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問答釋疑▪P3

  ..續本文上一頁力,確實能效果很快就好。這個還要問我,這個應該懂得。你拜佛時候就是發願,你拜忏時候得先發願後回向。這是哪位弟子學什麼,乃至念句阿彌陀佛,你得發願。爲什麼要念佛?最起碼簡單的要生西方極樂世界。說沒有,那爲什麼要念佛?爲了佛加持。加持你什麼?你有所求才念。這個問題很簡單,這就是發願,知道嗎?,你拜地藏忏也是如是,先就發願,完了再開始拜忏,拜完忏了還要回向,這是叁種程序。無論你念經幹什麼,都先要發願,發完願了修行,修行完了還要回向。你早晨一起來,進了佛堂,第一個就發願,發完願了就做功課,做完功課了還要回向。這是一定的程序,佛弟子都是這樣做的。這還問我是不可以?那我就答覆你,可以。不但可以,而且應該。

  問:占察業報經下卷,地藏菩薩言,依止一實境界而修信解。若利根者,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應當先學唯心識觀。從唯心識觀得色寂叁昧,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毗婆舍那觀心。又若人善根業薄,其心疑怯,一切時一切處常行誦念我的名字,(中略),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在經中所言真如實觀、信奢摩他觀心及觀諸佛法身,其觀法及其內容是否有次第深淺之別?

  答:占察業報經下卷,地藏菩薩言,依止一實境界而修信解,若利根者需要學習真如實觀,鈍根者應當先學至心,先學至心再學唯心識觀,從唯心識觀得色寂叁昧,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毗婆舍那。你這一段是抄的經文。若人的善根業薄,其心疑怯,一切時一切處常行誦念我的名字。這是地藏菩薩原話。你那個心疑心太重,拜忏能夠成嗎?就是任何什麼事都不信,雖然學佛了,信心不具足。地藏菩薩說你不能做別的了,你頂好就念我的名號好了,這是對那個怯弱衆生說的。那你是不是這樣做呢?你把經文抄來,來問我。我講的時候,你聽過了。真如實相觀、奢摩他觀心、觀諸佛法身,其觀法及其內容是否有次第淺深差別?你再把占察業報經看一看,我跟你講了很久了,我這個不跟你重覆說了。

  問:(一)在塵勞境裏如何求得解脫?(二)在打坐時,當坐到腳酸,每次都差不多的時間,就想下座,就會想就下座來休息。但是這會就在這個階段,沒有辦法進步。恭請老和尚,遇到這個瓶頸該如何?

  答:在塵境勞境如何求得解脫?就是你在塵勞衆生當中,想要解脫。那咱們講占察善惡業報經就告訴你,你念地藏王菩薩聖號,拜占察忏就能得解脫了。但是我坐的時候腳酸了,那就不想坐了;那你就不坐。有時候坐下來思想我因爲休息一下,就是在這個階段沒有進步,就是這麼個意思吧!請老和尚,遇到這種的瓶頸該如何?你還連修都沒修,就達到瓶頸了。人家是修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再進一步不會。你這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坐不穩,念也念不成,你好好安下心來吧!你心沒在法上,也沒在道上,就是信心還沒沒進入。跟同參道友,或是你常到哪個寺院,或是你的皈依師父是哪位,你讓他多跟你解釋解釋,常親近親近。

  問:(一)聽經聞法時會容易惛沈,時常這樣。請教這是什麼因緣,以及如何對治?(二)靜坐時,沒有起念頭,但是過去的畫面聲音一直浮現,怎麼辦?這是什麼原因?

