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雜含」說:「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雲何有常!」諸行是依無常因生的,所以無常。”
比如身體是色、受、想、行、識五大條件的因緣和合而有,各個蘊是無常的,因無常,緣也無常,所組合成的五蘊身心也是無常的。這是從因緣和合來看沒有常的東西,凡需因緣條件組合而成,必然是沒有常性的。
“一般人雖談因果,但總以爲推之最後,應該成立一個常在的本因。”
一般人的觀念推想總有一個創造無常的東西,背後總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吧?這樣推想的原因是不甘心無常。爲何不甘心無常?因爲我們有自性見,對身心以及外在的法都産生執著,希望是永恒的。講到這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注意聽!身體是無常因無常緣所生的色,所以本身就是無常的法,那麼無常的身心産生的感覺與作用會是常的嗎?禅定、神通、修行的境界是從哪裏來的?還是從我們身心的造作而來的,身心既然無常,那些境界是實在的常的嗎?注意聽!很多人執著境界:我現在修觀,定力慢慢有了,看到佛的眼睛與腳,看到佛國非常清淨莊嚴。請問:無常因無常緣所産生的境界是常嗎?注意聽,這個一定要點,否則很多人被怪力亂神搞得暈頭轉向,迷信崇拜都來了。
佛法講的境界只有一個是真的——涅槃。真的體會到身心的貪瞋癡煩惱內在的憂悲苦惱都止息,而不再顛倒執著時,就是體會佛法所說的解脫涅槃。佛陀哪裏會講什麼神通變化?即使神通變化也不過是無常因無常緣所生的諸法而已,那是真實常住的嗎?這個很重要!不然看到一個稍能禅定入定的就不得了啦,他再顯示一些神通,講一些你所謂的過去未來,那就更不得了啦!修四禅是可以産生一些身心的變化,但是身心的變化是常恒的嗎?是存在一個靈魂(我)可以來來去去永恒存在嗎?佛法都不承認這些的。所以只要建立起叁法印正見,就不會迷失方向,不會怪力亂神搞崇拜。我們要探討的是真理法則,主要是改善自己的身心錯誤,清淨自己的人格,不再造業,不再與貪瞋癡煩惱相應。自己有受用時,知道解脫清淨的快樂自在,沒有生死的束縛。然後發悲心能利益更多的人,廣大群衆是那麼苦,我們的心不忍,所以發出悲心利益更多的人,這是自然的反應。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就能淨化人間,産生真正的極樂世界。如果不探討這些,只是在神話裏,在依賴他力救度裏,怎樣才能解脫?這個世界何時才能淨化進取爲極樂世界?這個很重要!以因緣顯示無常比時間顯示無常更能幫助我們不執著。
“佛則說:凡是因緣法,必定都是無常的。因果關系是不即而不離的,所以,因無常,果也必然無常。”
因果的關系就是不即不離的,因變成果時,果不是因,但不離因而有,所以不即也不離。不即就是不一,不離就是不異,因果關系一定要建立在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上。比如說,一棵豆的種子發芽時,豆就不見了,變成芽了。芽不是豆,但不離豆而有——不即不離。變成芽的時候,豆已經消失了,芽是因爲豆而有的,所以是不離的;但芽已經是芽,不是原來的豆,所以是不即的。進一步,芽再長大變成樹,樹不是芽,也不是豆,但不離芽與豆而有。這個因果關系叫不即不離,一定要明白。
“一般人對于色法,還能知道它的變動不居,偏偏對于心法,反而不能了達其無常,這是爲什麼呢?佛法說:這是我見在作祟。”
由于對“我”的執著很深,所以不願意承認。很多人說“由來好夢不易醒”,其實是不願醒。怎麼能承認無我?“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嗎?”會很害怕的。
