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不食酒肉,惟以香味資身的鬼神,他也是帝釋天的樂神。第二類爲毗舍阇(Pisaca),譯爲啖精氣,是食人及五谷精氣的鬼神。第叁類爲鸠槃荼(Kumbhanda),譯爲甕形,這是因爲他的身體似甕的緣故,所以稱爲甕形,即厭魅鬼。第四類爲薛荔多(Preta),譯爲餓鬼,因爲他長劫不飲食漿水之名,常爲饑渴所逼。
第五類爲諸龍(Naga),龍有四種,第一種是守護天界宮殿,護持使之不落;第二種是能興雲致雨,利益人間;第叁種是地龍,能夠決江開渎渠者;第四種是伏藏龍,守護轉輪王大福人的寶藏。
而八類鬼神的第六類爲富單那(Putana),譯爲臭餓鬼或熱病鬼,乃是主熱的病鬼。第七類爲夜叉(Yaksa),譯爲勇健,有地行夜叉、虛空夜叉,及天夜叉叁種。第八類爲羅刹(Raksasa),譯爲速疾鬼,又稱爲可畏,因爲他十分暴惡可畏的緣故。
這些鬼神八部衆,在蓮華生大士面前供上了名號及身、語、意命咒,並發誓奉持叁昧耶戒,永遠地守護佛法。
蓮華生大士又在旬普地方降伏了所有的誓願鬼。誓願鬼是屬于西藏原有的鬼神,類同于部多自生鬼,在西藏稱爲“色”,傳說他們的起源是在九洲“色”域,于人頭蓋骨砌成的“色”的城堡中,誕生了這些鬼類的祖先。然後生出了男性的牙瑪誓願鬼——緣起于毀誓的男子,和女性的瑪聶固肖——緣起于信奉邪教的婦女;再來出生“色”的鬼類父親南吉恰那雪恰——破翅天界黑鳥,及母親薩衣齊雪——生翅之地老鼠。南吉恰那雪恰和薩衣齊雪結合,生出了十叁個世界蛋。
從其中一只蛋中孵出了一類人身狼頭的鬼神,他們選擇山頭作爲居地,開始吃陽性的生靈,因而稱爲陽色之鬼。隨後又從另一只蛋孵出了一類人身駱駝頭的鬼神,他們選大洋深處作爲居地,開始吃陰性的生靈,因而被稱爲陰色之鬼。此後,又孵出一類人身黃鼠狼的神靈,他們居于床下,專吃兒童,因而稱爲童色之鬼。從蛋中又孵出一類生有人身大鵬頭的鬼神,由于他們居于魔山,專吃瑪姆等魔的命息,因此被稱爲黑魔色。
從其中的一只蛋中生出一位人身貓頭鷹的鬼神,居于贊山之上,因而被稱爲贊色瑪保。又生出一類人身豬頭的鬼神,居于寺院之內,因而被稱爲白王色。後來又由一只蛋中孵出一類人身豬頭的鬼神,他們選擇一處叁條山溝彙聚之點作爲居地,這類鬼神都稱爲誓願鬼。
所有的誓願鬼壓伏在蓮華生大士的金剛掌下,獻出了名號、命根、心咒,受持誓句叁昧耶戒,成爲蓮師的奴仆,永遠地皈命于叁寶,守護著正法。
蓮華生大士又來到後藏的卡嘎雅米地方,降伏了牧女卓姆。
卓姆是住于牧區的女神,佑護百畜增長,通常有四卓姆、北方八卓姆和九卓姆姊妹等等女神。而由龍和卓姆結合出生的則稱爲龍卓姆。她們屬于卓姆神系的八位王後,都具有人身但生有不同的動物頭:白色的龍卓姆王後生有野牦牛頭;藍色的龍卓姆王後生有熊頭;紅色的龍卓姆王後生有雌鹿頭;綠色的龍卓姆王後生有羚羊頭。接下來的四位龍卓姆王後分別生有牦牛頭,以及由虎豹雜交生出的樹怪頭、麝鹿頭。
這些牧女卓姆女神也都皈依了蓮華生大士,永遠地護持著佛法。
魔也是佛教傳入西藏之前的土著神靈,傳說有叁百六十種魔,他們的居地多是在有九個尖頂的魔城堡中。大多數的魔都是黑色怒相的鬼神。他們多半以黑魔繩套及魔拘鬼牌作爲兵器,許多魔騎著白蹄黑魔馬。他們能引起人類神智昏迷。
魔主白貢布王,他一身黑色,右手持著拘鬼牌,左手持著短斧,身穿黑藍絲披風,騎著一匹黑馬。他決心向蓮華生大士挑戰,但還是被蓮師降伏了,獻上了名號與心咒之後,受持著叁昧耶誓願,成爲佛教的護法。
蓮華生大士來到了絨絨隆巴那保的山谷降服了所有的羅刹。
據說羅刹之主黑羅刹洛珍,身穿著由閃電所製成的披風,左手持著冰雹。與羅刹女之主——羅刹妃娃頭血眼,她的身相黑色,手持橛和人頭,穿著由血織成的布所製成的衣服,騎著一匹六頭駱駝。率領羅刹鬼衆向蓮師頂禮,並獻上了心咒、名號。蓮師攝受他們爲奴仆,並授予叁昧耶戒,命令他們永世護持佛法永不退轉。
蓮華生大士在聖山岡底斯山的山頂,降伏了二十八星宿神,並授予他們叁昧耶戒,使他們護持正法永永不退轉。
這二十八星宿(Astavimsati naksatrani)是指二十八種星座。亦即指太陽月球一個月間所遠行的白道上的二十八星座。而這二十八星座,每一星宿皆有一位星宿神來掌管。
這二十八星宿神中,東方有昴宿星(Krtika),又名爲名稱宿,共有六顆星,形狀如剃刀。畢宿(Rohini),又名爲長育宿,共有五顆星,形狀如車,觜宿(Mrgasiras),又名爲鹿首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鹿頭。參宿(Ardra),又名爲生養宿,共有一顆星,形狀如額上點。井宿(Punarvasu),又名爲增財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屋栿。鬼宿(Pusya),又名爲熾盛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瓶。柳宿(Aslesa),又名爲不觐宿,共有六顆星,形狀如蛇頭。東方有此七種星宿神。
