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首楞嚴叁修證▪P3

  ..續本文上一頁許多基因技術在專利化、商業化的過程中産生很嚴重的問題,未來人類如何處置自己,可能家人在你生下來之前就可以幫你決定,甚至連藥廠都有權參與意見,因爲你的某組基因可能已經成爲他們的專利,你的存在成爲某些公司的專利,又或者當基因是可以被預覽調閱時,保險公司將那些具有某些基因問題的人排除在外,這些發展都要很小心的。(相關資料請參閱,《前未來》,大塊出版)

  所以首楞嚴叁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幫助我們增進各種能力,讓我們有所依止的,當然依止不是說佛陀救救我,而是我所有的問題都是佛陀的問題,佛陀應該幫我解決,其實很多人作早晚課或拜佛時都懷著這種心態,不是這樣的!而是祈請佛陀幫助我們增長智慧及力量來解決問題,請佛陀當我們的導師,來幫助整個人間向上,乃至整個生命界、宇宙,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諸魔,魔就是障礙,把各種障礙去除。所以我們看佛經的時後要貼近生活,不要看過去就算了,而是要執行佛法的內容,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諸佛現空實如幻,和合而有無作者,皆從憶想分別起,無有主故隨意出」

  「諸佛現空實如幻,和合而有無作者」,現空如幻,是根本是修持首楞嚴叁昧的根基,一切都是和合而有,沒有作者,如同《首楞嚴叁昧經》中佛陀說:「一切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各位,如幻是宇宙現象的事實,有些人說我看不出如幻,有執著就看不出是如幻,但是實相就是如幻,諸法都是空,從和合而有,無有作者,是沒有主體的,所以沒有「我」的存在,是無我的,有時候對「我」還可以分類成「人我」和「法我」,「人我」是指我們自體,五蘊、六根,「法我」是指宇宙中的所有現象,而「人我」和「法我」其實都是無我,都是空的,因爲一切都是因緣所成,我們是從和合而有,無有作者。

  這裏很多人會問,那我是什麼?「我」是依和合而有,除了和合而有,不再有別的,有些人會想,這樣很不習慣,沒有「我」,生活要怎麼辦?在此告訴各位,除了這點不習慣之外,其他一切還好,也沒有什麼不同,因爲知道這個事實,或有我無我,對自己的人生都沒什麼改變,但就根本來講,是解脫與不解脫的分別。

  「和合而有無作者,皆從憶想分別起」,這作者就是主體、自我,都是從憶想分別起,注意,「我」是從憶想分別來,一般人認爲是「我」去憶想想分別,但其實是憶想分別産生「我」的。所以宇宙不是由一個大我、中我或小我創造出來的,世間是從分別來的,分別意識的産生建立了對象以後,回過來建立主體,所以「我」根本不存在,「我」是從憶想分別中産生,因此「和合而有無作者,皆從憶想分別起」,沒有主體!是從憶想而出,所以不要去找自己的根本,你的念頭就是你的根本,沒有念頭的作用,你就停止了,念頭止息了,「我」就消失了,「我」消失之後會産生力量。

  大家可能有疑問,懷疑自我消失是不是從有變成無?這是墮入兩邊的想法,空不是有也不是無,「無」是「有」的對待,「無」是一種思想習慣,是用來面對「有」的,但是「空」不是只有或無。

  其實「我」是虛妄的,「我」到底是什麼,沒人知道,從「我」還會産生「我所有」,本來只有核心的「我」,現在還有「我所擁有」的東西,「我所有」的範圍很廣,例如我的衣服、我的手表、我的先生、我的子女、我的財産….等等,這裏面還有「最我的」,什麼對你來說是「最我的」?從裏面的「我」到外面的「我」,例如有些人爲理想而奮鬥,這個理想(的我)比自己還大,這種「思想的我」用不好是很可怕的,會變成最殘忍的咒語,各位想想近代曆史上誰的咒語最可怕?一句咒語就可以殺了千萬人?希特勒。多少人爲了法西斯的理想,連親如妻子兒女也可以放棄,很多「偉大」的理想是要小心地檢視的。佛法是沒有意識形態的,修行人可以追求理想,但是絕對不會把自己神聖化,並且絕不會用自己的理想去傷害人。

  在此建議大家也檢視自己,對你來說,什麼是「最我的」?我執最深的地方在哪裏?

