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一篇 蓮花王 第一章 佛陀加持淨緣起

  第一篇 蓮花王 第一章 佛陀加持淨緣起

  光明從佛陀的手中流出

  澆注在清淨的烏仗那

  佛陀的血是這塊聖地中最殊勝的豔紅

  才一眨眼

  已經曆了百千萬年

  如來的慈目

  還是永無間斷地輕撫

  蓮花的大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蓮華生大士出生的聖地烏仗那國,是在印度天竺的北方國土。

  烏仗那的國土周延有五千余裏,在國境之內山谷綿延不絕,而山川大澤更是錯連相接,景色壯闊豪麗,宛若天城一般。在這個國度中,土地十分的肥美,五谷盈豐,盛産各種水果,尤其是葡萄更是結滿在各個村落、山谷之中,成爲烏仗那國的特産。而大地裏也孕育著豐厚的礦産,尤其是金、鐵的生産,更使國家人民生活豐足。

  烏仗那國是十分適合修行的聖地,寒署和暢、風調雨順,實在是修行叁昧禅觀最合適的處所了。而大地上花果茂盛、林樹密覆,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每到冬日與夏天相接之際,修行人與信衆們,更會摘取這些奇花來供養佛陀。

  烏仗那國的人民性情和緩,生活崇尚自然,歡喜隨身披著白色的毛氈作爲衣裳,寒時可以裹身,日曬時可以遮陽,睡時更可以當蓋被使用,真是十分方便;而在禅修時更可作爲坐具或用來蓋覆雙足,成爲修行的方便輔具。他們的飲食風俗,與印度天竺中部的地區大略相同,只是在語音上有一些差異而已。他們崇敬佛法,敬信大乘佛教,而且十分的好學,更善于持誦真言密咒。

  烏仗那國的國土,涵蓋著蘇婆伐窣堵河兩側沖積的河谷,蘇婆伐窣堵河的源流是來自河波邏羅龍泉,這條龍泉是由烏特洛特河及烏蘇河二條河流彙集而成的;而整條蘇婆伐窣堵河水的源頭,都是由清淨的融雪與冰川所供應,它含納著蘇婆伐窣堵河山谷上所有的小支流而形成。

  河水沿著山谷,往西南順流而下,然後再慢慢地回向南流。在上遊的地方,氣候十分寒冷,即使是在春、夏季節,也仍是宛若雪城一般,十分冷冽;尤其到了傍晚的時刻,天空會飄起飛雪,片片雪花,蘊含著五色的光明,晃耀生輝,好像天上雜花飄落一般。

  這條蘇婆伐窣堵河,是印度河的主要源流之一,源源不斷供應著雪山清淨的原水,帶來了清涼,帶來了喜悅,更孕育著印度河流域光明璀璨的文化,也帶給佛法與密教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流。

  烏仗那國尊崇佛教,僧徒人數衆多,他們努力精進,學習大乘佛法,並以叁昧禅定爲主要的修行方式。他們擅長于諷誦經文,音聲嘹亮,山谷合鳴;而且戒行十分清淨,尤其對于真言陀羅尼更能善巧地誦持,因此在這裏的大修行人,常具備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真言神通威力。

  所以在烏仗那國中,也就不斷地傳出許多的密教行者,從禅定中生起甚深的真言密咒得到成就,並且能爲病苦的衆生除去痛苦的廣大故事。而這些偉大的修行者大都是示現密行,並且安住在秘密的境界當中,不爲人知;只有當他們修持成就之時,大家才豁然開曉傳誦而出,但是往往也就在他們的功德開始被傳誦出來之時,他們又忽然之間不知所蹤了。

  在烏伏那國的密乘行人當中,最偉大的成就者,當然就是那位傳說中從清淨大海的蓮花中出生的蓮華生大士,他不可思議的殊勝成就以及教化衆生的偉大事迹,到現在還是宛如恒河的大水一般,長流不盡。他安住在無生無滅的境界之中,並示現無死的彩虹之身,直至虛空窮盡的輪回永際,還是會不斷地救度我們,直到令一切衆生皆圓滿佛境!

