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善用其心

  夢參老和尚談善用其心  

  時間:2009.03.22.

   地點:臺北國際會議中心3樓大會堂

  

   大家都是發大道心的菩薩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

   凡是發心到這個法會的,大家都是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本來在講《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時候,有的道友要求受個叁皈,我們今天定的是受叁皈的時間。在這兒受叁皈道友又要求說是沒受叁皈之前,給大家講解講解,就簡單的,談談心,談幾句話,我也滿足了大家的要求。沒想到今天法會這麼殊勝,這麼多道友參加。  

   現在大家都是佛弟子,對于當前我們生活當中的這個環境,這個形勢,在我們自己所感受到的,不是好的,災難頻繁。我們這些佛弟子,求佛菩薩加被的,應該怎麼樣對于這一切當前的苦難的衆生,作貢獻呢?貢獻的意思,就是我們要替大家受苦受難。我剛才稱大家都是菩薩,菩薩就是大道心衆生,印度話叫菩提薩埵,翻我們中國話叫覺有情。讓一切的衆生、受苦受難的衆生,都讓他們得到安樂、得到愉快。

   首先我們這些佛弟子,就應該發菩提心,來使他們免除痛苦,因爲我們都是依著佛的教導,文殊師利菩薩教導我們,在這一切災難面前,在一個痛苦的末法時間,災難頻繁,怎麼樣救度他們呢?

   文殊師利菩薩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裏頭說:“善用其心”。

   我今天想給大家講的就是“善用其心”,或者用我們學佛的弟子們都懂得的話,“心生萬法,萬法唯心”。

  

   當前生活的苦難是自己造業 自己受報

  

   我們現在當前生活當中,你所看見的、所聽到的,乃至于所想到的,這個苦難當中是怎麼來的呢?自作自受,自己造業,自己受報。

   現在當前最大的問題,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就是自作自受。這個詳細我不講,我不是經濟學家,我們只是按佛教的因果律來講。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報的時候,時候還沒到,哪個地方造業重的,哪個業受報就深。

   我們臺灣的諸位道友,可以想一下,想想什麼呢?對比一下,怎麼樣對比呢?想想這個地球上,現在生計困難最大的,不是我們臺灣,其它的、歐美、非洲,乃至于澳洲,都比我們亞洲嚴重,亞洲當中,我們臺灣也不是嚴重的。畢竟受這個經濟的不景氣,沖擊的痛苦,我們佛弟子,應該祈禱,求佛菩薩加持,讓他們轉變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樣作?文殊菩薩教授我們,“善用其心”。

   因爲這一個災難,都是衆生心造的。由于他心,發之他于身口,心裏頭貪、嗔、癡,發出他身的殺、盜、淫,口裏頭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十惡業遍布整個地球,無論你到什麼地方去。

   現在在我們當中,在我們現世,這個法會當中,我感覺我們諸位道友都是善良的,都是發菩薩心的,雖然我們自己沒有身受,看見衆生身受,把衆生的苦,當成我們自己身受的一樣。

  

   善用其心 轉變這種惡心惡行

  

   因此,我們學習文殊師利菩薩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裏頭,教我們轉變這種惡心、惡行,要修清淨心,清淨行。教授我們,四個字,就包括了〈淨行品〉,也可以說包括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哪四個字呢?“善用其心”。

   我們這個心是不停的在起作用,不停在想,不停的在思惟。你要引導他善用,先從自己轉化,而後轉化你的周邊人,同時把你這個力量,放諸于四海,讓他産生一定力度。

   在〈淨行品〉的當中,智首菩薩問了一百一十種問題,這個就包括了咱們現在衆生,所受這個厄難,不只經濟了,還有殺、盜、淫、妄。殺、盜、淫、妄,所有這些個災難,我們若想把他免除,應該怎麼樣作才能免除這些災難?在文殊師利菩薩的教授,就是“善用其心”。

  

   日常生活當中 時時念念不離開叁寶

  

   我們怎麼樣善用這方法?就像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思想、思念當中,時時念念,不離開叁寶,不離開叁寶,就是佛、法、僧。假佛、法、僧清淨的力量,加持,轉變一切社會現相。

   在佛經上講,“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生諸法。轉變的時候,如果我們現在這個會中,有兩、叁千道友,若你一個人,轉化十個人,該有好大的力量!一切十個人再去轉化十個人,那這個力量就大了,這普遍就大了。所以說“諸法由心生,諸法由心滅”。

   例如說,“貪”。貪這個字啊,“善用其心”,就是要你不貪,如果是不貪的話,現在這個世界所有物質,養活這個世界人民,還沒問題啦。天上的四時,風、雨、雲,孕育衆生,地下生長的糧食,孕育衆生,中間被些個惡人壟斷,所以不能普遍。這邊沒糧食吃,那邊囤積著無量糧食。這個餓的問題如何理解?有些個災難,好像是天災人禍,天災的,其實是人爲的。人不造業,天地災害就沒有,這個地區的人造業很惡劣,天必將災難,我想這個道理,我們佛弟子完全都懂得的。你造什麼業,就有什麼報。假使我們能夠讓人人都“善用其心”,不造業了,不造惡業,盡是善業,在你這樣用心,天道好還,善心必有善報。

