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在家人怎樣持戒?重點需要哪些戒?

  我們在家人怎樣持戒?重點需要哪些戒?

  我簡單地講一下。在家人首先是叁皈依,沒有叁皈依一切不能成就的,叁皈依一直通到你成佛爲止。表面看我們學佛第一個是叁皈依,你不知叁皈依的重要,不管你是五戒也好,十戒也好,比丘戒也好,比丘尼戒也好,菩薩戒也好,都離不開叁皈依。沒有叁皈依,一切戒都不能成就的,叁皈依是我們最主要的持戒的開始。

  首先我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比如說我們現在有的人一面信佛,皈依以後,又信仙,他認爲信仙也是一種慈悲,仙和菩薩是一樣的。實際上你不知道,你剛受的叁皈依戒體已經失去了,自動就失去了,這是很可怕的。只有在叁皈依戒體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持戒才能真正地成就。

  所以說叁皈依,包括我們喝一杯水,都要供佛、供法、供僧的,這個水就成了波羅蜜。如果你這杯水不能去供佛、供法、供僧,你這個水,實際上作爲我們佛教徒來講,就是有毒的,不幹淨的,不清淨的。所以這是個秘密。

  過去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外道供佛的時候,他就用了一些毒藥,去害佛和這些羅漢。佛一看,知道外道的陰謀,並不是不吃。而是告訴大家,念“叁跋羅伽多”。一念“叁跋羅伽多”,整個這個飯就變成清涼甘露。不但不能毒,反而得益處。

  (編者注:《十誦律》雲,佛在世時,有一外道名屍利仇多,懷疑佛沒有一切智。在食物裏面放毒藥。舍內作大火坑,令無煙焰,上面以沙覆蓋好。敷不織床。然後去請佛來應供。佛以慧眼觀察,見其已具得度因緣,乃默然受請。

  佛領諸比丘進入屍利仇多家中,大火坑中化生蓮花,佛及弟子皆行花上。不織床變成完好無缺的床坐。屍利仇多大受感化,告訴此食有毒不能食用。佛言:但供無妨,我們食用不會中毒。在食用前佛令諸比丘齊唱雲:“叁跋羅伽多”。毒食皆變爲上妙美味。佛又宣告:從今以後,未唱咒願,不得先食。此即稱之爲僧跋。

  明見月律師《毗尼日用切要》雲:“僧跋者,僧即受食之僧衆,跋即所唱之秘咒也。叁跋羅伽多,此雲等供,謂衆僧食皆平等故。又雲善至,謂供具善成,食時複至故。今此方唱五觀,令衆一心受食,而爲僧跋者,一則無有外道毒害故,二則令人慚愧受食故。是以雖非正製,東夏通行。”)

  所以說我們要叁皈依。包括吃飯、睡覺、穿衣、喝水,甚至洗手都要叁皈依,包括你幹活、做飯、燒柴火,一切都要叁皈依,沒有一樣不叁皈依的。那你就做什麼事情都順利,都能成就,都能夠轉危爲安,而且把毒藥變成甘露,這個大家應該知道。如果一個佛教徒不能做到叁皈依,你這佛教徒的資格還不完整。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叁皈依,這個很重要。

  叁皈依首先就不皈依外道天魔和一切外道的典籍,都不能皈依。這個叁皈依很重要。過去有一個大德在深山裏,修行得很好。有一天,他回到山洞的時候,發現這個山洞放著光芒,非常亮。桌子上面擺了一部金光閃閃的書。他進了屋對這本書連瞅也沒有瞅,而是奔向他原先所看的書,又繼續讀他的書去了。

  這時虛空就有人說話,說這本書是送給你的,它是一本天上來的書,非常寶貴,它講了很多治病的秘方。如果你有這本書就可以成爲世間的名醫,富貴啊,名利啊全從它出,這是天書啊!這位大德面對著這種誘惑,一點也沒有動心,還繼續看他的書,連理都沒有理。最後這個虛空的聲音贊歎:“啊!這是真正的佛子!只有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才會這樣。”所以說我們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叁皈依我們千萬不能失去,一定要當作生命一樣來愛護,這是持戒的第一個條件。

  在這個條件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殺、盜、淫、妄、酒。殺,就是說一切有情衆生皆不可殺,包括人不能殺,衆生不能殺,包括大連的“海虹”也不能殺,一切衆生都不能殺。不管它是怎麼被我們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證我們的生命,我們也不能殺,一定要戒殺。

  包括殺生的因緣不能做,像這種殺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殺生的因緣,包括我們的事業,殺生的業力,和這的緣分,包括贊歎殺生的這些事項,鼓勵殺生呀,這都不能做。殺因、殺業、殺法、殺緣,這都不能做,一切都不能做。

  不光這個殺生不能做,包括假殺也不能做。什麼叫假殺?就是比如我們現在有一種吃的素食,素食裏有什麼“肉腸”啊,就是素食腸、素食雞、素食鴨子等等,都不能吃的。這是你的殺心未斷,所以也不能用。包括含動物成分的藥也不能吃,這個是很可怕的。只要是和它有這個緣,殺緣,你都會受其果報。所以說在家持這個不殺戒,是很好的,很殊勝的。堅決不殺,甯死不殺。

  爲什麼甯死不殺?如果我今天得病了,吃這個中藥,中藥有一種以衆生的肉合成的藥。我吃了以後病就能好,這叫吃藥破戒,我也不去吃。我甯可采取別的方法來治療,哪怕它慢,慢就慢。慢一年,我遭一年罪,就能少殺一個衆生或者無量衆生。今天給我這個機會太好了,我一定在這裏償還其債。爲什麼有病?就是過去殺生所得來的病,吃肉得來的病,我不能再繼續造業了。這麼去做你才能守住這個不殺戒。包括起心動念都要控製,如果起心動念了怎麼辦?要忏悔的。

