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觀音法會開示(六)百業經公案選講•餓死母親聖者受報▪P2

  ..續本文上一頁他已經是阿羅漢了,這都是示現給我們這些衆生看,業力現前的時候像洪水一樣,誰也擋不住。這裏,也是通過故事講這個道理。

   我們業力現前的時候,才知道痛,才知道苦,才知道害怕,之前根本不知道。現在身體還算健康,如果不好好修,不消業,有一天病魔纏身的時候,你們看看是什麼滋味,這個時候才知道害怕,但是已經晚了。

   佛當時在世的時候,公開傳的法是小乘法,小乘裏消業是很難的。大乘尤其是密宗,有各種方法消除業障,還好一些,若真有修行的話,已經現前的業障也能消除。

   這時有天降冰雹、閃電打雷等瑞相。爾後,諸比丘將他的遺體做成了塔,並做了種種供養。

   衆比丘往世尊前合掌請問:“世尊,小駝背造了什麼業,衆比丘竭盡全力也不能救他?他獲得了羅漢果位,卻餓死,趨入涅槃。唯願爲說。”

   佛告衆比丘:“這是他先前的業力所現。一切衆生的業力不會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風上,而會成熟在自己的界蘊,自己的身心上。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很早以前有一位大施主,夫妻都好廣大布施。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兒子長大以後,父親去世了,剩下母親繼續做布施,可她的兒子很反感。多次警告母親,反複製止,但母親毫不在意仍做廣大布施。

   “他心生惡念:我警告多次也沒有用,不如把她殺了。他把母親關在一間房子裏餓著,母親如何哀求也不管用。母親被關了七天後奄奄一息。親戚知道了,請求他把母親放出來。在親戚們的苦求下,他把母親放了出來。親戚問母親需要什麼,她說,想喝口水。兒子聽了,認爲讓她喝有灰的水肯定會馬上死掉,于是在母親要喝的水裏撒了灰,母親喝了一口灰湯,就去世了。

   “衆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那個不孝的兒子就是小駝背羅漢。因他用這樣的手段殘殺母親,而于千百世中墮入地獄,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最後轉生人的時候,不論轉生何處,都是這樣餓死。現在雖然他已是最後有者,不再轉生輪回,但也是喝了灰湯再入涅槃。”

   孝順父母,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善報;不孝順父母,傷害父母,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惡報。恭敬師長,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因果,是一種改變命運的方法。想改變命運就要改變行爲。若是你能做到恭敬師長,孝順父母,命運就改變。

   還有一個匝哦之女的公案。匝哦之女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他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長大以後,做自己種姓事業的時候,問母親,自己的種姓事業是什麼,母親沒有跟他說實話,騙他說,他的種姓事業是賣糧食的。于是他就做糧食生意,每天賺四元錢,供養、孝順母親。他生意做得很好,但是其他賣糧的商人不讓他做這種事業,說他的種姓事業不是做糧食生意的。

   然後他就問母親,母親又說,他的父親是做香的,他又去做香。每天能賺八元錢,也都拿來供養、孝順母親。最後香做得也挺好,又有人嫉妒他,不讓他做,說他的種姓事業不是做香的。他又問母親,母親說他的父親是做衣服的,于是他又去做衣服,也做得很好,每天賺十六元錢,供養、孝順母親。又有人阻止,不讓他做。他又問母親,母親說他父親是做珠寶生意的,他又去做珠寶生意,每天賺叁十二元錢,又拿來供養、孝順母親。最後又有人阻止他,珠寶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後來他在外面聽說,自己父親的種姓事業是到大海裏取寶。于是回來問母親,母親承認了,但是母親說,因他的父親和祖輩都是入海取寶遇難的,怕他入海取寶回不來,才瞞著他,不說實情。于是他就准備去大海取寶。他把所有的東西都准備好了,要出發的時候,母親跪在地上拽著他的衣服,哭著阻攔他。他很生氣了,對母親說:“我第一次去海裏取寶,你就這樣哭泣,是很不吉祥的。”于是踹了母親一腳,然後走了。

   在海裏他真的遇到了災難,但是並沒有死掉,而是到了一個小島,上面有個叫歡喜的城市。那裏有人專門迎接他,有四個天女供養、服侍他,非常快樂。這是他以前做糧食生意時,賺四元錢供養、孝順母親的果報。但是他住不下去,還想走。天女們勸他,不讓他走,他執意要走。天女們說,即使要走,也不要往南方走,若是去南方,就會遇到大災難。但是他不聽,執意往南方走。

