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从何而来?“我很伟大了不起,我比你优越!”跟谁比?你们有没有去灵骨塔看过?那些位置有一百万,三十万,二十万,三万,五万的,难道只是为了死后和别人比骨灰坛的贵贱,并分别“这个瓮子里的人从前是开奔驰车的,那个瓮子里的人以前是骑自行车的”吗?在迈向死亡的过程中最后是平等的。
就在这虚幻活着的过程里,我们自以为是地造了很多恶业,导致后面的痛苦烦恼乃至生死轮回不停。就像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什么都有,但看完电影回来还剩下什么?一片一片的电影胶卷就这样刹那刹那过去了,好象活生生真的,其实只是一片片在眼前极度快速地闪过,形成我们眼识的错觉而已。其实哪一个人不是在演电影?我们每天在忧悲苦恼,想方设法斗争占有,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却是灭!古人尚讲人生的意义是立功立德立言。那我们到底立什么?立一个骨灰坛而已!连立功立德立言都没有!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管你在电影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一剎那就过去了,那只是往灭的过程而已!我们却计较不息:“我不要当苦旦,我要当小生”,其实每一个都在扮演苦旦,只是不知道而已。
“一切是本性寂灭的,体证到本性灭,就是涅槃。”
这个“本性灭”一般人很难体会,都要看到东西消失了才知道灭。其实万事万法都是因缘条件的组合,缘起的就是没有实性,没有实性的当下就是空,无实性、灭、本来空、本性灭是同一内涵。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本来就灭,本来就空,故执着在实有里,等到一个东西消失了才认为是空。其实东西的存在本身就是空,因为它必归于灭。这个“必归于灭”不是谁让它灭的,而是它本来就是灭,谁也逃不了!所以明白当体即空的人,当下就能体证寂灭性,当下就证得涅槃解脱。如果我们在活着的那一剎那还不能悟,死后就随业力而转,没有办法了。所以一定要在活着的生命当下见法,否则真的就只有轮回的份了。即使没有证到涅槃的境界,至少要见法,证初果见道位后,三恶道就不会去了,最多人天往返七次而已。注意啊,一旦落入三恶道就很苦很惨了,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的轮回!为什么要福慧双修?至少先断了三恶道的因,到三恶道去是很苦的,而且时间非常长。见法后三结断了,三恶道就不去了。即使我们不能马上成佛成八地菩萨成阿罗汉,至少一定要见法,很重要!大家真的要好好发心,要了解本性寂灭,否则轮回是非常苦的!
“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无常是生灭义,生者必灭,一切确都是灭尽之法。虽生者必然要灭,但一切痛苦依此生生不已而存在,确是事实。佛法就是要在这生灭不已(生死流转)之中,设法使它灭而不生,以之解决一切苦迫。”
这才是重点,解脱的观念与一般众生贪生怕死的传统观念刚好相反。因为有生才有死,才有苦,苦迫性是由于“生”才有的。真正的佛法是要截断生死之流,死后不要再生了,因为轮回再生还是要苦。修行要体证的是寂灭法性,不再随业力而轮回。明白我执贪爱是生死之因,其实要解脱(即不生)反而困难,因要断除我执贪爱才能办到。众生要继续生很容易,只要继续造业,保证你会继续生。很多人贪生怕死,其实死有什么可怕?我保证你再来,只是来哪一道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要断生死之流,截止惑业苦,是希望死了不要再生,这叫涅槃。所以阿罗汉自己说:“此生已尽,不受后有”,已断爱染我执故,再没有相续的因缘了,肯定自己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会再来轮回生死而证入涅槃。
大乘佛法会批评这样不圆满,说自己解脱证入涅槃,不管众生了,那叫自了汉。但是生死有两种:一种是随业来的,我们没有断烦恼业以前是身不由己随业流转,造了业不来也不行;如果自己断了生死但要行菩萨道,那是乘愿力而来。菩萨发愿为度化苦恼众生而生生生世世来人间,那是愿力。大乘的八地菩萨与阿罗汉一样都是悟无生法忍,然而八地菩萨愿力大,可以意生身随愿而来人间,众生不尽不入涅槃。他可证涅槃而不证涅槃,是由于看到众生苦,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他就不忍自己自了,那是真正的慈悲愿力。千万不要害怕由于证悟而不能来,所以不敢证,要尽量去证!即使“不小心”证了都没关系,但是愿力要大,看到众生苦,我们要关怀而不要自私。其实如果你见了法,知道一切因缘,知道一切无常无我,知道我是如幻的,生死也是如幻的,那你还会怕生死吗?不会怕生死了。没有见法的人是无法要来就来的,正因为见了法,有内涵有条件,才能随愿而来。否则你的业力比愿力大,怎能以愿而来呢?只能随业而来了,那就不知道到哪一道去了,哪能要当人就当人?见法一定要,这样才有本钱,才可以随愿而来,那就不怕生死了。没见法的人由于没有破除我执,站在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的立场,所以怕生死。体会无我就不再怕生死,所以才有菩萨的悲愿——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大家要用心,先见法,才能有本钱随愿而来,而不是随业而转,很重要!
