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意義的情況下悲慘地結束生命。這些都是對于諸法的執著而導致的,這就是實執的過患,也是持有衆生相的結果。
其二是空執,空執是指對于實無或單空的執著,這即是壽者相。執于實無比執于實有還更嚴重。大成就者薩惹哈說:“執實有者笨似豬,執實無者笨于豬”。佛陀在《寶積經》中說:“若有衆生起有像須彌山一樣的執于實有,不難去除。若有衆生以慢而錯解空性見者是無法可救的”。《中觀頌》中也說:“或有空性見,是不可救者”。岡波巴大師說:“雲何不可救藥?譬如害某種病需要清滌之藥來淨除,但疾病與藥物二者皆需清滌于體外才能痊愈。如果只是把疾病清除了,但藥物卻未消融(排出體外),則病人還是不能痊愈,甚至會死亡的。同理,執事物實有之見,依修觀空性可以淨除。但如果執持空性,則亦會趨入頑空而墮入惡道”。福報不夠又缺乏智慧的修行人往往會墮入執空見。龍樹菩薩在《中觀論》中說:“不能善觀空性者,諸小慧人成墮負”。這類修行人由于對實無的執著,超越不了叁界六道之範圍內,因此多數都投胎到無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有些人還墮落于惡道。《寶曼論》雲:“執有之人生善道,執無之人墮惡道”。甚至有些人會墮落于斷見。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有者即常見,無道即斷見”。
叁 以四顛倒來解答四相之義
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是修行者解脫道路上最大的束縛。四顛倒也是獲得解脫的最大障礙。四顛倒即是:視無我爲我、視不淨爲淨、視痛苦爲樂、視無常爲常。雖然佛經中我們常看到這四顛倒的對治是四念處(四念處即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但是佛經中很少看到四顛倒解釋爲四相的事情。我覺得這樣解釋也並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因爲四顛倒的內容也可以納入于四相之中,道理上應該一致,四相的意思恰恰就像是四顛倒的含義,我相爲視無我爲我,人相爲視不淨爲淨,衆生相爲視痛苦爲樂,壽者相爲視無常爲常。
從中觀的觀點來看,身體不是我,心也不是我,名字更不是我,實際上根本找不到一個獨立的“我”。因此“我”是不存在的,但因無明之故,對五蘊組合的東西而産生一種“我”的概念且執著,這叫作視無我爲我,視無我爲我即是我相。
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所有的人本來都是不清淨的。佛經中說人的軀體內充滿了叁十六種不淨物,但由于無明的原因自己對自己産生貪執,男人對女人産生貪欲,女人對男人産生貪執等等。不淨物被視爲清淨而産生執著,這叫作視不淨爲淨,視不淨爲淨即是人相。
一切衆生要經過依靠四生而流轉于輪回,四生是指胎生、卵生、化生和濕生。人畜是胎生,天神是化生,鳥蛇是卵生,昆蟲皆濕生。叁界六道衆生的生命感受皆是痛苦,無法遠離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衆生具有叁苦之感受。但由于無明的原因衆生將痛苦當作快樂而産生執著,這叫作視痛苦爲樂,視苦爲樂即是衆生相。
雖然時間和衆生的壽命都一刹那也不會停留,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但由于無明的原因衆生將無常當作恒常來對待而産生執著,這叫作視無常爲常,視無常爲常即是壽者相。上面解答我執的地方壽者相解釋爲空執,這裏壽者相又解釋爲視無常爲常,字面上感覺有一點自相矛盾,但實際上一點也不矛盾,只不過是解釋的角度不一樣而已。
因爲有了我相、人相、衆生相以及壽者相,所以才會産生四顛倒。因爲衆生的自相續當中具有四顛倒,所以才會迷惑于我相、人相、衆生相以及壽者相。什麼時候能推翻了四顛倒,等于推翻了四相。什麼時候證得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及無壽者相,等于斷除了四顛倒的錯誤見。這四顛倒是一切衆生流轉輪回的根本,産生顛倒夢想的源泉,所有癡心妄想的基礎。由于衆生具備了四顛倒,所以在輪回的苦海中不停的流轉而迷惑,且一直是執迷不悟的。金剛經中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修行解脫的道路上,必須要逐漸地除掉這些種種相,這些虛妄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一旦推翻了這四顛倒方能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相等于是遠離一切戲論,所謂的戲論是指所有的二元對立,譬如生與滅、來與去、一與異、有與無的執著。換句話說對所有相對的執著是戲論,遠離一切戲論是中觀的最高境界,欲達到遠離一切戲論的境界,務必要斷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一切相。其中任何一種相未除掉,談不上離一切戲論,不遠離一切戲論非是中觀的見地。因此中觀的境界中既不存在四顛倒,又不存在四相,所以中觀的見地是離一切戲論的緣起性空。就像六祖慧能法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也是禅宗的最高無一物的境界。心經中所說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又說:“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般若的大境界。因此無論是中觀的境界也好,禅宗的境界也好,般若的境界也罷,都要遠離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歸根結底佛教的最高境界是離一切戲論的緣起性空。空性的側面而言金剛乘大手印的境界與中觀的境界是一體的,也是離一切戲論的,但方便的側面而言具有大智、大悲、大樂、大明、大覺的境界,大手印的最高境界就是智空雙運、悲空雙運、樂空雙運、明空雙運以及覺空雙運,這就是大手印的不共特色。大手印分爲有叁種;一,大乘顯教的大手印,二,大乘金剛乘的大手印,叁,要義的大手印。大手印的境界不僅僅是大中觀,更是他空見的中觀。
《漫談什麼叫做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