   他又到了一個城市,這個城市叫具喜城。也有人專門迎接他,有八個天女供養、服侍他,也非常安樂。這是他做香時每天賺八元錢供養母親的果報。他又想走,天女們不讓他走,勸他,即使走也不能往南方走,否則會遇有災難。但是他不聽,這也是他自己的業力。

   他又來到一個叫香醉城的美麗城市,也有人專門迎接他,有十六個天女供養、服侍他,非常快樂。這是他做衣服生意時,每天供養母親十六元錢的果報。但是他還想往南方走。然後他又到了白色梵師城堡,那有很好的宮殿,有叁十二個天女供養、服侍他,也是特別快樂。這是他做珠寶生意時,每天供養母親叁十二元錢的果報。但是他還想走,天女們勸他不要走,即使走,也不能往南方走。

   但是沒有辦法,業力就這樣,牽引著你,不願意走也得走,不願意去也得去,必須到這個地方。很多人到另外一個地方,跟某個人走,都是被業力牽引的,是沒有辦法的。因爲沒有掌握因果,所以不能掌握命運。很多人都勸阻他,不要往南方走,但他還是要走。

   他走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方,那裏有一個鐵塔,鐵塔前面站著一個很高,很黑,很恐怖的人,拿著兵器。他也可以不進去,但是他控製不住自己,一定要進去。他進去以後,看到裏面有個衆生,頭部旋轉著一個鐵輪,腦漿都出來了,痛苦萬分。看到這樣的景象,他嚇壞了。就問那個人,因何種業力感受這樣的果報?那個人說,因爲他前世不孝順父母,傷害過父母。

   他突然想起來了,自己也曾經傷害過母親。這時空中發出一個聲音:“已束縛的要解脫,未束縛的要束縛。”這個聲音出現以後,鐵輪自然落到他的頭部,繼續旋轉,腦漿都出來了,特別痛苦。這時他發出了菩提心,他想: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很多不孝順父母、傷害父母的衆生,他們都要感受這樣的果報,多可怕啊!今天讓我一個人來代替所有的衆生受苦吧!他生起了這樣的善念,立即就解脫了。

   爲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爲做任何事情,都會得到相應的果報。孝順父母是一種善,一定會得到善報;不孝順父母是一種惡,一定會得到惡報。所以我們恭敬師長,這是仁義道德,也是一種因果。取舍因果是改變命運的方法。給大家講這些的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孝順父母。父母多不容易啊!但是作爲兒女,根本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疼愛。

   我們有一句諺語:“父母的心是水,兒女的心是石頭;父母的心是軟的,兒女的心是硬的。”父母時時刻刻都會挂念兒女,可兒女根本想不到父母,體會不到父母的感受。

   佛法裏講,所有的衆生都是我們的父母,但現世的父母是與我們最有緣分,離我們最近,最需要我們的衆生。因此利益父母衆生,要從現世的父母做起,先慈愛現世的父母,然後再慢慢擴大範圍,慈愛天下所有的衆生。這也是佛門裏講的大孝。

   如果連現世的父母都沒能度好,還說要度化天下所有的衆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說這些大話。我們是要發菩提心,是要利益一切衆生,但是要從父母做起,從周圍的衆生做起,然後再擴大範圍。發慈悲心、菩提心也是這樣。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連自己現世的父母兒女都沒有度化好,都沒能幫助、利益,還說要幫助、利益所有的衆生,這是不可能的。先邁第一步,然後再邁第二步、第叁步……

   這也是有因果的,我們今天從因果的角度來講,不恭敬師長、不孝順父母是一種惡事,一定會得到惡報。恭敬師長、孝順父母是一種善,也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想命運更好一點,生活更好一些,你就恭敬師長,孝順父母。這就是方法。

