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門品的啓示▪P2

  ..續本文上一頁樣苦惱的事情,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立刻的會有效。譬如說:這房子起火了,真誠的念觀世音菩薩,就有效。這是佛教徒才能知道。那麼其它的水災,一切災難也都是一樣,立刻的都會有效。這在《觀世音菩薩靈感記》、《高僧傳》上看,這個故事多的很,很多的故事,說到這件事。但是在上面還有沒有列出來的,在《觀世音菩薩靈感記》上看,還有我們佛教徒,還有其它的問題,也有很多,觀世音菩薩也照顧我們。

  我現在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說什麼呢?是兩夫妻之間的問題,夫妻之間,這個丈夫性格弱一點,太太的性格特別的強,虐待她的丈夫,使令她的丈夫很苦惱,是這個問題。這件事是在我們中國滿清時代的事情,是東北吉林,我是東北人,這件事發生在東北的吉林。這位先生姓高,叫高凡,他的太太姓範,樊江城。這個故事,很多的地方有提到。我暫時有一個地方先保密,在這先不說。這兩個人小時候是同學,在同一個學校裏讀書。這個時候,小孩子都很天真沒什麼,但是後來漸漸大了,在一起,就是有感情。高先生似乎是家裏面有多少財富的,這個樊江城,這個小姐家裏面,樊江城的父親還是個做老師的,可是似乎是家庭貧苦一點。最初要結婚的事情,父母還不是太同意,但是高凡還特別歡喜這範小姐,最後終究是結婚了。初開始結婚到沒什麼,但是後來逐漸逐漸的就有問題,就是太太的性格非常的潑辣,性格很暴躁,或者說是很惡,性情很惡烈的,時常虐待她的丈夫。結果使令她的丈夫一天一天的瘦下來。那麼父母看見兒子一天一天的瘦下來,最初的時候還不知道,兒子媳婦拿公婆也不看在眼內,就是公開的虐待她的丈夫,所以這母親心裏痛,連樊江城的母親都不同意,怎麼可以這樣對待丈夫,但是也無可奈何,你說什麼,她都不聽你的。不聽,那怎麼辦呢?後來這高先生的母親心是太痛了,所以對這件事非常的憂心,非常的關心。忽然間有一天作夢,說是你兒子受到媳婦的虐待,不是沒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因爲樊江城前一生,是在廟裏面,一個出家人,一個老和尚養的老鼠,這個高先生是個讀書人,到廟上去,也是弄這個老鼠,一下子不謹慎,把這個老鼠弄死了,所以這個老鼠恨他,今生要來報仇,非要把他搞死爲止的,是這麼回事情的,他欠她的命,所以今生來要命。說是這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呢?只好念觀世音菩薩,念《普門品》,也說到念咒,說到這個事情。那麼一醒來,知道這是一個夢,這位老母親心裏還算是好,心裏還是歡喜,總算有辦法了,那麼就是念佛名,念大悲咒,她還有念一個咒,念觀世音菩薩,這樣念。念了也沒有多久,也沒有什麼感應,然後也通知了樊江城的父母,也是念,也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也禮拜,也是買香花、禮拜、祈求。這樣求,求了叁個多月了,也沒有消息。但是爲父母對兒子的愛心特別強,還是求,這信心還沒有失掉,還是繼續求。

  這一天來了一個老和尚,老和尚來,不是講經說法,來相面.就是到了鄉村各處地方來相面,來相面,人都歡喜,就是來相面。這時候,樊江城也來了,她也來參加,來相相面,這樣子。相完面,這老和尚忽然說:「你們給我一杯水,拿一杯涼水來」,當然有人就給他准備一杯涼水,然後這老和尚就對樊江城說了:「莫要瞋!莫要瞋!」就是你不要發脾氣,不要虐待你的丈夫。「莫要瞋!莫要瞋!前生亦非假,今世亦非真」。前生他欠你一命,的確有那麼一件事,他是對不住你了,但是今生作了夫妻這件事,你也不要那麼執著,虐待你的丈夫,把它看淡一點,不要那麼執著。「前生亦非假,今世亦非真,鼠子縮頭去,莫使貓兒尋」。說你這老鼠要回頭,你不能一直地向前沖,虐待你的丈夫。虐待的太過頭了,貓就來了,你這老鼠就受不了。就說這麼一句話。說完這句話呢,他喝了一口水,就向樊江城噴了一口水。其實她,大家都是聞名的,知道這樊江城是很厲害的,你這老和尚怎麼可以對她這樣子,爲他擔心這件事。但是樊江城默然,沒有出聲就回去了,就回家去了。回家去以後,就完全轉變了,就變成一個賢妻良母,對于公婆也好,對于父母也好,對于自己的丈夫也好,都是很溫和、很親愛,孝順父母公婆,也愛護自己的丈夫了,完全轉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了,那麼有這麼一件事。

  這是說,我們人與人之間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很難解決的問題,而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普門品》,念大悲咒,還是念什麼咒,就有效,就是有效,能夠改變這件事。所以我們應該多多的、常常的念《普門品》,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是對的。這樣子,對于我們有所求的事情,就能有效。這是說太太性格暴躁,虐待丈夫。如果丈夫虐待太太也是一樣,也一樣應該有效,可以求觀世音菩薩的,那麼這是一樣。