  其實這種東西在禅七裏面顯現的最清楚,在禅七裏面很多人的「我」都跑出來了,對自我抵死不放,例如多人說「我」要修行成就,其實修行成就時,還有一個「我」來修行成就嗎?所以在禅宗裏面有一句「打的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把我放下了,有人說這時候會大哭一場,其實不一定,大哭一場的也不一定是。其實就是放下了,心打開了,沒事了,就是這樣。

  佛法中的「無我」是什麼意思?「無我」從來沒有否定存在的現象,「無我」的人絕不會否定有一雙襪子的存在,「無我」不是否定自身的存在,而是把放下包住自己的限製,把線拿掉,黑松汽水曾推出一句廣告──「劃去心中的那條線」,我認爲很好,把對自我的執著拿掉。

  「我」絕對是涉入其他生命的,我的心裏一定包含大家的心,所以「無有主故隨意出」,這是最基本的概念,「我」是如幻的,不用去否認這個現象,它本來就是因緣所成,你要否認這些現象背後意味著你認爲它們是真實的,但這不是存在或不存在的雙邊思考,無常、無我、空就是把執著放下,把那條線拿掉。

  「是故法界圓成實,一切如來皆真實,本自不生諸如來,現成實相後無滅,陰、入、界種皆不攝,如先中後等無別。色受想行識皆如,叁世如如幻影法,無所有法無來去,一切法等衆生等。」

  所以這個法界就是圓成的實相,諸佛看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對我們來說,我們有煩惱,佛陀知道我們有煩惱,但是不是決定我們有煩惱,煩惱是虛妄的,破除虛妄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這個虛妄破掉,另一種是值接放下它,煩惱無主不實,何必煩惱?

  用否定面徹底摧碎之後再進來,「是故法界圓成實,一切如來皆真實,本自不生諸如來」,各位要注意,這才是首楞嚴叁昧的核心所在,既然一切是無實,那麼一切何不真實呢?佛法有一部分一值在幫助我們清除貪、瞋、癡、執著,既然放掉一切,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首楞嚴叁昧基本上是從如幻叁昧回來之後一種積極的叁昧,首楞嚴叁昧的積極性是很可怕的,這種積極性已經作用到「完全被動的主動」。什麼叫「完全被動的主動」?它根本不動時,例如惡魔要對首楞嚴叁昧産生攻擊時,首楞嚴叁昧就由魔王的攻擊行動中自動攻擊魔王,把魔王綁住。當魔王起念要阻礙首楞嚴叁昧時,魔王的起念就是自己的限製,由此可見,首楞嚴叁昧的積極面向是很可怕,力量很強大的。

  所以在修習首楞嚴叁昧時,心態要整個翻轉。一切皆空,一切不可執著。但既然一切不可執著,何妨一切精進而行?所以從「諸佛現空實如幻」到「一切如來皆真實」,所以這裏說「本自不生諸如來,現成實相後無滅」,在《首楞嚴叁昧經》中,佛陀化現無量如來,每一個天人都覺得只有自己前面的佛陀是真實的,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爲實,這些如來本自不生後亦後無滅,隨意而出,所以各位,今後大家都是自在的行者,隨意而出,因爲現空如幻,無有主故。

  剛剛從體性實相來觀察如來,因爲本自不生,所以究竟不滅,無有主故,隨意而出。現在從時間及空間上來觀察如來。

  「陰、入、界種皆不攝,如先中後等無別。色受想行識皆如,叁世如幻影法,無所有法無來去,一切法等衆生等。」

  「種」是佛法在分析宇宙根本元素的用語,例如四大、五大、六大等等,諸佛如來不是被四大所攝,也不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所攝,佛陀不是宇宙中任何現象所能攝受的,也不是被時間攝受的,所以如來「如先中後等無別」,過去、現在、未來等無差別,于等無差別,建立極平等相,一切平等,根本平等,究竟平等,在佛法裏用「如」來表達平等,如者,真也。