   世尊複告諸比丘:“小駝背還有另外一個因緣。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施主,家有雙胞胎,長大後對迦葉佛教法生起了信心,都出了家,後來都成爲了說法上師,得到了許多供養。一位法師心地純善,經常把自己所得的財物供養僧衆,尤其是常常供養生活困難的出家人。另一位不但不隨喜,還反對說:“你不要把我們的財産全部供養僧衆。”純善的法師勸言:“我們這麼豐裕,而許多僧人很貧困,一個具悲心的出家人怎能不上供下施?”另一位無言以對,實在無奈,就勸他一起到別處說法。僧衆沒人供養,遭受很大的違緣,又派人請他倆回去。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師悻悻地惡罵僧衆:“以前我們對這些僧衆做供養,現在我們到了別處還是糾纏不休,整天都是沒吃沒喝的,簡直像餓鬼一樣。”善良的法師好言相勸:“你這樣惡口謾罵僧衆很不應理,應好好忏悔。”他自己也覺得不該如此,生起了很大的悔心,臨終時發願:願我對僧衆惡口相罵的惡業不要成熟;願我將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並獲證羅漢果位。那位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師,就是如今的小駝背比丘,因惡口罵僧衆的果報,先是墮落地獄,感受地獄的痛苦,後又五百世轉生餓鬼。無論轉生爲哪一道的衆生皆是餓死。又因他臨終發願,將來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故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對我生歡喜心,出家後摧毀叁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

   他雖然也忏悔了,但是真正要忏悔到位,要清淨業障是很難的。我經常跟大家講,沒有一定的修行和基礎,不可能清淨業障。有些人問:“我只修金剛薩垛除障法,能消業嗎?”能啊!金剛薩垛除障法特別殊勝,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是能消業,但是你要具足條件。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最起碼要具足四種對治力。其中的所依對治力有內、外所依對治力。內在的所依對治力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容易啊!在出離心的基礎才可以修菩提心,才可以産生菩提心。沒有出離心,怎麼能産生願、行菩提心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論你修什麼,修淨土還是修禅宗,都要修加行,都要打基礎,都要有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沒有這叁個心,修什麼法門都不會成就。

   有出離心的基礎,還要有菩提心的攝持。菩提心有兩個,一個是世俗谛的,一個是勝義谛的。世俗谛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勝義谛是證悟空性的智慧。這樣,你念佛求往生一定能往生,你參禅修禅宗一定能成就,你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修本尊一定能成就,你修大圓滿也能成就。

   相續不成熟,怎麼能成就呢?我經常跟大家講,瓜熟才能蒂落,瓜沒有成熟,怎麼能落下來呢?不可能的。必須讓相續成熟,相續成熟了以後才可以。

   我們每天都念佛、誦經,上早晚課,爲什麼沒有明顯的效果?爲什麼沒有什麼轉變?就是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以修行不得力,不管用。問題出在哪裏,知道嗎?把加行修好,基礎打好,然後再去修淨土,修禅宗,或者修密宗。法門平等,根據自己的因緣來選擇修法。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這叁點是顯密共同的基礎。所以,不要糊弄自己,不要欺騙自己,如理如法地學修。否則到時候你會後悔的,因爲成就不了。

   現在有這樣的條件和機緣的時候,一定要珍惜,如理如法地學修。多看自己,多觀察自己的相續,有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有沒有斷除世間的貪著,有沒有放下自我,有沒有減輕煩惱、習氣?

   什麼叫智慧?對治煩惱、降伏煩惱就是智慧。如果沒有降伏煩惱,沒有對治習氣,不是智慧。無論你懂得再多,你明白的再多,再精通,也不是智慧,只是知識。

   那若巴精通叁藏。但是後來智慧空行母告訴他說,你精通的只是詞句,不是真實的含義。我們現在也是,精通的只是詞句。我們所謂的智慧只是一種知識,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佛法裏講的智慧,是對治煩惱、對治習氣,降伏煩惱,降伏惡習的。這就是智慧——無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無我是對治我執的,空性是對治法執的。

   你有我執和法執嗎?如果有,你就沒有智慧。我執和無我的智慧是沖突的、矛盾的,不可能在相續中共同存在。若是你有無我的智慧,不會有我執。無我的智慧是破除我執的一種正見。有我執,就不會有無我的智慧;有法執,就不會有空性的智慧。你覺得自己很有智慧,其實什麼也不是!所以,真正想證得智慧,真正想有智慧,就實實在在地修,這樣才能成就。

   好,今天就講到這。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觀音法會開示(六)百業經公案選講•餓死母親聖者受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