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祛病、驅魔嗎?轉念特別重要。念一轉業就消了,業一消果報就結束了。
其實這都是好事!他對你微笑也好,對你翻臉也好;他幫助你也好,傷害你也好,都在給你成長的機會,超越的機會啊!如果你沒有這些機會,怎麼成佛啊?如果他不罵你、不打你、不傷害你、不欺騙你,沒有這些對境,你怎麼修忍辱啊?都在給你表法,讓你開悟;都在給你機會,讓你解脫。真的,我說的是實話,關鍵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有的人把握不住,我怎麼說也不聽,總是愁眉不展的,讓自己陷入那種狀態。這是祛病、驅魔,但是你念沒有轉過來,自己沒有把握住,陷入進去了,給自己壓力了,讓自己痛苦了,那就沒辦法了。如果你沒有把握住,就是生病、著魔了;如果你把握住了,是祛病、驅魔,是好事。
屬于別人的永遠都是別人的,屬于自己的永遠都是自己的。誰也不欠誰,欠了也得還。沒有永遠欠,也沒有永遠還。今生他欠你,來世他還你;今世你欠他,來世你還他。互相欠、互相還,這叫輪回。我們所說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就是這個意思。輪轉不斷,沒有出頭的時候。
“我現在在家裏什麼也不用幹,什麼也不用做,什麼也不管,他給我做飯、洗衣服,我讓他伺候我。”好像挺有能耐,挺有本事。你現在美得不得了,以後要承擔後果啊!那個時候你會哭得不得了。你欠的早晚要還,哪有這麼無緣無故、隨隨便便占別人便宜的?你今生這樣,來世就要還回去。這都不是什麼好事。多付出沒有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現在我們付出,做事情是有要求,求回報的。爲他人做點什麼,對方沒有表揚,或者沒有什麼回報,心裏就想:“我對他那麼好,爲他付出了那麼多,他還不理解,以後再也不理他了。”這種念頭,這種心態,就是自私自利,是錯誤的,不要這樣。不勉強,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不求回報,不求那麼多。
能做點就做點,別懶惰懈怠。人都懈怠懶惰,總想占點別人的便宜。在家裏或者要出去扔垃圾什麼的,躲著、看著,讓別人做,別人一動,自己就不動了。不管是爲了大家,還是爲了一兩個人;不管是爲了家人,還是爲了其他人,多付出是不會有浪費的,早晚有回報。不用想,回報自然而然就有了。但是現在的人就是這樣。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不怕感受果報,就怕造業。造業了以後要承受果報。報應了是好事,機會來了,一忏悔,一轉念就行了。凡夫不是這樣,凡夫不怕造業,就怕報應。怕也沒有用,怕也要感受。剛才說的,通過修行,第一個能超越,第二個能轉變。如果這兩點都沒有做到,你就要面對、承擔,別的沒有辦法。有的人總問:“上師,我身體不好怎麼辦?我家裏不好怎麼辦?”沒有辦法,我已經都說完了。你能不能好好修,超越因果?你能不能轉變心念?如果這兩個你都做不到,就別問我,我現在不願意回答這些。因爲都已經說完了,還問什麼啊?如果這兩個你都沒有做到,就要勇敢地去面對、去承擔,沒別的辦法。
佛法不是神話,是活法,是辦法;有佛法就有活法,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佛法這個活法,我們才能活得快樂輕松自在,不用懷疑,一定能。你好好學佛、好好修行,如理如法、堅定不移地學修,一定能。用佛法來活著,佛法是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這些問題唯一的方法。通過佛法,通過修行,我們才能真正脫離這些煩惱與痛苦,才能從生活中解脫,從工作中成佛。不用懷疑,一定能!
我們懂得了,明白了佛講的這些道理,一定要把它運用起來,運用到生活中、工作中,用佛法來生活,用佛法來工作。把生活變成佛法,把工作變成修行。修行和生活、工作不能脫離,不能分開,一定要結合,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成佛。學佛修行了,不是不要生活,不要工作,照樣要工作,照樣要生活。什麼樣的生活、工作都是緣份,既然結上這個緣了,就必須要了這個緣。好好了緣了債,把這些緣都了了,債都還了,我們才能了脫生死。這些都特別重要。
現在很多人一說要放下,就都放棄了,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了。這是錯誤的。放下不是放棄,你真正能夠放下了,那個時候不要放棄一件事,不要放棄一個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接觸,什麼樣的事都可以接受,主要是你自己能不能看破放下,這個特別重要。真正放下了,就不要放棄了。放棄是罪過,放下才是解脫。一定要這樣好好地學修,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你會生活、會工作了,才是修行。能輕松自在地生活,能快快樂樂地工作,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別再浪費時間,一定要抓緊時間,好好地學修佛法,這才是珍惜人身,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成佛。不要懷疑,一定能!
沒有比修行還重要的。把修行放在第一的位置,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修行不會耽誤你的生活和工作,如果耽誤了,就不是真正的修行,就修偏了,自己一定要抓緊調整。這樣學修我們才會勝利,一切才會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圓滿成功!
今天就講到這裏。祝願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我們共同回向:將講法的功德、聞法的功德等一切功德,全部回向給一切衆生,願一切衆生都能離苦得樂,早日證得無上大圓滿的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08年加行開示 暇滿難得》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