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依教奉行▪P6

  ..續本文上一頁個最不好做,它需要極大的忍受力才能做到。

  特別是忍受力,我們衆生主要就是在飲食這一關,那是很難突破的。財色名食睡,它排在第四位,實際上排在哪兒呢?排在最重要一部分,因爲我們不吃飯肯定不行。這個舌根,不光是吃飯,而且說話都在用這個舌根,說好說壞都是用舌根。就因爲用舌根,我們才有生死。所以禅宗大德往往都不讓你講話,你一講,說好說壞,拿起東西就打你。實際上不是打你這個人,也不是打你那個話說得不對,他是讓你當下就把舌根收回來,你就悟道,就完事了。就這麼點事,是不是?

  在飲食上講了這麼多注意的地方,但是還不夠詳細,還有很多的細節。就是一口飯、一口湯的吃法,都關系到我們的生死,同時也關系到我們自己的品德。我們發了願,說“我要度衆生。有一個衆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我要替衆生受苦”,但是吃起飯來,你從來不想著給衆生留一點什麼。你說你替衆生受苦,在哪受呀,是不是?眼前的都不做,說:“我以後看到哪個衆生餓了的時候,我把我的東西給他。”你能做到嗎?根本就做不到。這些事情都得從平時一點點地做,就算我們平時一點點做到了,還不見得在生死面前能夠真正地做到。就是那麼難。你說我們舍,到時候這口飯,你吃了就活,他吃他活,你若不吃你死,你在生死的選擇上,能不能毫不猶豫地去做?等你在猶豫的時候,對方可能死掉了,這個因緣就錯過去了。如果我們想到時候能做主,能夠滿我們的願,能行菩薩道,你必須先得在小事上做起,在每一口飯上做起,要清淨。

  (10)日中一食

  在飲食上,佛爲什麼要這麼控製呢?就因爲它確實對我們的生死起了十分大的作用。如果飲食做好了,我們修行中就走完了一半的路程。現在有很多的地方在飲食上做得不滿意,爲什麼不滿意呢?因爲他做不到,給了很多的開緣,被生死所扭轉,他不知道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在中國佛教裏能保持過午不食的就很少,何況日中一食,那就更少了。整個中國都不知道這條戒,平時都是非時食、過午食。過時間去吃飯是非法的,幾乎都不知道了。這是我們佛教最可悲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家在這方面一定要提高警惕。

  好,今天就講到這。

  飲食這個戒是非常重要的,昨天講了日中一食。在中國,就過午不食都很少,日中一食就更少了。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不非時食”這個戒了,不知道,他認爲吃叁頓飯是天經地義的。這已經是違犯了佛製,這個是非常可怕的。我們今天能夠日中一食,這個很殊勝、很難得。

  這個戒,佛在《阿含經》裏講得很明確,如果有人毀犯過午不食戒、日中一食,就是謗佛。另外再強調一下,這個戒沒有開緣。有的人說有方便。沒有方便,沒有開緣,這是一條死戒,也是終身戒,這條戒一直持到你死爲止。提木叉戒是終身戒,持到死爲止。這條戒沒有開緣,什麼我可以方便方便啦,或這個方便,那個方便,這裏沒有。所以說,如果在這裏再說方便的人,那他就是不懂這條戒。

  順便跟大家說一下這個,以後要提高警惕,因爲這條戒不是那麼容易持的,現在我們衆生的業力特別重。如果他不持這條戒,他就沒有這條戒律的正知正見。他不持日中一食,他不可能得知日中一食的好處,也不知道堅持這種戒有多大的功德,他不知道,也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人往往隨著自己的習性、自己的所作所爲來判斷一切事物。如果他不持這個戒,說出的話我們就要加小心。要是不小心,你就被他轉了。“有很多方便呐!哎呀,這個地方是不是太執著了?”所以要非常加小心。

  比如說,優婆離尊者是持戒第一,他就因爲執身持戒最後得到心地的圓通。就是把戒持到極點的時候,堅決不犯的時候,以生命換這條戒,最後得到心地的圓通。《楞嚴經》裏講得很明白,是不是?執身得圓通本來就是一種法門。有念佛得圓通的,執身得圓通的,觀水得圓通的……二十五圓通麼,其中持戒得圓通的就是優婆離尊者。所以在戒上,你就得這麼持。

  這點大家一定要加小心,你不這麼持,你不會得到佛的加持,也不可能轉變你根深蒂固的習性。所以說,持戒必須要有一個勇于舍命要戒的這種決心,你才能把這個戒護持起來。像一個沙彌到醫院紮針,那個女護士要給他紮。“你說什麼我也不紮。”他說:“我甯可不紮,我死都不用你。”才十四歲就這麼嚴格持戒。“我不用你,甯可死也不用你紮”,就這決心。最後沒辦法,感動得男大夫下來給他紮。以後每次去了,什麼廢話都沒有,到了的時候女護士就退了,男大夫就在那等著,去給他紮,什麼事都沒有。所以說,事情的圓滿在于我們持戒的決心和正知正見。

