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又說他的不足的地方,有時候反而造成另一種麻煩。因爲我們還是凡夫,心念弄不好就被說這話時所産生的這種嗔恨心所代替。所以說,若說僧衆的過失,自己的罪過是非常大的。而且佛講,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身叁口四,口業最重。(編者注:身叁:殺、盜、淫;口四:妄言、惡口、兩舌、绮語。)
我們就很難做到止語,說我不說話,這很難。因爲我們平時愛說話,而不知道止語的功德。都以爲說話很正常,活著不說話能行嗎?那不悶死了?再說,我說話也沒說什麼過分的東西。其實我們根本就察覺不出來。每句話都有它的過失,張口就有過失,你說好、說壞它都有過失。有時候不說才是真正的好。就算你說好話,你說的時候,你能不起心動念嗎?“哎呀,這個東西太好了,你這個事做得真好。”你說好,自己也在起心動念。如果你對好的雖然沒有去說,但是你心非常的平和,反而是一種真正的好,心好才是真正的好,而且能達到無漏。你說的這個好,雖然稱贊了一些事情,能起到一點好的效果,但終歸是有漏的好。所以,我說的意思,是讓大家盡量地往這個真正的好去使勁兒。一定要讓它真好,要讓它無漏。
好話都會造成一定的漏洞。我們如果閉關以後,止語了,那時才知道,我們平時說話都在喋喋不休。就是說好話,有時候也是在沒完沒了地重複,喋喋不休,爲滿足自己的想法和欲望而講話,並不真實。
剛才講了,這個說好話都起心動念,都會有漏的,何況我們說惡話呢。惡話不光有漏,而且首先得汙染我們的心。說一遍,就是等于又往種子識種一遍。種了一遍以後,馬上就開始一天一天地加深。等到半個月以後,你如果不忏悔,不拔出去,它就深得最後都很難拔出去了,就這麼厲害!
所以,爲什麼我們總輪回?雖是修道,總是不精進!有時候覺得沒有什麼可修的,你這麼修一修,就算打點坐吧,修點兒禅定,這爲什麼沒有太大的反應呢。有時候你不知道,剛修完禅定,張口幾句話,漏出去了。等你說慣嘴的時候,會有什麼毛病呢,你這邊剛有點禅定的功夫,剛想定住了,想著這一下證到無漏的時候。突然你的惡口,所産生的“漏”馬上就現前,那時候你想不說也不好使。因爲你的惡言在那塊,它走慣腿了,到那時候就形成一個漏洞。你馬上快要生起這個法,但它順著這個漏洞,“呼”一下子出去了。你就拿手抓那功夫,你用什麼定力想控製它,你咬牙,那也不好使,順著就漏下去了。
你那時候痛苦萬分!本來馬上就可以證到某一個境界,甚至于馬上就可以了脫生死的事情,你按都按不住它,功德就漏掉了。咱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像人想上廁所,腎髒又不好,你想控製它,能控製了嗎?這褲子一下就濕了,你想咬牙都不好使,它也往外出啊。那不容你控製,就像這種東西一樣。但是你要腎髒好呢,它這種現象就沒有了。
雖然我們有這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們不造口業,它就不會造成這種狀態的。由于我們造成口業,它已經壞了,裏面已經起了一種漏的根了,而且在那擺著呢。只要是你有點功德——它專門漏你功德,你有多少,裝多少,它都給你漏出去。你往裏裝吧,像個破口袋似的,裝多少糧食,總從那缺口,一點點都給你漏出去。所以說這個口業特別地重。
所以,如果你這一天忍住了,不說什麼閑話,而且心裏能夠放得非常平靜,這就是功德。即使你心裏忍不住,口要能忍住,它也同樣有功德。忍住了以後,心裏是暖乎乎的,因爲那法在那裏。久了以後呢,它逐漸地要結果啊,功德逐漸地攢滿。如果你就是有點好處,剛攢那麼點好,你說來說去的,慢慢地,就這點東西,沒了。這心裏一片空白,一片空虛。所以口業過惡非常大。
這是一般的口業,就這麼大,起心動念都這麼大。何況說僧衆之過,那就更大了。因爲僧是叁寶啊!什麼是叁寶?那是我們的命根,是我們的家。就像人回家的時候,本來要回家,說“我要回家”,別人告訴往前直接走就行了,你順這條道走就行了。你不走——不但不走,還要刨這條道,這條道太煩人了,我給它刨掉了。你叁刨兩刨,你還能回到家嗎?就回不了家了。就像人坐船似的,本來要想渡過苦海,你硬拿把小刀去挖個洞,要把船挖個窟窿,好玩啊。挖來挖去,你能過了苦海嗎?一旦挖穿了,你會沈沒在大海裏。
所以說,說僧衆過就這麼厲害。我們現在修行就好像在大海裏航行一樣。說僧衆過就等于在大海裏航行的時候,把船鑿個窟窿。你鑿個窟窿,那能不沈底嗎?是不是?有一點洞,它都會把你的船毀掉的,何況你再自己親自去鑿。過去無始劫我們造的業,我們都堵不過來呢,何況你再新造個洞呢。是不是?那就更壞了。洞上加洞,那能不沈沒嗎?
