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命蛻變的機器▪P3

  ..續本文上一頁釋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擁有一顆喜悅的心,來接受當下呈現的不好果報。這次不好的果報,是因爲提婆達多在過去生與我有過節,今生又對我的修行與說法沒有深刻了解所造成的誤會,所以他才一直想陷害我,想置我于死地。事實上,也是我自己造了沒把話說清楚的因,才會呈現這樣的果報。若要讓造作的因所呈現出來的果報消失作用,不再和神識連在一起,生生世世跟隨著,這就像一面鏡子把惡因照出來,清楚知道現在是在接受果報。接受果報時,如實反映,照出自己造什麼因而接受什麼果報,不做連鎖反應。假定有報複的心,不但先前的果報沒有消除,反而又造作了新因,將來就要再承受更不好的果報。”

  佛陀對逆境,對極不公平、對無理的待遇都欣然接受,只是像鏡子一樣,如實反映而不作出任何連鎖反應,這是因爲他有觀照能力。若沒觀照能力,就會繼續造作惡因。

  今天,有人對我們無理苛求、辱罵,我們會不會生氣?一定會!

  爲什麼?因爲沒有觀照能力,沒觀照到因果循環的規律,所以,要處理生氣和憤怒,必須向佛陀學習觀照因果和因緣。

  接著弟子又問佛陀:“爲什麼大象擡起腳,卻不踏你,而懸在半空中?”佛陀說:“因爲大象過去生與我有因緣;因爲我曾經救過它,它知恩圖報,懂得要感恩、回報,所以在它最憤怒、發狂的時候,都還知道感恩,而停止發瘋狀態,以報答過去世的救命之恩。”所以,人要處理生氣、憤怒,也要向這只大象學習,當生氣憤怒的時候,只要生起感恩回報的心,原本想生氣的事也就不會生氣了。

  有位來“如來禅蓬”參加禅修的師姐,在禅修過程中,我教他們要忏悔、感恩,讓他們打坐到很甯靜的時候,再慢慢地引導他們去想自己應該忏悔那些事,以及忏悔後要不要感恩圖報?當時這位師姐一直流淚,看起來很傷心,我也沒問她。不久,她又來參加禅修,在心得分享時,她說上次來參加禅修,在忏悔過後,竟然發現她應該對婆婆感恩。

  原來,她婆婆已經八十幾歲,晨昏顛倒—認不出白天和晚上;每次她要幫婆婆做事,婆婆都推開她,造成婆媳感情不好,但她和先生的感情還算融洽。在那次忏悔時,她就想,爲什麼婆婆對她不好?慢慢一想,才驚覺是她先對婆婆不好,于是開始忏悔、掉眼淚,甚至生起了感恩心,認爲如果沒有她婆婆,怎可能有她先生?怎可能給她和諧的家庭?所以她頓起感恩。在忏悔感恩之後,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多,想不到她婆婆竟然奇迹出現,很清楚地知道是晚上,還叫她的名字,問她有沒有吃晚餐?讓她嚇了一跳。

  人的心念,在一念之間産生轉化之後,生命跟著改變,整個家庭關系也調整過來。所以,處理生氣和憤怒時,先要檢討自己,把自己的心往內照,眼睛往內看,把我們最喜歡看別人缺點、挑剔別人錯誤的心和眼睛,轉回來看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之後,把我們最喜歡看自己優點的眼睛反過來向外看,去看別人的優點和種種好處。這樣,生氣和憤怒的情緒就能處理得妥當。如果沒這樣做,就永遠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沒辦法在群體生活中與人和諧相處。

  修持觀照能力.轉化憤怒能量

  生命的蛻變,絕不是用控製可以達成的;用控製,只是一種壓抑。壓抑是受到輿論、社會風氣、習俗,受到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名譽的約製,而安撫自己的心,這些都不是根本的、究竟的。如果遇到更嚴重的狀況而失控時,怎麼辦?只有透過禅的修持,才能讓我們具有觀照能力,有了觀照能力,才能穿透所有虛幻的表相,進入內心深處。到內心深處,才能看到每一個念頭的生起、流動和消失。也唯有透過禅的修持,才能有這種觀照能力,有了觀照能力,內心所生起的任何不好的能量,都可以了若指掌,像貪心、嗔恨心、抱怨心、焦躁心、暴戾心、悲傷心、憂慮心、愚癡心,甚至相對的祥和心、愛心、和諧心、慈悲心、快樂心、喜悅心等等,都可以看清它的來龍去脈。透過禅的修持,能具有觀照能力,生命才能産生很大的蛻變,有了這樣蛻變,生命就會升華,就會活得更有意義。

  要讓生命産生蛻變,就要進一步去觀照,會影響生命升華的毒素到底是怎麼生起?生起以後,會對生命産生什麼影響?由這些毒素産生的情緒,它們的能量又跑到那裏去?透過禅的修持,掌握好內心這些細微的感情波動和情緒變化,我們就不會被毒素迷惑而侵害到真正的生命核心,生命就能産生很大的蛻變,在生生世世的修行中逐步升華,終有一天會跳出六道輪回。不然生命無法産生蛻變,輪回的輪子永遠不能停下來。不能停下來,我們只好生生世世繼續遭受輪回的痛苦,這樣我們生活的沒有一點意義,總是生活在恐懼、怖畏、害怕、不安的精神狀態中。

  試想長期處在毒素侵害下,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現在,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想想看,從出生到現在,自有記憶以來,你生氣、憤怒的次數和時間比較多?還是喜悅的時間比較多?

