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四年叁月十叁爲居士開示
目錄
居士甲:被大仙控製,誦咒的等問題。
居士乙:“業由妄性起,心靜業自消。”對嗎?
居士丙:有人阻撓我誦楞嚴咒。
居士丁:看大仙多了身體不健康,以及供仙堂等問題。
居士戊:信佛但不皈依,在寺院幹活等問題。
居士己:做地方領導怎樣治理殺生行業。
二〇〇四年叁月十叁爲居士開示
⊙妙祥法師
時間:二〇〇四年叁月十叁
地點:海城大悲寺齋堂外小路
緣由:爲來寺各地居士隨緣開示
(前面錄音缺少,大意爲居士甲因供大仙,迷戀其中,而進入一種幻境中,不能自拔。)
居士甲:自己沒有定力,我當時回家以後,(大仙)總琢磨讓我這麼死那麼死,我後來害怕了。
師父:他讓你死那就是告訴你好好活,是不是啊?你就好好活著就完事了。
居士甲:我這兩胳膊,控製不住自己,想打人。有一天,我尋思拿鍬去幫別人幹活去,後來我母親不讓,阻擋我。我差一點——我那心強控製,差一點沒動起手來打母親)。
師父:你看這嗔恨心就起來了。出現這種情況,你自個念剛才我告訴你那句話,“你不要騙我,我知道你是誰”,當問題來時候,趕緊念那句話,使勁念。
另外,平時對老人要有個孝心,培養孝心,每天頂禮呀,每天磕頭啊,把這個孝心都培養出來。不等(不孝心的)因果出現,就都應該把它滅掉。
爲什麼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是平時我們的孝順心還不夠。到時候,雖然是勉強控製,但是終歸還有起心動念的那天。這都是種子識裏的變化,也不是外面有個什麼魔,知道嗎?都是我們無始劫的業力和習氣所感的。另外多念《心經》,多念《金剛經》,多破相。遠離這個幻聽、幻覺,好不好?
居士甲:行,早晚課就是誦咒,誦那十小咒可以嗎?
師父:可以。
居士甲:他們說自己在家不可以誦咒。以前我是誦咒,後來我就尋思一門深入,我就想先修淨土,就念《阿彌陀經》,和那個四十八願。後來,打了七回來,我就亂了,做啥課都不知道了,這是到腦子好像不夠用了,就失調了似的,啥也不知道。
師父:也不見得是壞事。別看有點境界出現了,有點不盡人意,不理解,不見得就是壞事。有的時候修定都得需要有個調整過程,什麼不知道,什麼都忘了,不見得是壞事。別著急,誦十小咒就可以了。
居士甲:誦十小咒就可以了,這兩天我心裏煩躁。
師父:行。因爲啥呢?這個修行淨土的,也得誦咒,修行淨土要不讓誦咒那不叫淨土了,那叫啥呀,是不是?那成了——那就有點過分了。修行淨土它不能反對佛經,是不是啊?佛的咒語它都反對,那不對的,那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事,那不是佛定的。你去客堂要點楞嚴咒水,帶回去喝。
居士甲:阿彌陀佛,謝謝師父開示。給您頂禮。
師父:有什麼事打電話,心裏煩躁的時候打電話。回去後,把供的仙堂什麼的撤掉。別供著,越供心裏越混亂。撤掉別燒,弄個紙包起來,往哪兒樹洞啊,或山洞,往裏一放就完事了,念念叁皈依就可以了。
居士甲:給念叁皈依就可以了。
師父:對,念《心經》跟《大悲咒》,一樣叁遍。然後,擱個塑料袋一包,往那個石砬兒縫裏往裏一塞就完事了。它有它就修,沒有就算了。
居士乙:師父,我問一下就是,我們學友想的一句話不知道對不對?就是“業由妄性起,心靜業自消。”業障由有妄性引起來的。
師父:業障由妄性起,對。
居士乙:心靜業自消。假設說這個像他(居士甲)這樣,如果要是心靜的話,就能行。
師父:對。但是,現在他想要達到心靜,還得有很長一段過程。
居士乙:他現在根本不是啥心靜不靜。而是有時候他自己控製不了自己,就像不是他似的。就是那天去找(大仙)完以後,就說那話,也聽不懂說什麼?
師父:是,他就是心不靜才這樣的。但並不是什麼外面來個魔啦,或來了什麼,是他自己心裏的幻境,所起的變化。不管是他說那些亂七八糟的,都千萬別找那些人(大仙)看,只能越看越重。有時雖然表面上稍稍好一點,將來就不可收拾了。千萬別找(大仙),只要是自己有信心,慢慢就克服掉了,多放生,可以多放生。
居士丙:師父,我有點事,我現在早課就是念楞嚴咒,但咱們堡子有一個人,他就不讓我念。
師父:他不讓你念行嗎?
