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观音法会开示(六)百业经公案选讲•饿死母亲圣者受报▪P2

  ..续本文上一页他已经是阿罗汉了,这都是示现给我们这些众生看,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挡不住。这里,也是通过故事讲这个道理。

   我们业力现前的时候,才知道痛,才知道苦,才知道害怕,之前根本不知道。现在身体还算健康,如果不好好修,不消业,有一天病魔缠身的时候,你们看看是什么滋味,这个时候才知道害怕,但是已经晚了。

   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公开传的法是小乘法,小乘里消业是很难的。大乘尤其是密宗,有各种方法消除业障,还好一些,若真有修行的话,已经现前的业障也能消除。

   这时有天降冰雹、闪电打雷等瑞相。尔后,诸比丘将他的遗体做成了塔,并做了种种供养。

   众比丘往世尊前合掌请问:“世尊,小驼背造了什么业,众比丘竭尽全力也不能救他?他获得了罗汉果位,却饿死,趋入涅槃。唯愿为说。”

   佛告众比丘:“这是他先前的业力所现。一切众生的业力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上,而会成熟在自己的界蕴,自己的身心上。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很早以前有一位大施主,夫妻都好广大布施。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以后,父亲去世了,剩下母亲继续做布施,可她的儿子很反感。多次警告母亲,反复制止,但母亲毫不在意仍做广大布施。

   “他心生恶念:我警告多次也没有用,不如把她杀了。他把母亲关在一间房子里饿着,母亲如何哀求也不管用。母亲被关了七天后奄奄一息。亲戚知道了,请求他把母亲放出来。在亲戚们的苦求下,他把母亲放了出来。亲戚问母亲需要什么,她说,想喝口水。儿子听了,认为让她喝有灰的水肯定会马上死掉,于是在母亲要喝的水里撒了灰,母亲喝了一口灰汤,就去世了。

   “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那个不孝的儿子就是小驼背罗汉。因他用这样的手段残杀母亲,而于千百世中堕入地狱,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最后转生人的时候,不论转生何处,都是这样饿死。现在虽然他已是最后有者,不再转生轮回,但也是喝了灰汤再入涅槃。”

   孝顺父母,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善报;不孝顺父母,伤害父母,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恶报。恭敬师长,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因果,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方法。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若是你能做到恭敬师长,孝顺父母,命运就改变。

   还有一个匝哦之女的公案。匝哦之女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他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长大以后,做自己种姓事业的时候,问母亲,自己的种姓事业是什么,母亲没有跟他说实话,骗他说,他的种姓事业是卖粮食的。于是他就做粮食生意,每天赚四元钱,供养、孝顺母亲。他生意做得很好,但是其他卖粮的商人不让他做这种事业,说他的种姓事业不是做粮食生意的。

   然后他就问母亲,母亲又说,他的父亲是做香的,他又去做香。每天能赚八元钱,也都拿来供养、孝顺母亲。最后香做得也挺好,又有人嫉妒他,不让他做,说他的种姓事业不是做香的。他又问母亲,母亲说他的父亲是做衣服的,于是他又去做衣服,也做得很好,每天赚十六元钱,供养、孝顺母亲。又有人阻止,不让他做。他又问母亲,母亲说他父亲是做珠宝生意的,他又去做珠宝生意,每天赚三十二元钱,又拿来供养、孝顺母亲。最后又有人阻止他,珠宝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后来他在外面听说,自己父亲的种姓事业是到大海里取宝。于是回来问母亲,母亲承认了,但是母亲说,因他的父亲和祖辈都是入海取宝遇难的,怕他入海取宝回不来,才瞒着他,不说实情。于是他就准备去大海取宝。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要出发的时候,母亲跪在地上拽着他的衣服,哭着阻拦他。他很生气了,对母亲说:“我第一次去海里取宝,你就这样哭泣,是很不吉祥的。”于是踹了母亲一脚,然后走了。

