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之道講記 b17 叁法印的縱橫無礙▪P2

  ..續本文上一頁”從何而來?“我很偉大了不起,我比你優越!”跟誰比?你們有沒有去靈骨塔看過?那些位置有一百萬,叁十萬,二十萬,叁萬,五萬的,難道只是爲了死後和別人比骨灰壇的貴賤,並分別“這個甕子裏的人從前是開奔馳車的,那個甕子裏的人以前是騎自行車的”嗎?在邁向死亡的過程中最後是平等的。

  就在這虛幻活著的過程裏,我們自以爲是地造了很多惡業,導致後面的痛苦煩惱乃至生死輪回不停。就像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喜怒哀樂憂悲苦惱什麼都有,但看完電影回來還剩下什麼?一片一片的電影膠卷就這樣刹那刹那過去了,好象活生生真的,其實只是一片片在眼前極度快速地閃過,形成我們眼識的錯覺而已。其實哪一個人不是在演電影?我們每天在憂悲苦惱,想方設法鬥爭占有,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卻是滅!古人尚講人生的意義是立功立德立言。那我們到底立什麼?立一個骨灰壇而已!連立功立德立言都沒有!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不管你在電影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一剎那就過去了,那只是往滅的過程而已!我們卻計較不息:“我不要當苦旦,我要當小生”,其實每一個都在扮演苦旦,只是不知道而已。

  “一切是本性寂滅的,體證到本性滅,就是涅槃。”

  這個“本性滅”一般人很難體會,都要看到東西消失了才知道滅。其實萬事萬法都是因緣條件的組合,緣起的就是沒有實性,沒有實性的當下就是空,無實性、滅、本來空、本性滅是同一內涵。我們不知道什麼叫本來就滅,本來就空,故執著在實有裏,等到一個東西消失了才認爲是空。其實東西的存在本身就是空,因爲它必歸于滅。這個“必歸于滅”不是誰讓它滅的,而是它本來就是滅,誰也逃不了!所以明白當體即空的人,當下就能體證寂滅性,當下就證得涅槃解脫。如果我們在活著的那一剎那還不能悟,死後就隨業力而轉,沒有辦法了。所以一定要在活著的生命當下見法,否則真的就只有輪回的份了。即使沒有證到涅槃的境界,至少要見法,證初果見道位後,叁惡道就不會去了,最多人天往返七次而已。注意啊,一旦落入叁惡道就很苦很慘了,不知道要多長時間的輪回!爲什麼要福慧雙修?至少先斷了叁惡道的因,到叁惡道去是很苦的,而且時間非常長。見法後叁結斷了,叁惡道就不去了。即使我們不能馬上成佛成八地菩薩成阿羅漢,至少一定要見法,很重要!大家真的要好好發心,要了解本性寂滅,否則輪回是非常苦的!

  “又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無常是生滅義,生者必滅,一切確都是滅盡之法。雖生者必然要滅,但一切痛苦依此生生不已而存在,確是事實。佛法就是要在這生滅不已(生死流轉)之中,設法使它滅而不生,以之解決一切苦迫。”

  這才是重點,解脫的觀念與一般衆生貪生怕死的傳統觀念剛好相反。因爲有生才有死,才有苦,苦迫性是由于“生”才有的。真正的佛法是要截斷生死之流,死後不要再生了,因爲輪回再生還是要苦。修行要體證的是寂滅法性,不再隨業力而輪回。明白我執貪愛是生死之因,其實要解脫(即不生)反而困難,因要斷除我執貪愛才能辦到。衆生要繼續生很容易,只要繼續造業,保證你會繼續生。很多人貪生怕死,其實死有什麼可怕?我保證你再來,只是來哪一道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要斷生死之流,截止惑業苦,是希望死了不要再生,這叫涅槃。所以阿羅漢自己說:“此生已盡,不受後有”,已斷愛染我執故,再沒有相續的因緣了,肯定自己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會再來輪回生死而證入涅槃。

  大乘佛法會批評這樣不圓滿,說自己解脫證入涅槃,不管衆生了,那叫自了漢。但是生死有兩種:一種是隨業來的,我們沒有斷煩惱業以前是身不由己隨業流轉,造了業不來也不行;如果自己斷了生死但要行菩薩道,那是乘願力而來。菩薩發願爲度化苦惱衆生而生生生世世來人間,那是願力。大乘的八地菩薩與阿羅漢一樣都是悟無生法忍,然而八地菩薩願力大,可以意生身隨願而來人間,衆生不盡不入涅槃。他可證涅槃而不證涅槃,是由于看到衆生苦,只要還有一個衆生在,他就不忍自己自了,那是真正的慈悲願力。千萬不要害怕由于證悟而不能來,所以不敢證,要盡量去證!即使“不小心”證了都沒關系,但是願力要大,看到衆生苦,我們要關懷而不要自私。其實如果你見了法,知道一切因緣,知道一切無常無我,知道我是如幻的,生死也是如幻的,那你還會怕生死嗎?不會怕生死了。沒有見法的人是無法要來就來的,正因爲見了法,有內涵有條件,才能隨願而來。否則你的業力比願力大,怎能以願而來呢?只能隨業而來了,那就不知道到哪一道去了,哪能要當人就當人?見法一定要,這樣才有本錢,才可以隨願而來,那就不怕生死了。沒見法的人由于沒有破除我執,站在有一個永恒不變的真“我”的立場,所以怕生死。體會無我就不再怕生死,所以才有菩薩的悲願——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大家要用心,先見法,才能有本錢隨願而來,而不是隨業而轉,很重要!

