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衆生緣深 唯有彌陀
我們這樣學下來,只要各位來聽,保證跟阿彌陀佛的關系越來越親近,感情越來越濃厚,肯定喜歡念佛!請往下看:
若論緣份,則十方諸佛、諸菩薩中,
唯有阿彌陀佛與衆生之緣最深、最親、最近。
佛法是講緣分的。有人講:“我跟地藏菩薩緣深,我跟誰誰緣深……”豈不知,十方諸佛、諸菩薩當中,只有阿彌陀佛跟衆生的緣最深、最親、最近。爲什麼這樣講呢?引用一段經文:
《大悲經》言:
娑婆世界,諸衆生等,煩惱厚重,專行惡業。
如是衆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摒棄,以重業故。
《大悲經》是這樣說的:我們娑婆世界衆生,煩惱很厚重,有煩惱就一定會造惡,而且專門造惡,他不專念彌陀啦 ──不要聽了這樣的話不高興,這是佛講的,我們沒有自知之明,佛告訴我們,像這樣的衆生,其它佛的淨土都不能容納、不能接受,你想到別的淨土啊,開除你了,爲什麼?惡業太重了!“一千四佛”代表我們娑婆世界過去所有佛,是所有佛所放棄、舍離,是他方諸佛所摒絕、抛棄,爲什麼?因爲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
各位想一想,我們還往哪裏去呀?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連大悲諸佛都救不了!所以,只有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叫“超世悲願”,過去諸佛所放舍的衆生,彌陀要救;他方諸佛世界所摒棄的衆生,阿彌陀佛說:“我要建立一個極樂淨土,能容納你們,十方衆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才叫“超世悲願”。
只有彌陀一佛爲我發願,爲我建造極樂國,爲我放出無量光明,攝取我,不舍棄我,讓我往生,還不一心一意靠倒阿彌陀佛?
悲哉!我等娑婆衆生,煩惱厚重,諸佛所不能救,何況菩薩!
唯有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願行弘深,
主動爲我等愚惡衆生發起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願。
太悲慘了!我們娑婆衆生,諸佛都不能救,何況菩薩!只有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發出不可思議的超世悲願,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主動爲我們愚惡衆生發起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願。
阿彌陀佛作爲法藏菩薩的時候,看見我們娑婆的苦惱衆生,常沒常流轉,十方諸佛都欲救不能,搖頭歎息,擺手離開了,業障太重了!“被諸佛所摒棄,被十方淨土所不容受”。法藏菩薩發大悲心,說:“我要發出超世悲願,諸佛救不了的,我主動來救!”
像娑婆世界這樣的衆生,如果提一點條件,能救得了嗎?救不了啊!所以,“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用他的六字名號。
這就是我們專修念佛的根本來源。你不專念佛?只有阿彌陀佛爲我們發了這樣的誓願,別的佛沒有這樣的誓願、沒有這樣的能力、沒有這樣的光明啊!
其願言:
十方衆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你看看,我們罪業太深重,十方諸佛救度我們很難,難怪他們都放棄了,而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這麼容易!“乃至十念,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這麼一比較,阿彌陀佛才有資格稱爲諸佛之王、光中極尊啊!所以說“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機法一體
下面這幾句,我們要慢慢來思惟: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彌陀佛即不能成正覺;
若能夠使我等往生,阿彌陀佛才能夠成正覺。
如果不能使我們娑婆世界煩惱厚重的造業凡夫往生淨土,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嘛!反過來講呢,如果能夠使我們往生,阿彌陀佛才能夠成正覺。對不對?他有這個力量讓我們往生,他才能成正覺。
阿彌陀佛的正覺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的往生依阿彌陀佛是否成正覺而定。
阿彌陀佛能不能成正覺,前提條件是依我們能不能往生而定,能夠達到這一點,他才有資格成正覺,不能達到這一點,他就沒有資格成正覺。
我們的往生依什麼而定呢?不是依我們的修行而定,是依阿彌陀佛是否成正覺而定,這個叫機法一體。阿彌陀佛如果沒成正覺,我們不能往生,他能夠成正覺,我們就能往生!
這個地方很關鍵,好好聽!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核心。
如今,彌陀既已成正覺,我等亦當得往生。
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正覺了,我們怎麼不能往生呢?當然就能夠往生了!不然的話,他不能成正覺呀!
好像翻來覆去地講,就講一個道理:阿彌陀佛成了佛,我們才能往生,我們能夠往生,他才能成佛;如果我們不能往生,他就沒有資格成佛。現在他成佛了,那就說明我們能夠往生。他說“十方衆生”,沒有說哪一個人。
亦即阿彌陀佛將他的成佛與我等十方衆生的往生結合一體,同時發誓;
阿彌陀佛要成佛,他不是獨自成佛,他有一個前提:和我們衆生的往生結合在一塊兒而發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往生是佛的事
我們的往生,在彌陀的誓願裏面已經包含了。往生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慮的,你考慮不算數,我考慮也不算數,是阿彌陀佛作爲法藏菩薩的時候,他考慮的,他說:“如果不能讓你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衆生的往生,是法藏菩薩的任務。
聽得懂嗎?不是你我的任務啊!你不要把這個任務自己來承擔,你承擔得起嗎?