  答:我一聽經聞法就會惛沈時常這樣子,這是什麼因緣?什麼樣因緣也不是,懶惰懈怠。你到這聽經,得發起個信心,有個欣樂心,有個離苦得樂的心。你要想求得社會上利益升官發財,你還得有個升官發財心,你才能求得進去。曾經有位道友說我想升官,念地藏菩薩靈嗎?我說靈,相當靈,發財也靈,就看你怎麼念。怎麼念呢?誠懇懇切念,等你念到誠懇念到一定時候,你也不想發財了,你不想發財也發了財了,就是這樣子。靜坐時沒有念頭,但是一聽到聲音就浮現,怎麼辦?你連參禅的心、想修學的心,心都沒有在上頭,你怎麼能夠坐得下去?你怎能有念頭?你浮躁的。咱們做任何事,都得事先了解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做。你要想修行,咱們就換句話說,你爲什麼修行,你先有個意願,不是盲目的。你如果連個意願沒有,昏頭昏腦的去打坐,打坐幹什麼?打坐幹什麼?你先得把你目的訂下來。打坐,我參學想進入道,讓我心不要浮躁,清淨下來。爲什麼呢?靜下來才有智慧。你看那個水,如果是波浪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如果那水清清淨淨的,你到跟前就把你影子就顯了。這個意思該懂吧!所以你要想修行,你先把心靜下來。怎麼辦?你問我怎麼辦,我就告訴你,你就靜下心來,把一切事務放下,一個鍾頭或者半個鍾頭,你就坐半個鍾頭,逐漸的增加,等你得到靜坐的利益了,你再長時修行。總要有目的的,不論幹任何事你得有個目的,就是有個目標。你這糊裏糊塗的連個目標都沒有,就那去坐。幹什麼坐?爲什麼坐?太累了,坐下休息休息就是了。

  問:弟子前年罹患牙周病(只有一齒患病),去年因勞累導致腿部肌腱發炎,都不是致命的疾病,卻至今仍未痊愈。如此不好不壞的拖著,雖有求醫就診,取仍無法痊愈,是否業障現的緣故,是否要勤求忏悔?如果誦經忏悔,仍不見好轉,是否因爲努力不夠?

  答:前年你害牙周病,去年腿部又發炎,但是都不是致命的疾病。雖然不致命,但是它不好,一面拖著就醫就診,是不是業障?你問我,我告訴你,你說得對,這叫業障發現,是業障。那你誦經忏悔不見好轉,功夫沒到。爲什麼誦經拜忏還不好?你不是真心的在誦經,心不至誠,效果不大。要製心一處,等你誦經誦得把病全忘了,什麼都沒有了,那效果就好了。還有你把身體看得很重,把誦經拜忏念佛看得很輕,那絕對永遠沒用處。你把誦經拜忏看得很重比你身命還重,那你病絕對好兩個交換一下,就是這個意思。對了,你自己也說了我努力不夠,這不要請示我了,你就努努力吧!努力夠了,不就好了。

  問:能所雙亡,如何觀能觀也是空?又天臺宗所謂的兩重能所如何理解?任運現前的任運如何理解?

