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從“入坐”開始
*時間得當下自己去找
講皈依之前,講一下入座。
入座,就是每一次做加行的時候都要做的,入座也可以在每一天早上醒來之後就可以做,哪怕你接下來不去念經,只是剛起來你用入座的方式入座一下的話,那你一天所有的事情,所做的功德都是非常非常清淨的,自然功德也是很大的。而且你的心就會在一種清靜的狀態,一種很平靜的狀態。所以大家要記住入座的功德,大家不要看入座的內容很簡單,就想著入座太容易了或者是太方便了,有這麼大的功德,這有可能嗎
平時講念經的功德的時候,也有人想,能有這麼大的力量嗎?能夠這麼快消除掉這麼大的業障嗎?都會有這有的疑問。當有這有疑問的時候,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爲我們是佛教徒,當有這些疑問的時候我們就是不相信佛法叁寶功德了,這個疑問就是非常可怕的,還會危及到皈依的戒律。對于佛教徒來說,對佛法叁寶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心以後,才能得到這個加持。
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能以入座的方式去做的話,自然就會有很多功德。這個一定要記住,在修行的路途當中,一直到成佛爲止,這都是我們要用的東西,我們不能把它當做一個兒戲,只是聽聽罷了,回去以後就忘記得一幹二淨。再去問的話,也許你有這個機會也許沒有,沒有的話(又不記得了)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現在有這樣的機會的時候我們都要把它記錄下來,把一些細節都要記錄下來,牢記在心裏。
我們每次做的時候按照這個做下去的話,自然對自己的修行才會有一個進步,重視這一點才會有進步。要不然我們只是去聽聽,只是去求求加持,每次上師下來(來漢地)的時候,求上師灌頂一下,求上師加持一下,然後過去就過去了,這樣的話說是有意義也有一些意義存在,說是沒有意義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上師從那麼遠的地方跑下來,給你們摸摸頂,灌個頂就回去了,你們修行方面的知識一點也沒有學到,自己也不去學也不去求,這樣的話就沒有進步了。而修行必須就要有進步,你們渴望著要成爲一個真正的佛家弟子要修下去的話,那你們一定要重視一切修法。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該做的都要去做起來,從當下開始一步步做起來,而不是以後要怎麼怎麼做。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就要想我們剩下的時間。說個不好聽的話,剩下的時間是不多的,半個人生都已經花掉了,剩下的有沒有半個是不一定的。生命是無常的,死亡在什麼時候降臨都是我們掌握不住的,所以每時每刻都要銘記著這個,這並不是一種悲觀的方式,它是一種積極的方式。一定要去想,不要覺得我整天想著“死”,這個不吉利。死亡,本身就是一個事實,它沒什麼不吉利的。要去想,想到了以後才會去做,要不然的話,我們現在是30歲,我們會去想我還能活個五六十歲,我們都會給自己這樣留給後路。或者是我有多麼多麼的忙修不起來,沒有時間,用很多很多這樣的理由遠離佛法和修法。
那當然師父也沒辦法,你很忙沒辦法了,那你就念念經就過去了。其實不是上師不慈悲不教給你們,是你們自己找出了這麼多的理由之後,我也沒辦法啊。你說沒有時間,我也不能說你一定有這個時間。你沒時間就沒辦法了,但是那就不用修加行了,念念經念念心咒再說吧,等明年我來了再說吧,那一年又過去了。第二年來了,我還是沒時間啊師父,那明年來了再說吧。那這樣慢慢慢慢我們就接近死亡著,就是這樣一個概念。
所以我們必須要當下做起,你真正努力去做的話,你再忙再忙再忙,你一天24個小時裏面,一個小時你是百分之百能騰出來的吧。但是我們懶惰的那個心就是不去做,那你晚上晚睡半小時,早上早起半小時,一個小時就出來了。你不需要睡十幾個小時,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多少?7個小時。我看你們有些都已經超過了,有的睡十幾個小時。
其實在自己的每一天裏面都可以騰出一點時間出來。我們吃飯的時候,閑聊當中,走路走快點,這樣時間就出來了。不是你沒有時間,而是你不去找時間,時間當然不會去找你的。所以時間我們自己要去找,你在閑聊著說著廢話,不如多念幾個心咒,這樣騰出時間出來,修行才會有進步。不要等著你有時間的那一天,不會有的,時間得當下自己去找。
一個真正修行人一天的時間,可以這樣來做。一天閑著的時候,你就不要睡懶覺了,最起碼一天用四座或者叁座的方式去做功課。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一天兩座或者一座也可以。有時間的時候就多坐坐,雙休日我不約朋友出去玩,我就呆在家裏。那麼你不出去玩,你是不會死的,但是你不修行的話,你死的時候麻煩事情就大了。周六周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有時間,最起碼哪怕你就是再累再沒時間,你騰出兩節課來做做功課,是最正常的了。一定要這樣做,這是最最重要的。
