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泥裏頭,卻不爲泥所汙染,這叫出于淤泥而不染。
我們佛教大部分都是用蓮花來比喻的,因爲這個蓮花的花和果是同時形成的,特別是它出于汙泥而不染,代表了我們處于五濁惡世不被惡世所染。這個可不容易。我們應該像蓮花一樣,吸取的是五濁惡世,把它變成我們的資糧。怎麼樣去變成我們的資糧?就是五濁惡世中所有的事情,我們都不順著它做。
不是說,“我要吸取資糧,得了,我先貪著五欲吧!”你要是一貪五欲,已經被染了。想不被染,就絕不順從五欲去做,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吸取這種汙染的資源,來轉化成爲我們的能量,使我們生長得更健壯。雖然生長在這裏,但絕不被它汙染。
咱們過齋後回向偈裏不是有句“高尚品德如青蓮”嗎?爲什麼沒說紅蓮呢?紅蓮一般都是指講法,講法說紅蓮。青蓮就是說我們處在這個五濁惡世而不被染,我們出家人應該以身示法,所以說“高尚品德如青蓮”。所以我們要修到像虛空那樣,我們的戒律更應該清淨,而且我們要像青蓮一樣,絕不被世間人所汙染,我們要能轉世間。應該這樣以身示法,我們的行住坐臥都是這樣,不再貪戀,包括物質也不貪戀。
【釋】“想其老者”,想老的女人,就是我母親;比我老的男人,就是我的父親,要這樣想。
這種想法非常正確的,因爲父母也是福田,八福田之一。包括對師父的觀想,都應該觀想他是父親,這是佛,我們應該是這麼想。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應該這樣想,這麼做。
【釋】“長者如姊”:比我自己稍微大一點的女人,就像我姐姐似的;比我自己稍微大一點的男人,就像我哥哥似的。“少者如妹”: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妹妹似的,這是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呢?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小弟弟似的。
我們師兄弟之間也是這樣,比自己大的像哥哥一樣,小的像兄弟一樣,都得那麼尊重,是不是?互相之間得這麼關心才對。
【釋】“稚者如子”,年齡不過十歲以上的都叫稚童。稚幼的人就好像我自己的子女一樣。
“生度脫心”,不論是父親、母親、哥哥、妹妹、姐姐、弟弟,都要生一種度脫他(她)離苦得樂的思想。
你不管這人如何,不管哪個衆生,都要發起菩提心,要度他成佛。我們應該有那種願,“有一衆生不成佛,我不成佛”那種心。這種心是很殊勝的,我們應該發這個願。如果沒有這個願力,我們應該盡快地發;有這個願力,我們應該堅固。因爲有這個心,你才能夠與大家和合,才不會嫌棄大家。我們有的人爲什麼對大家有了想法?就因爲沒有想度他的心。
這個心我們時時要有,每時每刻都不要放棄。如果你放棄了,你就會生出分別的心:這個人老了,這個人小了,這個人不聽話了,這個人有毛病,這個人有那麼些不好的習慣,這人腳臭了,身上有臭味了等等的毛病,嫌棄。因爲什麼原因克服不掉這種心?就因爲沒有發菩提心。那不行,必須要有一種度他的心,沒有度他的心,那就不是佛子了。
原先我就發過這個願,就是“有一個衆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我要走到最後,這個娑婆世界的所有衆生都要度盡。所以我就有了很多的力量,這個人有時候雖然很不聽話,那我也度他。他不聽話,或是不能出家,或是不好,我也得給他種下善根。因爲啥呢?我這個計劃太長,“有一衆生不成佛,我不成佛”,因爲這個時間是無數劫,所以我得早做打算。現在我得給他種下一點善根,來生好度他。要是不種下善根,來生找不著他了,是不是?我得先把他度了。
有的人說:“師父,咱們不能吃居士的飯,應該吃自己的飯。咱也沒有修行。”我說:“就算沒有修行,我也吃他的飯,來生我和他的緣分斷不了,這樣的話我好找到他,得和他結這個緣,叫他也跑不掉。我來生也許做牛做馬,去給他幹活,我再度他。”是吧?
所以我們應該有這個心。有這個心,不管老的、年輕的,你就不會生出煩惱。他們在客堂看到一點,有時候我在客堂接待這些人,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的人都生起煩惱來了,說:“師父,你幹嗎一天盡跟他唠家常嗑,他什麼都唠,什麼都想問,什麼孩子結婚了、考大學了,自己有什麼煩惱了,哪塊疼痛了,哪塊有煩惱了,和丈夫怎麼樣了,和妻子怎麼樣了,他都問。甚至吃的、用的,他都跟你講。”
你只要跟我講,我就心甘情願地聽。因爲什麼呢?我都要給你種下菩提種子。我今生不種,來生就找不到你了,所以我必須給你種。爲了提前解決點問題,要不他來生老不聽話,我管也管不了啊,是不是?今生有一些徒弟不聽話,就是我前生沒幫助他的結果。我要是提前早點幫助、多幫一點,他也不至于不聽我的話了,是不是?這個事怨我,所以我得總結經驗,今生我就得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來生就少點困難,是不是?
因爲我這個計劃比較長,我這人也比較自私,想得遠。所以我們應該這麼發心去度,這樣的話就會減少煩惱,而且要把一切衆生都看成父母,老的看成父母,小的也看成父母。有時候有的人說:“你是不是看他是小孩呀,你不願理他。”我說:“我沒有那種想法。”小孩我也當成父母去看,就是罵我的人,我也要當成父母去看,都要當成父母看,心裏反而特別自在。我覺得我這一生能有這樣一個觀點,能讓我這樣痛痛快快地活著,我非常高興,感謝佛法把我領到能夠做好人的這條道路上,太好了。
所以我們應該“息滅惡念”,惡念就是淫欲心,它自然就會停止了。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