居士丙:他老幹擾我,他白天有時間就上咱家去坐,不走,等晚上坐到十點、十一點半,他也不走。
師父:你跟他說明一下,說我得上早課,我不能陪你,完事了呗。你勸他走。
居士丙:你怎麼勸他,他說,“你念《楞嚴咒》,往家招鬼,你把鬼都招家來了,你就得念阿彌陀佛。”我說,“阿彌陀佛我也念,《楞嚴咒》我也得念,我不能不念。”他說:“你念那個就不對。”
師父:這樣的人,不理他不就完事了。
居士丙:我有時候白天都把大門給鎖著,防止他進來。他就是想方法把大門弄開,進去就給你傳播那些事。
師父:就是沒事他也會找別的事纏你。你就是不誦《楞嚴咒》,他也會找你,纏你,是不是?你要不誦楞嚴咒,你念佛他也說你念得不對。
居士丙:對,他就是老說你不對,說你誦這個咒是不對的。
師父:你誦點楞嚴咒,擱一杯水。他再去的時候,你把這個楞嚴咒水給他喝。喝完以後,他就不愛來了。
居士丁:我想問問大師父一點事,打我父親過世以後,身體總不健康,半年來鬧的很厲害,就是在外面看那什麼仙人看多了。
師父:可別去看那個大仙,越看越亂。你看剛才那個要自殺的,都是因爲看這些(大仙)看的。多放生,另外多誦《金剛經》、《心經》,如果能看《楞嚴經》,你就看《楞嚴經》,這樣的話,能把這個相能破下去。別供仙堂,絕不能找大仙那去看。
居士丁:《金剛經》得用書吧,就能解了?
師父:對,再加上多放生。
居士丁:再加上多放生,再得做一次超拔之類的。
師父:可以。你上客堂去要一瓶楞嚴咒水,帶回去喝。
居士丁:我家以前供菩薩來著,我對象愛喝酒,就把供佛像那個仙堂給砸了,裏面也有菩薩,我想來問問犯不犯什麼病?
師父:裏面有菩薩,把菩薩給砸了,那肯定不行。
居士丁:那我得怎麼辦哪?
師父:忏悔,叫他忏悔呗。然後立佛堂,別亂立,別立仙堂。
居士丁:我現在就是有個大仙給看的,還叫我立仙堂。
師父:別找他看,很多的病都是找大仙看所生出來的。
居士丁:現在咱家就是供的就是財神爺啊,那在家放著犯不犯忌諱?
師父:實際上用不著供,財神爺就是有錢的鬼呗。
居士丁:是那樣啊!我不明白。
師父:他不就是有錢嗎,實際你供觀世音菩薩,這些東西,自然該給你的都是你的,用不著供那些。
居士丁:光供那個菩薩就行。大仙說我,本身愛招所說的這些外道,得怎麼辦哪?
師父:遠離這些大仙,遠離這些供仙堂的人。供這個東西就容易招外道。所謂外道就是正念不足了,有邪念。
居士丁:我回家以後,你這意思就是光供觀世音就行呗。
師父:對,觀世音菩薩,包括釋迦牟尼佛都行。
居士丁:謝謝。
居士戊:請問我供佛將近十年了,但是沒有辦皈依證,但是我心呢,早就已經皈依了,需不需要辦皈依證?
師父:你就是信佛十年,你不皈依還等于沒有正信。你看有的人皈依以後,可能某些方面還不如你學得好,但他已經開始信了。皈依就像投胎似的,你還沒有投胎,他皈依以後已經投胎了,就這麼個道理,不在于你信多長時間。學佛必須得皈依。就是說受戒、甚至破戒都能成佛,不受戒不能成佛。就像一個人似的,你連父母還都沒有呢,怎麼也沒有投胎的地方。所以說必須得皈依。供佛十年,有的信四十年還沒有皈依哪!也得皈依,必須皈依。
居士戊:念經文上的那個皈依,可不可以啊?
師父:必須得從僧人皈依。自己念經文皈依那指的是一千裏地之內,沒有出家人,才允許在佛前皈依。但那還得見好相哪,也不是說念念就完事了,不是那麼回事。在(一千裏地之內沒有出家人)那個條件才允許,否則不允許。必須得僧人給皈依。
居士戊:師父,在家身體本來挺輕松,但是現在上寺院來,就是這後背酸痛,好像壓著可沈了,不知道啥原因?
師父:多幹活,幹活少了,到常住多幹點活兒不就沒事了,是不是?
居士戊:因爲幹活少啊?但我平時擱家不這樣啊?
師父:你在家,那是在你家,在這兒不是寺院嗎!你信佛十年,你說,還不知道(應該在寺院)幹活呢?
居士戊:再有,有時候我這個右腳,腳背可涼了,涼得簡直挨冰一樣,但是有時候還好。這是啥原因呢?
師父:幹活少。
居士戊:還是幹活少啊!就是這一段時間才有,以前沒有這種感覺。
師父:對,你不管它那些事。就幹幹活什麼都忘了,就完事了。你想得太多了。
居士戊:噢,想得太多了。我有時候也不知道想啥?好像也不知道想啥,有的時候,別人說我“你這人哪,總念佛都念傻了,不知道想啥。”
師父:念傻了是好事。
居士戊:不知道想啥,也不知道啥叫煩惱不煩惱。就是誰罵我一句,當時也知道他罵我。但當再問我的時候,“他罵你啥?”我不記得了,不知道罵我啥了,這腦袋就是記憶力不行了。
師父:記憶力不行了是好事,不是壞事。但是你,還有一個往裏使勁(故意不想記憶)的一個印象。就是說我們應該攝心是對的,但是不能(對攝心)過分地有一個執著。有執著,它就發生緊張了,腰、背都非常緊,都是和你那執著有關系。所以怎麼辦?多幹活,沒事就幹活…
《二〇〇四年叁月十叁爲居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