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與痛也不禁在他的臉上展露出來,然而他仍然必須在大衆面前表現出對太子所行之事的嚴正態度,來圓滿此次因緣與蓮花王太子的心願。
這時,因陀羅部底王臉上現出十分嚴肅不愉的神色,而衆王臣還是憤憤不平地相互商議,應當將太子流放到何處?
有的說應該將太子流放到勃律的地方,有的說應該放逐到南方的白達地方,有的說應該放逐到孟加拉,有的說應該放逐到外道赤銅洲的地方最適合,有的說應該放逐到房屋洲,有說應該放逐到裏域,有人說或許那爛陀是很好的地方,有些人說托嘎爾也可以,有些人說沙河爾,有些人說阿夏的地方,甚至有些人主張應該放逐到大食阿拉伯地方去,有些人則說應該放逐到瑪茹則,有些人更是說要放逐到北方的香巴洛的地方。
每個王臣各持己見,竟然爭執了起來,大家鬧哄哄的,沒有定見。這時國王心中很不愉快,而且看到大家爭執得實在太不像話,就要求大家肅靜下來,然後裁斷說:“各位大臣,你們這樣莫衷一是,事情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看這樣子好了,蓮花王太子他願意去哪裏,就流放到哪裏好了。就讓他隨順著他自己的心意,到處去流放,只要遠離我們的國家就好了。”
這時,這位宛若第二佛陀的蓮花王太子,就說道:“父王!法界的一切都是無常幻化的,不只我們的生命無常,連住居的地方也是無常的。一個修證密乘瑜珈的人,安住到哪裏,哪裏就是淨土;到哪一個地方,哪裏就是無量光佛所居的光明宮殿。任何地方都是普賢王如來的清淨刹土,都是報身佛所居住的奧明天宮啊!
“事實上,我們的生命除了實踐佛法之外,實在也沒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值得我們去從事的。我在王宮當中,十分幸運地遇到了實踐密乘瑜珈的修行人,此時,我的心已經超越了一切對待,已了無生死的纏縛了。所以我不怕受到任何的刑罰,也不會貪戀居住的所在,所以不怕被流放到任何的地方去。
“父王、母後你們兩位尊長,請暫時在宮中居住,希望你們一切平安吉祥,在究竟的佛道中,能夠日益增長,最終圓滿成就佛果。”
蓮花王太子說完之後,就向他的父王、母後頂禮。這時王後扶住因陀羅部底王的上身,痛哭失聲地說道,“可憐啊!我們如此可愛而舉世無雙的愛子,爲什麼竟然要遭到流放的命運呢
這種惡劣的想法,爲什麼竟然要去做呢
大王啊!讓我代替我的愛子來接受流放的刑罰,把我流放到十方各地去吧!讓愛子安住在國內吧!我實在不忍心看到這金雕玉琢、清淨相好的愛子,到處去流放啊!”
面對王後的苦苦哀求,因陀羅部底王輕輕地說:“王後!你忍著點吧,不要被大殿的王臣們看了當笑話啊!我會在我們的兒子離開國家之前,拿珍貴的如意摩尼寶給他。這個寶物能夠驅除一切的疾病痛苦,又能夠驅除一切的饑旱,具足了種種的功德。任何的祈禱,任何的祈願,它都能夠使我們得到滿足,這如意摩尼寶可以作爲王子身上的護身寶物吧!所以請你不用擔心。”
太子的心安住于寂靜的禅定之中,所以他的耳根十分的銳利,雖然大家都沒有聽到國王對王後所說的話,但是對他而言卻宛如鳴扣洪鍾一般,字字清晰的都聽聞到了。
蓮花王太子就恭身向國王說道:“父王啊!您不用擔心!您的兒子現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如意摩尼寶啊!所以,父母您的寶貝對于我又有何用呢
因爲我本來就是具足一切吉祥的化身。父母啊!我現在就爲您這個如意摩尼寶配個對吧!”