  好,今天到這。

  今天還繼續講怎麼樣來持戒修行,來依教奉行。昨天講了,甯舍生命來護持戒律才是我們修行應該走的一條道路。只有敢于舍生命,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持戒。如果做不到這點,我們就可能被境界所轉。所以說,持戒必須有敢于舍生命、舍一切來護持這個戒律的決心,這樣你才能把這個戒律守下去。另外,我們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跟大家講一個故事,過去我剛開始信佛的時候也是這樣。因爲幫助過別人,過年時有人來感謝我,給我送禮。我那時候寫上“不收禮,不送禮!”我那時候還是俗人,但是人家不相信,非要給我送。送來以後,說了很多應該送的理由。後來我就說:“你要是不拿走,這些禮物我就給你扔掉。”後來他一看我決心非常大,就拿走了。過了一段時間又看到我,談起這件事情,他說:“你那回如果真收了禮,我真從心裏瞧不起你了。”你看多麼可怕!所以說,我們如果沒有原則,我們就上當了。一個是違犯自己的諾言,另外也叫人家確實從心裏瞧不起。

  通過這個我們知道,事物的本質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們想要看到它的真實性,就要做到徹底清淨爲止。爲什麼要這麼樣去做?因爲只有嚴格地持戒,你才會産生真正的定力。只有産生了真正的定力,才會有“戒定真香”。所以說,我們在修行中一定要嚴格地持戒。嚴持戒律,它會産生定力,才會産生真正清淨的香味。所以說,我們的舌根必須攝住。

  這些日子講的全是舌根的問題,舌根就應該通過嚴格地持戒控製。只有控製住舌根,我們才會品嘗到禅定、守戒的那種清淨的味道。因爲什麼呢?因爲你守住戒律的心即保持定力,這和外面的食物,它倆本是一個心。它倆不是兩個心,而是一個心,都是你自己分別所造成的。如果你能夠嚴持戒律,而且不去分別,一切都會隨著你所做的這些善功德而得到改變。

  所以說,我們平時老上當,一看到外境就認爲有外境存在,不知道這個外境也是我們自心的顯現。所以我們就隨著外境轉,于是就有六道的輪回。如果你把這關把住了,一根收回,六根也就收回了,我們就可以在這上了脫生死。我們的“智慧”是有一定限度的,我們只有依教奉行才會真正的與佛法相應。想與佛法相應,必須有堅定的信念,敢于走絕路,正所謂“絕路逢生”。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學會依教奉行。

  好,今天就講到這。

  每天早晨跟大家簡單地講幾句,主要是講怎樣都攝六根。已經講了關于舌根的問題。這個舌根是我們造業的一個工具。由于造業,我們才會生出舌根。所以說,我們不光在飲食上要嚴格地控製,特別是有一些後來的居士,還不知道這些日子講的關于舌根的問題。佛爲了控製這個舌根,讓人很快地入道,所以佛製戒規定了日中一食。因爲佛只吃午食,天人吃早食,畜生吃下午食,餓鬼吃晚食。所以佛規定了佛弟子只吃午食。只有只吃午食才能成爲佛的弟子,所以我們都得嚴格地控製。

  佛又在經上講了,凡是毀犯過午不食、日中一食者即是謗佛。

  現在在中國來講,很多的地方已經不進行正常的午食和日中一食了。他們不知道這是犯戒,而且也不知道這是在謗佛法,反而有很多的理由,強調了各種的方便。佛在這條戒上沒有方便,沒有方便可開,各種理由都是錯誤的。大家來到這個道場,今天就特別地重複一下這句話,讓大家能夠體會這個日中一食的重要,也避免我們以後造口業。有很多的人因爲不懂得過午不食和日中一食,而造了很多的口業。因爲我們的習性每天都是叁頓飯、四頓飯的,所以他不知道這已經是不對了,已經種下了惡因。

  這個口業,不光是飲食,同時還有很多的語言也是由于口造的。特別是有的不懂戒裝懂,不明裝明,誹謗正法,造成了很多的惡因,這就叫“禍從口出”。所以說,我們應該好好學戒律,應該勸化那些不懂得戒的人要多學一些戒律,這樣才能明白什麼是正法,避免造下惡業。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好,今天就講到這。

  這個舌根,再一個就是不要造口業。我們如果不斷地稱贊別人、贊歎別人,不斷地說一些如法語,這樣的話,同樣也可以收回自己的舌根。因爲善業可以攝心,通過善業能製止惡業。我們往往就是因爲放縱舌根,最後造了很多的口業。一個是背後說別人;另外呢,心口不一,所以導致了這個舌根造業。而且很多的原因——嚴格來講就是心不平,心不平就通過舌根來表現。舌根表現心不平以後,我們就有了生死的流轉。所以這個也必須得注意。

  一定要學會怎樣攝住舌根。就是非法語絕不講,世間話不談,每句話都在道上。特別是修道人,這個一定要注意。因爲攝住這個舌根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如果有幾天不說話,就會憋得非常難受。包括正常的說話也是這樣,都是不應該的。所以大家如果有機會、有因緣可以止語一段時期就知道了,止語以後,這個心裏感受是非常好的。久而久之就會少造了很多的口業。關于這個舌根還有很多方面,就不一一講了。大家都知道,我們不能依教奉行,就是因爲放縱舌根的緣故。昨天就有人麼,你告訴他錯了,他還要講幾句,說我沒錯,所以這個舌根不老實。

  ●四、回收身根

  我們不光是舌根要控製,而且還要控製身根…

《依教奉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