   在海里他真的遇到了灾难,但是并没有死掉,而是到了一个小岛,上面有个叫欢喜的城市。那里有人专门迎接他,有四个天女供养、服侍他,非常快乐。这是他以前做粮食生意时,赚四元钱供养、孝顺母亲的果报。但是他住不下去,还想走。天女们劝他,不让他走,他执意要走。天女们说,即使要走,也不要往南方走,若是去南方,就会遇到大灾难。但是他不听,执意往南方走。

   他又到了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叫具喜城。也有人专门迎接他,有八个天女供养、服侍他,也非常安乐。这是他做香时每天赚八元钱供养母亲的果报。他又想走,天女们不让他走,劝他,即使走也不能往南方走,否则会遇有灾难。但是他不听,这也是他自己的业力。

   他又来到一个叫香醉城的美丽城市,也有人专门迎接他,有十六个天女供养、服侍他,非常快乐。这是他做衣服生意时,每天供养母亲十六元钱的果报。但是他还想往南方走。然后他又到了白色梵师城堡,那有很好的宫殿,有三十二个天女供养、服侍他,也是特别快乐。这是他做珠宝生意时,每天供养母亲三十二元钱的果报。但是他还想走,天女们劝他不要走,即使走,也不能往南方走。

   但是没有办法,业力就这样,牵引着你,不愿意走也得走,不愿意去也得去,必须到这个地方。很多人到另外一个地方,跟某个人走,都是被业力牵引的,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没有掌握因果,所以不能掌握命运。很多人都劝阻他,不要往南方走,但他还是要走。

   他走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铁塔,铁塔前面站着一个很高,很黑,很恐怖的人,拿着兵器。他也可以不进去,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一定要进去。他进去以后,看到里面有个众生,头部旋转着一个铁轮,脑浆都出来了,痛苦万分。看到这样的景象,他吓坏了。就问那个人,因何种业力感受这样的果报?那个人说,因为他前世不孝顺父母,伤害过父母。

   他突然想起来了,自己也曾经伤害过母亲。这时空中发出一个声音:“已束缚的要解脱,未束缚的要束缚。”这个声音出现以后,铁轮自然落到他的头部,继续旋转,脑浆都出来了,特别痛苦。这时他发出了菩提心,他想: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很多不孝顺父母、伤害父母的众生,他们都要感受这样的果报,多可怕啊!今天让我一个人来代替所有的众生受苦吧!他生起了这样的善念,立即就解脱了。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善,一定会得到善报;不孝顺父母是一种恶,一定会得到恶报。所以我们恭敬师长,这是仁义道德,也是一种因果。取舍因果是改变命运的方法。给大家讲这些的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孝顺父母。父母多不容易啊!但是作为儿女,根本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我们有一句谚语:“父母的心是水,儿女的心是石头;父母的心是软的,儿女的心是硬的。”父母时时刻刻都会挂念儿女,可儿女根本想不到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

   佛法里讲,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但现世的父母是与我们最有缘分,离我们最近,最需要我们的众生。因此利益父母众生,要从现世的父母做起,先慈爱现世的父母,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慈爱天下所有的众生。这也是佛门里讲的大孝。

   如果连现世的父母都没能度好,还说要度化天下所有的众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说这些大话。我们是要发菩提心,是要利益一切众生,但是要从父母做起,从周围的众生做起,然后再扩大范围。发慈悲心、菩提心也是这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连自己现世的父母儿女都没有度化好,都没能帮助、利益,还说要帮助、利益所有的众生,这是不可能的。先迈第一步,然后再迈第二步、第三步……

   这也是有因果的,我们今天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不恭敬师长、不孝顺父母是一种恶事,一定会得到恶报。恭敬师长、孝顺父母是一种善,也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想命运更好一点,生活更好一些,你就恭敬师长,孝顺父母。这就是方法。

