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依教奉行▪P7

  ..續本文上一頁,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身”,這個觸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個身哪,因爲我們感覺到冷熱、麻脹、大小、滑澀……都會造成我們的起心動念。

  爲什麼僧人——就是我們出家以後,睡覺就連襪子都不脫?特別是咱們這裏,別的地方我不太清楚。咱們這裏睡覺連襪子都不脫。不脫襪子,雖然是對腳呀、休息呀,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比如說不能輕松一下,很多的舒適,這不做了。但是爲了幹嘛呢?就是爲了攝心。因爲人如果放縱這點,就可以貪戀這皮膚,說好說壞,它都會引起觸這種感受。所以說呢,出家人不光是襪子不脫,就衣服都是整整齊齊,始終奔在道上。

  世間人就不一樣了,晚上休息都要脫去衣襪放松一下,就放縱自己了。這樣的話,在身體上老是給它造成了一種很好的條件。什麼條件?就是放松的條件。這種放松條件,表面上在生理上起到了好處,同時也會在生理上造成一種貪欲、執著,和對身體的貪戀心。這點你若不控製,同樣也會影響我們得道。所以這關也必須得過。

  好,今天就講到這,合掌。

  昨天講到身根。這個身根,我們在觸上被扭轉,所以出現生死。這關也非常的重要,因爲我們不斷地愛惜身體,不斷地起心動念,所以不斷地有生滅。比如說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位,它都有一定執著的地方。

  先說這個腳。這個腳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執著的部位。當前面有灘水的時候,我們這個腳自覺不自覺就要繞過這個水;有石頭,我們這個腳自覺不自覺就要繞過去。就是你腦子不動念,它也會拐彎的。因爲我們平時的分別心已經形成,而且非常堅固,所以你就算心裏不怎麼動念,實際上,微細的妄想早就生起來了,到時候它自動就分別,就要拐彎。由于它的分別,而使我們的心不能成爲直心,所以這非常的痛苦。

  有的人說:“我沒有這種痛苦。”是你沒有去體會它,要是體會你就知道。作爲一個人,要有一個直心才能算一個真正的人。沒有直心就沒有道場。你修道從哪修啊?佛說“直心是道場”,你只能在有了直心以後才能修道場。所以說,我們的道場來源于直心。怎麼來?首先就要從腳上下功夫。現在我們有行住坐臥,雖然口上下了功夫,但是腳上不下功夫同樣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寫了《行道》,也叫《經行》來解決這個問題。要特別注意這個腳的問題。因爲下腳的每一念、每一步都有很深的意義,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死問題。如果我們隨著它,我們可能就在生死裏輪回;如果我們能克服它,我們就有可能奪回這個生死主動權。所以說,要通過經行來克服這個觸。

  過去,我在行道的時候,有時候是下雨天,或是道非常泥濘,積水的路面又非常長。剛下雨後,那水還幹淨,等到時間久了,存的那個積水非常埋汰,而且深淺也不太清楚,也不知道,裏面有什麼東西也不知道,可能有石頭、有玻璃、有鐵,也可能還有其它的,糞便這一類的……所以在街面上的時候,如果你經行走到這個地方,是否就繞過去?所有人都繞,除了車不繞。

  在路中間有很大一塊面積的積水,別的地方都得踩著磚頭過去,這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所有的人都那樣,除了車擱那兒過。我走這個道就是爲了達到不分別,要克服這個觸的感覺。雖然天冷或熱,也都不管了,腳就要往裏踩。頭一次的時候也是這樣,那腳雖然都貼著水面了,但它還往回使勁。就是你不想分別,心裏想著往水裏踩,但是那個腳不聽你的,它非往旁邊那個石頭上踩不可。

  就是說,我們無始劫來的這個習性太重,所以我們沒有直心。一點都不怨別人,就是怨我們自己貪戀這個觸,怕冷、怕埋汰、怕別人看到、怕濕,另外也怕回來累著,回來還得刷鞋呀,洗鞋呀,還得這些;有可能就這一雙鞋,濕了以後可能就沒有鞋換。當時這一腳在下去的時候想了很多。

  所以說,這就是克服生死的一個關鍵部分,必須把它克服。就是怎麼難,這腳也得硬下。下了第一步,它就好說了,等第二步、第叁步、第四步……走起來,決心越來越大,等走完這斷水面的時候,這心裏就特別的舒暢。沒有一種勝利感,而是一種什麼?平靜的感覺,非常平靜,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好,今天到這。

  昨天講了這個身根,講到腳。我們要利用這個腳來改變對觸的執著。這個改法,昨天講了,一個是過水要敢于踏,用這方法來把我們的心變得不執著。因爲我們從無始劫來,在觸上就不斷地貪著。本來這個身體是沒有冷、沒有熱、沒有疼、沒有好受的感覺,就是一塊頑肉。由父母的精血而生成,所以稱之爲頑肉。由于我們的神識的參入,才有冷、有熱、有痛這些感覺,這是不斷地執著虛妄所形成的。

  所以你在這上要是舍不得,就是認假爲真了。你必須在這裏下功夫,一個是通過它改變我們的習氣;另外,通過它來去掉我們的執著。這個去執著的方法,我在《行道》上已經講了。但是大家行得呢,有的行得挺好,有的還沒有這個行法,有時候不知道,不敢向前走,而且遇到事情就被物質所奪。我們的心從來都是被境所轉,很難去克服境的變化。

