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叫做好。說是你這個法門很妙,但是我修起來不相應,那就是不行了。所以,「好」應該是表示這個意思。
但是現在的人,還是我剛才說的這句話,如果你對般若波羅蜜能夠有深刻的認識,那你能夠修禅也是可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應該願生阿彌陀佛國。修禅、而又願生阿彌陀佛國,我認爲是最圓滿的!如果你不願生阿彌陀佛國,你修禅,就算是你得無生法忍也好,你未必就能一下子從叁界解脫生死苦!初果聖人也還是要流轉生死,不過他不到叁惡道去,在人天裏流轉生死。這樣說,你修禅就算你得無生法忍,你來生還是要受生死的,不如到阿彌陀佛國去見佛聞法是更好!
問:請師父開示見分、情分,弟子不懂,謝謝師父開示。
答:這個見分、情分,你說的把我也弄得不懂了!應該說「見分、相分」,應該這樣說。見分和相分,是唯識宗的一種名詞。
譬如說我們的眼睛看見一切的形相,能見的眼識就是「見分」,所見的一切形相就是「相分」。或者我們心去覺知一切的境界,心的能覺知就是「見分」,所覺知的就是「相分」,應該是這樣。
若說情分,應該說智,智與情相對,見與相相對,凡聖相對,大小相對。你若說情,就是智與情。譬如說我們修學佛法,感覺到佛法的開示是真理,「我要學習佛法,我要受叁歸五戒、修學十善,我要修六波羅蜜、叁十七道品」,你有這樣清淨的願望,也能這樣去修行,就可以名之爲智分,這是智慧。但是智慧是智慧,有的時候煩惱也會來的,就是想要去看電影、想要去什麼地方跑一跑,這就屬于情。就是我們凡夫修行沒到聖位的時候,有智也有情、有情也有智,智和情兩個打仗,就是這麼回事,應該是這麼說。
佛教徒就是逐漸地增長「智」慧、逐漸地消滅「情」,到了阿羅漢的境界,就是完全無情了,他完全沒有愛了。就是看見他的父親,和別人(不是父親)一樣的;看見哥哥弟弟,和不是哥哥不是弟弟,大家都是一樣的;看見個仇人(有怨仇的人)和親愛的人,大家都是一樣——真是怨親平等了!這不是妄語啊!
我們凡夫有「情」感覺正常,我信佛了,我還是要有一點情才對。如果是在佛法上的用功太多了,人家有什麼人情的事情,完全都放棄了;人家說你這個人信佛怎麼信到這個程度,都沒有人情了。
所以,情和智相對,見與相相對,應該這麼說。
問:是否每一位學佛的人都要發願往生淨土?
答:我也同意!每一位學佛的人都要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因爲往生阿彌陀佛國太好了!太好了。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住,這個世界有什麼好可愛的?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問題,這個世界有地震,還有大風、風災,又有水災,地水火風,還有火災、還有風災。這個地水火風,雖然我們生活上不能夠離開它,但是它有的時候也會傷害我們,這是一。另外,我們居住的地方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你無可奈何!說「我請律師!」請律師也無效。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這個地方不是太好。到了阿彌陀佛國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到阿彌陀佛國還有一樣非常好的地方,不需要找工作!不用找工作,所有的衣食住都是現成的。阿彌陀佛最初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他已經感覺到修行人爲生活的問題,耽誤、妨礙你修行,所以他創造了一個清淨的世界,取消這個問題!所以,到阿彌陀佛國非常好,這是一。
第二、到了阿彌陀佛國,自然的是叁十二相莊嚴。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我看,哎呀,人家長得那麼莊嚴、美好,我長得很醜陋,心裏面很不舒服。但是到了阿彌陀佛國沒有這個問題,大家都是莊嚴,這也是一個好。
第叁、到那裏就有神通,自然的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願意到什麼地方,隨時就可以去。你聽阿彌陀佛說法,也可以到他方世界,到藥師佛世界聽法,也可以到娑婆世界彌勒菩薩那裏聽他說法。聽完法,很快地又回到阿彌陀佛國去。你看,自由自在,有多好!我們在這裏住,就把你困在這裏,你完全不能自在。並且我們現在這個身體老病死,多苦啊!到阿彌陀佛國的人不老,你看這多好,不病,也可以說不死,因爲壽命太長了。
所以,我同意,每一位學佛的人都應該發願往生淨土!我同意。
問:人往生後八小時,或說十二小時,六根已不起作用,爲他念佛、誦經,他能否聽到,用什麼聽?
