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個歌,歌裏怎麼講的呢,我的上師始終想著衆生的事情,我自己時刻想著我的事情,我的上師每天做衆生的事情,我自己每天做私人的事情,他以一個上師與自己做一個對比來贊歎上師。我們相續當中,如果一旦真的生起了除了衆生以外,其他自利沒有的話,這就是菩提心增長修持。所以很多人的矛盾、沖突、痛苦都是以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心來的。你們看一看你們家裏,有些人吵架,或者人與人之間的不和,全部都是爲了自己,因此我們盡量放下自己的事情。盡量幫助衆生,提升衆生的利益。
問:家裏佛堂與居室不分的,怎麼解決?
上師回答:一般來講,我們嘎當派的有些教言說,一個房子裏面有佛像、佛經、佛塔就算經堂了。如果我們以惡意毀壞,或是染汙了經堂,按《毗奈耶經》講過失相當大,現在在家居士,每個人的狀況不相同。有些家裏反對的非常嚴重,有的也設經堂。也有方便方法。每一個人情況不相同,如果自己設佛堂不方便,當然從內心當中對佛陀有敬仰之心。不一定非要設一個佛堂。以前在文革時期,我記得鄰居一個老大媽,當時政策完全不相同,當時不敢戴佛像的,她就在自己脖子上戴有一個小小的口袋。小口袋裏裝著佛像。她的佛堂就是自己隨身的小口袋,當時跟任何人不敢信任的,我跟她放牛的時候,她就把佛像放在草地上在佛面前念誦、祈禱。我問他爲什麼這樣,家人也很難信任的。她只好在方便的時候。把口袋裏的佛像放出來,做供養。所以我想如果家人非常反對,也不一定非要設一個經堂。只要自己的心跟佛陀一直不分離,這一點很重要。
問:剛學密宗不久,密宗裏的各種心咒和手印。是否一定要上師傳承才能自己念?
上師回答:密宗的心咒和手印有傳承是最好的,但像觀音心咒和金剛薩埵心咒。這些的話即使沒有得過傳承,自己念誦也能獲得很大的利益。因爲有些心咒的話,不僅僅是密宗當中,顯宗也有很多心咒,比如說般若經裏面也有????心咒,也有大悲咒,往生咒等等。漢傳佛教的規矩。雖然沒有任何人念誦,但是很多居士可以發心念誦,是不矛盾的。可以自己念誦。
打坐的時候如果接電話,回向是否要重新做。我們不管是念誦還是修法,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完全靜下來最好,尤其是打座,手機關掉是最好看。實在不行的話,念咒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如果實在不行,一邊解決問題,也是有功德的。
問:我想問堪布,以什麼樣的方式增長智慧和信心?
上師回答:剛才我也說了學佛的時候,信心和智慧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但是要獲得智慧的話,一定要長期聽聞佛教的教義,自己也應該看書,通過各種方式增長自己的智慧,進一步認識佛教的甚深奧秘,這是增長智慧的方法。增長信心的方法,經常聽一個善知識的教言,看一些上師諸佛菩薩的傳記,自己與凡人的想想與諸佛菩薩的行爲,他們發心相比較,比較的時候完全得出來,我們的這種行爲和所以的諸佛菩薩的行爲和發心目標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我想只要長期的對佛法聞思修。自相續的智慧、信心、悲心一定會越來越增上。
(聽不清)
我們在這個修學過程中,不管上師是否在身邊,看自己的修行是進步還是落後呢,麥彭仁波切《定解寶鬘論》已經講了,如果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越來越大,對衆生的悲心越來越強烈,而且對衆生生起嗔恨心,産生的煩惱越來越少,說明修行越來越進步。如果我們的修行表面上看起來,但實際上對衆生的大悲心和佛菩薩的信心越來越薄弱,說明自己修的境界並不是很如法的,所以在有些過程中,自己再叁觀察,看看你對衆生的悲心是不是越來越強烈,如果強烈的,你的修行境界肯定是正確無誤的。
問:我在網吧,雜音很多。該怎麼如理34種無瑕,其中一條不具備,就會與正法修法無緣,我們凡夫人産生這種定解,還不如不聞思,該如何如理思惟。
上師回答:《普賢上師言教》所講的叁十四種無瑕,其中一個具足,不能變成修行人。這麼多的條件當中,如果一個是非常強烈的話,很有可能我們相續當中所以善根斷掉,比如說我們如果轉生到地獄中去,如果轉生到其他的八無瑕當中去。沒有修行的機會。其他一些無垢光尊者《如意寶藏論》中所講的,16種條件當中,如果自相續中生起邪見,或者嚴重的嗔恨心,很有可能毀壞你的所有善根,就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你必須要全部具足所有的34種,否則的話我們一個法也修不成,不是這個意思。雖然我們全部不一定具足,但是具足一部分,也可以變成修行人。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相續當中,生起一種非常嚴重的違品的話,很有可能毀壞整個修行的機會,是這個意思。
問:那這是我理解不足,但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舍棄上師叁寶!
