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運作的很快,它是一個循環,所以不想生就要把這個輪回切斷。
讓全部變涅槃
覺性變得銳利,變得強,智慧才會跟著銳利變得強,如果到了那種狀況,心的平衡度就會跟著自然而展現。所以才說有了覺,是一切圓滿俱足的,不管做什麼,就是用自然的方式來做,所以有些老師教我們如何進入自然、與自然在一起,當然能夠進入自然與自然在一起的時候,就沒有問題了。
進入自然跟自然在一起就沒有危險,也沒有毒素,沒有毒素造成,就不會受到傷害。現在我們進不到自然,進不到眼的自然、耳的自然、鼻的自然、嘴巴的自然,還有身體的自然、心的自然,所以不管是誰能夠到達自然,那就很好。
佛陀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入處是熱惱的,如果能夠進入自然,這些就會清涼。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熱惱變成清涼,讓眼睛變涅槃、耳朵變涅槃、讓全部變涅槃。
訓練心平起平落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動搖
心還是可以非常平靜
心像什麼
「心」在佛教術語講的是「名法」,是抽象的,是思想造作。這個心法、名法是看不到的,但是外在的物質是看得到的。就像這個身體,這個臉蛋長得什麼樣子,叫做色法。
有覺性、有智慧的人才看得到心。名造作,色造作,也就是心造作、身造作。有時身體沒有造作,但是心是造作的。外面的身體沒動,但心在動。名跟色是在一起,身跟心是在一起。來練習是爲了看得到這個心法,跟得上這個心法。
心就像猴子一樣,上上下下,你要想︰怎麼做才可以將這只猴子捉好,不要讓它上上下下呢?如果任何人能抓住猴子,把它訓練好,那就太舒服了。
看什麼,粘什麼
我們現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名相。有些人有錢,就迷思在錢裏面。有車子,就迷思在車子,有房子就黏房子。有太太就粘著迷惑在太太裏,有丈夫,有小孩,就粘在這上頭去了。
沒有覺性的人,看到了什麼,就粘上去,什麼東西都執取。這個世界的人都是這樣,在這個籃子裏面繞。
好好清洗才會變白
無論哪裏的人都是執著在名相上面,有時候整個人都埋到裏面去了,這些世俗施設的假名就進入到身體,進入到骨頭裏面去,而且變成黑色的,所以大家都一樣,都有一些東西埋在裏面,看誰能夠把它清洗幹淨,就看每一個人的決心跟努力,要是誰能夠把它洗幹淨,那就全身上下都很白淨了,沒有垃圾,現在每個人的腦袋裏面統統都是垃圾,好好的清洗才會變白,慢慢的變白、變白,最後就沒有了。
一切來自心
好、不好,漂亮、不漂亮,都是心告訴你的。造作、不造作都來自心,所有的東西都來自心。如果跟得上,覺知到心就不會有事了。快樂、痛苦都來自心,因爲迷惑、迷失了,陷在裏面不清楚。如果帶著覺性,這裏面告訴你:好、不好,漂亮、不漂亮,有趣、無趣,你都會知道,知道就好了。如果知道,能放下,就不會有問題。可是我們人不是!知道好的就抓著,不高興就擺臉色,不滿意也一樣擺臉色。如果滿意,沒有覺得什麼,不滿意也沒有覺得什麼,不是很好嗎?那表示心超越在這之上了,超越了接受訊息、得到結果之上。
看到心就沒事了
見到好與不好,有了覺性、智慧就不會執著。巴利文說:這所有一切都完成在心。來練習這個動作爲了什麼?就是進到這裏,來看心!直接訓練這個心,不要讓心上上下下,搖搖晃晃,沒有在中間,在中道上。如果在中間就很好,沒有什麼事讓你煩惱了。心比所有一切都重要,任何人能夠來訓練心的話,就算不識字,沒讀什麼書、不認識什麼經典,都沒有關系。
只要跟得上,看到這個心就沒事了,什麼事都沒有了。
訓練心平起平落
人要訓練自己的心,不然連動物都不如。有些動物經過訓練會聽話,人有時候還不如動物,很難訓練。佛陀說心難以馴服,如果能訓練這個心,心將是喜悅平靜的,就是平常心,不會動搖。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動搖,心還是可以非常平靜的。
