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力,确实能效果很快就好。这个还要问我,这个应该懂得。你拜佛时候就是发愿,你拜忏时候得先发愿后回向。这是哪位弟子学什么,乃至念句阿弥陀佛,你得发愿。为什么要念佛?最起码简单的要生西方极乐世界。说没有,那为什么要念佛?为了佛加持。加持你什么?你有所求才念。这个问题很简单,这就是发愿,知道吗?,你拜地藏忏也是如是,先就发愿,完了再开始拜忏,拜完忏了还要回向,这是三种程序。无论你念经干什么,都先要发愿,发完愿了修行,修行完了还要回向。你早晨一起来,进了佛堂,第一个就发愿,发完愿了就做功课,做完功课了还要回向。这是一定的程序,佛弟子都是这样做的。这还问我是不可以?那我就答覆你,可以。不但可以,而且应该。
问:占察业报经下卷,地藏菩萨言,依止一实境界而修信解。若利根者,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应当先学唯心识观。从唯心识观得色寂三昧,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毗婆舍那观心。又若人善根业薄,其心疑怯,一切时一切处常行诵念我的名字,(中略),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在经中所言真如实观、信奢摩他观心及观诸佛法身,其观法及其内容是否有次第深浅之别?
答:占察业报经下卷,地藏菩萨言,依止一实境界而修信解,若利根者需要学习真如实观,钝根者应当先学至心,先学至心再学唯心识观,从唯心识观得色寂三昧,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毗婆舍那。你这一段是抄的经文。若人的善根业薄,其心疑怯,一切时一切处常行诵念我的名字。这是地藏菩萨原话。你那个心疑心太重,拜忏能够成吗?就是任何什么事都不信,虽然学佛了,信心不具足。地藏菩萨说你不能做别的了,你顶好就念我的名号好了,这是对那个怯弱众生说的。那你是不是这样做呢?你把经文抄来,来问我。我讲的时候,你听过了。真如实相观、奢摩他观心、观诸佛法身,其观法及其内容是否有次第浅深差别?你再把占察业报经看一看,我跟你讲了很久了,我这个不跟你重覆说了。
问:(一)在尘劳境里如何求得解脱?(二)在打坐时,当坐到脚酸,每次都差不多的时间,就想下座,就会想就下座来休息。但是这会就在这个阶段,没有办法进步。恭请老和尚,遇到这个瓶颈该如何?
答:在尘境劳境如何求得解脱?就是你在尘劳众生当中,想要解脱。那咱们讲占察善恶业报经就告诉你,你念地藏王菩萨圣号,拜占察忏就能得解脱了。但是我坐的时候脚酸了,那就不想坐了;那你就不坐。有时候坐下来思想我因为休息一下,就是在这个阶段没有进步,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请老和尚,遇到这种的瓶颈该如何?你还连修都没修,就达到瓶颈了。人家是修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再进一步不会。你这连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坐不稳,念也念不成,你好好安下心来吧!你心没在法上,也没在道上,就是信心还没没进入。跟同参道友,或是你常到哪个寺院,或是你的皈依师父是哪位,你让他多跟你解释解释,常亲近亲近。
问:(一)听经闻法时会容易惛沉,时常这样。请教这是什么因缘,以及如何对治?(二)静坐时,没有起念头,但是过去的画面声音一直浮现,怎么办?这是什么原因?
答:我一听经闻法就会惛沉时常这样子,这是什么因缘?什么样因缘也不是,懒惰懈怠。你到这听经,得发起个信心,有个欣乐心,有个离苦得乐的心。你要想求得社会上利益升官发财,你还得有个升官发财心,你才能求得进去。曾经有位道友说我想升官,念地藏菩萨灵吗?我说灵,相当灵,发财也灵,就看你怎么念。怎么念呢?诚恳恳切念,等你念到诚恳念到一定时候,你也不想发财了,你不想发财也发了财了,就是这样子。静坐时没有念头,但是一听到声音就浮现,怎么办?你连参禅的心、想修学的心,心都没有在上头,你怎么能够坐得下去?你怎能有念头?你浮躁的。咱们做任何事,都得事先了解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你要想修行,咱们就换句话说,你为什么修行,你先有个意愿,不是盲目的。你如果连个意愿没有,昏头昏脑的去打坐,打坐干什么?打坐干什么?你先得把你目的订下来。打坐,我参学想进入道,让我心不要浮躁,清净下来。为什么呢?静下来才有智慧。你看那个水,如果是波浪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如果那水清清净净的,你到跟前就把你影子就显了。这个意思该懂吧!所以你要想修行,你先把心静下来。怎么办?你问我怎么办,我就告诉你,你就静下心来,把一切事务放下,一个钟头或者半个钟头,你就坐半个钟头,逐渐的增加,等你得到静坐的利益了,你再长时修行。总要有目的的,不论干任何事你得有个目的,就是有个目标。你这糊里糊涂的连个目标都没有,就那去坐。干什么坐?为什么坐?太累了,坐下休息休息就是了。
问:弟子前年罹患牙周病(只有一齿患病),去年因劳累导致腿部肌腱发炎,都不是致命的疾病,却至今仍未痊愈。如此不好不坏的拖着,虽有求医就诊,取仍无法痊愈,是否业障现的缘故,是否要勤求忏悔?如果诵经忏悔,仍不见好转,是否因为努力不够?