  還有這個盜戒。這個盜戒啊,在世間最容易犯,特別是現在。過去在文化大革命前好一些,那時人比較老實一些,誰也不敢去拿公家的東西。文化大革命期間你要拿東西,他也要被批鬥,是不是?現在不是了,現在是一種沾沾自喜,甚至大家說你這人有本領,所以這是很可怕一件事情。這個盜戒在佛法裏是很重的,我們在家人一定不要盜,甯可窮死餓死也不要盜。

  說我今天沒有飯吃,這有個蘿蔔,我如果把這個蘿蔔偷走了,今天中午我就能飽。作爲我們來講,甯可餓著,也不能拿這個蘿蔔,這個都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能盜。有人說,你看廠子都要黃了,那些廠長啊,還有一些的人等等,都把廠子搬家裏去了。他搬了那麼多,那我搬一點也不行嗎?他是他,你是你,我們是佛的弟子,所以說我們不能動,一張紙、一針、一草,不能動。

  最近咱寺院來了一位居士,他也是大連地區的。這位居士在沒信佛之前,廠子的東西他就往家搬。因爲別人都怕他,他想搬就搬,他也很有辦法,也搬了不少。學佛以後,通過持戒,深深地忏悔自己的業障,怎麼辦?他就要忏悔,要把自己所賣的一切東西,和用掉的東西全部變成錢來償還。

  這個廠子已經黃了,他就找到這個善後處理的小組,跟他們講:“你看我過去拿過廠子的東西,我要還。”人家非常愣,說:“現在還有這樣的人?”說,“你這麼地吧,你也挺困難,過去就過去了,廠子已經黃了。”第一次給打發走了。第二次又去了,人家說:“你這樣吧,聽說你信佛了,你去做佛事,是放生啊,是供養啊,你做這些事情得了,來代替這個廠子去做。”他也沒有這麼做。

  後來,他又怕這些人最後無條件給花掉了——現在人貪,也是很多錢,可能上萬吧!但最後他就是堅決地把這筆錢還到了善後處理的小組,來到咱們大悲寺來出家,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行爲。他深深地忏悔,才是一個佛子的行爲。所以我們不要等犯了以後去忏悔,我們連犯都不犯,那就更好了。所以說我們在家居士一定不要偷盜,包括別人的一張紙,也不能偷的,是很重要的。

  過去有這麼個事情,也就是講我吧!這是剛學佛的時候,那時候在醫院工作,有一天值班。院長派個人來取點藥,要急于外出。一般要點藥在醫院來講還是可以的,那時候條件比較松。因爲學佛了就不能做這個事情,我就拒絕了。拒絕以後,他一看非常生氣:“院長要藥你也不給!”最後說:“那麼的吧!我借點藥。”我說:“借也不行。”當時我已經做好了一個什麼准備?就是說你開除我,我也不會違反原則去做的。

  後來旁邊收款處的人看著我,他就說:“你不要跟他去要藥,我給你點藥,我這裏自個有點。你不能跟他要藥,別人實在跟他要,他躲不過去的時候,或是跟他借藥不還的時候,他把工資錢都還在這裏了。所以你千萬別跟他要,你有什麼難處,你找我。”他就把這個事情給解圍過去了。就是說你想持戒,就得做好了被開除的准備,要不你這個戒就不好持的。

  世間是很危險的,心裏得有准備,一個是准備用自己的錢來補償這部分,第二個就是甯舍工作不犯盜。就是你拿錢也必須在不犯盜的基礎上,你才能拿錢的,不是先盜後補的,這個也得很注意的。所以說我們堅決不盜。只有堅決不盜,你才能往前修行;你要是堅決不盜,我想你很快就要出家了,因爲世間你也呆不了了。另外你的心、因緣已經成熟。這是講到盜。

  第叁個講到淫欲。淫欲在世間上這是個最大的禍根。有了淫欲就有了家,家就是代表淫欲的意思。所以說有了男女就有了生死。爲什麼不成道?就是有了這個淫欲的關系。佛給開了方便——在家居士不能邪淫,我們堅決地不能搞邪淫。實際上有的人受了菩薩戒,在菩薩戒嚴格來講是斷正淫的,不是在家人有了正淫,就可以真正地稱爲菩薩,菩薩是不允許有淫欲的。

  (編者注:意思是:出家斷正淫稱爲菩薩。而有的判教《梵網經》在家“邪淫”才犯,所以說是對在家人有了開許正淫。

  《慈舟法師開示錄》頁30:《梵網經》諸家注解很多。有判居士只戒“邪淫”,有判既是菩薩“正淫” 也要斷的。就看我們從“緩”從“急”,從“緩”先戒邪淫,從“急”則全斷淫欲。

  究竟從“緩”對不對呢?“緩”是不能了生死的。說是不對,佛又何必說五戒只戒邪淫呢?因爲佛是觀機施教,看你根機淺就說緩,所以說“半字教”、“分教”,都不是究竟的,佛有“攝受門”、“折服門”。此是“攝受門”,用權巧方便,使漸離淫欲而不斷淫是世法,就佛法說是應斷的。諸位有未入佛門的,先斷邪淫。入了門知佛法味,就要斷淫,究竟斷淫,方斷生死根源。戒都有連帶關系,能“究竟斷淫”即犯無罪的殺戒。)

  …

《我們在家人怎樣持戒?重點需要哪些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