有時候修行不上路,不是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這麼大的事情自己不注意。你就是爲了得到一個世間財,都得要守各種規矩。何況我們爲了無上的法財,了脫生死的大事,你再不去做,那你說不太傻了嗎?所以大家不要順著自己的習性。說慣的嘴,走慣的腿。那嘴要是說慣了,它停不下來呀!沒完沒了地說下去,旁邊有人一聽,這怎麼沒完沒了的,一句話重複來重複去的,太招人煩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起心動念便是輪回啊!說一句話,你不知道已輪回了多少次了。你不說話都輪回,何況你說話了。說話以後,那有多少念就是多少輪回。我們成天在輪回之中,每一念不知道輪回了多少次,甚至幾百次,幾千次。就這一念都這樣,何況我們念念都在起心動念,那不更厲害了嗎,你說話能不用思惟嗎?能不去想嗎?能不觀照嗎?你這種“觀照”不是返觀之觀,而是放逸,是往外觀。什麼叫往外觀?起心動念就是往外。哪有外?你起心動念就是外啊,不控製嘴就是外。眼耳鼻舌身意一起往外觀,最後你能不輪回啊?而且是大輪回。輪回哪呢?不是地獄,就是畜生,再就是人。
一般說惡口的,特別是謗僧的,主要是地獄罪。爲什麼是地獄罪?你謗到根本去了,謗到法王那個地方去了。什麼是法王?佛法僧就是法王啊!佛法僧是叁寶啊!你一直謗到國王那去了,你說還了得了?就世間法也不允許啊。一個普通人如果自稱自己是國王,或是罵國王,那國王能不抓你?能不殺你頭啊?能不給你關進監獄去啊?世間法都不允許,何況佛法呢。
你謗的是法王,更不允許了,絕對不允許。就法王能原諒你,下面的護法也不原諒你。所以說,口業是造業無邊哪!身叁口四,特別是口業,最難控製。
咱們今生能出家,能夠學佛,我們首先就得一件寶貝,就少造了很多的口業。身、口、意業,特別是口業,我們少造多少啊!是不是?我們今生,就感覺到非常的——就說是自豪吧。而且,我們非常感謝佛和菩薩,給我們這麼一次機會,叫我們出家修行。我們是大福報人呐!那前生不知有多大的福報,或許見過佛呀!所以今生我們才有這樣的機緣。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機會,一定不要造口業。如果你不造口業,那將來就是佛子。
什麼是通往回家的路?不造口業就是回家的路啊!你不要再另外找路了。說我怎麼做,怎麼回家,我搭一條路,這邊拆路,那邊又修路,你能修到家去嗎?本來挺好的一條回家路,你硬要把這條主要的幹線拆了,想在旁邊再搭一條路,這可能麼?所以說一邊毀路,一邊造路,還不等你把路毀完,那個路還沒等造成呢,就墮落地獄裏去了。你做什麼,一事無成。自己造自己毀,你以爲能行嗎?所以說不行啊。
說僧過惡 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毀謗出家僧衆,若說僧尼過惡,其人即犯無量重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叁,佛陀告訴天藏大梵天說:複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爲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苾蒭(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爲一切天、龍、(八部衆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
剛才已經念了,佛說不許任何人造口業,就是這個道理。任何人造口業都不可以,就是世間也不允許人造口業。比如鄰居啊,有點什麼惡事了,不能出去說。父母的事情能不能說呢?不能去講。“哎呀,父母怎麼怎麼不好啊,怎麼怎麼的,有什麼過惡。”這不能講,父母的事你不能講。
而且,兄弟的事情能不能講?也不能講;包括自己孩子的過失都不能講;鄰居的不能講;師長的不能講;就是村子裏,就一般的,傻乎乎的人,就這個人的過惡,都不能講。世間法都不允許講,何況我們出家了,知道衆生即是前生父母、未來佛,哪個都不能講。既然是未來佛,所以說所有的衆生都不能講。
有人不是講了一句話嗎?現世現報,那真嚇人哪!有只鳥叫得不好聽,“呱呱呱”的。幾人正好在那說話,它使勁喊使勁叫。有位師父,一看那鳥叫得挺難聽的,就說:“這怎麼叫得這麼難聽呢!”
當時我就想製止他,因爲還止語呢,就以手比劃一下子,意思不…
《口業之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