  答:先把能所搞清楚。什麼是能,咱們的觀力,能觀觀于所觀。所觀的是什麼呢?谛理。空假中這叫叁觀,真谛俗谛中谛這叫叁谛,叁觀叁谛。觀就像我們敲木槌那個槌子,谛就像我們敲木槌那個杖,這是谛杖。這個問題一般的從這個定力,當我們最初習定的時候,它有前方便的。前方便幹什麼呢?你先修止。在你沒有坐禅、沒有修觀的時候,第一個腿的功夫,第二個散亂心的功夫。你先把腿子練好,散亂心停下來了,停下來了完了你起觀照,起觀照就觀一下事物,這一切事物純粹都不存在的,空的。但是我們在事實生活當中,它不空。不空就是什麼呢?就是你這個能觀的觀力所觀的境界相,這一切境界相不存在。當你觀智成就了,以智慧照了才認識到諸法皆空。因爲啥?它屬于生滅,不是長久的,不是永寂的。但是這個裏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有個常的。就是空假中間有一個中谛,這叁谛就是空假中叁谛,這是天臺宗的主要的,等于一部天臺宗的主要的任務,空假中叁觀。用這個觀力,就是谛觀這個觀力觀這一切法,所有你看見一切法沒有一樣真實的,全是空的。爲什麼它是空的呢?生滅。等這生滅法滅,生滅法不起了,你觀的力量生滅法知道它是假的、是空的。但是它有時候生滅法的是空的,但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它不空,在這個空的跟假的當中有個真實性。因爲我們認爲是空的,空的所現的現相是假的,在空的跟假的當中有個真實性。這是天臺宗的主要的,這就叫中觀。空有空的道理,它在理上說就叫谛。假的有假的道理,叫假谛。中觀有中觀的道理,叫中谛。空假中叁觀對著真觀假觀,就是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這個叁止叁觀是學教義的,可能問這個問題一定是位法師,因爲一般的道友他不會想到這個問題。叁觀叁谛全是智慧學,智是根本,慧是了達,慧是分別的。智是照理的,慧是照事的。在事上一切的差別、一切的什麼都是慧解,在理上就不是了,理上是智,智是照。智慧是照了,像太陽照見大地。太陽沒分別、也沒偏差,是你接受太陽的人,你在房子裏頭,太陽能照到你嗎?你接受人有障礙,太陽普遍照了。那個真如的實際理地,人人都具足的平等平等,是你自己的障礙,業障業障,業障消了就沒有了。這個叁觀是能,能觀照的谛,理是所觀照的,這在能所一對。這在四教空假中,在這五教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這就是《華嚴經》所講的,你用能觀之智,觀你所觀的理,事能顯理,那理又翻過來理能成事。但是理和事是無礙的,理能成事,事能顯理,這叫理事無礙。這種境界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周遍含容。完全是信,就是真正達到一心的,一個是凡夫,一個是聖人。在最初修觀谛的時候,用觀字來照了谛理。當然我們現在都是凡夫,但是我們能修。第一個讓我們看,看世間一些事物都是無常的,認得無常了,無常就是顯明空,一切諸法都在空的當中,雖然有形有相畢竟空,將來一定歸空。你的智慧觀照一切法都是空的,沒有貪戀了。但是當你最初觀的時候,認識諸法的時候,它沒有真實相,全是假的。因爲假你才能知道它最後空,空中現的影子不是事實,是假的,一個有,一個無。在這個有無的時候,有個中谛,它理上說時而中谛隨緣,也隨著空的緣,也隨假的緣,這是叁觀。但是有一個能了解事物的一個智慧,這是叫能的時候。這有一個,就現在我們每位道友,因爲佛的教導,我們産生了一個智,這個智不是我們的,是我們用在經上的教義,佛教授我們的,但是我們把它能夠運用到一起經常修練,心跟佛合。能觀的智産生效果了,觀于你所觀的境,一切境才知道認識這是假的,知道一切諸法都是假的,隨衆生緣,這叫隨緣義。真的是本具義,也不偏于中,也不偏于假,這個叫中谛。天臺宗就講叁谛叁觀,空假中叁觀,觀于真谛假谛中谛。

  問:佛離我們今已二千五百年了,以佛說的那麼多經典都是正法。那正法的定義是什麼?

  答: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邪正如何分?離心之外,離開衆生的心,離開諸佛的心,心外諸法全是邪的。說萬法從心起,萬法從心滅,凡是一切法歸于心的,這是大乘教義,凡是以心有形有相的,全不是真實的。爲什麼佛說的一切戒律?你受叁皈,叁皈也是戒。皈依佛了,你不能皈依外道邪魔。皈依正法了,就不皈依那個邪說,一切邪說乃至世間文字相都是的。正邪的兩途都是由心起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爲什麼經典是正法?從心起的。你要學這是正法,還歸于心。不是心外有法,心外無法,諸法即是心,這就叫正;心外取法都叫邪。心外無法,那你如何來分呢?說圓人受法,無法不圓。這個人他是圓根,圓根他看一切諸法,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凡是了解因緣,都叫正法。離開因緣,全是假的邪的。因緣是空的,所以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中道義,亦名爲假名”,這些都是假名字,不是真實的。但是它顯的可是中道義,所以“亦名中道義,亦名爲假名”,這就是正法。曆代祖師教授我們圓人受法無法不圓,對于我們學法的法師也這樣子,他學的是了義經典,他看一切法全是圓的,就是諸法因緣生,依著圓義而生起的法,無一法而不圓;依了義而得的法,一切法皆是了義的。

  

《問答釋疑》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