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有小孩,聽人說念觀世音菩薩能夠滿願,那麼也就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有一天作個夢,夢見觀世音菩薩來了,菩薩用盤捧著一個小孩,就送給了他。這對夫婦用手去接的時候,忽然間,一頭牛從中間走過去,沒有接到這個小孩,夢就醒了。作完這個夢不久,果然太太有孕了,並且生個小男孩。但是,不久這個小孩死掉了。怎麼會這樣子呢?
有人爲他解釋:「你向觀世音菩薩求小孩,觀世音菩薩能滿你的願,但是,牛來作障礙,小孩恐怕保不住。」不過,這頭牛是怎麼回事情?左想右想,忽然間想到,這對夫婦歡喜吃牛肉。
「你求觀世音菩薩給你一個小孩兒,但是你歡喜吃牛肉,就與殺生有關系,這件事還是會障礙你,你不能滿願的呀!」
這樣,他就明白了,就說:「這回不要吃牛肉了!」于是又繼續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後來有孕,就生個男孩,這回男孩保住了。
由這件事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是能滿我們所願,但是自己本身若有問題,還應該改變一下,要反省自己才可以。
我們人都有自尊心,若是人家不愛又不敬,心裏也很苦。但是,我在想,女人也好、男人也好,人家不愛也不敬,想盡辦法卻不能結婚,那可怎麼辦呢?如果這個人是相信佛法的,那麼,他會知道不愛沒關系,不敬也沒關系。即使不能出家,在社會上做點事,一樣可以好好地、正常地過生活。但是,能出家更好!能在佛法裏面用功修行,那麼,愛敬不愛敬,無所謂!
可是,有的人如果失去愛,就活不下去了,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前兩個星期,我看見報紙上刊登一位學法律的女孩,大學四年成績很優異,畢業了就去考律師。這不容易考上的,而她通過了,很多朋友、同學羨慕她。結果,沒幾天上吊死了!什麼原因呢?她留了幾封信,信上說是失戀了,她愛的那個男孩不愛她了,她受不了 —— 沒有受到愛敬就活不下去了。如果這個人相信佛法,他會知道, :「沒有關系嘛,不愛不敬不是更好嗎?自己清淨,也很自在!」所以,一個人有宗教信仰好過沒有,而能相信佛法是最好了!
普門品講記.九
庚二、歎勸持名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這是結束這段文,勸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佛又招呼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有這種慈悲的力量和神通道力。若有衆生能恭敬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所求一定會滿願的。即使沒有滿願,也是栽培了很多的功德,不會白辛苦的,所以是福不唐捐。」
有些人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觀世音菩薩沒有滿你願,是有原因的。比如求男、求女,若沒有那樣的因緣,沒有適合的人來給你作兒、作女,那麼,就不能勉強地非要有個兒、有個女。剛才說過,如果是不合適的人給你作兒、作女,增加了很多很多的煩惱,反倒對你不利。所以,若是求觀世音菩薩,而沒有獲得滿願,那表示觀世音菩薩認爲這件事不需要最好!
有一個人被撤職、失業了,生活困難,想要再找一個工作。因爲信佛,于是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幫忙。後來,有一個船務公司招請人,他就去應征了。結果,他不及格,人家不要他。他心裏很不高興:「我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都不滿我願。」信心就有點動搖了。過了幾天,報紙上注銷消息,說那艘船在太平洋被飓風吹斷,沈到海底去了!
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凡夫的肉眼,很多事情是看不清楚的。以爲沒有到船上工作是沒有滿你的願,于是就埋怨觀世音菩薩不靈驗,其實這才是對你好的!如果被錄取,豈不是正好遇見那個災難,沈到海底去了?所以,若能真正相信觀世音菩薩的話,滿願也好、不滿願也好,都是對你有利的,應該要有這樣的信心才對!不是說:「我減少睡眠,放下其它的事,一天禮拜觀世音菩薩、念〈普門品〉……,都沒有滿我的願,我白辛苦了啊!」其實沒有白辛苦,你還是會有很多福德的,所以叫做「福不唐捐」。
「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受」字,應該解釋爲「信」;信受,就是接受。觀世音菩薩有大慈悲心,能夠救護衆生的災難,能滿足衆生的所求,相信這件事,就叫做受。接受了以後,你還能按照這個法門去修持,那就叫做「持」。信受修持,就是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應該這樣做。
戊叁、校德勸持功勝二 己一、格量功德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現在把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的功德,與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的功德相對比,而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特別廣大不可思議!