  皈命那勝利的蓮花王啊!

  殊勝的聖者出現在法界之中,必定有著如長江大河一般殊勝而源遠流長的緣起。偉大的勝利者——光明的蓮華生大士,他也一樣,是在佛陀的祝福與無量的殊勝因緣之下,來到了這世間救度我們。他選擇了烏仗那國作爲出生的地方,實在是因爲這裏就是佛陀加持與空行護法守護的聖地啊!

  佛陀在烏仗那國施行教化,清淨了這一塊聖地,並給予授記加持,使這一塊聖地具足了出生蓮華生大士的因緣。

  在烏仗那國境內,除了信奉佛教之外,也有許多信仰著傳統婆羅門教的教徒,更有一些信奉其他教派的信衆及其寺院。在初始之際大家都共聚在一起,相互之間並無侵擾。

  烏仗那國國王,將首都設立于瞢揭厘城(Mung-ali)。瞢揭厘城位于杜西裏山西北的支脈上面,她依靠在蘇婆伐窣堵河的左岸,濱臨著清淨的河水,城市的周圍約有十六七裏,城市內居民十分衆多。

  沿著瞢揭厘城的東北而行,進入大山,就可來到蘇婆伐窣堵河的源頭——阿波邏羅龍泉。在這龍泉之中,住有一位阿波邏羅龍王。龍王時常攜帶著龍族的眷屬們,在河水之間遊行嬉戲。

  這阿波邏羅龍王在過去釋迦牟尼佛之前的迦葉佛時,本來是出生于人道,名爲兢只,他是一位精進的修行人,擅長于持誦真言、咒術,他的真言咒術力量十分廣大,可以製止對抗惡龍,使它降不下暴雨。所以,當時的國人都依靠著他的幫助,才得以積聚余糧。而國人也感恩懷德,每一家都供養他一鬥的谷糧,並且成爲了恒常的供養。

  經過許多年之後,國人當中有一部分人無法按時繳納,有些人甚至開始逃避這樣的稅課;所以殑只十分生氣,瞋心在一念之中生起,他發起忿怒的咒願道:“希望將來成爲毒龍時行暴風雨,損害這些苗稼谷糧,以報複這些民衆對我的不敬。”由于所發惡願的緣故,殑只在命終之後,來到了此地,並轉生成爲龍王。他時常引導著從雪山而來的雪水泉流,沖刷肥沃的土地來損傷地氣,並且濫行風雨,破壞稻谷苗稼。

  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善巧觀察了這樣的因緣,他十分悲憫烏仗那國的人民遭受到這樣的魔障,于是決定到烏仗那國來化導這只暴龍。

  吉祥的日子來了!

  佛陀以神通力來到了烏仗那國,他寂靜光明的身影,緩緩地走向王城瞢揭厘城。這時,陽光輕瀉在佛陀莊嚴而慈悲的臉上,散射出如虹彩般的光明,所有的天神衆、金剛護法們都跟隨在佛陀的身後。佛陀善巧地觀察因緣之後,又慢慢地朝向瞢揭厘城東北二百多裏外的大山前進,來到了阿波邏羅龍泉。

  阿波邏羅龍王見到佛陀來到了此地,心中十分驚懼。但心念剛強的他亦不願示弱,于是他在河中卷起了大浪,滿天飛舞,彌天遮地,十分凶猛地撲向了佛陀及聖衆;但是這些可怖的狂風巨浪,在佛陀的慈光之下,卻都轉化爲祥和的光明。這時威聲赫赫的狂暴怒龍,口中雖然狂吼不已,但卻一籌莫展。

  佛陀此時慈悲地注視著龍王說:“阿波邏羅龍王啊!你千萬不要再心懷瞋恨忿怒,而爲難烏仗那國的人民!你曾經是一位有修行的瑜伽士,現在請你把瞋怒收起來,安住在慈悲的心念當中吧!”

