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章 欲火遠離

  好,下面我們再講第叁十章,“欲火遠離”。

  第叁十章 欲火遠離

  佛言:夫爲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釋】這是第叁十章,告訴人們遠離一切的欲念,不要被欲火所燒了。什麼叫幹草呢?這是比喻六根好像幹草似的,六塵這種境界,好像烈火似的。你沒有到心和境雙亡的時候,應該修遠離的勝行。

  這是告訴我們,六根就像幹草一樣,六塵就像火一樣,一觸就著啊,非常厲害!我們六根的生出就是因爲不斷地貪戀六塵,由于我們眼根的生出,六塵也就生出來了;六塵又不斷地吸引著六根,六根越來越放逸。它倆就像狼狽一樣互相勾結。那種吸引力太大了,有時候會影響你整個生理的活動。你看欲望心,人一沖動的時候,剛一看,馬上就會引起生理的異性反應,所以這玩意太厲害了。我們這一生,這麼大個人在地球上站著,他都有生理的反應,等你死了,不更被拽走了?是不是?業力一現前就被拽走了,身不由己的。

  你沒有到心和境雙亡的時候,不再打妄想,沒入直心的時候,這個六根是不會收回來的,而且六塵也不會滅掉的。所以我們應該心和境雙亡,心不再動了,境也不現前了,這樣我們就更精進了。如果不能那樣,最起碼,我們應該做到時時的直心,見物沒有分別。雖然看著外面市場很熱鬧,但是自己不知道,沒有想法,也聽不到。

  不是說我們到那種心境雙亡的時候,還有個聽見,說:“我這聽不見了,還能分別。”他不會分別的,也聽不到,所以非常好。而且不等于事情不做了,事情還照樣幹,而這個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大家應該清楚這個。

  應該修遠離的勝行,遠離是一種勝行。

  【釋】什麼叫心境雙亡呢?就是“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心也沒有了,真是空了。“外觀其形,形無其形”,也沒有一種境界。心也空,身也空,心境雙亡。眼看一切物也都沒有了,這時候就不爲六根、六塵所轉。

  六根六塵哪去了?誰能說一說?

  弟子:本來就沒有六根六塵。

  本來就沒有,虛幻破了。誰還能說一說?

  弟子:能不能問一問,爲什麼你說本來就沒有?根據什麼,它現在存在著。

  就是說爲什麼現在還存在,爲什麼又說沒有?

  弟子:自己的分別。

  弟子:我來說一說。

  你說。

  弟子:現在大家看見師父喝水的那個杯子了吧,大家一致認爲杯子是有的,那麼師父把杯子拿走的時候,大家看見桌面說:“噢,這是空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杯子在這的時候,那個杯子就是空的,它本來就是個空,如果認爲師父把杯子拿走了那才是空,那是不對的。因爲它性是空的,並不是它物體空。

  好,就是說空。我們應該做這種空想和空觀。雖然它還存在,因爲我們六根還沒收回的時候,這個六塵它還存在。存在時,我們心裏也得明明了了的。所謂的明了,我們從理論上應該知道,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物也是唯心所造,六根也是唯心所造。只有做如是觀,我們才能夠破這種六根六塵。你要是不做這種觀,我們就破不了六根六塵。一旦認爲它不實有,我們就會離它遠遠的。所以修道就在這上,這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六根和六塵必須得滅掉,只有滅掉了才能找回我們的心。因爲六根和六塵本身就是妄想所致,好像是有。它爲什麼存在呢?是因爲我們的妄想堅固,也叫堅固妄想。我們所看到的六根六塵,第一觀就是堅固妄想,你想不讓它想,不讓它做這個觀,不可能。不但能觀,而且還能觀出物質來,觀出人相、我相,它什麼都能觀出來,山河大地都能觀出來。什麼原因?是因爲有一個堅固的妄想,這個堅固妄想可了不得。

  我們由于堅固的妄想,就有了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一切男女相就生成了;有了堅固的妄想,就有了欲望的生成和熾盛。它本來就是個幻境,是因爲我們有了堅固的妄想和習性,所以就看不破了。但是我們要是真心放下、細細地觀察,就能找出其中的破綻來。因爲我們平時太相信這個物質了,從來沒有懷疑過物質的不真實,從來沒有懷疑過,所以觀察不到。現在我們講了空,你就知道了空是正確的。你用這個去觀,慢慢就會發現它裏面的漏洞和不真實。

  你看《楞嚴經》裏講的,佛就叫阿難找這個心,讓他知道哪個是虛妄的。通過佛一講,包括摩登伽女——那個淫女,聽佛一講,整個法會還沒完事呢,她就證得阿羅漢。正確的思惟馬上就會破它,不是不會破的。入流亡所,證阿羅漢,是很了不起的。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現在所見的一切之所以出現的原因,就是妄想的堅固。也可以說是色的堅固,妄想産生了色的堅固,一切色的出現,就是妄想堅固的原因。你看天人,他這種妄想輕,所以在天上生活。等妄想再重的,就到哪去了呢?到水輪裏去了。再堅固堅固,這個妄想再堅固,最後上哪去了?上地獄了,透過水輪直入地獄去,因爲妄想太堅固了。

