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層一層的。我們今天叁皈是皈了,那層基礎要補上,要努力去做,這就對了。好好地學習,好好地去做,作爲我們成就的資糧,比什麼都重要。
大家很有緣份,很殊勝啊,能夠聚在一起。這都是阿彌陀佛慈悲的加持,阿彌陀佛大願力的感召,我們才能夠聚到一起。我們每天都要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快樂,有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來面對工作,就對了。我們要堅定信心,我們皈依佛門了,皈依阿彌陀佛了,彌陀大願菩薩爲我們作證了,她也會加持、護持我們,我們更加要有信心,要有堅定的毅力,我這一生工作任務、義務完成了,也像彌陀大願菩薩示現的那樣,潇灑自在地成就了、圓滿了,多麼的沒有遺憾,多麼的讓人羨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這個願。
彌陀大願菩薩,生死自在啊。說六月十五走,六月十五上午十點半左右的時候,人家就念著“阿彌陀佛”,念兩聲,在念第叁聲“阿”的時候,帶著微笑就走了。多灑脫啊!預知時至啊。給咱們示現那麼好的榜樣。這就叫成果,這就叫修行的境界。她告訴我們,她本來的壽命是81歲,就是爲了我們現前的衆生,爲了一切衆生,她要提前示現往生。當年釋迦佛爲後世弟子留下了20年的福報和壽命,說給後世的衆生享用。彌陀大願菩薩慈悲,非常的慈悲啊,說她也要效法釋迦牟尼佛,把後20年的福壽留給一切衆生,自己提前示現往生,所以61歲的時候就那麼潇灑自在地走了。多令人羨慕啊!這就是佛門講的生死自在。想活到80歲、想活到100歲,沒問題。想活到60歲就走,也沒問題。想走就走,想住就住。這才是正確的。不像我們,身體不健康了,我們痛苦了,很擔心了,哎呀我怎麼辦呢?有那麼多的憂慮了。功夫不夠呀。你真的像菩薩一樣,我知道,我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走,不想走,有點病也不要緊,過幾天它就好了,那多自在呢。所以要往這個方面去用功、去學習,就對了。
彌陀大願菩薩叁月初八之前把所有的後事、遺囑都交代完、交代清楚,開始閉關精進念佛,進入念佛叁昧一樣。從叁月初八到六月十五,2001年是閏四月,剛好是128天,沒有吃飯,沒有睡覺,沒有喝水,一心念佛,成就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金身舍利的成就,也不是我們一般凡人就能做到的。這就是像佛在經上講的一樣,都是高僧大德,和這些大善知識,以戒定慧的功夫,修行到非常高深的境界,修行到菩薩的境界,展現出來的一個成果。這個成果的展現,這是衆生福報的體現,衆生有福報,佛菩薩就把這個示現出來,給衆生培植福田,給衆生增加信心。這就是最大的福報啊,第一大福報!