答:前年你害牙周病,去年腿部又发炎,但是都不是致命的疾病。虽然不致命,但是它不好,一面拖着就医就诊,是不是业障?你问我,我告诉你,你说得对,这叫业障发现,是业障。那你诵经忏悔不见好转,功夫没到。为什么诵经拜忏还不好?你不是真心的在诵经,心不至诚,效果不大。要制心一处,等你诵经诵得把病全忘了,什么都没有了,那效果就好了。还有你把身体看得很重,把诵经拜忏念佛看得很轻,那绝对永远没用处。你把诵经拜忏看得很重比你身命还重,那你病绝对好两个交换一下,就是这个意思。对了,你自己也说了我努力不够,这不要请示我了,你就努努力吧!努力够了,不就好了。
问:能所双亡,如何观能观也是空?又天台宗所谓的两重能所如何理解?任运现前的任运如何理解?
答:先把能所搞清楚。什么是能,咱们的观力,能观观于所观。所观的是什么呢?谛理。空假中这叫三观,真谛俗谛中谛这叫三谛,三观三谛。观就像我们敲木槌那个槌子,谛就像我们敲木槌那个杖,这是谛杖。这个问题一般的从这个定力,当我们最初习定的时候,它有前方便的。前方便干什么呢?你先修止。在你没有坐禅、没有修观的时候,第一个腿的功夫,第二个散乱心的功夫。你先把腿子练好,散乱心停下来了,停下来了完了你起观照,起观照就观一下事物,这一切事物纯粹都不存在的,空的。但是我们在事实生活当中,它不空。不空就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能观的观力所观的境界相,这一切境界相不存在。当你观智成就了,以智慧照了才认识到诸法皆空。因为啥?它属于生灭,不是长久的,不是永寂的。但是这个里头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有个常的。就是空假中间有一个中谛,这三谛就是空假中三谛,这是天台宗的主要的,等于一部天台宗的主要的任务,空假中三观。用这个观力,就是谛观这个观力观这一切法,所有你看见一切法没有一样真实的,全是空的。为什么它是空的呢?生灭。等这生灭法灭,生灭法不起了,你观的力量生灭法知道它是假的、是空的。但是它有时候生灭法的是空的,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它不空,在这个空的跟假的当中有个真实性。因为我们认为是空的,空的所现的现相是假的,在空的跟假的当中有个真实性。这是天台宗的主要的,这就叫中观。空有空的道理,它在理上说就叫谛。假的有假的道理,叫假谛。中观有中观的道理,叫中谛。空假中三观对着真观假观,就是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这个三止三观是学教义的,可能问这个问题一定是位法师,因为一般的道友他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三观三谛全是智慧学,智是根本,慧是了达,慧是分别的。智是照理的,慧是照事的。在事上一切的差别、一切的什么都是慧解,在理上就不是了,理上是智,智是照。智慧是照了,像太阳照见大地。太阳没分别、也没偏差,是你接受太阳的人,你在房子里头,太阳能照到你吗?你接受人有障碍,太阳普遍照了。那个真如的实际理地,人人都具足的平等平等,是你自己的障碍,业障业障,业障消了就没有了。这个三观是能,能观照的谛,理是所观照的,这在能所一对。这在四教空假中,在这五教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这就是《华严经》所讲的,你用能观之智,观你所观的理,事能显理,那理又翻过来理能成事。但是理和事是无碍的,理能成事,事能显理,这叫理事无碍。这种境界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周遍含容。完全是信,就是真正达到一心的,一个是凡夫,一个是圣人。在最初修观谛的时候,用观字来照了谛理。当然我们现在都是凡夫,但是我们能修。第一个让我们看,看世间一些事物都是无常的,认得无常了,无常就是显明空,一切诸法都在空的当中,虽然有形有相毕竟空,将来一定归空。你的智慧观照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贪恋了。但是当你最初观的时候,认识诸法的时候,它没有真实相,全是假的。因为假你才能知道它最后空,空中现的影子不是事实,是假的,一个有,一个无。在这个有无的时候,有个中谛,它理上说时而中谛随缘,也随着空的缘,也随假的缘,这是三观。但是有一个能了解事物的一个智慧,这是叫能的时候。这有一个,就现在我们每位道友,因为佛的教导,我们产生了一个智,这个智不是我们的,是我们用在经上的教义,佛教授我们的,但是我们把它能够运用到一起经常修练,心跟佛合。能观的智产生效果了,观于你所观的境,一切境才知道认识这是假的,知道一切诸法都是假的,随众生缘,这叫随缘义。真的是本具义,也不偏于中,也不偏于假,这个叫中谛。天台宗就讲三谛三观,空假中三观,观于真谛假谛中谛。
问:佛离我们今已二千五百年了,以佛说的那么多经典都是正法。那正法的定义是什么?
答: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邪正如何分?离心之外,离开众生的心,离开诸佛的心,心外诸法全是邪的。说万法从心起,万法从心灭,凡是一切法归于心的,这是大乘教义,凡是以心有形有相的,全不是真实的。为什么佛说的一切戒律?你受三皈,三皈也是戒。皈依佛了,你不能皈依外道邪魔。皈依正法了,就不皈依那个邪说,一切邪说乃至世间文字相都是的。正邪的两途都是由心起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为什么经典是正法?从心起的。你要学这是正法,还归于心。不是心外有法,心外无法,诸法即是心,这就叫正;心外取法都叫邪。心外无法,那你如何来分呢?说圆人受法,无法不圆。这个人他是圆根,圆根他看一切诸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凡是了解因缘,都叫正法。离开因缘,全是假的邪的。因缘是空的,所以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中道义,亦名为假名”,这些都是假名字,不是真实的。但是它显的可是中道义,所以“亦名中道义,亦名为假名”,这就是正法。历代祖师教授我们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对于我们学法的法师也这样子,他学的是了义经典,他看一切法全是圆的,就是诸法因缘生,依着圆义而生起的法,无一法而不圆;依了义而得的法,一切法皆是了义的。
《问答释疑》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