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的效能訓練 第四章 禅機 通情達理的生活▪P2

  ..續本文上一頁法予以克服或解決就是積極。

  父母親都希望子女用功,絞盡腦汁來鼓勵,送他去補習班補習,然而如未能真正了解成績低落的原因,設法予以補救,那麼任何措施都是消極的。反之,如果能協助他克服困難,提升學習效果,那麼給他一頓訓斥,也不失爲積極。

  有些人企圖心旺盛,看來似乎很積極,但他拈輕怕重,不肯吃苦,不肯用功學習,這就形成欲望和實踐之間的矛盾,這矛盾往往加速了消極態度的形成。因爲不滿、憎恨、嫉妒和逃避的意念,很快就顯現出來。因此,人必須先把自心中的驕诳、嫉妒和種種愚迷加以淨洗;要把野心和貪婪放下,這才能夠接納自己,了解自己,活個現成,展現自己的潛能。唐朝黃檗大師說:

  直下無心,

  本體自現,

  如大日輪升于虛空,

  照遍十方更無障礙。

  能夠實實在在展現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光明積極的生活態度。

  消極的人活在虛僞和狂妄的蘊識世界裏。他的行動不是爲了豐富或光明生活的本身,而是爲了虛妄的意圖。他們是疏離的,是痛苦的,是掙紮的。

  解脫色心的我,才看到真我

  一般人對于色心的我是很執著的,從心理咨詢的觀點來看,人們爲了維護“色心的我”,真是用盡腦筋。許多人在心中經常這樣自我對話:

  “我有我的尊嚴,這面子是要撐的。”然後又自己回答:

  “我的顔面受到傷害,害得我無地自容。”

  結果許多虛幻的意念,鑽牛角尖的想法,不停地在心中浮現盤旋著。時而想要超越,當個強人;時而絕望,自卑彷徨;時而不平,嫉妒憤怒。這些都是圍繞著“色心的我”而發出的情緒作用。許多情緒性的沖動和行爲,都是在“我相”被侵犯時才出現的。

  禅家指出,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過去生活經驗中,搜集別人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形成的。它不是與生俱來,不是本來就有的。對于過度執著我相的人,要時時參透它的本質,不要讓它成爲不斷指責自己的壓力。也不要爲了“死要面子”,不顧是非曲直,而陷入錯誤的泥淖。

  禅家的參禅,就是要幫助人,從參透中解脫色心和我相的羁絆,而成爲真正的自由人。以下是一段咨詢式的參禅,用來幫助人看出那我相的非實在性。首先,禅者大略說明了真我和我相的本質,他要幫助人參透我相,去接觸真我。以下即是這段對話:

  在解脫中成長(3)

  禅者:“你有過做夢的經驗吧,舉個夢來說說看。”

  學生:“我做過一個令我欣喜無比的夢。我夢見失去的情人,我好高興,夢做得很長,覺得好開心……”

  禅者:“在夢的主觀世界裏,真實嗎?”

  學生:“真實,非常真實,恨不得大夢不醒。”

  禅者:“醒來之後,你覺得怎麼樣,是真的還是假的?”

  學生:“醒來之後看它是假的,在夢中卻是真的。”

  禅者:“在夢的世界裏,看醒著的生活世事真實嗎?更確切地說,白天的一切能被帶進夢的世界嗎?”

  學生:“不可能,帶不進去。”

  禅者:“所以就夢而言,醒著的時候,你所擁有的一切,其性質如何呢?”

  學生:“相對的不真實。”

  禅者:“有沒有發現你生活在兩個精神世界?”

  學生:“我覺得我在夢境時,白天醒境的一切活動都退去了。一旦進入夢的世界,白天所有的東西就不存在了。當我醒來時,夢中的一切也不存在了。”

  禅者:“現在,你參“誰從夢境到醒境,又從醒境到夢境”,那是誰?”

  學生:“啊!是……我不會說……呃!”

  禅者:“就是那不會說的。它與你的地位、財富、得失、名利都不相幹的自己。現在,請念一聲“阿彌陀佛”。”

  學生:“阿彌陀佛。”

  禅師:“不用你的名字,請問念佛的人是誰?念佛聲的源頭是什麼?”

  學生:“就是他。”

  當一個人被指引到能看清自己的“他”或真我時,他慢慢從“我相”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他知道得失、是非都只是一個名相的表層。人生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如來,而生活的關鍵就在于有沒有去披露自己,去實現和布施,去悲智雙運,去證入無余涅。

  當一個人能從是非心中解脫出來,就能看清是非,且外于是非;能從毀譽中解脫出來,就能不被毀譽所動,而真正過清醒光明的生活。

  禅法最重要的就是解脫,有解脫就能開悟,能展露自性如來,就能福慧增長。現在,我們要說明另一個禅法:自性如來的開展。

  真我的開展(1)

  “自我”這個觀念是含糊的,如果不加以闡明,就會造成誤解。在禅家的眼裏,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一般人所謂的自我。這種自我是表層的,往往帶著相當的欲心和評價性。因此它的特質是比較和分別,追求的是“比別人好”“勝過他人”和“占上風”。無論是在道德、事業或日常生活,都帶著較勁的態度。成功了就高興自負,失敗了就沮喪自卑。這個色心的我不是真我,而是“我”的外衣表象罷了。

  那麼,什麼是真我呢?你先想想,如果你跟一夥人登山郊遊,請問你穿著衣服的顔色、樣式、新舊、價格、品牌是否跟登山覽勝有關?登山的是你,不是你的衣服,也不是你的地位。登山郊遊是你去實現它,而不是你的地位、衣飾去實現它。人生也是一樣,人生如旅,實現這趟旅行的是你自己,你的真我啊!

