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經行▪P4

  ..續本文上一頁樣一件事情,那個時期我在齋堂,聽說來了個越南的和尚,他就講了:“我來到五臺山,沒看到一個修行人會經行的!”他就給大家講了經行。他的走法呢,就是這個手作手印,就像我們平時念佛那樣的去走。但他不是念佛,他的走法就是說:“快要到了!快要到了!”他嘴念這個來作爲經行。

  後來,他帶來的有叁本書、或是兩本書的,是趙州和尚的書,因爲趙州和尚也是行腳,經行,經常地經行。正好在大殿那個範圍內我有個徒弟在那兒,他把他的書送給了他。把書送給他,而他正好也會經行。

  那時候我就聽到了有人說我們大陸,中國的和尚不會經行,我很生氣,我說:“這是不對的!”所以說我們今後一定要發揚這個經行,叫這位越南和尚也知道,中國人,中國的和尚,中國的居士都會經行,而且行得很有自己的特點。

  所以說“兩手垂”,兩手垂這是代表我們放下,我們來放下我們的一切。包括我們身體的感受,冷、熱都要放下,甚至饑餓也要放下。還要“少擺動”,“少”,就是減少到越少越好。少擺動,這個擺動多了,說明我們的心在忙、在亂。你看,仔細地觀察,人在心忙亂的時候,走路也急,而且也亂,特別是手前後擺動得也快。他在不斷地追求,整個身體受著我們內心的妄想,而産生這種行爲的表現。所以說我們通過兩臂下垂、手張開、少擺動來淡泊人生,不再追求了,人生沒有什麼可追求的。

  因爲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人生?人生不是生兒育女,也不是成立家庭,也不是娶妻生子,吃飯睡覺,這不叫人生。那什麼是人生呢?人生就是修行的過程!人到這個世界來,不管從地獄、餓鬼、畜生,還是天上,來到人世間,目的就是一個——通過在人世間的努力而來成就自己。這就是我們修行,也就是我們的人生。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人卻忘了自己的修行任務,而迷戀著所有的世間的五欲之樂,追求著不應該追求的東西,把垃圾當作珍寶,逐漸地人就迷了,所以說就有了家庭、生兒育女等等的事情。所以說不認識人生,把人生給弄錯了。

  我們很多人都想好,都想來這世間修行,但是由于我們沒有控製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就自己把自己給欺騙了。到頭來,幾十年一過,白白浪費,人還得死,又不斷地輪回,太沒有實際意義,成天爲了吃,爲了穿,睡那一會兒覺。所以說我們浪費了人生。

  據佛經說,這個娑婆世界,地球上最初開始有了人類的時候,人是從光音天來的。光音天的天人飛到這個世界以後,看到這個地球上有很多地肥,他就不斷地吃。吃了地肥,又吃了地上的東西,就不能飛升了,所以說他就離不開地球了,和地球産生了緣分,這就是人類的開始。

  所以說這個人類不是猴子變來的,是從各個星球來到這個世界,才有了人類。人逐漸地忘了,逐漸地墮落,由八萬歲最後降到我們現在的百歲,七、八十歲。等越後來壽命越會減少的,一直到人生只有十歲,馬如肘,人如拳,就只有那麼高!人壽命就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反省,每個人都想修道了。因爲那個時候草木皆殺人,就拿一根草就可以把人殺死,到處是武器,活著更痛苦。最後人開始思善,這個年齡又逐漸地增長,一直增長到八萬歲。這時候,會有佛出世來度衆生。

  這個,我們知道人生本來是一場幻境,沒有什麼可追求的。在我們修行中更應該把人生看淡。特別是行道時,如果我們一個人在雪地裏,兩手下垂,啊!慢慢地經行,很有一番滋味,很自在,感受到了很清淨,也感覺到人生沒有實際的意義。或是下雨天,在雨天裏不斷地行走,是很清淨的,很清淨,人生是很淡的。這樣的行道正是佛菩薩、十方菩薩都會贊歎的。

  在過去剛信佛的時候,我有一個在稅務局工作的以前的戰友,也是朋友吧,特意送給我一個火鍋。那時我雖然初信佛,但是我已決定不接受別人任何東西,我就准備送回去。那時就走在雪地裏,下著小雪,一手提著小火鍋,一手提著兜子,這個兜子裏面裝的是經書,還有飯盒。這個飯盒是因爲吃素,那時到哪兒沒有素食,用飯盒自個兒做菜,自個兒做飯,熱水燙一燙就是一頓飯。所以說走在這個雪地裏,又不貪戀別人的東西,而且自己不管各方面,都保持一種很清淨。在路上不斷地經行,確實是感覺別有一番風趣,啊!人生非常平平淡淡。

  有一次,可能就是這一次的事,我現在有點兒記不太清楚了。正在行走期間,那時候可能快過年了。過年世上的人都很忙碌,汽車、自行車、摩托車不斷地奔波。那時候很少有人在路上行走,而我在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行走。當走到一個地方,突然出現一個人,他光著兩腳,穿著拖鞋,個兒不太高,可能有五十多歲吧,跑到我的前面。啊!他也不說話,就伸出大拇指來稱贊我,意思:“你挺好!”(衆人熱烈鼓掌)