信心能夠成就一切。佛經裏面常講,信爲道元功德母。如果我們沒有信心,我們這生做什麼都不能成就。有了信心,你這生就有所成就。尤其我們學佛了,沒有信心,業障怎麼能夠消除得掉,煩惱怎麼能夠降服呢,信心能夠降服。《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就是這個道理。信心也就是福報的體現。你有多少信心,你有多少福報。
我們都是大福報的人。真正了解以後你才知道,這個比什麼都可貴啊!增加了你無量的信心,在你內心當中落下了堅固的金剛信心。現身說法。釋迦如來一代釋教所講的理論、所講的方法,我們看了,我們總是有點懷疑,這是一本書啊,書是真的嗎?能做到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總是有那麼點懷疑。而且佛的智慧又那麼廣大,我們又不容易看懂,疑慮不能除掉啊。現代成就的彌陀大願菩薩,給我們作個證明,做個示範,佛說的理論正確,真的能夠實現;佛說的方法是快速的,是每個衆生都容易去做的。我們這個信心就足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的衆生有福報啊!這個社會有福報啊!這不是哪一個人的福報,這是大家的福報,這是一切衆生的福報。
整個人類都有緣。雖然佛門常講,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都與佛有緣。只不過是緣分深淺不同而已。都有緣。因爲一切衆生都有佛性。他都具足佛性,他難道沒有佛緣嗎?爲什麼佛又說無緣呢?就是障礙太多了。本來你是具足佛性的,本來你是與佛有緣的,現在呢,你的佛性已經在睡大覺了,你的煩惱清醒著呢,它天天在作壞、天天找你麻煩,所以你的佛性總是不容易醒。佛菩薩想把你這個佛性給喚醒,煩惱、業障在那裏看門,說不行呀,不能把你叫醒。所以不能醒來。但哪一天,這些煩惱也累了,哎呀這種煩煩惱惱的,多麻煩呀,多沒意思呀,煩惱回去休息了,然後佛性就醒來了。所以趕緊把煩惱讓它去休息,讓他不要站崗了。怎麼辦呢?把你自己的念頭少一點,妄想少一點,那你的煩惱就回家了,太累了,回家吧,它們就走了。你沈睡的佛性就清醒過來。是這個道理。
煩惱和佛性,它是一家人,只不過是我們不了解。煩惱是現象,真正的主人是佛性。佛性清醒以後,一切的煩惱變成了智慧。佛性在睡覺的時候,就好像你家你是主人,你休息了,你睡覺了,你家的小貓小狗在客廳裏打仗,搞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等你醒來以後把它們清理清理、訓練訓練,他們就乖了,聽你使喚了,就沒問題了。是這個道理。佛性是你自身的主人,是你的真心。只不過是現在他一時地給迷惑了。這些小貓小狗,在家裏一看沒主人了,他亂套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真正明白以後,痛下決心,找回自己真正的自我,才是真的。
佛門裏面常講,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這個道理非常深的。因爲今天一天的時間,很匆忙,而且有很多的同修,昨天一天非常辛苦,到大東北去放生,救了那麼多物命,那麼多的動物菩薩,確實令人感動。晚上的時候,坐大巴客車趕了一夜的路程,第二天的早晨到了東北。到了以後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放生現場,開始了一天很辛苦的勞作。登山去放這些狐狸菩薩忙了一上午,結束了以後又趕忙地到另外一個山上放了好幾千斤的蛇菩薩。忙碌了一天,然後晚上又坐夜車趕了一夜路程回到北京,等于這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直接到北京以後就來到咱們的會場,這個精神非常的可貴,非常的難得!佛菩薩很慈悲,一定會有感應,會感應道交。佛門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感應道交啊。衆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問問這些菩薩們累不累,他們說不累,個個都法喜充滿,都很高興。這是佛菩薩的力量,也是自己真誠心感應,也是自己信心的力量。
