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一章 勝利圓滿大醫王1
醫治的是心、是身、是世界
遍大地的是藥 如何是病
廣大救世的
蓮花王
從現在到過去到未來
當下成就
大醫王是衆生成
佛
蓮花王太子經由學習了悟後,具足了一切天文地理、陰陽五行與因緣曆算的學問,他拜別了色珠仙人,漸漸地遊行來到了一個名爲蓮花的地方。在這蓮花城,他遇見一位號稱爲神醫耆婆的後代——耆婆弗多羅醫師。
耆婆在佛陀的時代,是個非常有名的神醫,而且曾經爲佛陀治病,也是佛陀的精進弟子。而他的出生因緣也十分的奇特。
在佛陀當時,毗舍離有一位**,名字是庵婆羅婆利。她的容貌十分的嬌豔動人,所以欲想與她共宿的人,無論日夜都必須花費五十兩黃金的代價。此時毗舍離城因爲有這位**的緣故,所以十分的出名,四面八方的人都常彙集于毗舍離城。
當時王舍城中的諸位大臣也都聽聞到毗舍離中這位**的事情,于是便有大臣前往瓶沙王的宮殿向大王報告說:“大王!您是否聽說過,在毗舍離國中有一位**名叫庵婆羅婆利,她的形貌長得極爲嬌美妙好。如果有人想與她共宿,不管白天黑夜都要給予五十兩黃金。而因爲這一位**實在太有名了,所以四方人士都集中于毗舍離城,造成這地方的繁榮,這實在是太奇特了。”
國王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靈機一動,便對諸大臣說:“你們何不在國內此地,也想辦法安置一位嬌妙的**,來繁榮地方呢
”
當時王舍城中有一位少女,名字叫羅跋提,長得豔麗無比,更勝于庵婆羅婆利。于是大臣們便安頓好這位**,而且規定如果有人要與她共宿的話,必須要給予百兩黃金。當時的王舍城,也因爲這位**的緣故,四方之人日夜都聚集于王舍城中,王舍城變得十分繁榮。
這時瓶沙王有一子名爲無畏王子,便與這位**共宿,而此女于是便有了身孕。當**知道自己懷了身孕後,便命令她的守門人說:“如果有要求見我的人,就告訴他們:說我生病了,暫不見客。”
等到懷胎十月之後,羅跋提生下一位顔貌端正的男兒,這時她立即以白衣裹住這位幼兒,命令她的婢女,將此幼兒抛棄于巷道中。婢女受命之後,便抱著這名幼兒,將他丟棄在道路中了。
這時無畏王子在一大清早,剛巧要乘坐馬車前往皇宮參見國王,便派遣部下清除道路上的障礙。這時王子忽然遙見在道路中有一包白色的東西,就立即停住車乘,對侍衛說:“去看看前面那包白色的東西,到底是何物
”
侍衛回來禀告說:“是一位嬰兒。”他又問,到底是死還是活呢
侍衛回答說:“還活著呢!”王子便命令部下抱取過來。
當時無畏王子並沒有兒子,他看著懷中這名顔貌端正的幼兒,正純真無邪地對他笑著,不禁心生歡喜,于是,就將這名幼兒抱回家中交與乳母撫養;因爲拾養到此幼兒時,還是活著的緣故,所以就取他的名字爲耆婆童子(意爲活童子)。人間的因緣真是難以思議啊!
當蓮花王太子第一眼看到這位耆婆醫生的後代時,他的心中就思維著:“這是學習醫方明的開始。”所以他十分恭敬地來到耆婆弗多羅醫師的跟前,仔細地詢問他所具足的智慧與特長。
這時耆婆弗多羅醫生回答蓮花王太子說:“我是一位醫生,我已具足一切醫方明,並了悟一切人身當中的種種因緣變化,所以能夠施以衆生最恰當的救治,使衆生能夠遠離病痛苦厄。”
這時蓮花王太子十分歡喜,就向耆婆弗多羅懇求道:“是不是能夠請您教導我這甚深的醫術,讓我最終能像藥師佛一般圓滿醫王菩提。”
耆婆弗多羅用眼睛仔細地觀察這位具足相好的清淨化身蓮花王太子,他心中原本想到自己已經年邁,不想再花費那麼多的精神,去做十分費力的醫學教導,但是他看到這位充滿智慧、具足相好的蓮花王太子之後,終于禁不住地回答說:“年輕人啊!雖然我已經十分的年邁,而且身體也已顫抖,四肢六根已經逐漸腐朽了;但是我看到你這樣精進地想學習醫術,心中不禁歡喜起來。這或許是佛陀的加持吧!雖然我並不具備作爲一位老師的才能與德性,但是我還是願意盡我的棉薄之力,將我所知的一切,教導予你。”
蓮花王太子十分地欣喜,就向耆婆弗多羅醫師行了拜師之禮,也奉上了豐盛的供養。耆婆弗多羅對蓮花王太子教導說:“身爲一位醫生,最重要的是要對病人生起甚深的悲心,他心中必須具足定力,並且要慈悲柔軟,能智慧明辨,不會爲病患的外相所迷惑;他具足了悲心、定力與智慧,就能夠把所有的病根,真誠地探索,那麼也能夠適當地導引病人,來脫離病苦的纏縛。就像我的祖先耆婆一樣,他真是一位神醫,是佛陀所贊歎的良醫啊!”當耆婆弗多羅提到他的先祖耆婆神醫時,眼中不禁露出崇仰的光芒。
蓮花王太子也極想了知耆婆的神奇醫術,以及他醫術修行的因緣,所以蓮花王太子便向耆婆弗多羅醫師請教神醫耆婆的學醫、治病的種種緣起與醫案。
老醫師說道:“我的先祖神醫耆婆的誕生十分坎坷,他被生母所棄養,卻又無意中被生父無畏王子所拾養,然而卻不知彼此的因緣。雖然王子十分喜愛他,但依舊把他看做養子一般。”