說罷,蓮花王太子就口吐一滴唾液,唾在國王的手掌心。在不可思議的清淨幻化之中,這一滴唾液竟然化成一顆如意摩尼寶。
國王心中感到十分的欣喜,也更加堅信太子確實是珍貴的佛陀化身。這時國王就安心地走向衆位王臣之中,而此時衆朝臣們也已經悄悄地討論好了,決定要將太子放逐到何處。
他們認爲國王太袒護太子了,所以衆口同聲地向國王說道:“大王!如果要流放太子的話,不應該隨著他的心意,這樣子實在是沒有任何懲戒的效果。如果要流放的話,我們應該讓太子流放到最恐怖最可畏的寒林墳地去,可以給予太子最恰當的懲罰。”
國王心中對這些大臣們的心念,感覺十分的幼稚可笑,但是還是正色地對著朝臣說:“各位大臣啊!蓮花王太子是人世間最無與倫比的轉輪聖王,他具足叁十二種吉祥相,八十種好,實在是空前未有的聖者啊!可惜這位偉大的清淨化身,因爲違犯了國法,就即將被流放。我原先擔心他出家成爲沙門,而不能夠傳承國家的王位,所以我派遣重重的侍衛來守護城門和宮庭,使他們不能夠偷偷跑出城外,而去出家修行。
“但是現在,這位偉大清淨的化身,卻即將被流放。而在他將要被流放的時候,各位王臣大衆,竟然是誰也不感覺到可惜,而且還主張要將這位清淨的化身,貶谪到最遙遠最可怖的地方去。你們貶谪他惟恐不深,責罰他惟恐不重,我們這樣做的話,絕對不是一個吉祥的緣起。將來一定會發生許多不吉利的事情。我們的國家將來或許會發生戰爭,會流行各種的疾疫,或甚至産生了大饑荒,這將是因爲我們的心靈都沒有安住在正法當中,也沒有真正安住在吉祥歡當中所引起的。”
這時魔臣吾巴達聽了之後,十分的憤怒,他也不顧君臣之禮,就搶白大王的說:“國王,您是一個執政的王者,您所說的話,一定要能夠昭信天下。您的命令如果反複無常,怎麼能夠治國平天下呢?怎麼能夠安老百姓的心呢?我們現在的國法,是由大臣們共同來議事的,只能做一次決斷,不能夠反複無常。如果我們這樣反複無常,不能夠同心協力、步調一致的,那麼如何能夠使百姓們得到心服呢?現在大家既然都已經同意,要將蓮花王太子貶谪到屍陀林中去,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希望大王不要再反反複複的。”
魔臣吾巴達因爲他的兒子與妻子,都被蓮花王太子所殺死,所以特別地仇恨、憤怒,硬要將太子貶谪到最可怖的屍陀林墳地中。國王在此情勢已難再改變的狀況下,只好答應了群臣的要求。
烏仗那國的百姓聽說蓮花王太子被貶谪到寒林墳地中去,大家都感覺十分的訝異與難舍,幾乎每個人都摩肩擦踵的一起趕來,想前來看一看太子;甚至從全國各地最邊遠的地方,都有無數的人趕到國都,來觀看太子出城的情況,向他告別。
這種老百姓們,大多是從事著耕種,或是做粗重的工人,他們的手腳都十分的粗壯,但是現在每一個人的頭頂上面都挽成了發髻,裝飾著珍珠、瑪瑙、金銀、珊瑚等種種的寶物。他們宛如參與一場盛會般,幾乎將所有的家當都穿戴出來。他們身上也穿著各種紅、白各色最珍貴的華衣,女人們的頭發也編織了起來,上面用海螺、松耳石及各式的發簪、發飾來裝飾。另外又有許多的修行人、婆羅門,與窮困的賤族百姓,都來參與這場盛會,甚至連病人也拖著殘重的病軀前來,更不要說一些無依無靠的流民,當然不會錯過這場盛會。
現在蓮花王太子要被貶出城,反倒像是一個國家的盛會一般。在王城裏面,不管城裏、城外或城樓上、城樓下,馬路的兩旁,到處都擠滿了人。
這時蓮花王太子來到了王宮的內門,大鼓敲出了沈重的鼓聲,一聲一聲的,咚、咚、咚……像敲擊在每一個人的心的最深層一般;而海螺也嗚嗚的響著,似乎是在宣演著法音,也像是宣說佛法即將生起弘揚。有些人敲擊著腰鼓,另一些人則敲擊著小鼓,各種鼓聲間錯,與清遠的海螺構成莊嚴難舍的氣氛;而琴聲也優雅地響起了,各種吹奏的樂器與弦樂,全部一起合奏了起來。
太子妃持光女一直緊緊地跟隨著太子,在這時卻再也忍不住地痛哭了起來,她向太子哭訴道:“清淨吉祥的貴人,我是您的妻子,您無論走到哪裏,我今生今世就決定要跟著您到哪裏去。現在請您看看,這座具足了衆寶莊嚴的宮殿吧!希望您能夠在成就超越一切生死境界之前,安住在這座宮殿當中啊!您千萬不要離開我啊!