上師回答:你剛才說的這句話我非常喜歡,無論如何在有生之年不舍棄上師叁寶。這一點我希望每一位道友都應該發這個願。我們菩提講堂坐滿了人,這位道友他很精進,自己可能家裏或者單位沒這個條件,但是去網吧上網。跟我們聊天。但是他說的一句話,對我們每一個佛教徒來講也是很重要的,我今天跟我們學院裏面,慈誠羅珠堪布????,今天我們下午在我的寢室裏面一邊喝茶,一邊說了一些話,從中我們說了,法王如意寶雖然已經圓。我們在他老人家面前受過這麼多佛法,大的修行境界不敢說,但對叁寶的信心不會舍棄的,我們剛才也是看到這樣的事情,我非常希望我們這裏的道友都要發這個願,不管怎麼樣,在有生之年不舍棄上師叁寶,有這樣一個理念的話,我想你今天參加我們經堂的討論,應該說是有意義的,乃至你的生生世世當中,在阿賴耶上種下一個菩提的堅固種子。永遠也是不會毀壞的!
上師您好!請上師爲我女兒做一下皈依!
上師您好,請上師傳我黃財聲心咒。
想發財啊?!
我在供奉黃財神,謝謝上師!
問:學習入行論的深入,信心非常增上,現在是法王如意寶的上師瑜珈。但不自覺的就會觀想到您,雖然知道勝義中所有的上師都是一體的。但總有一種心口不一的感覺,不知上師能否造一個您自己的上師瑜珈。方便我們早晚課念誦。
上師回答:我的上師瑜珈還沒想到,再過幾十年再看看。以後再看吧,大家修的時候,法王如意寶是真正的聖者,這樣的修的話非常圓滿,加持力非常大的。
問:關于在平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很多上師的殊勝的修行法門。比如厭離今生等等,在以前的修習過程中,從來沒觀察過自心。所以自相續沒有這些善根,平時在思惟的時候,總會觀察到別人的過失,自己的心無法平靜下來。甚至有時會生嗔心,反過來責備自己不要觀察別人的過失的時候,又會隨外境會轉。不知道怎麼辦?