現在心不停的動,不停的搖擺,停不下來。經過訓練後,就可以慢慢的停下來,無論到哪裏,都可以平靜。可以非常平穩的起,非常平穩的落。
每個人都一樣,喜悅不是從外面進來的,是從心産生的。心經過訓練以後,無論到哪裏都是喜悅的。
行、住、坐、臥都是喜悅的,就是一個喜悅快樂的人。
讓心像蓮花一樣盛開
好好照顧我們的心,才能像蓮花一樣盛開,無論是在泰國或臺灣都一樣,蓮花有象征的意義,就是佛陀坐在蓮花上面,人很聰明,用蓮花作象征,如果心沒有煩惱、雜染、貪、瞋、癡、無明,心不會枯萎,沒有任何造作,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永遠都是綻放著。
用生命向你保證
動中禅可以滅苦
精進、努力,就能成功
經上說︰「能夠脫離苦惱的,就是因爲精勤、努力。」只要精進、努力,就能夠成功。
現在修行所做的是很微細的,不用慧眼看不見,是最幹淨清明的事,不清明的人看不見。
動中禅這個方法要不斷的動,不能靜止不動,有些人聽到動中禅就好高興,來參加之後,才知道原來和想象的不一樣,當初還在作美夢,幻想這個方法怎樣、怎樣……。
現在所教導的是真理,不只是讓大家來這裏覺得好累而已。現在累、不舒服的感受升起時,只要繼續的練習,這種累的感覺就會慢慢的消失了,覺性可以慢慢的被喚醒,可以明白,心不要因爲累而動搖、退縮。
想要看見真理、實相,就必須真正的用功,不是真正的用功,只能得到虛假的東西,佛陀也是因爲親證了這個真理,才成爲佛陀。真理就是苦、集、滅、道,這四項就是讓佛陀可以爲佛陀的真理,只要追隨佛陀的教導,不斷的練習,也可以和佛陀一樣親證真理,真理在佛陀親證之前就已經有了,每個人都有的,只是佛陀是第一位親證,並把它說出來教導大家的人,所以只要用功有恒心,每個人都可以親證真理。
從熾熱到清涼
法是非常高的,超越一切的,超越苦,超越樂,超越世間的一切。怎樣熄滅我們的苦呢?唯有恒心,要持之以恒的人才有辦法做到,就像登山一樣,如果要登上聖母峰,就要持續不斷的攀爬,才有辦法
登至山頂,法也是一樣,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達到最高。
涅槃在最高峰,如果想得到涅槃,就要有決心,哪裏疼痛都沒有關系,如果會因爲禅修而死掉的話,就讓它死吧。
不過放心!不會死的,隆波到現在還沒死,相當安全。
要有決心,一定要克服一切的困難,涅槃是一個很清涼的地方,現在是在非常熾熱的地方,所以這當然是不容易的。
怎麼樣從熾熱到達清涼呢?因爲涅槃是超越世間一切,是最高的,所以要到達這個清涼的地方是不容易的,因爲世間熾熱的東西,不斷的在拉扯,把我們往下拉,有很多很多的障礙在那裏,如果不是真的有恒心,就無法克服,就會粘著在上面。
培養覺性的決心要像魚逆流而上,如果是死魚就被水沖走了。要當死魚或逆流而上的活魚?自己選。
好東西在非常、非常裏面
有些人一昏沈就開始要找原因,追究是不是自己的業障太多,所以昏沈比別人嚴重,昏沈爲什麼那麼嚴重?歸到這,又歸到那,有些人會想自己的業障和罪太深了,所以沒有辦法練習。
我們現在來練習就是來消業障,好好練習,不要去想那些,不要怕業障和罪,來練習就是要超越業障和罪,讓這些消失的,有些人會跟你說︰「你的業障好重啊!罪好深啊!」你就嚇到了,什麼都不敢做了,其實這麼說是要鼓勵你,讓你有信心來練習,不論過去做了什麼,都不要管它,現在當下要不斷的用功練習,只要我們不斷的練習,昏沈是可以慢慢克服的。要繼續堅持下去,不要退縮。作個譬喻,好的東西在非常、非常裏面,外面包圍的都是無明、癡。
和貪、嗔、癡、無明打仗
如果沒有辦法克服自己、戰勝自己,就沒有辦法打敗貪、嗔、癡,誰可以戰勝自己,貪、嗔、癡就沒有了,所以必須堅持下去,我們現在就好象是在「內戰」一樣,和貪、嗔、癡、無明打仗,如果沒有
辦法戰勝……再生的話,就只好再生了……。