  上回講的這個水,這個臭水溝,你說你走還是不走?不走,踩石頭也可以過去,但是你踩石頭過去了,心裏永遠是一種痛苦。包括你的腳貼著水面,就一刹那不能馬上進入水裏,同樣也是一種痛苦。只有敢于改變自己心態的人,才會真正的理解心裏的這種痛苦,並去除這種痛苦。

  所以說,在走的時候要有一個特別敢于走的這種決心。不光這個要走,不管多大的水也要走。我記得那時候營口發大水,那個水能沒到膝蓋以上,也照樣去走。有可能掉進井裏,也可能如何如何,但是也得走,以此來不斷地克服自己那種執著和貪生怕死的念頭。

  好,今天就講到這吧。

  昨天講到這個觸,主要是講這個腳。要利用這個腳來攝心,來改變我們的習氣。這個腳的利用要認真地行持,所以上次講了這個不怕水。不光是不怕水,而且還要不怕硬,不怕石頭,不怕髒。比如前面有石頭了,那你慢慢踩過去就完事了。如果有大石頭,那你就上去踩,就完事了。

  本來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在世間上來講,我們行走、走路可能要別扭,要硌腳。而且有時候有個大石頭,你說你挺大個人,走得挺好的,應該繞過去,我們反而站在石頭上面過去了。這叫人笑話,叫世間人笑話,人家說你可能是精神不正常。

  但從我的體會來講,只要是能夠攝心,能做到的我都要去做。怎樣把這個心變得直,變得不拐彎,不打妄想,或是少打妄想,不讓自己産生任何猶豫,不讓自己被前面的物質所轉,所以有時候就得豁出這個臉皮來,不怕醜。

  原先我就這麼走過,甚至也不怕腿被弄折,這麼走。有一次,我在街面上走,後面就來了輛自行車,從斜路就過來撞我。你撞我,我也不吱聲,我也不回頭瞅;知道是奔自己來的,那也不瞅,還繼續走;也沒有加快腳步,還是那麼快的腳步;等那車轱辘撞到腿的時候,還是那麼個速度。後來自行車摔倒了,也沒有回頭瞅一眼,還繼續那麼走。

  兩旁的人,這一段路面的人看到了以後都笑,仰天大笑,說:“這人怎麼了?遇到這麼個傻子,車撞了腿,連頭都不擡一下,還能一步一步地就那麼走,連個回頭也沒有。”你笑你的,你笑我也這麼走,我也不瞅你,我也不聽你的。

  走了很遠,撞我腿的那個人過來了,向我道歉。你道歉,我只是手一擺,叫你走就行了。連你是誰,我也不瞅你。雖然是有心想看看,這是誰撞我呀,是多大年齡呀,騎著什麼車呀……根本就不瞅,你走你的,就完事了。就認了。

  那時候還沒有出家,在醫院工作。後來到了醫院,本來有很多的條件可以檢查一下腿,看看撞得怎麼樣?是否骨折?我過去還處理過骨折。那也沒有看,最後可能是叁四天之後才看的。一看那腿有塊傷,已經快好了。

  這個事情好像是一種愚蠢的行爲,但是這裏有很深的道理在裏面。第一個,遇事不慌,心裏甯可去承受這個果報,而且腳步又不停。這樣的話,主要是一心在道上,那麼重報就會轉輕報。雖然沒有大的定力把事情轉得變無,但是身心在這裏確實得到了鍛煉。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在這個生死關頭上能夠不慌不亂,而是默默地承受。這個確實對修行,以及今後的路程有一個很大的幫助,身心一下子就清淨很多。到最後也沒有看看腳受傷的情況,是否骨折呀?傷多大口子,是不是需要縫合呀?沒有。過了好幾天才看了,才發現這個情況,已經都快好了,只撞了一個擦皮傷。

  通過這個事情,就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不分別的好處。如果我要是跑得快,恐怕車可能更快;也許車撞不著,雖然車撞不著,但我失去了這麼一個鍛煉的機會,那時候做了一個逃兵。一旦做了一個逃兵,在改變你的這個心性上,或是想找出你直心的道場,恐怕是辦不到,也許今生今世也就那麼地了。所以說,每一念都給它把持住,機會來了不等人,你必須把它把得牢牢的,就是要努力去做。只有每一念都去努力做,不放過,將來必然有一個好的因果。

  通過這個我們知道,要攝住身根來避免妄想。特別是攝住六根中的這個身根,要用命去換這個。不能說在這裏打個什麼方便,這都是不對的。

  這是“腳根”的攝住,還有很多,包括身根。身體這個觸,有時候就得自己克服。比如說冷了怎麼辦?有條件,我們可以利用條件;有時候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也得去做。特別是冷天,閉關的時候要沐浴的,每四個月要沐浴一次。沐浴的時候,有時候就沒有地方。就像這天似的,你沐浴在哪兒呢?就得在外面,就是在外面沐浴,雖然天氣很冷。那時候就搭個棚子,就是這樣。

  把念頭攝住了,冷也那麼地,最後你會得到法。它這個冷突然就會消失,既沒有冷也沒有熱,一種自在。所以說,你不通過這個苦修,你永遠不會知道有個沒苦、沒有冷、沒有熱的這種境界。這個身根本身就是個妄想所造成的。我們有時候在這個修行中,因爲定力還有不足,身體可能受些損傷…

《依教奉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