  其中,在《普門品》前面,我是說:能夠救護衆生的七種災難,火災、水災,這些問題,這是七樣。另外還有兩樣,還有兩件事,是什麼呢?就是求男、求女,或者是父親、或者是母親,結婚了,沒有兒女,希望有兒女,但是偏偏就是沒有,那麼也可以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能滿願的。能滿願這件事,當然有人可能已經有這件事,可是在《觀世音菩薩靈感記》上說到一件事,就是這兩夫妻沒有兒女,聽人說:觀世音菩薩慈悲,我們常能夠禮拜、贊歎供養觀世音菩薩就會滿願,兩夫妻就這樣做,一個念觀世音菩薩,一個念《普門品》。有一天作個夢,夢見有個老太婆,拿一個盤子,盤子裏面有一個小孩,送給他,這個母親作夢,這個母親就伸手要去抱這個小孩,忽然間,中間有一條牛過來,這小孩沒抱到,醒來就知道是一個夢。結果過了不久,也就是有孕了,也就生了孩子,心裏面也很歡喜,但心裏面還在猶豫,不久這小孩就死掉了。死掉了,心裏面還是不歡喜,不歡喜,有的時候,就把這件事向人說,向這個人說,向那個人說。就有人忽然間就有靈感就說:「這牛在中間障礙,你是不是吃牛肉?」「哎呀!是啊!」這兩夫妻歡喜吃牛肉,所以因爲這件事,你想要得一個小孩不容易。那麼他就從這以後不吃牛肉,果然後來又做一個夢,夢見觀世音菩薩來了,拿個盤,又送個小孩,那麼這母親作這個夢,就把這小孩抱過來了,一醒了,知是個夢,這回沒有牛,果然也是有孕了,後來也是得一個小孩,有這樣事情。這樣事情,就看出來,觀世音菩薩他不說話,他給你一個夢,也等于是說話了,告訴你,你有問題,你把這問題解決了,就會有小孩了。所以我們若是有這個問題,我們也應該想一想,那麼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能解除七種災難,還能滿足我們求男、求女的願望,加起來就是九個了。另外有叁樣事情,就是我們如果感覺到自己,貪心大,這個貪心特別大,或者說,這個欲心特別大,特別強,自己都不高興這樣子,但又做不得主,這也是一個苦惱;第二:我脾氣大,瞋心大;或者是其它的愚癡,沒有智能,很多的事情都搞錯了,也引起了很多的苦惱。貪心重、欲心重、瞋心重,容易發脾氣,或者愚癡心也是很強,那麼怎麼辦?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普門品》也說了:「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離欲,欲心就會減少下來,瞋心也會減少下來,或者愚癡心也會減少,就開智慧了,能減少、能消滅我們貪瞋癡的煩惱,觀世音菩薩有這個力量,只要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也就有這個靈驗的。

  我們佛教徒本來說修不淨觀可以對治欲心,修慈悲觀就可以對治這個瞋心,或者說是修這個緣起觀能對治這個愚癡心,但是我們修不來,修不淨觀,修不來,修慈悲觀也修不來,修緣起觀也修不來,那怎麼辦呢?沒有辦法!現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慈悲,你就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行,對觀世音菩薩表示恭敬,你常常能憶念,常常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可以滿願。你看這件事情,這就比較容易,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件事比較容易做,不是很難,我們可以做,可以解決這個欲的問題,也能解決發脾氣,瞋心大的問題,使令我們開智慧,這也是非常好。

  這個愚癡、欲心大,的確是個問題,有很多的過患。但是我們凡夫有這種問題的時候,你想解決,自己還不想解決,明知道不對,還是隨順這樣做,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這樣做,而不肯用自己的智慧,改正修正自己的錯誤,還不肯做。你看這明知是火坑,還往裏面跳,這等于是這樣子嘛!那麼現在我們還是可以說這句話:「我們幸而是佛教徒,有觀世音菩薩慈悲,我們就得救了,我們可以多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得救。」

  我再講一個故事,說到觀世音菩薩照顧我們的事情,我有幾個故事,不要都講,先講一個。有一個人姓王,大概這個人沒有讀過什麼書,別人給他的一個外號,叫做王大膽,膽子大。那麼這是年輕人,年紀不是很大,他的父親不在了,就是一個老母親,老親相信觀世音菩薩,相信佛,家裏供觀世音菩薩,常拜佛,常拜觀世音菩薩,常念觀世音菩薩。她這個兒叫做王大膽,就是很孝順這母親,什麼事情總是隨順母親的意思。當然他就是出外做工,維持生活。可是這個時候,這個地區,有一個特別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人死了,夜間的時候,要找一個人來守夜,就看著這個死屍,死了的人立刻沒有埋葬,舊的時代是這樣。沒有埋葬的時候,放在家裏面,要找人來看守著,這件事,就找這個王大膽,找他來做這個事,待遇很好,給的酬勞也特別的多,比做其它的工不同,所以他也就肯做這件事,也不害怕,所以人家稱他爲王大膽。

  有的時候,人與人各有各的因緣了,人死了以後,把它埋在一個地方了,也要雇一個人去看守幾天,也有這種事情。那麼就是常常的雇王大膽來做這個事。他母親就不高興,母親不太同意,可是他總是跪在他母親面前,一定要母親同意,母親也就勉強同意了。可…

《普門品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略談止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