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觀音法會開示(叁)行善斷惡是離苦得樂最究竟的方法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這兩天我們學習《百業經》裏的一些公案,這裏主要講的是因果輪回。無論是哪種根基的人,無論是想得到人天的福報,還是想解脫、成佛,都要知道怎樣取舍因果。你即使是想得到人天的福報,也要斷惡行善,也要如理如法地取舍因果,這樣才能如願以償。
我們現在在六道中輪回。六道輪回裏只有痛苦,沒有一處安樂。我們有時候順心了,得意了,覺得很快樂,很幸福,但這都不是真正的快樂,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實際上這些都是痛苦,只是我們沒有感覺到而已。
比如說地獄裏的衆生,經常感受極大難忍的痛苦。有時候被獄卒們毆打得昏過去,暫時感覺不到痛苦,他們就把那種感覺當成快樂和幸福了。
同樣,我們在六道輪回裏受的苦太多了。有時候有點順心了,得意了,暫時緩解了一下,就把這些當成快樂和幸福了。其實我們沒有感受過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六道輪回裏只有苦,沒有樂。無論是在人間還是在天界,都是痛苦的。遠離煩惱和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誰不願意得到永恒的快樂與幸福呢?誰願意感受痛苦呢?我們應該找找原因,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各有各的因緣。學佛修行就要這樣學,這樣修。
大道理誰都會講,但都是紙上談兵,一點用也沒有。真心想解脫、想成佛,要紮紮實實地修,要實修實證。我們現在爲什麼要學習因果?因爲我們總是煩惱、痛苦,難以忍受。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佛講,惡業、惡緣是煩惱、痛苦的因緣。我們爲什麼煩惱、痛苦?爲什麼不得解脫,不能安甯呢?我們會找原因,是不是因爲沒有錢?是不是因爲沒有權?是不是因爲沒有家?是不是因爲有病?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不管是有錢沒錢,有家沒家,有權沒權,有病沒病,都一樣有煩惱和痛苦。這裏的很多人身體都很健康,但是也有煩惱、痛苦啊!這裏也有有權有勢的人,但是也有煩惱、痛苦啊!這裏的很多人都很有錢,有世間福報,但是也有煩惱、痛苦啊!我們以前找到的原因都是錯誤的。令我們煩惱、痛苦的原因是我們造惡業了,結惡緣了。
佛在經中講,我們這些凡夫是顛倒的,所想和所行是背道而馳的。我們都想得到快樂,都不願意感受痛苦,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因。如果你想得到快樂,就種快樂的因,這樣才能給自己創造快樂。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你可以給自己製造快樂,也可以給自己製造痛苦,都在于自己,都是因果。
命運可以改變,它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如果造惡業了,結惡緣了,得到的就是惡果,就是這些煩惱與痛苦,就是這些不幸與災難。想得到永恒不變的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就要去種快樂的因。這個因是什麼?就是做善業,結善緣。這叫修行!
但是人都不愛聽這些。我們現在講六道輪回,講輪回過患,講因果不虛,都不愛聽。講空性、大圓滿,都愛聽。那都是我們最終要到達的目的地,是佛菩薩的境界。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才能到達那個地方,如何才能證得那些境界。
我們現在講九加行,就是九層樓。大圓滿是樓頂的花園,特別美好,那裏只有安樂沒有痛苦,只有智慧沒有煩惱。那怎樣才能到達樓頂的花園?大圓滿是巅峰,怎樣才能到達這個巅峰?你現在是在樓下,在山腳下,你要往上攀登。
空性、無修無念,都是佛的境界。你真正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是不可修,不可得的——沒有什麼可修的,也沒有什麼可得的。然而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怎樣才能從凡夫變成佛,怎樣才能從輪回中到達彼岸?我們現在是在此岸,在輪回裏;佛菩薩的境界是彼岸。
一切是清淨的,圓滿的,沒有取,也沒有舍,這都是佛的境界。你到達彼岸了,才是一切平等。密宗裏講,一切清淨,一切圓滿,二谛雙運,世俗谛與勝義谛雙運,成爲一體。沒有什麼可取的,也沒有什麼可舍的,沒有任何取舍。
我們現在修九加行,它好比一艘航船,我們能夠乘上這艘航船,才能到達彼岸。九加行就像階梯,我們要順著這個階梯一層層往上爬,最後才能到達頂峰。我們一下子能達到那種境界,能到達彼岸嗎?煩惱、習氣哪有那麼容易就斷掉的?要磨練、修煉,最後才能成功。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後才能到達目的地,才能解脫、成佛。只說那些好聽的話安慰自己,讓自己高興,沒有用。
你們現在學佛、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學佛、修行。你求世間的福報也可以,佛法裏有人天乘,你可以修人天乘;你想解脫也可以,佛法裏也有解脫乘;你想修成佛也可以,佛法裏也有成佛的菩提道。你應該有個選擇,應該有個目的。你的目的在哪裏?你爲什麼要學佛修行?如果你是爲了解脫、成佛,你就好好地取舍因果。
我們這兩天一直在講因果。佛講“諸惡莫做,衆善奉行”,就是斷惡行善。人天乘有人天乘的斷惡行善,小乘有小乘的斷惡行善,大乘有大乘的斷惡行善,密宗有密宗的斷惡行善。你的層次在哪裏?在人天乘,還是在解脫乘?還是在菩提乘?你是求世間的福報,還是求解脫、求成佛?
