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行動不行,有行動、沒有目標也不行,所以說是願行。
《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的行、願:一個是所追求的、正確的目標;一個是爲達到目標所選擇的正確的方式方法。我們天天念誦《普賢行願品》,要學普賢菩薩的願行,隨著普賢菩薩發願,隨著普賢菩薩修行。做善事,積累福德、智慧資糧,就是發願。發大願,這樣我們的心胸才能打開。發大願爲所有的衆生,饒益所有的衆生。發自內心才能斷除我執我愛、自私自利。這都是能夠對治我執我愛、自私自利的一些思想、一些境界、一些修法。
爲什麼我們要爲所有的法界父母衆生而學?爲什麼功德要回向給所有的法界父母衆生呢?因爲按道理來說,站在諸法的事實真相來說,他們都是我們的父母,都是我們的兒女,都是一家人。煉心就要這樣煉,這樣我們的心胸才能打開。
這樣煉,你會認識到,會明白,會做到:法界就是你的家,到處都是你的家,所有的衆生都是你的家人,多自在啊!去哪裏、到哪裏都自在。你看我們現在,到哪裏都不自在:“這不是我的家,是別人的家,是別的地方,不舒服。什麼時候我能回家啊?我自己的家多好啊,多溫暖啊!”老是這樣想。
你真正弄明白了這個道理,這是事實真相,是一種真理。不是在這裏講故事,說的是實話。如果你真明白了法界確實是我們的家,這樣的話到處都是你的家。到哪裏都舒服,去哪裏都行,在哪裏都可以。多自由,多自在啊。所有的衆生都是你的家人,都是你的父母,都是你的兒女。
佛講的輪回,佛講的因果,如果你真懂了,你真弄明白了,真深信了,那你就會知道:所有的衆生都當過你父母,都養育過你,都對你有恩德;所有的衆生都做過你的兒女。這樣的話,愛也好,情也好,範圍就大了。然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衆生都一樣,都感覺那麼可親、那麼可愛。這本身就是一種喜悅、一種快樂、一種幸福的狀態。
我們現在爲什麼整天在煩惱痛苦,總是解脫不了,爲什麼活得這麼累呢? 都知道活得太累了,有活幹不行,太疲勞了,太麻煩了;沒有活幹也不行,覺得沒意思,覺得孤獨。有家也不行,沒家也不行;有工作也不行,沒工作也不行;有錢也煩惱,沒錢也煩惱。都在愁,都覺得累,太累了,太沒意思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是我們心胸沒有打開,我們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小的籠子裏。本來整個法界都是你的家,但是你執著這麼一個小小的空間,執著于自己的家,一出這個門就不行。找不到這個家,就煩惱得不得了;然後找到了,成家了,你又嫌空間太小了,這多不自在啊!一出門又不行了,總是執著。本來所有的衆生都是你的親人,但是,現在我們都是爲了周圍的幾個人,執著于自己的親人。我們的情與愛,這個範圍、對境太小了,所以我們永遠得不到大愛。
一只小鳥沒有關在籠子裏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是它的世界。它可以自由地飛翔,多麼的自在快樂啊!把它關在籠子裏,它不能自由地飛翔了,那個小小的籠子讓它多痛苦啊!我們也是一樣,但這個籠子不是別人給我們製作的,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製作的。也不是別人把我們關在籠子裏,是我們自己把自己關在籠子裏,自己束縛著自己,自己讓自己過不去,自己讓自己受苦。我經常跟大家講,自尋煩惱,自找痛苦,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爲什麼要修大乘佛法,我們爲什麼要發大心、發大願呢?因爲我們必須要把這個籠子拆掉,拆掉之後整個法界就都是我們的家,所有的衆生就都是我們的父母、兒女,那你還有那麼多煩惱痛苦嗎?不可能。你見到所有的衆生,不管是什麼樣的衆生,都會感到可親,感到可愛。想學就這麼學,想修就這麼修。這樣才能解脫,才能成就。
我們現在學佛、修行了,怎麼心胸、心量越來越小了呢?所以我們要把心胸打開。我經常跟大家講,自私自利、我執我愛是一切痛苦、煩惱的根。統統斷掉,統統去掉,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才能成就佛果。
現在明白了吧,我們爲什麼要發大心、發大願呢?若是不發大心,不發大願,你永遠解脫不了。你做得再好,你再善良,你做的善事再多,福報積得再多,也是有汙染的,不是清淨的。
什麼叫有汙染的?什麼叫不清淨的?現在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上,有錢的人、有權的人、有名譽的人有很多,但是他們非常煩惱痛苦。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他們的福報是有染汙的。如果不發大心、發大願,我們將來也只能得到這樣的果報、人天的福報。但是人天的福報是有毒的。什麼叫有毒呢?就是有煩惱、有痛苦的。雖然有錢有權,但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有錢的同時也會有很大的煩惱和壓力;有權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力、煩惱和痛苦。
現在很多明星都很有名氣,但是他們精神上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他們非常非常的痛苦,很多明星都患恐懼症了,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爲他們的心不可能有安甯的時候。有名氣的同時也有很多壓力,名氣給他們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這叫有染汙的、有毒的福報。所以我們做善根不能自私,不能自利,不能有我執、我愛等煩惱摻雜。否則,將來我們得到的果報也是這樣的:雖然有錢有權,但是同時也有很多煩惱痛苦,解脫不了,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這叫世間的福、人天的福。
所以大家想學佛、想修行,就一定要發大心、發大願,而且要發清淨的心,發清淨的願。必須把我執我愛、自私自利都放下,把它們都斷掉。這樣的話,我們所得到的才會多,我們才能解脫!
我們解脫了,那個時候是什麼樣呢?我們也有錢、有權、有名譽。什麼都有,但是不會因爲這些煩惱、痛苦。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我們解脫了,成佛了,也不是在一個地方住著。我們還要繼續轉,繼續輪。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和凡夫不一樣。支配我們流轉輪回有兩種力量: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衆生是因業力支配所轉的,所以不是自由自在的,是痛苦的;佛是因願力支配所轉的,是自由自在的。一個是不清淨的,一個是清淨的。
不清淨的就是六道輪回,就是娑婆世界;清淨的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佛國,就是淨土。一個是在輪回裏轉,流轉輪回;一個是在淨土裏轉,流轉淨土。一個是因業力轉,一個是因願力轉。一個是自由的,一個是不自由的。這是區別。不是佛菩薩成就以後,入涅槃以後,就在一個地方呆著。我們要向佛菩薩學,要發大心,發大願,把心胸打開,讓自己解脫、成就!這是回向支。
我們前幾天講的頂禮支、供養支,還有忏悔支、隨喜支、請轉*輪支、請求不入涅槃支。今天是回向支,一共有七支,這叫七支供。我們平時的修法裏也有七支供的修法,大家現在都明白了吧。
還得反複地看,反複地聽,一定要先弄明白,然後再如理如法地去做,如理如法地去修。這樣才能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才能圓滿兩種資糧,最後才能證得佛果,這個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視。
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最後我們做回向:將講法的功德、聞法的功德等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給法界一切有情父母衆生,願他們早日離苦得樂,早日證得大圓滿的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七支供》講記 普皆回向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