“一切無常,連心也無常,豈不是沒有我了嗎?它怕斷滅,滿心不願意。所以,在衆生看來,法法可以無常,推到最後自己內在的這個心,不應再無常了,它是唯一常住的。循著這思想推演,終可與唯神論或唯我論、唯心論相合。佛法則認爲,心與色同樣的無常,故經說:「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猕猴」。色法尚有暫時的安住,心法則猶如猕猴,是即生即滅的,連「住」相都沒有,可說是最無常的了。”
《雜阿含經》也說,生命不外色心二法。我們會執著色的部分,是因爲色暫且有一期的安定性,而心卻像猕猴一樣剎那不住。我們在體會無常時要體會“住相都沒有”,這很重要。在觀察的過程中,確實能覺察到住相不可得,因爲它是剎那不住的。這句話能觀照體會明白的人,當下就能破我執而解脫。
“對這色心同樣無常的道理,假使不能圓滿的理解接受,必然要走上非無常非無我的反佛教的立場。”
外道或一般的衆生與佛法總會有不同的觀念,這很正常。但身爲佛弟子還不能正確理解佛法的內涵,最後和反佛教的外道觀念一樣,佛教的結局豈非很慘!所以大家要注意一點:導師很慈悲,爲了健全佛教建立共識,使整個佛教界共同得到正見的認識,所以才很辛苦的厘清佛法的流變過程,讓我們明白什麼是佛法的正見。當大家都能回歸到佛法的正見時,佛法就有救了。如果佛法在中國,正見慢慢不見了,與外道的思想又混在一起,就會發生印度佛教的危機:印度佛法到後面越來越圓融,結果流傳一千六七百年的佛法由于圓融而滅了!印度是佛法産生的地方,興盛了那麼久,最後竟然滅了!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問題!我們有否探討佛教衰滅的真正原因?中國的佛教到清末民初也是危機四伏,佛法的正見不見了,理性智能的佛教搞成神化鬼化,最後是否也會有衰滅的結局?導師的良苦用心就在這裏,爲何要研究印度的佛教曆史?就是要找出印度佛教之所以滅的原因,偉大的佛教之滅是印度的曆史事實。導師擔心中國佛教也會隱伏危機,所以他才去探討研究,找出佛法會滅的根本原因。人或物一定是先腐爛才會生蟲,身體會病壞掉,也一定有內在條件,不能只怪外面的病毒來侵襲。如果身體很健康,病毒來也感染不了,體內的防疫系統很快就會把病毒細菌消滅掉。但如果裏面腐爛了,就沒有抵抗外面的力量,最後必然會滅。所以導師認爲佛教內部已經産生了很大的變化,佛法的根本特質都不見了,最後被外道消溶掉,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佛法的根本就在雜含,可是大乘卻認爲雜含是小乘不了義,這個觀念害死人!阿含是一切法的根本,我們數典忘祖,把根本都忘了,後面就越來越流變了,與外道天化神化的思想又混在一起,最後搞到鬼化。佛教還有本質嗎?如何再生存下去?你們慢慢就能體會到厘清正見的重要,這是使病人恢複生氣的根本處,首先要建立起來。我常講:我今天在這裏講這些話都不是很高深的佛法,恰恰是佛法最基礎淺顯的,也是大家所忽視的。但這個最淺顯的根本基礎建立得好,就可以在上面建高樓大廈,幾十層幾百層都可以。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要說建高樓大廈了,建平房都會倒,就好比建立在沙地上,很危險的。所以我常講:我沒有什麼德行,沒有什麼境界,但是我們建立的是法的根本,人人依循這個次第,人人都能解脫。我們真的能明白最簡單的,就能達到最高的。不要一步登天,選最圓滿最頓的,哪一個能頓得上去?最圓滿的理想,講是講得最好聽,可是哪一個能做得到?佛法不是在唱高調,不談虛無飄渺的高超圓頓,它是如實的,就在我們的生命中可以理解並實踐證明的,是多麼的平凡而如實!所以,我們這個課程雖然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其實是最重要的。導師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對無常的道理不能圓滿的理解和接受,一定會走到和外道一樣的非無常非無我的反佛教的立場。身爲佛弟子變成反佛教的立場,那不是很悲哀嗎?佛法不是很悲哀嗎?佛教不就慘了嗎?大家就知道這何其重要!這也就是導師用心的地方。
《解脫之道講記 b14 叁法印 一 諸行無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