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非等閑之人啊。所以你們不要自稱爲閑道人。
不要埋怨自己忙,還好你能忙,不然你怎麼辦?這就是衆生。
你要學會靜下來。靜下來,就是甘露門。
今天你看什麼法師,或什麼的負責人,他總是說:“嘿,好忙。”我常說:“出家人忙最丟臉。”出家人怎麼可以忙呢?「出家人是閑人」,不可以忙。因爲有閑才能看到自己。你忙什麼?忙外沒忙裏。所以有人“忙”一輩子,其實他是“盲”一輩子。很可憐!
因此你們要「身茫,心不忙,此忙非彼盲」。不過叁個忙都很糟糕。第一個茫,一頭霧水──像初級部;中級部的漸漸由 “茫”變成“忙”,心都忙掉了,忘了忙;然後由這個茫,又演變成忙,最後你會變成盲──法眼不開,是不是這樣?這樣一來你還是一樣的無明。叁個忙,忙作一堆。心忙、眼盲,你看這個“盲”是什麼──亡目。這個“忙”是什麼──亡心。「心忙、眼盲一起忙,還是一樣無明」。所以佛陀要我們修甘露門,「第一甘露門──安那般那觀(數息觀)」。「讓自己的心沈澱下來,回到原點看看自己」。承擔自己的就是荷擔如來家業!
「第二甘露門」是什麼呢?--不淨觀。
不淨觀事實上是在「看到自己的貪念之後」的「一種對治觀」。對治自己的貪心,所以修不淨觀是第二甘露門。
爲什麼修不淨觀會變成甘露門?原因在于想舍掉我執,就得用數息觀來沈澱自己。剩下的就是「對境讓你生煩惱」的貪心,男女之貪。所以第二甘露門,至少讓你「對境不再顛倒」。
你修不淨觀,將來面對一些境界,你就不會生起男女差別想和貪愛想。既然不生男女差別想、不生貪愛想,你就沒有什麼美醜好壞之分,也沒有美醜之覺。
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在追尋那些男女欲望的時候,事實上你並不是在很清醒的狀態。你只是用模模糊糊的概念說:“大概很好。”就這樣去追尋,你並沒那個膽量,把對方看得清清楚楚,你沒有膽量你懂嗎?當你看到對方的缺憾時,你會去找理由把它美化起來。爲什麼?爲了滿足欲望上的需求。你會一直「美化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對象」。而「不淨觀」會讓你「看清楚事實的真相」。因爲你能看清楚事實的真相,對這個不淨的對象,你能夠把握,就不生差別,不生差別也不生妄識了。
這樣,你在生活當中,就不會爲五鬥米折腰。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人沒有男女欲望的時候,相對的就不會在意自己的身份、不怕被看輕或沒有社會地位,或是賺錢太少而自卑。
一個人若沒這些自卑心,就不需要爲了追尋更高的名利、地位、財産……而用種種欺騙或不擇手段的方式,在社會上討生活。也就是說,當人沒有這種男女欲望強烈追求的時候,他爲五鬥米折腰的動機,就會減到最低。你看看狗、老虎、猴子,它們有什麼社會動機?它們只知道春天交配完了,屁股一拍,各自去生小孩,各自去討生活。它們不需要發展成一個很嚴密的社會競爭結構。人類就不一樣,人類的欲望是不分時間地點、不分氣候、不分年齡的。
投胎也是因爲有欲望才會去投胎。欲望促成人類發揮極大的文明,什麼叫文明?文明是讓你的生活更快樂。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爲什麼生活不快樂」?因爲我們擁有這個「身體」。我們不能飛,就發明飛機、造飛機。土地貧瘠,就加肥料,一年365天要耕種360天。這些都是人類心靈惡業所感,所以周遭的依報才這麼差。
所以人類要發展自己所認知的所謂的文明,例如:造飛機、造大炮、造核子能發電廠……什麼的。你有沒有想象如果像「光音天」的人,它本身「身體就是一團光」,還需要發電?需要直升飛機?他念頭一動,“咻”一道光就到了。所以人類的文明是「人類愚癡心態」的最大諷刺!是人類的愚癡而招感得這個厚重的身體,接著爲了讓這個身體過得舒服一點,而發展無量無邊的所謂文明産品。這就像猴子爲了讓它住得更好一點,就去樹上造房子一樣。從人類立場來看:猴子永遠是猴子,蓋的房子再怎麼漂亮永遠是猴子住的。所以對光音天,對心靈比她高尚的天人來看,人類所謂的文明,根本就像猴子蓋房子一樣,還有什麼值得贊歎的?