在老醫師細細地述說下,時光仿佛回到了耆婆當時的年代……。
有一次,無畏王子召喚耆婆前來,告訴他說:“你要久住在王室之中,如果沒有才能技藝,是不能空食王家的俸祿的。現在你應該去學習一些技藝來謀生。”
耆婆恭敬地回答說:“是的,我應當學習能夠謀生的一技之長。”
這時耆婆便自念道:“我現在應當學習什麼技術,才能夠在現世中得到廣大的財富,而不必去做很多的事呢
”思前想後,他決定去學習醫術,這樣不只可以在現世得到廣大財富,而且可以不必做很多的事情。
耆婆接著繼續思維:“誰能夠教導我醫道呢
”那時他聽說在叉屍羅國有位醫生姓阿提梨,字賓迦羅,極善長于醫道。于是耆婆童子就立即前往學醫。
他來到叉屍羅國面見了賓迦羅醫師之後,就表白來意說:“神醫!你的醫術在當代是最好的,我想跟從您學習醫道,希望你能夠答應教導我。”
賓迦羅醫師回答說:“可以。”
于是耆婆童子就跟從著他開始學習醫術了。
經過七年不斷地努力學習之後,一日他心中便想:“我學習醫術到底要到何時,才能圓滿結束呢
”于是他便前往老師的住所,向老師請問:“老師!我學習醫術已經多年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醫術學習得如何
而且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圓滿結束呢
”
這時,老師看著這位精進而且最具資質的學生,就給予他一個籠器及掘草的工具,告訴他說:“你到叉屍羅國方圓四十裏內,去尋找不是藥的草來。”
耆婆童子聽得摸不著頭腦,只有遵照老師的指示,在叉屍羅國方圓四十裏內,求覓不是藥的草。當他找遍了方圓四十裏地方的草木時,發覺大地中竟然沒有一種草木不是藥的。
他努力善巧地分別一切草木,到最後才完全了悟每一種草木都各有用處,沒有一種不能當藥的,于是他只好空手而還了。
回來之後就前往老師住所說:“恩師,我在叉屍羅國中,尋求不是藥的草,卻于四十裏方圓之內無法覓得,我所見的一切草木,我都盡力地去分別它的藥性用途,所以大地草木都是藥啊!我找不到不是藥的草木!”
老師回答說:“耆婆啊!你現在可以回去了,你的醫道已經深刻成就了。我在閻浮提洲之中,醫術是最爲第一的。但是我若死後,接下來就是以你最爲殊勝了。”說罷十分歡喜地哈哈大笑。
這時耆婆自思:“我現在醫道已成就,應當到何處行醫呢
這個國家太小了,又位在邊偏地區,實在不適合,現在甯可還至本國來開始行醫。”于是耆婆童子告別了恩師,然後束裝還歸本國的婆伽陀城。
當時婆伽陀城中有一位大長者,他的夫人在十二年中時常患有頭痛的病症,迎請了很多的醫師前來治療,卻都不能有所起色。耆婆聽聞到這個訊息之後,就立即前他的家中,告訴守門人說:“你去報告主人說,有醫師在門外,能醫治夫人的疾症。”
于是守門人就立即入內回禀道:“門外有一位醫生,要求來醫治夫人。”長者夫人便問他:“醫生的形貌如何
”答言:“是一位青年人。”這時她心中暗念道:“我的病連老宿諸醫生都無法醫治,何況是一位年輕人呢。”于是就命守門人回說:“現在不需要醫生。”
守門人只好出來對耆婆說:“我已代你向長者夫人報告了。但是夫人卻說:不需要醫生。”
耆婆不肯放棄,又說:“你可以告訴夫人,只要讓我治療,如果病情有所起色,隨意給我什麼東西都可以。”
于是守門人只好又爲他向夫人禀報,夫人聽了感覺十分奇怪,心中想著:“他爲何如此有信心呢
反正也沒有什麼損失,不如讓他治療看看。”于是就命守門人,叫喚醫生進入。
耆婆入內後,面見了長者夫人,問道:“夫人您患了何種病苦
”夫人便告訴他頭痛的病情。又問:“病從何處生起
”夫人答說:“從頭的內側等如是如是生起。”又問:“生病以來有多久了
”答言:“此病已經有十二年了。”耆婆童子診問病情完畢之後,就說:“我現在開始醫治你的疾病。”
于是耆婆就立即取出好藥,用酥油熬煮,並灌入長者夫人的口中。這時夫人口中的酥油與唾液一起,四出流溢;夫人雖然很富有,卻十分節儉,竟然立即叫人用盆子來承接,並將它們分離——酥油便加以收取,唾液則丟棄。
這時耆婆童子見到之後,心懷愁惱,想道:“夫人對如此不淨的微少酥油,都這樣的悭惜,何況是回報我的酬勞,一定是十分的吝啬了。”夫人在一旁,似乎看穿了耆婆的心事,就問道:“你是否愁惱呢
”
耆婆答說:“是的。”
“爲何愁惱
”
“我暗自心想,你爲了少許不幹淨的酥油,就這般的悭惜,那又能回報我什麼呢
所以我才心起愁怅。”
長者夫人回答說:“年輕的醫師啊!人是要惜福的,而且維持家業也是不容易的…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一章 勝利圓滿大醫王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