想得到快樂,就種快樂的因;不想感受痛苦,就不要再去種痛苦的因。你造業了,種因了,果報必然會成熟到自己的身上。不管你今天種善業,還是種惡業,都不會浪費的,過一千劫也不會浪費。因果有現世現報,有來世再報,也有過了很多生生世世以後才報的。
前天我們講了小眼沙彌的公案,他在五百世中做狗,在惡趣中感受痛苦,最後善緣才成熟,遇到了舍利子。對舍利子生起了歡喜心以後,投生爲人,然後精進學修,最後證得了羅漢果位,解脫了。無論你今天種下的是善因,還是惡因,到時候也一定會報的。哪怕是過了很多生生世世,也不會浪費。報的時候不可能報在外界的地水火風上,而是報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上,就是自己的身上。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作自受”。
我們現在不能再顛倒了。我們雖然信佛、學佛了,但是仍然在顛倒。我們應該種善根,結善緣,不應該再種惡業,結惡緣。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肯定有做不到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輕易造惡業,不能輕易結惡緣。實在控製不住煩惱習氣的時候,也會犯一些錯誤,那是因爲我們的修行不夠,智慧不夠,定力不夠,沒有辦法的。但是我們現在沒有一點這樣的意識,還和以前一樣,還是顛倒的。
“坑蒙拐騙,殺盜淫妄,這都是快樂的因,它會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與利益。”不可能!你知道它不能給你帶來快樂,爲什麼還非要做這樣的事情呢?還是沒有相信因果,還是沒有修行。
這兩天我們一直在講因果,以前也講過很多次因果。雖然都在聽,但都是耳旁風,從這個耳朵進來,從那個耳朵出去,都沒有在意,沒有真正的落實。
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是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逃脫不了。你殺生偷盜,造這些惡業,只怕法律的製裁,卻不怕因果的製裁。你今天即使再生氣,也不敢殺人,因爲你怕法律。殺昆蟲,殺蟑螂,殺蚊子,雖然沒有法律的製裁,但也有因果啊!法律是人定的,有時候是可以改變或逃脫的,但因果是自然規律,是逃脫不了的。
你們經常講大道理,什麼“殺人償命,欠債還債”。殺其他衆生的生命就不要還命了?欠其他衆生的債就不要還了啊?沒有這個道理。因果是平等的,無論你欠哪個衆生的債,都要還;無論殺哪個衆生的命,都要還。
你們現在只怕法律,不怕因果,但是你逃脫不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造的每一個業,無論是善還是惡,都在你的阿賴耶識當中記得一清二楚,你是逃脫不了的。死了以後去見閻羅王,一個也不會漏掉。
法律是國法,因果是佛法。學佛就要相信因果,遵循因果。你種善根了,就會得善果;種惡業了,就會得惡果,這是一種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不會錯的。如果你想改變命運,想快樂幸福,不想感受煩惱痛苦,你就斷一切惡,行一切善。
如果你知道了,要永遠地解脫煩惱痛苦,要永恒地快樂幸福,就要取舍因果,就要斷惡行善。然後你還要明白,什麼叫善,什麼叫惡。你認爲是善的,不一定善,你認爲是惡的,不一定惡。善惡的標准在佛法裏,佛講的這些都是善惡的標准。
人的身、語、意可以造作善業與惡業。但是身和語,是由意來控製的。樹根是毒,樹幹和樹葉也是毒;樹根是藥,樹幹和樹葉也是藥。意就像樹根一樣。心善了,一切都是善;心惡了,一切都是惡。尤其是大乘佛法裏,主要講意。比如說小眼沙彌的公案,他就是造了語的惡業——惡口罵人。雖然只說了一句“像狗一樣!”但他是以嗔恨心而說的,所以是惡,要感受惡報。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變成善,也可以變成不善不惡。爲什麼?在于發心動機。
這樣一句不悅耳的話,也可能會利益衆生。比如說,父母是善意的,爲了兒女能夠改變,他可以說;上師、善知識們調伏弟子的時候,也會說一些不悅耳或罵人的話。但是對兒女或弟子來說,不但沒有傷害,反而還有幫助。上師爲了弟子能夠改變,爲了幫弟子消業,也可以說不悅耳的話,甚至通過這樣的一些語言也有令弟子開悟、證悟的。
很多大德高僧的傳記裏,都有這樣的記載。跟弟子說一些不悅耳的話,通過這樣的方法,弟子開悟證悟了,明心見性了。對他們來說這是…
《2011觀音法會開示(叁)行善斷惡是離苦得樂最究竟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