南方則有星宿(Magha),又名爲土地宿,共有六顆星,形狀如牆。張宿(Purva-phalguni)又名爲前德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杵。翼宿(Uttaraphalguni),又名爲北德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咖趺。轸宿(Hasta),又名爲象宿,共有五顆星,形狀如人手。角宿(Citra),又名爲彩畫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長幢。亢宿(Svati),又爲善元宿,共有一顆星,形狀如火珠。氐宿(Visakha),又名爲善格宿,共有四顆星,形狀如角。南方有此七種星宿神。
西方有房宿(Anuradha),又名爲悅可宿,共有四顆星,形狀如帳布。心宿(Jyestha),又名爲尊長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階。尾宿(Mula),又名爲根元宿,共有九顆星,形狀如獅子項毛。箕宿(Purvaasadha),又名爲前魚宿,共有四顆星,形狀如牛步。鬥宿(Uttara-asadh),又名爲北魚宿,共有四顆星,形狀如象步。牛宿(Abhijit),又名爲無容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牛頭。女宿(Sravana),又名爲耳聰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犁格。西方有此七種星宿神。
北方有虛宿(Dhanistha),又名爲貪財宿,共有四顆星,形狀如诃梨勒。危宿(Satabhisak),又名爲百毒宿,共有一顆星,形狀如華穗。室宿(Purvabhadrapada),又名爲前賢迹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車轅。壁宿(Uttara-bhadrapada),又名爲北賢迹宿,共有二顆星,形狀如立竿。奎宿(Revati),又名爲流灌宿,共有叁十二顆星,形狀如小艇。婁宿(Asvini),又名爲馬師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馬頭。胃宿(Bharani),又名爲長息宿,共有叁顆星,形狀如叁角。北方有此七種星宿神。以上共有二十八星宿神。
另外蓮師在達郭崗雪山製伏了日曜太陽星、月曜太陰星、火曜熒惑星、水曜辰星、木曜歲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鎮星及羅睺黃幡星等八曜星神,使他們受持叁昧耶戒,永世護持正法。
蓮華生大士並且埋藏伏藏在浪琴的白石洞中,又設下了二十一種伏藏在吾裏岡雪山。
這時西藏大衆所有的鬼神爲蓮華生大士擺上了廣大的祭壇,獻出他們全部的食物與財富來供養蓮師。蓮華生大士將這些珍寶作成了伏藏,然後沈于達郭崗雪山的湖中。
蓮華生大士在洛苞丹瑪地區,製伏了西藏土著的瑪桑九兄弟神,並且受到保瑪雪山神的邀請,前去收伏此地的山神。蓮師在岡哇桑吾神的祈請之下,攝受他爲護法。孔拉崗和卡裏見二神也皈命了蓮華生大士。
蓮華生大士對于以上的這些神祇,都交與伏藏叁昧耶,使他們成爲正法伏藏的護法。
蓮華生大士降伏了這些鬼神之後,正好西藏王的信使前來,與蓮華生大士約在堆龍占吾林會面。赤松德贊王以爲大士沒有帶領眷屬,心中生起了輕慢與無禮,所以雖然多次派遣使者前來,自己卻不肯親自前來迎請大師。
這時大師在冬天的時候,住在卡拉岸山上,降伏山鬼,命令他們守護伏藏;之後居住在沙普金布林地區,製伏了妖魔鬼域曜星神等,並敕令這些魑魅魍魉守護伏藏;而春天則住在亞裏貢地方,並在嘉茸製伏了哨夏鬼等等。
其實,蓮華生大士不只在雪域西藏降伏了無邊的鬼神,使他們信守叁昧耶誓句,成爲正法的伏藏護法。他更深入我們的心中,降伏我們自心法界中無盡的山河大地與意生之鬼神。我們的心身可以成爲違逆一切叁昧耶誓句的惡靈魔鬼,也可以成爲守護正法伏藏的護法,乃至本尊、佛陀。
自性的持金剛——蓮華生大士,進入我們心中的雪域魔地,注入了清涼的明空,埋藏了不變的法界體性伏藏。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四篇 廣大圓滿 第十章 蓮師伏藏成密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