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教徒吃飯不要有魚,但要有飯、菜,出門還要坐車,這些都是基本的生活要求。這些東西怎麼來呢?要有正當的來源,要有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生活資源。所以,不謀利不是佛教的講法,佛教是講要以正業來取得生活來源,用正當的手段發家致富。經書上就講到受戒成爲居士以後,就要如法求財。法就是佛法與國法,或者說佛法與世法。丙叁又分爲兩段,丁一是長行,丁二是重頌。丁一下面,戊一是略標六種非法求財的渠道,無論信佛與不信佛,都不應通過這六種非法的渠道來謀取生活資源。
丙叁六非道
丁一長行
戊一略標
“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雲何爲六?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爲非道;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爲非道;叁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爲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爲非道;五曰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爲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爲非道。”
這六種不正當行爲的取得生活資源的渠道,包含了非法求財的方方面面。“種種戲求”包括兩方面,一是指賭博,這在後面再詳說;一是指不誠實的勞動,態度不認真,上班吊兒郎當,出勤不出力。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八點上班九點到,喝喝開水看看報”。那是不是戲求財物呢?上班的目的不是爲了工作而是爲了月底得到工資,“喝喝開水看看報”就想得到工資,所以是非道。所謂“非道”,就是不道德的行爲和方法。
第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爲非道。做什麼事都有一定的機緣,不能強求。非時就是不顧時節因緣去強求。不正當的作息也是非時,因爲很可能産生種種副作用。比如說,我們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偏偏要到晚上去幹活,白天睡大覺;晚上本來是休息,你偏偏要走東竄西。如此一來,不但勞動成效甚微,人家還會懷疑你,你擔了一擔東西從哪裏來的?是你們家的,還是偷的?所以不能非時求財。
第叁,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爲非道。比如,帶有賭博性質的打賭——你喝下這瓶二鍋頭,我給你一百塊錢。爲了得到這一百塊錢,有人就不顧自己的身體,硬把它喝了,喝了以後上吐下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把自己折磨得不像樣子。這樣的事情有的是,小夥子開玩笑經常有的,這幾瓶啤酒你一次把它喝了,喝了我給你什麼東西,這就是飲酒放逸求財。
第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爲非道。就是跟惡人在一起想取得財富。“知識”就是有某一方面特長的人。懂得善法的人叫“善知識”,懂得惡法的人叫“惡知識”。如做賊、做強盜就是惡知識,你要跟著這些人求財行不行?他坐牢你也跟著去了。惡知識爲了勾引人上他的圈套幫他做事情,把一些年輕人帶壞了。所以,親近惡知識求財爲非道。
第五,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爲非道。“伎樂”包括兩種。一種是指唱歌跳舞,伎就是跳舞,樂就是唱歌。這樣說起來可能打擊面太大。比如說一些歌星,當然也是經曆了艱苦努力才能把歌唱好,也不容易。但有時候他們所得的暴利遠遠地超出他們的勞動,是不成比例的。有些年輕人追歌星,叫什麼“追星族”,不惜重金買票去聽他們的歌,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指以賣身來取得財富,那也是非道。
第六,懶惰求財物者爲非道。懶惰本身是一種愚癡的行爲,用愚癡的行爲去求得財物,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求不到財物。人家幹活你在家裏睡大覺,怎麼能有生活來源呢?怎麼能創造美好的家庭環境呢?
8
上面把求財的非道列出六條來,下面就按每一條分爲六段來說。戊一是略標,戊二是廣釋。廣釋裏又分爲六段,己一至己六就是分別來講戲求財乃至懶惰求財的過失。
戊二廣釋
己一釋戲求過
“居士子!若人種種戲者,當知有六災患。雲何爲六?一者負則生怨;二者失則生恥;叁者負則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懷喜;五者令宗親懷憂;六者在衆所說人不信用。
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種種戲”,主要指賭博。佛說通過這種方法來取得財富是不道德的行爲。現在我們國家這種風氣很盛行,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本來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不應該說老人家的過,我只是引用他老人家來現身說法。我的父親在解放前專門賭博。鄉下靠織棉布來賣,再買棉花來織布。到年底,我母親織了四匹布,每匹布要一個多月才織出來。他老人家把布賣了,想多搞幾個錢,就去賭。押一塊錢贏了,得了兩塊;又把兩塊都押上去,成了四塊;又把四塊都押上去,結果輸了。輸了要扳本呀,就都押上去,弄來弄去把四匹棉布的錢輸得精光。回來怎麼辦呢?叫他買年貨,他給輸光了,什麼東西都沒有買回來,家裏也沒有別的了,而且他也不敢回來了。把辛辛苦苦織的布都輸得精光,回去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不敢回去也得回去呀!我的母親是個相當有個性、有脾氣的人,吵架、罵、打,目的是希望他以後再不要做這些事情了,想辦法能讓他知道賭博不好,可實際上是改不了。他老人家在解放前一輩子受窮,就是因爲他老是賭博,有了錢就去賭博,把家産輸得幹幹淨淨,我才一歲半就被送去當和尚。所以,負則生怨,這是賭博戲求財物的過失。
二者失則生恥。失去了這個機會,負和失有一定的連貫性,感覺到自己不中用或手氣不好或運氣不好,押一次輸了,押二次輸了,有的老太太也有這經曆。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好好看看經書,做一些有益的事,多好啊。
叁者負則眠不安。輸了的人不僅睡不安,食也不安。
四者令怨家懷喜。仇恨你的人看你輸了錢,菩薩保佑,你看他今天又輸了,回去念阿彌陀佛,你輸得好。這種事情有的是。
五者使宗親懷憂。你的家人懷憂還在其次,我看到輸了錢打架的事情不知凡幾,因爲我在農村呆過十年,雖然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賭博很少,但是每到過年還是有人偷偷摸摸地做這些事情,抓去也不管用。現在有的村幹部也帶頭賭博。這是敗壞國家、敗壞民風、敗壞家庭最最不好的一件事。
六者在衆所說人不信用。你是一個賭博的人,靠不住,說的話沒有人信,因爲賭博的人肯定是沒有德行的人,說的話肯定不誠實,所以,在公衆面前講話沒有信譽。
賭博的人一定不會很好地經營正當的事業,所以說“不經營作事”,不能正當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想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得的財物得不到。因爲沒有正當的手段去謀生、去求利,正當的、本有的財物也會慢慢消耗掉,直到傾家蕩産,妻離子散。
希望大家從生活上去體會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來落實佛法的道理。
《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 《善生經》講記 第二講 在生活中落實佛法》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