法藏菩薩說:“這個任務我不完成、衆生的往生我不成就,我就不成佛!”現在,他成佛了,他的任務完成了。所以,往生這件事情,我們根本不用操心,我們只管念佛,往生的事由阿彌陀佛來操辦,念佛的事由我們來操辦,“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念佛是衆生的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不會幫你念;往生是佛的事,你不能幫佛的忙。對不對?那麼,結果我們念佛的時候,在心中想:“我這樣能往生、那樣不能往生吧!”種種籌量計度,在心中打算盤,這都是自力。往生是佛力所賜,佛的名號賜予我們往生,在名號當中、在佛的大願修行當中就有了。我們應該怎麼樣?舍自力、取佛力,專念名號,決定往生。
就好像坐船一樣,坐船者,我所做也;過海者,船所做也。你只管坐船,怎麼過海,不用你操心。拿乘船過海來比喻念佛往生,是很貼切的。
那我們念佛,還擔心往生不往生嗎?不用擔心了。
往生功德在此
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即是完成我等衆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衆生往生功德沒有完成,阿彌陀佛即不能成佛。
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成就了他的正覺,同時也成就了我們十方衆生的往生功德,十方衆生往生功德不成就,他就不能成佛,是不是?是!那我們往生的功德就成就了。你往生不是要靠功德嗎?功德從哪裏來呀?對呀,從佛號裏來,你往生的功德有啦,各位呀!在名號裏,看得見、說得出來呀!你靠你修的,你說你功德在哪裏?拿我看看!而念佛功德,我們說得出來、拿得出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往生的保證,這就是保證書,怎麼不往生?不往生就怪了,沒那回事啊,佛都成佛了,還不往生啊!所以,各位呀,往生的功德在此!不在別處,但在六字名號!專修,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怎樣得到往生功德
我們怎麼樣得到六字名號的功德呢?如果說讓你得到很困難,十年八年都得不到,那就沒意義了。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十聲、一輩子,當下得無上功德,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裏邊親口所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攬入識心,一切功德歸你所有,就這樣簡單!
就好像大富長者給你布施,打一張支票,你接著,就是你的。我們接到名號,來稱念,就叫“乘佛願力”,就能得盡佛的無上功德。
無上功德都得到了,還不能往生啊?
耳目開明
佛的功德是真實的,凡夫的功德是虛假的。你抱著你那虛假的功德,看不起佛號的功德,是有眼無珠,佛在經中說是“無耳人、無眼人”,你沒有耳朵、沒有眼睛,爲什麼?聽不到佛的救度,看不見佛的名號。
在《無量壽經》裏邊,彌勒菩薩聽到釋迦牟尼佛講到無量壽佛的名號,他就很高興,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就表態說:我今天得到世尊的親自開導,“不敢有疑”。“聽了佛給我講了無量壽佛的名號,耳目開明,心中就不敢懷疑了。”
連彌勒菩薩都說“耳目開明”,說明他在聞到阿彌陀佛名號之前耳目不開明啊,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測佛的智慧還兩眼一片漆黑,聞到佛的名號,耳目開明,耳朵聽到了佛的召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眼睛看到了佛的救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麼,今天我們在這個佛堂裏邊,要耳目開明,不然的話,叫做“無眼人、無耳人”。
釋尊在《舍利弗所問經》中講: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易往易取,很容易往生,但是無量衆生猶如江水後浪推前浪,跑去六道輪回去了,爲什麼?不信佛的本願,不專念彌陀名號,這個人就是無眼人、無耳人。
所謂學佛法能開悟,淨土宗的開悟,就在這個地方,“耳目開明”嘛。
真正進入淨土門
或有人說:“你的功德完成了,因爲你是出家人;我的功德還沒完成,要我自己修……”沒那回事!阿彌陀佛是爲十方衆生完成往生功德的,十方衆生一個不漏!任何衆生的功德都已完成,就在六字名號當中。能了解這一點,你才會真正的“寶此一行,不換題目”,怎麼可能再去修別的法門呢?不可能的事情啊。
有的人學淨土,好像一開始很虔誠,很用功,很專心,兩年叁年,他就換法門了,學密宗了,灌頂了,加持了,又去參禅了,學教了,根本不了解淨土門,沒有進入。真正進入淨土門,只有萬川歸大海,絕對不會換題目。
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故知: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
我…
《念佛勝易 第五章 衆生緣深 唯有彌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