  再進一步想想看,如果你的快樂比痛苦多,但是,這些快樂都是從內心生起,或是需靠外在因素,你才會快樂?例如,來自父母、兄弟姊妹的愛護、同學朋友對你的肯定,或用金錢買物質讓生活過得舒適,你才會快樂?還是不需要靠任何外物,什麼事都不做,你就會快樂?有沒有人需要靠外在的幫助、人家的贊美,才會快樂?有沒有人都不需要這些,就會有喜悅流露?不需要好吃的東西、不需要電視、不需要穿漂亮的衣服、不需要先生或太太灌迷湯、不需要朋友同事對你肯定,就會快樂?沒有任何原因,都能保持快樂?──都沒有!

  爲什麼不能沒有任何原因就能保持快樂?追根究底,還是因爲我們生生世世都在貪嗔癡、愛慢疑、邪見這些毒素的侵害和引誘下。欲望就在這當中逐漸生起,並繼續製造毒素來毒害自己。這些毒素都不是外來的,而是從內心深處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的情緒爲什麼不穩?爲什麼總是隨時要與別人對抗,或看某人不順眼。這都是因爲我們有種種大小不同的欲望。不論我們的欲望是那一種,是要有錢、要有更好的房子住、要有更高級的車子開。事實上,這些欲望的種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産生這些欲望的根本原因──貪。

  當欲望生起而達不到的時候,就會給自己帶來失望和痛苦。只要有人事物阻礙欲望的達成,我們就開始生氣、憤怒,把自己不能滿足欲望的原因都推給別人,推給阻礙我們的人,就這樣一直繼續累積著,生生世世養成不好的習性,日複一日地加深、累積更多不好的能量,隨時會被引爆。

  所以我們必須透過禅的修持,産生觀照能力,分分秒秒往內心觀照,觀照欲望的能量,這時欲望就會立刻消融于觀照之中,這樣生命就會因此而得到蛻變。

  修持禅法就是要消除自我意識,不讓自我意識膨脹。透過禅的修持,能把這點做好,那我們的生命就會過得更有意義、更喜悅。所以,叛逆並非不好,教育孩子要去發掘叛逆背後的潛力,再針對這種潛在力,去幫助、協助,讓它發揮出來。這樣,這孩子的生命才能真正完全的獨立。

  想占有的欲望,就是讓我們煩惱、生氣、憤怒的最大因素。我曾讀過一本書,作者寫他演講之後有人問他:“生氣、憤怒時,怎麼辦?”他以自己的例子說明:“假如我的孩子做錯了,我會跟他說明原因之後再打他,打他,才能發泄我生氣、憤怒的情緒,這樣才不會壓抑。”你看!作爲一個父親,用這種方法來處理自己的生氣、憤怒,他不壓抑生氣和憤怒,雖然他想教他的孩子改好,但是潛意識裏,卻是以打小孩來發泄自己的生氣和憤怒。這種內心自我矛盾所做出來的方法是不好的,雖然他內心多少還充滿了愛,雖然痛在孩子身上,也痛在他心中。

  我們再看有些老師,當學生傷到他的尊嚴時,他會憤怒的一巴掌打過去。他這種打法和父母打自己孩子的心境顯然不同。父母打自己孩子的時候,至少還摻雜了親情,而這種老師打學生則是氣昏了頭,覺得自己尊嚴受到傷害,失去理智,在盲目之下打過去。所以,有時候老師打學生,爲什麼一打就發生問題?學生不是因爲老師打他,他才反擊;也不是因爲打重了,才反揍老師一拳;而是他內心不滿那種處罰沒有慈悲、沒有愛的成份!他可以從老師的臉上、從沖動的舉止上,深深感受到老師的憤怒情緒,所以他不願被打,直覺的即刻還手;很多體罰糾紛都是這樣發生的。

  所以,我們對生氣和憤怒的處理要非常技巧,也唯有透過禅的修持,來觀照自己的能量,才有辦法做到。有些老師上課,碰到芝麻小事,就氣一天、二天、甚至一個禮拜,都不消!爲什麼不能消?因爲沒觀照能力。例如學生吵,遇到老師心情很好的,對“吵”的感覺就不會在意;但是心情不好時,就會對學生大發脾氣。

  同樣的,爲什麼很多孩子會反抗父母,親子關系惡劣?因爲父母感情失和吵架了,就把整個情緒改變方向,轉移到無辜的孩子身上,把孩子當發泄對象,當出氣筒;孩子在家裏就很難過,內心就很不平。因爲不平,脾氣也跟著不好,就容易被激怒、容易生氣 。事實上,生氣憤怒的能量和祥和慈悲的能量是一體兩面的,就像銅板,一個正面,一個反面;也跟手掌一樣,當憤怒時,是握著拳頭揍出去,産生暴力,能量透過心傳遞到拳頭;但是這能量也可以不用在拳頭上,而用在手心,伸出去,握個手,道個歉,這樣,就把産生暴力的能量引導到友誼、祥和這邊來了。

  所以,透過禅的修持,能適當引導各種正負能量。引導得好,情緒就會平穩,如長江、黃河雖然經常氾濫,但只要疏洪道做得好就不會氾濫。同樣的,生氣的能量所産生的情緒,透過禅的修持引導,讓它走動,就不會危害自己和他人。所以,對生氣的處理,一定要透過禅的修持,逐漸有觀照能力以後,才有能力引導它,否則生氣的能量缺乏適當引導,只有隨它任意爆發,這種無明、無奈的爆發方式,所造成的後果也不堪設想。

  …

《生命蛻變的機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放下 看破 自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