   可惜,現在這個心太少了,若想找嘛,只能在佛弟子當中找。大家不信,你看看你的周圍、周邊,看看你住的那個市鎮,乃至于大點擴到你那個縣,乃至于擴大到整個的臺灣,善用其心的人多了,都能夠用覺悟之心。

   前面我稱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菩薩是行菩薩道的,行菩薩道的。把一切幸福布施給人民,一切災難,菩薩自己承擔,所以他心量大,又稱爲大道心衆生。假使我們臺灣人,都能夠這樣子,以我們兩千多萬人口,轉變世界上幾十億人口,人人都向善,世界災難沒有了。

  

   轉變世界 從我們周邊的人作起

  

   可惜,這個問題作不到。爲什麼?我們連我們本身的自心、自身的臺灣的這個國土,這裏人民,我們都不能使他人人向善,我們又怎能夠轉變世界呢?同時我們每位道友想,在你的六親眷屬,你所認識的人,你所接觸的人,你都讓他們行十善業,能作的到嗎?盡量的從我們周邊的人作起,都使他們“善用其心”。把我們這個心啊,盡是用在利益別人的身上,這叫行菩薩道。使我們這個心啊,經常想的是別人的幸福。在我們經典裏這樣教授很多,我們這些佛弟子都懂得了,“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幸福”,這個話我想我們每位佛道友,都會說的。但是這不是一句話呀,要付諸實施,付諸實施要做實在的事情。

   有的道友或者這樣想,我能做的到嗎?讓你把整個的世界都轉化了,是做不到的,你可以從周圍一點點的做,它能普遍的,影響所及。若我們丟個石頭到海裏頭,那個水紋一波一波一波往外轉,越轉越遠,越轉越大,就這個涵義,影響所及。你把你的心,能夠經常這樣想,這就叫“善用其心”,就叫菩薩道。乃至于從你自己“善用其心”,直至成佛。

    

   善用其心 還包括四無量心六度十善業

  

   “善用其心”若詳細解釋,就包括四無量、慈悲喜舍,再擴大,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這個六度萬行,你行起來,都是你的心,“心生萬法”。如果我們現在會中的這兩、叁千人,沒有貪嗔癡了,我們一個人影響一、二十個人吧,不要要求太多了,我們這兩、叁千人,影響多少萬人啊。如是輾轉相續向外散,都用這種心,影響其它的人,那越影響越大。

   這是心的力量。之後,再發之于身、口。身的殺、盜、淫;口裏頭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加個不字,不妄言、不绮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起貪、嗔、癡念,不作殺、盜、淫的事,這叫十善。影響所及,我們臺灣所有的道友,都能這樣子影響臺灣兩千多萬,兩千多萬就影響大陸十叁億,十叁億再擴大一點,可以遍全世界了,全世界人口是很少的。那在我們佛經上說,講無量億的了,這還是少數的,這種用心就叫“善用其心”,這是一種。

   還要以各種的方式運用,十善業是行菩薩道的根本。你以這個無量的大悲心,無量的大喜,無量的大舍,總結起來就是“善用其心”。

  

   行菩薩道是時時念念 以一切衆生爲根本

  

   行菩薩道的道友們,不是說讓我們自己坐到經堂裏頭,念上幾部經,在禅堂裏打幾次坐,或在那兒修觀想,入入禅定,菩薩不是這樣子的。菩薩是時時念念,以一切衆生爲根本,行菩薩道沒有自己,念念不離開衆生。

   我們諸位道友,在家、在你佛堂念經的時候,你的觀想力,能不能觀想我周邊的人,來觀想我所居住的這個村、鎮、縣,乃至擴大到這一個省,看你的心力能達到好大,你能用到好大,把你心擴張到好大。你把你這個心力擴張到全世界,那這個世界影響到無邊無量的世界,信嗎?有事實。

   爲什麼大家都讀《阿彌陀經》,都念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離我們這個世界很遠,中間隔著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中間隔著無量世界,那每個世界都有無量衆生,那娑婆世界、極樂世界,都影響到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我們諸位道友發心,心真,你發願是懇切的,心真願切,就會變成事實。因爲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惑,對于甚深的道理,你還不能信的進去。

   我常常問著很多道友,我說你是未來諸佛、你是未來的佛,他瞪眼睛反對我,他說我胡說呢!說我挖苦他,我明明是贊歎他,真心是這樣的事情,乃至于我們講《占察善惡業報經》,人家認爲善惡業報是小乘,那現在我們講到地藏王菩薩的《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半部,大家聽聽吧!那叫心地法門。心地法門就是你的心,你能善用,善用就是會用,你把它用的大一點,擴散一點,時時念念的,想到衆生得安樂,沒有想到自己。什麼叫菩薩呀,大道心衆生。

  

   善用其心會得到神通

  

   當你善用其心,把這個心這樣用的時候,你會得到神通。…

《善用其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