差別,他們就不明爲魔性。
所謂的魔性就是人迷失其中,所以性中迷失即是魔性,沒有問題的!
你魔性中覺悟即是佛性,也是沒有問題的!
七、知體得解脫
所以諸佛如來就是從智海、方便海這種廣大妙用中運用的自如者,他們在這個無盡刹海生命的變化中入于無量壽、運用無量壽。入于無量光、運用無量光。他們的壽命都是無量的,非色身壽命,但是壽命相續。
何以故呢?得以自在力、方便力、慈悲力、智慧力、神通力、妙言力,這種種自在力中得以自在,什麼自在?
自在就是他們的本分。所以稱爲無量壽、無量光!
凡夫以刹那生命、以妄想知見以爲爲我,所以壽命很短,所以刹那生死、刹那輪轉,他把這個輪轉當成真實的我了,所以輪轉不休!
諸佛如來一時超越輪回,一切輪回幻化一時超越,這所有幻化實不過是夢幻遊戲實無所得一時自在。
因爲幻化是他的自在!
說你幻化是個人,是個輕松的人,是個鬼,輕松的鬼,是個佛,輕松的佛,是個什麼樣的狀態都是一個無牽無挂自在解脫的。
如此舒展自性,所以說多與世間方便,多與有情方便。若作爲、若無作皆得方便,要不然我們凡夫不知。
爲什麼說很多人修行修不成呢?
他認爲是修來的,修來的是造作分中。造作分中雖有清修,但多是業力所遮蓋,就是所謂的性表、性相,非是性體。
性體無染有表有相,你表相作用。但這表相作用不過是個幻化,所以幻化中實無所得!
這時一時回入體性,體性安樂再看表相。
所以表中知體,用中知體,相中和體。體相用不離其體,人得方便,這時候人就得解脫了!
所以表中不迷失,相中不迷失,用中也不迷失。
凡夫用中迷失了,相中迷失了,表中迷失了,就不知其體,如此而已。
說知體得解脫,人不知體就迷失了!
好比說一個月亮在天空中,千江有水千江月,人看到了水就說:這就是我,這月亮是真。有時候水幹了,他就以爲沒有我了。他就要去找一個湖的水、一個盆的水、一個碗裏的水。
找到了他就又說:這就是我。結果一會兒這個水又幹了、又沒了。
但知體的人就知道,月亮在天上挂著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千變萬化不離因緣如此而已,人得自在力!
八、自心自在
所謂自在,識其本體而得方便,說千變萬化刹那間就知道了它的源頭在什麼地方。所以我們看到世間的表、相、用千變萬化,這是自在。
這是什麼自在呢?一個刹那生、刹那滅,一個無常的一個自在!
此自在力,是自心自在。
自性無來去,所以生滅多變化。變化生妙用,無得無失,這樣我們就不會在變化中生煩惱了。
你看女人描呀、打扮呀,她就害怕變化,實際變化就是妙用!
你看我成長的過程就是我的妙用,我衰老也是我的妙用,死亡、有病還是我的妙用。
她不知是妙用就以爲是死亡,我健康了就是妙用,結果呢病來了就不妙用了。她把健康當成了我,那老了怎麼辦?不健康了怎麼辦?所以她就體會不到它的妙用。
所以無常妙用,變化妙…
《淨土之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