「無盡意!若有人能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釋迦牟尼佛又招呼無盡意菩薩說:「無盡意!假使有人能夠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號。」
「恒河」是印度話,翻譯成中國話是「天堂來」,因爲恒河是從雪山流下來的。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山上有個阿耨達池,水從那個池流下來,一直流到孟加拉國灣,流入印度洋。因爲是從高山上流下來,所以印度人稱之爲「天堂來河」。恒河裏面的沙非常的細、非常的多,我們若抓一把,就難以數計,何況是全部,那是更多了。
因爲釋迦牟尼佛常在恒河兩岸說法,所以,遇到數目繁多的情況,就用恒河沙來計數。現在說六十二億恒河的細沙,這數目的確是太大了!一粒沙就是一位菩薩,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字,的確是特別多。這個人能受持這麼多菩薩的名號。
「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盡形」,形,就是身體。這個身體存在一天,他就以衣服、臥具、飲食、醫藥,供養這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因爲是盡形的壽命,所以時間也是很長的。
「于汝意雲何?」你的心裏認爲怎麼樣呢?
「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這個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的善男子、善女人,他成就的功德多不多呢?
「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是所受持的菩薩名號很多;「盡形」是時間很長;「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的物品也很多。這樣子,此人的功德是多少呢?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無盡意菩薩回答佛說:「他的功德太多了!」
有一個譬喻:就是田地肥沃,谷子種下去,時候到了收成就多;如果土地很貧瘠,收成就少。佛教裏說供養的對象,就是所謂的「福田」。如果,供養的是惡人,也能有一點功德,但是不如供養善人的功德大。供養惡人,能得到一百倍的功德;若供養善人,能得到一千倍;若供養離欲的人,也就是得到禅定的人,能得到一千萬倍的功德;若供養聖人——初果須陀洹,那就得無量的功德。然而,供養初果須陀洹,不如供養二果,二果不如叁果,叁果不如阿羅漢;供養阿羅漢,不如辟支佛;供養辟支佛,還不如供養大菩薩的功德大;供養大菩薩,還不如供養佛。佛這一方福田,能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
這是表示,「田」本身的功德多少,你供養所生的功德也有多少的不同。又供養時,內心的清淨、不清淨也有關系。但是,現在不說內心的清不清淨,只是說所供養的境界。
「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假設又有一個人,他不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他只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乃至一時禮拜供養」,他不是盡形壽供養,只是暫時的,或者是二十四小時,乃至只是短短的時間內,能夠禮拜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
「是二人福,正等無異」,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的那個人,和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這個人,二人所得到的福相等,沒有差別!「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就是他們所得到的福德,百千萬億劫享受,也享受不盡的。這表示觀世音菩薩這個福田,所生出來的功德實在是太大了,能與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福田相等。這是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也就是勸我們禮拜供養時,對觀世音菩薩要生尊重心、歡喜心。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和我們娑婆世界的人的確是有緣,所以很多很多人都恭敬、禮拜,並且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在佛教的經論上,看到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但是,受持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名號的,沒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多。這可以看出來,我們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特別地深厚!所以,我們能歡歡喜喜地、很誠懇地受持、讀誦、禮拜觀世音菩薩。
印度有一位天親菩薩,對《法華經》作了一部批注,翻譯到中國來,叫《法華經論》。他在這部批注中解釋,爲什麼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這麼大呢?這個解釋,真是天親菩薩的大智慧境界!他分兩部分解釋,我現在簡單說明一下。
一、信心: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有信心,相信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這麼廣大,與受持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功德相等。能這樣相信,自然功德就是這麼大。這表示信心的確很重要!譬如你找醫生看病,你對這醫生沒有信心,縱然藥下得很正確,療效也會受到影響。天親菩薩就按照這個道理解釋:你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越強,相對的功德就越大!
二、畢竟知故:這是指已經入聖位的人,通達諸法實相的時候,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是平等平等,沒有差別的,他們的功德也是平等的。這是約聖人說的,而不是約凡夫說的。
我們凡夫只能約信心來說。釋迦牟尼佛正法住世時代的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多數能得聖道。到了末法時代,得聖道的人不多,因此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樣修行。所以,在這裏釋迦牟尼佛這樣贊歎:「你能具有這樣的信心,相信觀世音菩薩…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