  當時他沒有說話,我呢,也沒有去瞅他,我也沒有停步,我也沒有理他,我還繼續走。他看著我走,也隨著我走,不斷地伸手來稱贊,我也不理他。我想:不管你是菩薩也好,你是魔也好,你是佛也好,我都不會理你,因爲我正在經行。當他伸出叁次大拇指的時候,看我不理他,他就轉過身站在路邊,背沖著我,不再理我了。你理我,我也是這樣;你不理我,我還是這樣,我就繼續朝前走。但是心裏也是有一種對不起人那種感覺。但是同時知道,是應該這樣做,這只不過是剛修行、剛開始。

  後來,有一次我請教一位老師父。我問他:“這個跑香是什麼樣子?”這個跑香,我們知道,在禅堂裏有一種跑香。這個跑香,一般的初信佛人是不明白的,老和尚爲我做了一次跑香的動作,將樣子示範給我。當他做出這種示範動作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事情,就是我剛才講到那個人,稱贊我的時候,他每天在一個路上,他天天是這麼樣走著,就是小跑啊,和那跑香的姿勢是一模一樣的。啊!我這才明白,原來伸大拇指的人也是一個老修行,他不說話,可能是啞巴。所以說這世上到處都充滿了修行人,只是我們不認識。

  後來,我那是准備到山上修行了。已經做了准備,還沒有完全的上山。有一次在車站,我就碰見這位修行人。我覺得那次對他有點太過分了,就主動地跟他打個招呼。他看見我,好像認識,我過去了,他馬上把臉就轉過去了。我就過去,也伸出大拇指稱贊他,他很高興。後來他就用手啊比劃一下,就是張開手掌表達意思,用手劃一下,我也不明白什麼意思。他反複劃了幾次,伸出四個手指頭,後來又劃下,去了兩個手指頭,我也不清楚。等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在修道中,我們剛上山是四個人,後來半路中走了兩個人,啊,這才和他所說的相應了。原來他預示到:一上山是四個人,最後還得下來兩個人。這個很有點意思啊,當然,也許是我一種猜測。

  “兩手垂”,剛開始少擺動,也很不適應,時間長了它也很累,也有一定的痛苦,但是堅持下來就好了。因爲這樣會增加我們的定力,走起來也非常威儀。

  在五臺山時,我看到這麼樣一個修行人,他光著兩腳,穿著一雙膠鞋。這膠鞋沒有後腳跟,他光腳穿著這種鞋,可能是冬天也穿這種鞋。走路的時候也是兩個手下垂,就像一個傻子,啊!呆呆的一個傻子,而且走道是靠一側,低著頭,慢慢地行走,給人一種和世間無緣的這種感覺,非常威儀。五臺山過去有個叫“赤腳羅漢”的,是不是他?我就不太清楚了。

  這個人,有時候齋堂有活,他就幫著幹,幫著拿東西等等。法會的日子他就去了,幫著幹,完了,他吃口飯,也就走了。看到誰他也都是這樣,當你走過去以後,在對面時他並不理你,等你走過以後,他沖著你的背後合掌頂禮。

  “兩手垂少擺動”雖然是一種相,但這個相是性中之相。淡泊到極點了,就和佛菩薩的心相應了。所以說我們不要對人生有著幻想和追求,我們有了追求就有了痛苦。我們想了脫生死,想擺脫痛苦,首先我們就要不追求,不要執著,把自己徹底放開。因爲只要放下你自己,放下你的執著,放下你的貪戀,甚至放下你的生死,你就自在了。有時候我們放不下自己,當我們有了錯誤的時候,也是不肯承認錯誤,怕批評,怕丟面子,怕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這樣我們修道都是障礙。所以說我們應該徹底放下。徹底放下,要淡泊人生。

  第五句,“下腳如踏棉雲慈悲升”。

  “下腳”,爲什麼說下腳,不說“踏腳”呢?因爲動作過大會影響心。所以說“下腳”,就是腳輕輕地踢出,輕輕地,哎,又輕輕地落下,“如踏棉雲”。因爲我們的心,是一種妄想的心,它不斷地起心動念,他下腳也會很急的。如果我們控製下腳的速度,和它的力量,同樣也可以減少我們的心動。應該是輕輕地落下,如踏棉花一樣。腳如果柔和了,柔軟了,心地也自然地柔軟了。

  另外我們有一個緩緩地落腳的過程,有些衆生可以從腳下逃生。特別是我們走在山路上,有很多小衆生,是從腳下能夠逃生的。但是由于我們下腳急,它就很難逃出。你比如說小螞蚱,你看著路面沒有螞蚱,當你腳快要落在地面的時候,那螞蚱有可能一下就鑽到你的腳底下。雖然是一種業力的牽引,也同樣說明了我們業力的深重。我們應該緩緩地下腳,如果發現有一個衆生鑽進了腳底,我們可以及時地把腳收回,來放掉它。作爲我們來講,應該具備腳下留情,應該有這種慈悲心。同時也有讓鬼神從腳下躲過的機會,所以說這是非常好的。

  所以說這個慈悲,對我們來講太重要了。因爲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既要學佛,就要具備慈悲。只有學慈悲才能與佛相應。

  比如,我們正在走路,走在一個橋上,這橋很危險,上面有一個衆生,你是踩是不踩?如果你踩上這個衆生,你就可能過去這個橋;如果不踩這個衆生,你就可能掉到這個橋下,也可能摔受傷,也可能死亡。在這種過程中,眼看你腳就要落下了,突然發現腳底有一個衆生,如果不踩,就選擇的是死亡。在這個生和死的面前…

《經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