  所以如如,如來,如去,心如、法界如,一切如,色受想行識皆如,過去世如,現在世如、未來世如,以如幻法故,以如影法故,以如所有法故,無來去,一切法皆是平等,一切衆生平等,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平等,于一切法平等。所以這邊從現空、如幻,無有作者到一切皆實都是絕對平等,這是首楞嚴叁昧的重要基礎。

  「現觀一切平等力,現成廣大如來力,大悲如幻實相力,疾證無上正等覺,心如虛空無可得,常得不離值見佛,自在、自然、無生智,現成而得不隨他。」

  你現觀一切都是平等,不是說你去憶想分別所得到的平等,這是本然平等,這樣的平等力量就示現成廣大的如來力。以大悲如幻的實相力,能夠疾證無上正等覺,而這樣的境界能夠讓我們「心如虛空無可得,常得不離值見佛。」,如同《首楞嚴叁昧經》中所說:「常得不離值見諸佛。能以光明普照十方。得自在慧以破諸魔。得自在智。獲自然智。得無生智。能不隨他得。不斷辯才。盡未來際得如意足受無量命」,這裏注意一下「不隨他得」,佛法中的智慧是不隨他而得,當然,諸佛有加持、教導我們的恩德,但是最後是不隨他的自然智,就究竟意來說沒有人能夠加持你成佛的,所以現成而得不隨他。

  「佛大悲心力圓具,示現八相成如來,示現涅槃不永滅,示諸形色不壞相,遍遊佛土無分別,得值諸佛法性等,遍行一切諸行淨,人、天最尊無自慢。行魔自在離魔行,遍行叁界不動轉,示現六道不分別,善解法句示法義,了知文字平等相,于諸言辭無分別,常住禅定化衆生,行于盡忍無生忍,說諸法具生滅相,獨步無畏如師子。現見實相中道義,具足首楞嚴正見,現成法界實相中,首楞嚴叁昧本具。」

  諸佛依大悲願力,示現八相成道,並示現涅槃不永滅,涅槃是寂滅的意思,究竟寂滅了,不再有也不再沒有,在首楞嚴叁昧的境界中,能夠「示現涅槃不永滅」,而且能夠「示諸形色而不壞色相,遍遊一切諸佛國土,而于國土無所分別,悉能得值一切諸佛,而不分別平等法性,示現遍行一切諸行,而能善知諸行清淨」,在此請大家好好體會首楞嚴叁昧的的特質,即行使一切形色、現象,同時在相對性的另一端一得到平衡,這是中道行。

  例如經中「能示現于般涅槃而不永滅」,示現般涅槃卻不永滅,這是最相對性的概念,但是依首楞嚴叁昧卻能得到平衡,又例如「示諸形色而不壞色相」,顯現各種形色,卻不壞色相,這也是相對的概念;「遍遊一切諸佛國土,而于國土無所分別」,你去每個地方都不一樣,能感受到每個地方的差別和每個地方的美麗,但是心卻不會執著,雖知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之差別,但不執著一定要去極樂世界;「示現遍行一切諸行,而能善知諸行清淨」,爲了衆生示現一切諸行,同時了知一切諸行的本質是清淨的。

  「行魔自在離魔行」,現行一切魔自在的力量而離于魔行,所以首楞嚴叁昧行者去實踐任何事情,這事情是在因緣中去做的,但是在心中絕對平等,在兩個相對性的概念中能夠得到平衡,這就是首楞嚴叁昧的的特質。當然,在菩薩的不思義行法中都有這樣的特質。

  「遍行叁界不動轉,示現六道不分別,善解法句示法義,了知文字平等相,于諸言詞無分別,常住禅定化衆生,行于盡忍無生忍,說諸法具生滅相,獨步無畏如師子。」

  遍行叁界,但于法相中沒動轉,善解各種法句,了知文字的平等相,常住禅定卻能示現教化衆生,這是相對的概念,能夠入于禅定中,在定中又再另一邊教化衆生,安住在無生法忍中,卻說諸法具生滅相。獨步無畏成爲叁界中的獅子。「現見實相中道義,具足首楞嚴正見,現成法界實相中,首楞嚴叁昧本具。」整個法界都是在實相之中,所以首楞嚴叁昧本具。

  

  

《首楞嚴叁修證》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