持光女在極端的哀痛當中,發出悲泣的痛極的聲音,在悲泣難忍中,雙手緊緊地抓住太子,最後她抱住太子的雙腿,不肯讓太子離去,硬要將太子拉回到宮裏面去。
這時太子心中也是十分的難舍,就對持光女說道:“愛妃啊!我的行爲觸犯了國家的法律,王法需要嚴明,我雖然是太子,但是也不能夠違法亂紀啊。現在我犯了律法,從此要流放到寒林中,寒林是十分可怖、十分險惡的地方,在寒林墳地當中,只有修證有成就的人,才能夠吉祥安住啊!
“像你這樣宛若天仙般的美女,是不可能跟隨我到那樣可怖可畏的地方去。現在讓我先到寒林中去放逐,你且安心地居住在皇宮當中。你不必難過,我們必然還會相會,我一定會回來。當然修持成就之時,必然會回來救度你,使你也在修行道上得到圓滿的成就。”
這時王妃持光女她的心緒不斷地翻滾,心情極端的惡劣,在極端的苦痛中而難以自抑,她心中思維:“太子的流放,雖然是父王的诏命,違犯王法的罪業也難以饒恕,但是如此清淨莊嚴的人,現在要遭受放逐,我的心中是那麼難舍,是那麼痛苦。”
她想到此處,便說道:“太子!無論如何,我一定要阻止你放逐的這件事情,我去向父王求取恩賜來饒恕你的罪行,不要讓你受到流放的處罰。”說著,持光女就匆忙地跑回皇宮。
這時持光女匆忙跑到國王面前,撲倒在地上,悲痛的無法站立起來。此時太子正慢慢走到了宮殿門外,站在一棵無憂樹的前面,對著擁聚在那裏的人們說道:“各位百姓們,我們應該了悟整個生命無常的真實,我們的身體像海邊的樹木一樣,總是會生生死死,無常變化著。我們身體的力量元氣,也像山上的雲霧一般,時常翻滾變化、沒有不變的時候;我們的心念也像天上的閃電一般,無有停時,倏明倏暗。我們的生命更像草尖上的露珠,朝陽一照到時,很快就蒸發消失無蹤了。宇宙中的一切萬象都在無常之中,倏然流過。
“我們應該了解生命無常的真理,我們也應該了解整個生命都是由因緣所成就,也都是無我,沒有不變的主體的。千萬不要執著自己的生命,用無明的煩惱運作看貪瞋癡叁毒,指導自己的身體、語言、心念來造作種種的惡業,使自己墮入了罪惡的淵薮當中,而不能夠解脫。我們應該體悟生命無常的真實,體悟無我的真谛,如實地在佛道中修持,圓滿的增長生命智慧。”
他這樣子諄諄向大衆教誨著,這些圍攏而來的百姓們,不管是男或女,全部傷心地落下了眼淚。
這時從天上冉冉飄下了護世四大天王,東方的持國天王,南方的增長天王,西方的廣目天王,北方的多聞天王等四大天王,他們都帶著隨從大臣,以及眷屬前來,這些守護世間的使者、眷屬,還有膚色形狀各異的各類隨從、士卒,一齊到達清淨化身蓮花王之前,供奉龍王七寶。
此時王妃持光女在國王的面前,向國王哭訴道:“國法如果能夠合情合理,那麼就能夠使國家安泰,人民康安;但是如果一味地隨順臣衆不如理的要求,那還是不能夠得到吉祥安樂的。一個王者要能接納谏言,要聽從良善有智慧的建議,但是現在國王的心中是不是生起了極大的煩惱障礙呢