上師回答:每一個凡夫人在學習當中,剛聽到上師說的厭離心、菩提心的一些教言。可能收獲比較大,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不是那麼好的效果。原因就是我們很多人在城市當中,環境比較雜亂。平時我們的工作和一些瑣事比較多,這樣的障礙會覆蓋我們的心性和智慧,在修行當中往往不能上進,尤其是說別人的過失,想別人的過錯。其實這不是很合理的。但是學大乘佛法的人,盡量多觀察自己的過失,要盡量少觀別人的過失。少說別人的過失。?????盡量控製自己。這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學完法之後,懂得道理之後,馬上會做的到。這也是不一定的。
問:鄭州菩提學會的學員,今天我們討論到49課,感覺我們在觀修方面有欠缺,理解不透徹、我們在平時怎麼關注自己心的來住去。
上師回答:這個道理以後講智慧品時會說的。因爲心沒有來、住、去,像這些道理,一般世俗當中觀察可能有困難,按勝義谛的智慧來觀察的時候,真實認識到我們心的本性。比如我們現在有些人生嗔恨心、貪心、産生各種各樣的煩惱,但是這些煩惱你如果真正用空性在觀察的時候,全部會消失于法界。因此在佛經裏也說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說的原因就是要了到我心的本性。
問:謝謝上師,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上師讓我們早上安住修半小時調伏內心。如何安住
上師回答:如果你能修習華智仁波切的菩提心的修法也可以,如果實在不能,每天在入菩薩的內容全部或直接利益衆生的行爲和信心,這樣以後,你每天所學的內容,在自己心裏面慢慢的串習,慢慢的觀想,這也是修持菩提心的一種修法。
問:請上師傳一個法王如意寶的心咒,還有??金剛。
上師回答:今天菩提講堂的佛法的開示基本上都結束了,希望你們回去之後,當然剛才大概1個小時的提問,也是比較短暫的。從中得到很多的問題,集聚很多的問題,也有一定的困難。但關鍵在于我們這樣的串習很重要。我覺得我也是,通過網上,只要有機會,只要有時間的時候,盡量上來跟大家溝通。你們有時間也盡量溝湧,因爲我們現在世間當中,有無數的人全部沈浸在亂七八糟的這種境界中。非常非常的可憐。我們少數的佛教徒,通過網絡,對佛法産生信心真的有功德的。無垢光尊者《竅訣寶鬘論》裏面,講了思惟佛法講了六種功德,你們方便的時候多看一些,多學一些。我們很多道友,早上叁四點就起來開始修行,念咒,真的很精進的。通過別人的精進努力,恐怕很多人也有一些督促自己,勉勵自己的作用。而且我們這樣聽一堂課的功德也非常大的。接下來過後,我們回向善根于一切衆生。今天可能有個別的道友沒有輪到,剛才在網絡人很多人提問,一直在舉手,但是因爲人比較多,沒辦*輪到。但下一次應該可以,如果道友當中有人每次提問題,每次都輪不到,你就可以文字上給我們提示一下,我們也可以特別的照顧你也可以。你就可以說我每天都在舉手,爲什麼沒輪到我啊?那我們特別安排也有必要的。但實際上,我想大有這麼多人,應該有信心的,這一點很難得的。非常感謝大家。
我剛才說的兩件事情大家要記住,一個是念金剛薩埵心咒。大家好好忏悔自己的相續,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要忏悔,這一點很重要的。還有件事的話,以後學習入行論一定要精進,不要再掉下去了。再次我們要關愛孩童,從小培養一個很好的教育,一定要受好的教育,希望你們這個禮拜當中,下來之後做的事情就是這個,你們佛教徒應該幫助別人,尤其是對孩子們,你給他們一支鉛筆的時候,要說以後發願不害任何衆生。其實小孩子的一句話,在他的心地裏面根深蒂固,也許永遠不會忘的,所以這也是一種弘法利生,所謂的弘法利生,不一定非要去浩浩蕩蕩的去度化無量的衆生,哪怕是一個人的相續當中種下一個菩提的善根。這就是我認爲弘法利生。你們今天參加的每一個人都有弘法利生的責任、機會、和發心。所以我們作爲大乘佛教徒,不要天天想著我吃什麼、我喝什麼。我的生活怎麼樣,每天不要想著自己。我們現在????不長的時候也會毀壞的,在那個時候,我們心相續中種下大乘的善根,生生世世難以摧毀的。所以大家要記住這一點,最後祝願大家一切快樂。謝謝!我們回向一切善根。
《金剛薩埵開示(網絡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