拚個你死我活的決心
一定要有這樣的決心,拚個你死我活,如果你不死,煩惱、雜染就會死;如果煩惱、雜染不死,你就會死。
如果煩惱、雜染、貪、嗔、癡死了,不用覺得可惜和難過,因爲這些騎在我們頭上已經很久了,一直以來它都是我們的主人,一直在命令我們,看什麼時候我們可以來命令它,成爲它的主人。
心急到不了涅槃
有些人心急,說要!要!要!……要不到,就都不要了!所以說要慢慢來!到「涅槃」要慢慢來!因爲「涅槃」是清涼。心急到不了的。
有時我們很心急,希望馬上看到成果,如果沒有立刻看到,就覺得沒有效啦!不練了。這方法要有耐心,慢慢就會進步。
慢慢練,它自己會到達,如果太趕,一路超車,一不小心閃車就翻車了。
光明來,黑暗就走
黑暗來,光明就走。光明來,黑暗就走。光明就是指「覺性」。來練習動中禅,光明來了,但是練一陣子又不練,光明走了,黑暗又來。
想,不想
時候還沒到,想要看見,就更不會看見。時候到了,即使沒有想要看見,自然就可以看見。
如果誰想知道、想看見、想明白、想得到,就更沒有辦法知道、看見、明白。
只是單純的去練習,不能存「想要、想要有、想要得、想要成爲」的心。
只做不求
做功德不欲求功德,只做不求,功德才真能得到。守戒不受戒束縛,戒才真正在心中。
做了想得到,是一種欲貪。做了沒有想要得到,會清淨、潔白,只剩下沒有。誰如果能這樣繼續的練習覺性的話,到達最後,消失了,雖然還是活在這個世上,可是能達到無我,活著就沒有苦了。
真正以自己爲依皈
佛陀說有覺性的人是一個殊勝的人。如果有覺性,快樂就不遠了。快樂不是天上的神會送來,它在這裏面(心)。苦的原因是從內在産生的,每一樣事的原因都是從這裏産生,先生、太太、小孩都沒有辦法幫忙解決。
不要退縮、不要氣餒,要堅定的修下去,要努力地練到覺性圓滿。懦弱、不堅定都修不成,是佛陀的弟子就要依靠自己,動中禅的方法是真正的以自己爲依皈,真正的依靠自己,不需要依靠別人。
用生命向你保證
行、住、坐、臥,不論做什麼都要保持覺知,只要能夠保持覺知,苦就會遠離我們,沒有辦法靠近,如果沒有保持覺知、沒有覺性,苦就會升起,貪、瞋、癡會升起。
真正有覺性天天都是快樂的,天天都沒有痛苦。隆波可以用生命作保證,只要動中禅這一項就夠了,不用其他的,這一項就可以讓你滅苦,只要好好的確實練習,你不會再有任何的疑惑,無論是對于過去或未來,都不再有任何疑惑,對于生和死也沒有任何疑惑,對于死了之後要去那裏,也不再有疑惑了。
一切美好盡在圓覺中
走到了終點,隆波就會微笑、點頭
要直路一直走,不要去別的地方,不要沿路的風光也要看一看,這樣就浪費時間了,我們走路,碰到了花,碰到了樹,覺得這裏漂亮,那裏漂亮,看一看,停下腳步……,這樣要到達目的地就比較久。
往前走不要後退,用功的走,不管別人說什麼批評的話、懷疑的話、疑惑的話,都不要理他,只盡自己的責任、義務,有時候那些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人,會來說些有的沒的,就讓我們迷惑了、迷失了,讓我們偏離了正道,有時候掉到哪裏去都不知道,因爲現在有太多假的東西。
要直路一直走,走到了終點,隆波就會微笑、點頭,因爲你安全了。
最後關頭
有些人以爲已經到了,事實上還差那麼一點。很粘,很粘,只有「圓覺」這把利刃才能砍斷。
時候到了它會自然來,從前、後、左、右來,自己來。
一切美好盡在圓覺中
每一種善的特質都包含在圓滿的覺性之中。像是慈心、悲心、喜樂、平等心等,所有一切都已經在那裏。我們需要練習,直到它自然顯現。
當覺性圓滿,就會同時擁有了慈悲、智慧,戒、定、慧自然圓滿在大覺性裏。
當覺性圓滿時,我們會喜歡自己的生命,也會喜歡別人的生命,因爲看到自己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是一樣的。我們會自然的幫助別人,爲別人來工作、服務。
《一切美好盡在圓覺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