“「灭」,不是佛法的故意破坏,它是诸法本来如是的必然性(法性自尔)。因有了某些因缘连系缚着了,所以灭了之后又要生;现在把连系截断,就可以无生灭(消除生死苦迫),而解脱了。”
一切法本来一定会归于灭——本性寂灭,这叫法性法尔,本来如此,没有一法能超越这样的法则。但是由于我们有某些因缘造了业,所以被业所束缚连系,死了以后不得不生。现在经过修行,破除了我执,也不再造业了,这样就截断了生死的系缚,因此灭后不再生,痛苦烦恼也能当下止息而解脱。
“依无常深义,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闪电,生而即灭,剎那生灭不住,而一切无不归于平等寂灭的。”
深观一切法(包括色心)都象闪电一样刹那刹那不住,没有一剎那是安住的——生而即灭,即生即灭。既然是即生即灭,剎那间都在生灭,没有一个实在的安住相,就可以体会到一切法其实是不生灭即没有生灭的。生即非实生,灭亦非实灭,没有自性实在的生,当然也就没有自性实在的灭了。当下就可以发觉它的寂灭性,而这个寂灭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的平等性——众生一味的平等。
“佛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佛说无常灭,意在使人证知常性不可得,而悟入不生灭的寂静。”
在一切法的当下知道它的剎那生灭不住,悟入法性空寂,这叫见生灭法。如果活了一百岁而不见法,那就是白活了。在人间活一天能见法的比一百岁活着不见法人有意义。甚至即使活一剎那,只要能见法,也要比愚痴地过一百岁还有价值。我们现在每天求生活好过一点,身体要健康,事事都如意,活到一百岁。但还是要死的啊,死的当下没有见法,最后则随着你的贪欲执着继续轮回造业。如果在任何环境能见法的,当下就断了轮回生死,二者岂能相比?是在欲望中过一生好,还是想方设法在一剎那中能见法最重要?明白这个轻重缓急的人就不会一天天糊里糊涂得过且过地在欲望中讨生活。糊涂的人只是在耽误自己解脱的因缘,即使一生都在欲望中享福,一百岁一剎那就过去了,得到的只是业力和生死轮回而已。如果我们能真正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来悟道,这就是有智能的人。因此无论什么身份都要好好珍惜活在人间的因缘,好好把握它来悟道,不要再受苦了。所以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生灭法(悟入寂灭),见到一切法的无常就是看到生灭法,生灭法非实,没有一剎那安住,明白这点你就不执着了。真正见到生灭法的如幻性就是你悟道的因缘。这是我们一直在重复讲述的理念,应该好好把握,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都能体证的。
与这个偈子相关的故事令人深思:佛灭后,阿难老了,遇到一个年经人在唱这个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水潦鹤是一种鸟)。”阿难听到后说:“是不见生灭法,不是不见水潦鹤。”年轻人回去告诉自己的师父,师父说:“阿难老了,记错了,应该是水潦鹤。”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已证阿罗汉,竟然被他们说是老人痴呆了。各位想想看:佛灭后,即便阿难老了,也不过离佛几十年,生灭法就变成水潦鹤,而且阿难还活着,也在讲这个正确的偈子!由此而知,佛法流传至今已相隔二三千年,我们还听得到原味吗?导师辛辛苦苦阐明根本佛法三法印,目的在于让我们明白真正佛法原汁原味的根本真相。
电视上可看到一种群体游戏:几十个人排一排,主持人告诉第一个人一句话:“你吃饱了吗?”让他依次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个那句话变成:“你看到鬼了。”整个传话的过程没有超过十分钟,但传出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佛法流传了二三千年,如今要听到正确的原汁原味的根本法义当然是难上加难的事了!佛法本来是让活着的人解脱的,到最后却都在超度死人了;佛教是教育活人的教,却变成死教鬼教了,你说惨不惨!所以有人来请师父超度,我说:我不会,我既没神通,也没德行。我辛辛苦苦上了好几年的课,要度一个活人都好难好难噢!用这么多的心血都难让一个活人明白而解脱,如果敲敲打打就能让死人解脱,那我们现在辛苦修行不是蠢蛋笨蛋吗?还不如死了让人敲敲打打来超度就好了。这番话不是在批评谁,只是看到佛教的衰落心很苦很痛很难过。其实不是出家人愿意这样做,而是有几个众生需要听真话?象我这样说要破我执贪欲,还要去布施付出,谁愿意?如果说:“你们只要来信就得救了,点一下即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有一个真我可去天界享福自在,花一点钱功德无量,来生变菩萨。”这个谁都要,因为满足了众生的欲望么,多好!讲真话讲“无我”没有人爱听的,佛法为什么会灭?真正的佛法是与众生满足我欲的愿望恰恰相反的,谁要!看看所有的外道非常兴盛,佛教无奈也来个方便:佛法也有“我”
《解脱之道讲记 b17 三法印的纵横无碍》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