  我們都生活在妄想之中,妄想是非常可怕的。不要想、不要想象,對物質的貪戀就是我們的想象,不斷地貪戀,不斷地想象;不斷地想象,不斷地貪戀。你不信?吃飯時,如果你不去分別吃,這個味道馬上就變了。打飯的時候你不瞅它,別觀察它有熱氣,也別看它是餅,你什麼都別看它,你也別看它是包子,它就啥味道也沒有,就算送到你跟前,你都感覺不出有味。等到你一瞅的時候,不但有味,連口水都流出來了,味道也起了,包子味也起來了。沒吃怎麼能有包子味?他說“空氣傳播的”,實際上這就是不真實。

  佛在《楞嚴經》裏講了那麼一句話,就是栴檀香在這面剛一點著,四十裏地以外都能聞到。你說,是它飄過去了,還是那個人的鼻子過來了?是他的嗅覺過來聞到的?從四十裏地外上這來聞的?還是這個香一瞬間就跑到四十裏地以外去了?就是這麼厲害,所以《楞嚴經》給我們講出了,這都是想象爲是啊!

  所以我們知道,想象就是妄想的關系,是一種虛妄,但是我們就生活在這種世界上。說:“那這個物質能産生四十裏,別的物質它不能産生四十裏……”我們的想象是多種多樣的,那是千變萬化的,電腦也不行、什麼也不行,都是查不出來的,只有佛法才能把這些妄想分得很細,而且能查出它其中的變化。你不知道,物質是妄想,你那個“想”也是妄想,來去也是妄想,都是妄想。我們認爲那個是妄想,這個杯子是妄想,桌子是妄想,你忘了你這個人也是妄想,你那個“想”還是一種妄想。

  說:“這不對呀,我這個問題怎麼回事?”你不知道,你這個“想”還是一種妄想,用妄想去推妄想,到恒河沙劫的時候也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妄想滅的時候,我們才能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利用這個妄想?利用妄想、少打妄想,最後用正觀察、善念來解決惡妄想,從善妄想裏再進一步的達到無妄想,那才真實。所以說,一切物都沒有了,六根就轉了。

  爲什麼說六根六塵“轉”了?要是不這麼說,我們這個心不明白。一說“轉”,大家心裏:“哦!從這個物質到那種物質的變化叫轉。”我們容易理解這個。要是直接說到空,本來就沒有,本來就是一種虛幻,有時候就很難理解。要是說“轉”,我們能理解。轉,什麼叫轉?就是幻境破滅了,就像夢似的,你醒來的時候就叫轉。

  【釋】佛說,“夫爲道者”:你們這些修道的人,也可以說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凡是修道的人都包括在內。“如被幹草”:好像幹草一樣的。所以說,男女這種情愛,就好像幹柴近烈火似的。這幹柴就是幹草,你只要用一點點的火點燃它,它就會著火了;著了,就燒了。“火來須避”:修道的人,火來了,應該遠避。什麼叫火呢?就是欲愛,情欲——六塵的境界。六根是屬于情,六塵是屬于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把人都迷得醉生夢死。

  人生全在這上被迷了。我們的心很難有一時一刻的清淨,而且那種東西,就算我們知道了那是一種假的,有時候還被轉。你想不轉,有時候自覺不自覺的,那眼睛就過去了;你過去了,只要是你眼根一動彈,實際上你的心早就被轉了,等再貪戀著,那就更轉了。

  你跟她一講話,還不用說,就被轉了。說:“我對這個人沒有什麼想法,我不想和女人打交道。”但是人家說話,你只要一接茬就被轉了。說:“師父,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一聽“師父,想請教問題”,馬上就心開意解,“啊,什麼問題呀?我看能不能給你答呀?”或是說:“我不答。”你不管怎麼說,她要是能找到你,說明你的心已經在動了。

  說:“不對呀,這不是什麼境界在考驗嗎?”是境界,因爲你心動,才有境界考驗你。心要是不動了,誰能找著你?閻王爺都找不著你,小鬼都找不著你。心一動,女人就來了,“師父我想請教問題。”剛開始都是請教佛法的事情,這時候你就給答。實際上,你不知道,你所答的,有時候都不是佛法了。因爲你心裏的第一個念頭,知道是個女人來了,你已經被汙染了。第二個念頭,又聽到女人的聲音,又被汙染了。特別是她說哪個師父,一聽說師父,又被汙染了。你覺得心沒動,只是你不知道,等你知道心在動的時候,早就晚了。

  你不信,你說完回來,做夢的時候你看看,在夢裏就大亂其事,就不行了,過些日子就會發生麻煩的事情。因爲什麼發生麻煩的事情?因爲心動了,由微小的逐漸加深,最後變成大的。所以這種愛欲就像火一樣,它能把你燒壞了。

  佛講過,如果有一堆火,有個女人,我們是觸火還是觸女人?

  弟子:觸火。

  爲什麼呢?

  弟子:因爲火雖然能把我的今生色身燒掉,但我的法身慧命在。碰了那女人,我的法身慧命就斷了。

  是這樣。佛講了,我們甯可被火燒,也不碰女人。因爲女人能燒我們生生世世,讓我們永遠墮落。火就不這樣了,我雖然被火燒,但避免了女人,只是這一生的身體可能會死去,我來生還能修道,還能成就。所以甯可觸火也不要碰女人,這個是很…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章 欲火遠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