   世尊复告诸比丘:“小驼背还有另外一个因缘。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时,有一施主,家有双胞胎,长大后对迦叶佛教法生起了信心,都出了家,后来都成为了说法上师,得到了许多供养。一位法师心地纯善,经常把自己所得的财物供养僧众,尤其是常常供养生活困难的出家人。另一位不但不随喜,还反对说:“你不要把我们的财产全部供养僧众。”纯善的法师劝言:“我们这么丰裕,而许多僧人很贫困,一个具悲心的出家人怎能不上供下施?”另一位无言以对,实在无奈,就劝他一起到别处说法。僧众没人供养,遭受很大的违缘,又派人请他俩回去。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师悻悻地恶骂僧众:“以前我们对这些僧众做供养,现在我们到了别处还是纠缠不休,整天都是没吃没喝的,简直像饿鬼一样。”善良的法师好言相劝:“你这样恶口谩骂僧众很不应理,应好好忏悔。”他自己也觉得不该如此,生起了很大的悔心,临终时发愿:愿我对僧众恶口相骂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并获证罗汉果位。那位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师,就是如今的小驼背比丘,因恶口骂僧众的果报,先是堕落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后又五百世转生饿鬼。无论转生为哪一道的众生皆是饿死。又因他临终发愿,将来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故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出家后摧毁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他虽然也忏悔了,但是真正要忏悔到位,要清净业障是很难的。我经常跟大家讲,没有一定的修行和基础,不可能清净业障。有些人问:“我只修金刚萨垛除障法,能消业吗?”能啊!金刚萨垛除障法特别殊胜,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是能消业,但是你要具足条件。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其中的所依对治力有内、外所依对治力。内在的所依对治力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容易啊!在出离心的基础才可以修菩提心,才可以产生菩提心。没有出离心,怎么能产生愿、行菩提心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你修什么,修净土还是修禅宗,都要修加行,都要打基础,都要有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这三个心,修什么法门都不会成就。

   有出离心的基础,还要有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有两个,一个是世俗谛的,一个是胜义谛的。世俗谛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胜义谛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这样,你念佛求往生一定能往生,你参禅修禅宗一定能成就,你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修本尊一定能成就,你修大圆满也能成就。

   相续不成熟,怎么能成就呢?我经常跟大家讲,瓜熟才能蒂落,瓜没有成熟,怎么能落下来呢?不可能的。必须让相续成熟,相续成熟了以后才可以。

   我们每天都念佛、诵经,上早晚课,为什么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什么没有什么转变?就是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所以修行不得力,不管用。问题出在哪里,知道吗?把加行修好,基础打好,然后再去修净土,修禅宗,或者修密宗。法门平等,根据自己的因缘来选择修法。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三点是显密共同的基础。所以,不要糊弄自己,不要欺骗自己,如理如法地学修。否则到时候你会后悔的,因为成就不了。

   现在有这样的条件和机缘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如理如法地学修。多看自己,多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有没有断除世间的贪着,有没有放下自我,有没有减轻烦恼、习气?

   什么叫智慧?对治烦恼、降伏烦恼就是智慧。如果没有降伏烦恼,没有对治习气,不是智慧。无论你懂得再多,你明白的再多,再精通,也不是智慧,只是知识。

   那若巴精通三藏。但是后来智慧空行母告诉他说,你精通的只是词句,不是真实的含义。我们现在也是,精通的只是词句。我们所谓的智慧只是一种知识,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佛法里讲的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降伏烦恼,降伏恶习的。这就是智慧——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无我是对治我执的,空性是对治法执的。

   你有我执和法执吗?如果有,你就没有智慧。我执和无我的智慧是冲突的、矛盾的,不可能在相续中共同存在。若是你有无我的智慧,不会有我执。无我的智慧是破除我执的一种正见。有我执,就不会有无我的智慧;有法执,就不会有空性的智慧。你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其实什么也不是!所以,真正想证得智慧,真正想有智慧,就实实在在地修,这样才能成就。

   好,今天就讲到这。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观音法会开示(六)百业经公案选讲•饿死母亲圣者受报》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