很多人說,既然一切文明都從男女欲望當中發展出來。照佛教的意思,人類就不需要文明了!
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不敢回答。現在我告訴各位:「沒錯,你以爲文明有多好?文明只不過是“人類愚癡最諷刺的注腳”而已。」當你證得「阿羅漢」的時候,你要去美國根本不用簽證,也不用買飛機票,甚至都不用按電鈕!
文明只不過是「幫助人類達成他的欲望」而已。然而當你「放棄了一切欲望的時候,反過來你卻擁有一切能力」。現代人一直在找尋增加文明的能力,而佛教反過來叫你「放棄你那愚癡的欲望」,「能夠得到一個更清淨的依報與正報」。依此依報與正報,而得到了比人類發展無量無邊文明所得到更多的快樂。
愚蠢的人類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他並不了解自己的內心是什麼?所以他一直在肯定所謂的文明價值,諸位懂了嗎?所以說,愚癡使我們産生我執,而我執最大的病是男女之欲。
因爲這個「最大病男女」而生起宇宙的萬象萬物。基本上它是「應該被厭離」的。我們現在追求第二甘露門,就得好好地將這個「最重要的大病──人類的大獄」「看透它」。我們不能「降服它到零」,至少能夠「將病情給予控製」。
何以要講不淨觀?它跟學佛又有什麼關系?我想用自己的一點體會,跟大家作個簡單報告。
不淨觀,第一個先「觀身不淨」,觀身不淨是「四念處的第一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陀涅槃前,阿難問他:「要依何而安住?以什麼爲師?」 「依戒爲師」。要依何而安住?“依四念處安住”。換句話說,依四念處能夠安住自己的身心。
何以這麼重視觀身不淨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都愛自己,都有我執」,對自己這份我執有一種不忍的愛護,不忍它受苦、受壞、受害,我們不敢看自性中的自己。然而也有一部分呆子它盡往鏡中的自己看,頻頻作態。不敢往自己心中看的,是因爲「不忍看自己的醜陋」,一直往鏡中看的,是誤以爲自己很美,很莊嚴,有了這種我執,就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因爲身體是你看到自己最明顯、最具體的一個象征。你具體的看到它。接著你就産生「渴愛」,從這個自我的愛,就愛到別人身上去了,這樣你對周遭有了渴愛。這種對周遭的渴愛,也是從愛自己的身體引發,再愛另外一個身體。
這就牽涉到了欲望。欲望就是這樣展現的,所以,不淨觀就是扣緊在對自己的我執之愛。唯有把自己的身體看破,看破它不淨而生厭離。間接的,看清人不淨也生起厭離。這不淨觀有兩個,一是看自己不淨,二是看他人不淨。
一般來講,沒禅定的人比較容易看出他人的不淨。看他人的相貌總看得很清楚,看自己的,拿鏡子看不太容易。而你看他人,他人骯髒的心一起,把他看壞了比較容易。看自己你看不透、看不到,人都是這樣,兩眼盡看別人,不看自己。可是「有禅定功夫人,看自己反而容易」。有禅定的人用「內觀」,眼睛往內看,可以看到自己的心髒、看到自己的肺、脾、肝、膽、胰、胰藏、小腸、大腸、生藏、熟藏……血沫、筋、骨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總之,要麼看自己,要麼看他人。
但是我想最適用的就是看他人。因爲我們沒有那麼深的禅定,而且我們最嚴重的問題就看他人。最適用在看他人的美好,而貪染他人的肉體、身體。在這種情況之下,看他人而「觀他人的不淨是最方便、最直接有效的」,能夠幫助我們修不淨觀。
《不淨觀(法藏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