爲何會使這樣的清淨偉人,貶離家鄉到寒林墳地中去,或許從今而後我們就難以再見面了。
“國王您只有一位繼承人,現在卻要把他流放到邊地寒林中去,未免太絕情了。現在兒子沒有了,王嗣即將中斷,清淨的化身也即將遠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正法或許也會慢慢地式微,而王法還是不能夠得到彰顯。如果如此的話,王法、佛法又有何用呢
而我爲什麼非得留在宮裏不可呢
……”如此向國王不斷地哭訴著。
這時因陀羅部底王就說:“太子妃啊!你所說的話,實在是十分的有道理,你的見解也沒有錯,那我爲什麼不聽從你的谏議呢
”
這時國王就莊嚴地走向王臣之中,他兩膝跪下,五體投地,合掌向諸佛與天地神祇頂禮,而唱誦道:
多麼難以思議的奇特之事啊
這位王中之王竟然不是大衆的依怙
清淨的化身也將示現到各個地方去
除了海生金剛蓮花王太子之外
現前世上已無其他具足了義的導師了
佛法各乘皆有差別
但是從蓮花中出生的大士的所有言行
乃是真正的通達成佛的道路
我們如果順從著
從蓮花中出生的化身大士的修行之道前進
我們自己以及一切的衆生
都將圓滿成佛!
國王這樣莊嚴地唱誦著,而四大天王也在國王唱誦完畢之後,迎請從天空飛下的四大空行勇父。他們冉冉地從天上飄下,腳踏著有力的金剛舞步,口中發出微妙的“吽!吽!”梵音,並且協力扶起清淨的佛子蓮花王騎上馬背,各自擡起這一只寶馬的馬蹄,倏然飄上天遠去了;而龍王的七寶也飛躍在天空,忽然在前又忽然在後閃爍、映現光明。天空更有五彩的霓虹,照映著這位殊勝的化身,如彩帶一般地披在他的身上。
這時大衆看到這副殊勝奇異的景象,突然之間,心中生起了極深的忏悔,眼淚也從臉上慢慢地流下來。尤其是婦女們,更是心痛難忍,甚至聲淚俱下在地上翻滾著。這時國王也連聲悲歎著:“我最親愛的王兒啊!你就這樣子遠去了,真是因緣不能具足啊!這樣子不斷傷害我的希望,實在是令人傷心痛苦哇!”
而持光女太子妃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宛如是斷了氣一般;五百位侍女更是嚎啕大哭,雙手捶胸頓足,滿地翻,痛苦地哀號。而那些魔臣們,嘴巴大張,氣息咻咻,目不轉睛地盯著太子,看著太子要前往何方——他們的憤怒,是任何時刻也不能得到止息的。
而王後也痛苦地自言自語道:“我最疼愛的太子啊,從今之後,我再也見不到你了,這是多麼可痛可悲的事情啊!現在憂郁的烈火,已經從我的心中燃起,將我的整個身體燃成灰燼了。信仰佛陀的佛法大臣啊!敬請輔佐大王來調伏這個苦難的國家吧!”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一篇 蓮花王 第七章 輕棄人王成法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