  你當然可以穿上好質料的衣服登山郊遊,雖然你買得起,但你並沒有因之欣賞到比別人更多的風景。你可能穿著破舊,但風景並不因爲這樣而失色。問題是你有沒有用“真我”來欣賞風景。所以,如果你把生活交給只會比較挑剔的“色心的我”,那就注定有許多煩惱,而那些煩惱會引開你的視野,看不到悅樂光明的一面。如果你讓自己交給真我,那麼就活潑自在起來。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執著。禅的宗旨是:

  萬緣調直。

  當你把虛假的妄緣放下時,就能做到百丈懷海所謂:

  心地若空,

  慧日自現。

  這時真我漸漸展露出光明和積極的力量。在生活適應和工作的表現上,會氣定神閑,不慌不亂地展現開來。當一個人能充分運用自己的資源時,一種源源不絕的創意,就會在生活與事業中披露出來。

  禅法中所謂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現人生。這是說先放下虛妄或不合理的抱負水准,洗滌野心和成見,然後好好去成長,去實現,去過“你自己的豐富生活”。唐朝的雲門文偃禅師說:

  要在舉起之前,

  放下之後,

  去披露自性。

  這是說,在你走上實現真我之路前,一定要經過一番割舍和努力。未經割舍必然拖泥帶水,不能集中心智。沒經過一番淬砺,就不可能實現成功的人生。故雲:

  塵勞迥脫事非常,

  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總之,你要把握自己根性因緣的“繩頭”來生活,要用真我的光明性去發揮它,那就是真我的展現。唐朝時,雲門和曹山兩位禅宗大師,在這方面的對話是:

  雲門問:“要如何才能親近到這個(指真我)?”

  曹山說:“不要從秘密處去親近。”

  雲門又問:“如果做到了又如何?”

  曹山說:“這就是真的親近。”

  雲門說:“對極了!對極了!”

  在這段對話中,很真實地指出,只有願意接納自己的根性因緣,用真我去實現自己,執持平凡踏實的態度,才能活得自在喜悅。禅者總是勸人在色相中,發現真正的“法王身”,它就是真我。故說:

  山河及大地,

  全露法王身。

  這是要你在林林總總的色相中,去披露自己。唐朝的僧肇禅師說:

  中有一寶,

  秘在形山。

  那個自我的寶藏,並沒有什麼秘密,如果有的話,就是在你自己的根性因緣和日常生活的有形世界之中。

  現在,我們要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那個寶藏呢?更確切地說,我們究竟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披露自己,而活得圓滿呢?

  許多人以爲,只要把萬緣放下,就可以披露自己。我發覺,這樣是不夠的。因爲放下虛僞,並不表示展露真實;放下錯誤,未必表示已步上正途。以下就實際生活的領域,提出四點實踐的方法,作爲大家砥砺自己、培養康健人生的依據。它們是自由的心智、獨特的自己、善群之美和宗教的希望。

  自由的心智

  禅的本意就是心智或心靈的自由,也是真我的披露。但這裏所謂的自由不是浪漫或縱欲,而是一種禅定與智慧的展現。

  自由表示一個人有能力承擔自己,接受一切生活的考驗。因此,一個肯承擔的人,不會找借口推卸責任。他願意面對事實,厘清問題,設法解決。這是健康的態度,是通往自我實現之路。他的心智是無障礙的,能實現的,自由的。

  就精神生活而言,任何人都必須爲自己所作所爲負責,否則就會陷入困境。負責表示自己的行爲具有有效的校正系統,願意改正和學習,使自我功能漸漸強壯起來。經常找借口爲自己開脫責任的人,精神生活往往不夠健康,心智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人活著是艱苦的,一個個的挑戰接踵而來,如果一味想逃避,就會走投無路。如果你願意面對它,認清問題,設法解決,就能不斷成長。而逃避使人精神變得不健康,漸漸地把責任推卸出去,對于四周的情境也越來越模糊,無法有效地響應生活的挑戰。許多精神陷于困境的人,是因爲不肯負責的結果。

  肯承擔肯負責的人,在無形之中學會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陶冶了練達的待人處世經驗。他們容易走入順境,他們的人格顯露出自由的特質:

  真我的開展(2)

  有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碰到問題不是坐困愁城,而是檢討規劃,設法解決。

  富于創意,信心較好。

  能看清事實,容一時的挫敗,減少壓力和心理負擔。

  人若能爲自己負責,心智和人格就會不斷地成長,能爲別人負責,人際適應也會活絡起來。負起責任才是自由輕松之道,逃避責任,反而是背負著沈甸甸的包袱,而把自己壓垮。心理治療學家羅洛·梅(Rollo May)說:“恢複健康的心理,必先恢複其責任感,這也同時恢複了他的自由。”

  負責和承擔是…

《禅——心的效能訓練 第四章 禅機 通情達理的生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