  “「滅」,不是佛法的故意破壞,它是諸法本來如是的必然性(法性自爾)。因有了某些因緣連系縛著了,所以滅了之後又要生;現在把連系截斷,就可以無生滅(消除生死苦迫),而解脫了。”

   一切法本來一定會歸于滅——本性寂滅,這叫法性法爾,本來如此,沒有一法能超越這樣的法則。但是由于我們有某些因緣造了業,所以被業所束縛連系,死了以後不得不生。現在經過修行,破除了我執,也不再造業了,這樣就截斷了生死的系縛,因此滅後不再生,痛苦煩惱也能當下止息而解脫。

  “依無常深義,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閃電,生而即滅,剎那生滅不住,而一切無不歸于平等寂滅的。”

  深觀一切法(包括色心)都象閃電一樣刹那刹那不住,沒有一剎那是安住的——生而即滅,即生即滅。既然是即生即滅,剎那間都在生滅,沒有一個實在的安住相,就可以體會到一切法其實是不生滅即沒有生滅的。生即非實生,滅亦非實滅,沒有自性實在的生,當然也就沒有自性實在的滅了。當下就可以發覺它的寂滅性,而這個寂滅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的平等性——衆生一味的平等。

  “佛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佛說無常滅,意在使人證知常性不可得,而悟入不生滅的寂靜。”

  在一切法的當下知道它的剎那生滅不住,悟入法性空寂,這叫見生滅法。如果活了一百歲而不見法,那就是白活了。在人間活一天能見法的比一百歲活著不見法人有意義。甚至即使活一剎那,只要能見法,也要比愚癡地過一百歲還有價值。我們現在每天求生活好過一點,身體要健康,事事都如意,活到一百歲。但還是要死的啊,死的當下沒有見法,最後則隨著你的貪欲執著繼續輪回造業。如果在任何環境能見法的,當下就斷了輪回生死,二者豈能相比?是在欲望中過一生好,還是想方設法在一剎那中能見法最重要?明白這個輕重緩急的人就不會一天天糊裏糊塗得過且過地在欲望中討生活。糊塗的人只是在耽誤自己解脫的因緣,即使一生都在欲望中享福,一百歲一剎那就過去了,得到的只是業力和生死輪回而已。如果我們能真正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個當下來悟道,這就是有智能的人。因此無論什麼身份都要好好珍惜活在人間的因緣,好好把握它來悟道,不要再受苦了。所以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生滅法(悟入寂滅),見到一切法的無常就是看到生滅法,生滅法非實,沒有一剎那安住,明白這點你就不執著了。真正見到生滅法的如幻性就是你悟道的因緣。這是我們一直在重複講述的理念,應該好好把握,在生命的每一個當下都能體證的。

  與這個偈子相關的故事令人深思:佛滅後,阿難老了,遇到一個年經人在唱這個偈子:“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水潦鶴是一種鳥)。”阿難聽到後說:“是不見生滅法,不是不見水潦鶴。”年輕人回去告訴自己的師父,師父說:“阿難老了,記錯了,應該是水潦鶴。”阿難尊者是佛的侍者,已證阿羅漢,竟然被他們說是老人癡呆了。各位想想看:佛滅後,即便阿難老了,也不過離佛幾十年,生滅法就變成水潦鶴,而且阿難還活著,也在講這個正確的偈子!由此而知,佛法流傳至今已相隔二叁千年,我們還聽得到原味嗎?導師辛辛苦苦闡明根本佛法叁法印,目的在于讓我們明白真正佛法原汁原味的根本真相。

  電視上可看到一種群體遊戲:幾十個人排一排,主持人告訴第一個人一句話:“你吃飽了嗎?”讓他依次傳下去,傳到最後一個那句話變成:“你看到鬼了。”整個傳話的過程沒有超過十分鍾,但傳出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佛法流傳了二叁千年,如今要聽到正確的原汁原味的根本法義當然是難上加難的事了!佛法本來是讓活著的人解脫的,到最後卻都在超度死人了;佛教是教育活人的教,卻變成死教鬼教了,你說慘不慘!所以有人來請師父超度,我說:我不會,我既沒神通,也沒德行。我辛辛苦苦上了好幾年的課,要度一個活人都好難好難噢!用這麼多的心血都難讓一個活人明白而解脫,如果敲敲打打就能讓死人解脫,那我們現在辛苦修行不是蠢蛋笨蛋嗎?還不如死了讓人敲敲打打來超度就好了。這番話不是在批評誰,只是看到佛教的衰落心很苦很痛很難過。其實不是出家人願意這樣做,而是有幾個衆生需要聽真話?象我這樣說要破我執貪欲,還要去布施付出,誰願意?如果說:“你們只要來信就得救了,點一下即天堂挂號、地獄除名,有一個真我可去天界享福自在,花一點錢功德無量,來生變菩薩。”這個誰都要,因爲滿足了衆生的欲望麼,多好!講真話講“無我”沒有人愛聽的,佛法爲什麼會滅?真正的佛法是與衆生滿足我欲的願望恰恰相反的,誰要!看看所有的外道非常興盛,佛教無奈也來個方便:佛法也有“我”

  

《解脫之道講記 b17 叁法印的縱橫無礙》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