*醒來睡前不忘頂禮叁拜
然後我們就再不多羅嗦,進入“入座”裏去。入座不一定是我們修加行時才能用,其他時候不是不能用,不是這樣的概念。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可以用,哪怕我不念經的情況下,我早晨起來入座一下,都是非常非常殊勝的。這個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一定要重視這一點。
入座簡單來講,就是坐在這兒准備念經,准備做功課這就是入座。整個入座的過程,有叁種方式進行入座,要身口意具備這個條件。首先身體上要具備條件,我以前說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做,就是睡覺前磕叁個頭,起來的時候也一定要磕叁個頭,不洗漱都行。如果不這樣做,睡覺時就像一個動物一頭豬一樣躺下就睡著了,醒來了爬起來就走掉了,這跟動物沒什麼區別的,這本身就不是一個吉祥的象征。所以我們睡前醒來磕頭,要盡量做到,這是個很好的緣起。
晚上頂禮叁拜後,再能夠用臥佛的方式去睡的話,那你的惡夢會沒有的,你的煩惱也會沒有的,你的很多夢裏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都不會存在的。但是你像一頭豬趴在那裏的話,那什麼惡夢都會進來的,一個晚上都睡不好的。用臥佛的方式睡,夢了也會夢到吉祥的夢。夢裏,也可以白日做夢那樣,去極樂世界看看也有可能的,所以用臥佛的方式去睡是非常殊勝的。在藏族人的風俗裏,如果一個小孩四腳朝天的躺那裏,大人就會過來罵了:啊,你這麼不吉祥啊,四腳朝天。如果趴著又要挨罵了:你人是死了還是怎麼了,整個身體都趴著那裏。而且胸口貼在地上,那是不好的。所以經常用臥佛的方式睡是最好的,會少很多煩惱和惡夢的。
睡之前,對著床頭磕就行了,大家要知道,我們爲什麼要在佛堂磕頭,就是對佛法叁寶沒有信心的原因。所以我在佛堂磕頭的時候,我才覺得這裏是有佛的,我要給佛磕頭,在自己的床頭或者是其他地方就沒有佛存在,我就不磕了,這就是不相信佛,對佛的信心不夠的原因。我們那裏有位上師,岩嘎仁波切,這位堪布見狗頂禮,見豬頂禮,見牛頂禮,見人就更頂禮了: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見什麼就頂禮什麼,他說佛是無處不在的。那裏有條狗:啊佛菩薩,頂禮頂禮;在河邊走著,看到一條魚:啊佛菩薩頂禮頂禮,因爲他對佛的信心是堅定不移的,那裏都存在著佛。
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信心以後,那佛是無處不在的。蓮花生大士不是說了嗎?當你有信心的時候,每一個人的頭頂都有一個蓮師存在,你有信心的話,蓮師就守候著你,在你的頭頂上保護著你啊。就是要有這樣的一個信心以後,才會有一個自我約束。因爲當我要起一個嗔恨心的時候,啊不行,佛會知道的,因爲我頭頂就有蓮師,他會知道的,我不能發火,發火他會罵我的,呵呵。這就是自我約束,這樣去做才會有進步,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對佛法的信心才會增長的。所以磕頭也可以在床上磕。
*讓“身、口、意”入坐
“身”,雙盤最好的了,雙盤不了可以單盤,單盤不了的話,可以散盤,散盤不了的話,你們可以躺著,(哈哈這是開玩笑呐)躺著也不行就趴著呗,呵呵呵呵。散盤著身體要具備7種條件,毗盧七法。
第一法要雙盤,做不到就散盤。
第二法身體要坐直,身體直,裏面的脈就直了,脈直了,自己煩惱的事情就會少,然後不會困。如果你這樣沒精打采的這樣坐著或者靠在那裏,肯定會困,不困才怪呢,別說結定印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第叁法手結定印,右手放在左手的上面,兩個拇指對著,放在肚臍的位置。
第四法兩臂展開,腋下要有一個空間,兩只胳膊的形狀就像快要展翅飛翔的鷹。明珠仁波切講過一個故事,他在美國的時候,一大早他在廣場上走著,見一個人在打坐,但看他入座的方式有點奇怪,他的兩只胳膊一直在這樣著(老鷹飛翔時煽動著兩翅)。
仁波切就跑過去問他:“喂,你在幹什麼呢?你是不是在打坐啊?”
他說:“是啊,你是不是藏地的師父啊?”
仁波切說:“是啊。”
他說:“我有一個問題要問問你。”
仁波切說:“什麼問題啊?”
他說:“佛經裏面講了手結定印的時候,兩臂要像雄鷹展翅飛翔,這個太累了。”
仁波切說:“爲什麼會累呢?”
他說:“那展翅飛翔不是這樣嗎?一直在這樣嗎?這個太累了!!”(師父兩只胳膊如翅膀煽動著,弟子們大笑)。
明珠仁波切說:“不是這樣的,只是形狀要像。”
第五法,頭稍微往前低點。
第六法,眼睛看向鼻尖這個方向,但別盯著鼻尖啊,要是這樣的話就暈了,呵呵。
第七法,舌尖要頂著上颚。這就是入座時身要具備的條件。
“口”,所謂的口要具備的並不是要說什麼,這裏簡單的講就是“排氣”。把我們從無始以來“身口意”所造的所有的業,都排出去,讓自己的身心變得非常清淨,回歸大自然,回歸自己最原始的狀態。
首先用大拇指壓住無名指的指根,另外四個手指要壓住大拇指。在佛教裏這叫金剛拳,然後我們可以開始練武了,呵呵,開玩笑。兩手握金剛拳壓住腿的大動脈,然後伸出右手的無…
《每天從“入坐”開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