答:這個是那樣。我們願生淨土的人,當然平常你要多用功;多用功,你的心清淨,臨命終的時候正念分明。就是沒有悶絕以前,你心裏面正念分明、念阿彌陀佛、願生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就放光接引,就往生了,最好是這樣子。
若是自己的道力不夠,沒能正念分明,人家助念,自己也有時候不行。譬如說大家都在念佛,我也隨著念佛,但是我心裏面妄想,跑到高雄去了,這些念佛的聲音我們都聽不見,是不是?我耳朵也沒有病,但是人家念佛我聽不見,就是這個妄想很有力量。你要故意地不聽一切聲音,心裏面無分別住,你還不容易做到,還是不容易。但是,你若是妄想來了,就做到了!這麼多人念佛、又打引磬、又打木魚,都沒聽見!你看這妄想的力量很大啊!
臨命終的時候亦複如是,說我們給他助念,但是他心裏面有妄想,如果那個時候自己沒有妄想,心不顛倒,隨著一同念佛,也有希望能往生阿彌陀佛國。但是這個事情如果沒有做到,就是悶絕了;由明了的意識,到了意識昏昧,就是悶絕了,如果這是命終,就這時候開始死亡。死亡了,最後一剎那這個身體壞了、滅了,第二剎那中陰身出現了。中陰身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是正常的,你念佛他能聽見,他也能隨著你念佛,假設沒有特別的業障。特別的業障,就是這一剎那死,那一剎那就受果報了,這就是困難。
如果他是生到天上去,那也還算好;若是到了地獄、餓鬼、畜生世界,就是苦,你念佛、助念都不容易。唯有投生人,有一點希望,因爲現在的人避孕,一避孕,他想去投胎,不行;這時候你念阿彌陀佛他聽見了。他若是能聽見的話、沒有其它妄想的障礙,還有希望往生阿彌陀佛國的。
不過也有個問題,中陰身非常不穩定,就是他在短的時間,一下子就到很遠的地方去了,那麼你念佛的聲音他就聽不見了,也有這個困難。除非是這個人他對這個身體的愛著特別重(所謂守屍鬼;不過中陰身這個時候還沒有變成鬼,也沒有正式受果報),他若愛著這個身體,這時候也可能離這個身體不遠,那麼你給他助念,他也能聽到。「用什麼聽?」當然還是用耳。
問:亡者生前不會說國語,不懂國語,爲他用國語誦經,他能否受用?
答:這話是這樣子,他若能懂,假設他中陰身這個時候也信佛,他又能懂,他也可能共同地誦經。就假使不懂,但這個誦經的功德,是由回向輸送給他。你念經的時候,一心不亂地念經,念完經的時候回向:願此功德,使令他能夠業障消除,發無上菩提心,往生淨土。這麼回向給他,他還是能得到利益;即使沒有往生淨土,也能得到利益。
問:亡者生前不信佛,是異教徒,爲他誦經、念佛,恰當嗎?
答:也是可以。因爲也是念經的功德回向給他,還是能得到好處的,還是可以。
現在就是到點了。對不住,到點就是結束了。
我解答的問題,只是我提供這麼一點意見而已。你們還可以多讀經論、參學善知識,不要執著我的解釋。多謝各位。阿彌陀佛!
《說禅》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