  這時暴龍聽聞到佛陀的話語之後,雖然在佛陀的祥光之下,心中的怒氣慢慢地壓下,但是忽然又回想起他曾經發起的惡願,不禁暴怒又起,悍然不願聽從佛陀的教敕。

  于是在刹那之間,他又興雲布雨,天上雷鳴隆隆,閃電霹雳。他狂暴地呼風喚雨,向佛陀展開決死的攻擊。但是這一切的攻擊,宛如螢光在陽光之下,一點也無法顯露其光芒;更像是一滴墨汁滴到大海之中,轉瞬之間就化爲烏有。這些攻擊,更增加了佛身的光明——刹那之間佛陀的身光宛如千日齊照一般,遍照了天地之間。

  這時釋迦牟尼佛以光明大悲的聲語告訴龍王說:“阿邏羅龍王,你應當信受我的話語,放棄這一切的惡念吧!否則你將墮入惡道,入于金剛地獄之中,永遠難以超生啊!”

  這時,大力護法執金剛神,突然在空中現起了可怖而威猛的忿怒身,口中發出“吽!吽!”的狂吼,並手舉起如巨山一般的金剛杵,敲擊山崖,而整座山崖,在刹那之間立即化爲灰粉,聲音宛若百千巨雷同聲鳴動,回聲隆隆,將龍王震動得立身不住。

  這時,執金剛神口中發出如雷鳴般的巨音,告訴龍王說:“阿波邏羅龍王,你應當謹受佛陀的教敕,如若不允,將如此山,碎爲灰粉。”

  這時,龍王十分地驚懼,于是現身跪伏在佛陀的座前,皈命佛陀。佛陀便爲龍王授予叁皈依,龍王就隨佛念誦:“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在叁皈依之後,佛陀又開示苦、集、滅、道四聖谛法,並對他宣說道:

  “龍王啊!這一切的因緣,是來自于你自己的貪念與瞋心。在迦葉佛時,雖然你修得真言禁咒的成就,擁有廣大的神通威力,但是你內心的貪、瞋並不能止息。所以,你雖然是做了善事,能用禁咒降服惡龍,但是卻貪染國人所供養你的糧谷。

  “而當這些居民不能完全遵照當初的約定供養之時,你又生起瞋恨之心,在這瞋心的驅動下,你生出了甚深的愚癡瞋忿的心念,才發出這可怕毒願。使得你原本是一位清淨的修行人,現在卻轉生爲畜生毒龍。雖然你現在具有神通威力,能夠呼風喚雨、興雲作浪,但是心中浮沈的苦惱並不能夠斷除,而這一切苦惱的來源就是來自于你貪、瞋、癡的心念啊!所以,你現在應當要滅除這些苦惱,轉修自身,來成證菩提,依循著佛法正道而行。”

  龍王聽聞了佛陀的教法之後,心中生起了清淨的信仰,也了悟這一切惡緣根本的原因,是來自于自心的貪、瞋、癡。于是它聽取如來的勸阻,決定不再損傷農作物。

  但是此時龍王隨即又想到:“我們這些龍族眷屬們的飲食,就依靠這些田中的谷物,現在我若不再收取這些糧谷,龍衆們的生活可能就有了困難!”

  于是它就向佛陀啓禀道:“至尊的佛陀啊!我們龍族所食的一切,就是依賴這些田地上的農作物,現在承蒙佛陀的聖教,我決定不再損害家作了。但是,如此一來恐怕難以供給我們這些龍衆們的生活,所以是否能夠請佛陀允許我們,每十二年來收納一次糧谷,以貯備我們的生活所需

  ”

  佛陀悲愍它們的苦衷,所以就允諾龍王的要求。從此之後,每隔十二年,此地就會遭逢一次的白水之災。

  佛陀降服龍王之後,就延著龍泉向西南而行,並且在水的北岸的一塊大磐石上,以神通留下了烙印的足迹,作爲紀念;而這足迹的大小,會隨著各人不同的福德力而變化,所以在測量時,會時而長時而短。…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一篇 蓮花王 第一章 佛陀加持淨緣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