所以有了信心,有了佛菩薩的加持,一切困難都能克服。一定要有堅強的信心和毅力,自自然然地你修行上的困苦障礙都能夠迎刃而解。非常的難得。誠心必有感應,所以每次放生都那麼殊勝。這些小生命真的好像和人能溝通一樣,能夠感受到這些菩薩們的愛心,這些菩薩們的善心。這些菩薩們爲它們念佛,它們能感受到,甚至于它們還能夠跟著一起念佛。真的,這種事情很多啊。他們都會念佛。他們也會感恩你們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這是道法自然的一個規律。我們去殺一個生,和去放一個生的心情,決定是兩樣的。決定不一樣。甚至于無惡不作的惡人,能夠去參加這個放生的話,參加個幾次,你再讓他去殺,他就不想去殺了。因爲善心都有,愛心是每個人的天性,本來這個人應該是善良的,本來應該是仁慈的,現在他有殺機了,有嗔恨了,是習氣感染的。這個不是天性,這個是可以轉變的。
所以業障是可以轉變的,業障是可以消除的。惟有愛心、真心、慈悲心是永恒的。佛的愛心,佛的慈悲心,是同體大慈,無緣大悲啊。他這個心量,是一切衆生是同一個體啊。那是不是菩薩、佛的心量大呢?不是。這是什麼一個現象呢?是一個自然現象,本來面目啊。本來一切衆生和自己是同一個生命,這叫法身。諸法之身,是一切衆生的真身。因爲今天的時間很有限,所以這個事情以後再解釋。諸法之身才是我們的真身。我們現在所執著的這個身,是業力之身,妄想、分別、執著的業報身,刹那不住,受著業報。真身永恒不變。
給一切衆生快樂,幫助他們,救他們的這個危難,這叫悲。救度他們。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明了,我們看著表面上是去放生這些小動物,去幫助這些生命。其實則不然。幫助誰呢?都幫助了。它們需要幫助,它們業障更重啊,沒有自由,受到種種障礙,不能夠得到解脫自由,需要我們救度。我們自身去救度他們,獲得的是我們生命當中的福報和智慧,提升我們對生命更深刻的認識、更深一層的了解、更加深刻的思考,這才是非常有意義的。
沒有參加過放生的人,他沒這個體會呀。感覺動物能有感情嗎,動物它能夠有知覺嗎,有這些東西嗎?總是理解不夠深刻。當他們親臨現場以後,去放魚,看到這個魚在水裏面遊,你把它放了以後,它會回過頭來看看你,還在你身邊會搖搖尾巴,轉幾圈。不一樣啊。你去放狐狸,它還會在你身邊給你做做小動作,還會給你逗逗玩。它也懂人性啊,它也很聰明啊。你又感覺不一樣。
設想一下,小孩剛剛出生的時候,他們懂什麼呢?他們也不知道。一個剛出生一兩天的嬰兒,跟一個小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如果大人不精心地去呵護他,一天給他喂好多次奶,幫他把屎把尿給他幫忙,他能生活得了嗎?能生存下來嗎?不可能啊。所以一個人長大了,是多少人愛心的付出,多少人辛苦的成果,才長大的。再遇到不聽話的小嬰兒,天天24小時地哭啊,爺爺、奶奶、父母24小時輪班地看著他,辛苦養成的。要是你真正不看著他,那壞了,24小時不看著他,小生命就很危險。是這個道理啊,是我們愛心培養的結果。慢慢他會走路了,慢慢會說話了,都是教出來的。
我相信這些動物靈性是同等的。只不過他們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那麼好的福報,才不能夠開發那麼多的智慧、那麼多的能力而已。這是佛門講的,總在遇緣不同。過去生中結的緣分不一樣。所以他們能夠遇到佛緣,又遇到這些菩薩們發一顆真誠的愛心,把他們拉到那麼遠去放掉,他們還是有福報的,還是與佛有緣的,有這個福報。
我們同時來做這項工作,這也是我們的願力,這也是我們的福報。我們應該存一顆感恩的心,每一次放生,這些小生命就是佛菩薩的化現,它們來度化我們,來提升我們的慈悲心,來提升我們生命的覺悟程度。這就對了。
所以皈依了以後,我們這個生活,就更加地要有目標,更加地要能夠有質量,不能夠每天迷迷糊糊地虛度光陰。多念佛,多修行。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一切的東西你都帶不走啊,什麼能帶走?你的善心、善行、念佛能帶走。惡的也能帶走,不過是惡緣啊,將來是惡的果報,這個我們不要了,光種善的,將來我們是更加美好,才能夠一心地念佛,這一生都有所成就。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真正地做到智慧圓滿,或者是能夠往生淨土,這個福報就太大太大了。
有可能大家對這個的認知還沒有那麼深,不過沒有關系,學佛、修行要有一顆長遠的心,要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你才能夠有所成就。要時時返觀自己。我這個月跟下個月比,我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規劃,什麼樣的標准。我這個月我讀了100部經,我下個月能夠讀150部,200部。我這個月能念10萬聲佛號,我下個月爭取念到20萬。不斷往上進步嘛。心地越來越清淨、純淨、純善啊。我這個月的心要跟上個月來再比較一下,我前面一個月是不是很亂,是不是煩惱還很多,我這個月清淨一些了。我今年跟去年再比一比,我去年還沒有遇到佛法,是不是痛苦很多,是不是煩惱很多,遇到很多事情很迷茫、很無助的樣子,我今年遇到佛法了,找到了很多的智慧,找到了很多的幫助,不一樣了。不斷地比較。5年以後,再回想一下我這5年怎麼樣過來的,10年怎麼樣過來的,20年怎麼樣過來的,循序漸進地自然就有所進步。這是人生的一個規劃,一個方向。
雖然佛門講隨緣,隨緣而不是隨便。不是說我們得過且過叫隨緣,那叫偷懶。一定要明了。尤其是現前的社會工作那麼繁忙,社會壓力、工作壓力那麼多,要給自己有固定的課程,很重要。比如把自己固定一點時間,一天或者拿出半個小時,或者拿一個小時,什麼事情都先一放,把電話放到一邊,到佛堂,或者到一個安靜地方,去誦一部經,或者去念一個小時的佛,把自己徹底地靜下來,做一個反思,做一個清淨。對你生活啊,對工作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對自己也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現在有很多高級的場所,叫心靈療法。心靈療法,就是用很粗淺的狀況把人安靜下來。佛門比它高深多了。佛門的心靈療法相當厲害,療到圓滿,叫甚深禅定,就成佛了。他們療還不能夠一定成佛。這個療法更重要。所以我們靜下來,念念佛,誦誦經,這也是與時俱進啊,符合現代人所講的心靈療法。你的心累了,有了挫傷了,給它治療治療。找誰來治療呢?找佛菩薩,找阿彌陀佛來給你治療。
因爲現在確實年輕人每天都拿出時間來修行,每天都那麼清閑,做不到啊。雖然現在物質極爲豐富,生活的這種受用很豐富、很多,但它偷走了時間。時間沒了。每天是焦頭爛額的,眼睛睜開了很多一大堆事情在等著,要睡覺了很多事情還沒有完成。忙忙碌碌,忙忙碌碌,不知道這一輩子忙些什麼東西,就沒了。所以這裏眼花缭亂,把你給迷了,找不到自己了,什麼是自己?每天覺得這個東西好,那個東西不錯,那個是自己了,把真正的自己給忘記了,才造成的。
所以落實到實處我們就應該清楚了,人生有目標了,這叫皈依了。怎麼叫皈依呢?我們的心現在開朗了,我們的人生目標有了,我們真正的皈依處,回歸淨土,阿彌陀佛慈悲接引,有條不紊啊,這生圓滿,來生更圓滿。這才是非常殊勝。這是我們皈依的意義。
我們皈依誰了呢?我們的心皈依阿彌陀佛,彌陀大願菩薩爲我們作證,她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所以你們太殊勝了!太有福報了!我只是給你們傳一傳而已,彌陀大願菩薩加持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和難遭遇的想法。希望我們真正地這生有所成就,真盡大孝。過去講“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是大孝啊。上面九代都生天了,佛菩薩的加持力啊,庇佑一切衆生。你成佛了以後,不一樣了,自自然然這些事情都化解。
所以希望大家皈依佛門了,都能夠這一生幸福美滿,來生都能夠成就,都能夠往生成佛去,就非常有意義。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等下大家去參觀一下第一城,有很多同修是第一次來嘛,去看一看。有機緣我們聚在一起念佛,多念佛。最後祝願大家:家庭幸福,福慧增長,早成佛道!阿彌陀佛!
——選自2010年6月27日開願法師在香河“天下第一城”皈依法會上的開示
《香河“天下第一城”皈依法會上的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