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禅修直解▪P3

  ..續本文上一頁理想是:完全如實地體會到每一個心態,不添加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遺漏。比如,對于疼痛,其實就是一種能量流動形式而已,無需思想反應,無需拒絕。你要如實地覺察每一個感覺,無論它是疼痛、狂喜、或是厭煩,你要在那現象處于自然和純潔無染的狀態下,完全地體驗到它。只有一個方法:你要精准地抓緊的是你對每一個感覺的覺知必須與它的生起精確地同步。這運作十分精巧,你必須漫遊于當下,提起與放下皆不許稍有差遲,且十分需要瞬間的輕觸,你與感覺的聯系永不可在過去或未來,只可在眼前當下。每當你聽到一個聲音時,就要專注著聽的過程,其他一切只當是附加贅言,可以完全放下不理,同樣的原則亦適用于你的每一個感覺、情緒或經驗.

  當好幾種感覺同時生起時,其中必有一個感覺是最強烈的,只須開放自己,其中最堅持的或最強烈的那個自會闖入,吸引你的注意,到時,要留意觀察著它,直到它消失爲止,然後回來注意呼吸。

  靜觀是無判斷的觀察.一個認真的禅修者,不論在正式禅坐或在日常生活時,都會日複一日地經常保持純粹的注意。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理想,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日子才能成功。

  十一、止與觀

  內觀禅的修習,多少有點象心理平衡的活動,你將要培育兩種不同的心理品質----止與觀;止是定力或集中力,觀是觀察力、敏銳的覺知力或靜觀力。重要的是確保兩者能平衡地、肩並肩地一起培育和發展。理想地,他們的關系應如下:觀選擇要注意的事物,並且監視著心,看它有否離開正道(離開應注意的事物),止做的實際工作是要保持注意力穩定地停留在所選目標之上,如果兩夥伴中任何一個衰弱,禅修便會走錯路。

  止應被視爲一件工具,像任何工具一樣,它可以被善用或惡用,它可用來發掘深層次的心態,可是即使如此,仍未能了解隱藏著的自私自利的勢力,只有觀能做得到。真正深度的止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

  觀卻沒有這些弊端,觀並不依賴任何環境,它只是一個純粹的覺知要素。觀不受任何條件或情況所限,它只注視任何飄過心中的東西而不去歸類,覺知到分神與幹擾的注意力分量,與覺知到禅修主要目標的注意力分量相同。觀的發展有賴了解、去執、在此刻安頓下來,以及讓自己安于任何形式的體驗。觀的培育有賴溫和的努力,要保持覺知任何在此刻發生的事情,堅持與輕描淡寫是修觀秘訣。想發展觀,就要輕柔地、和緩地、友善地不斷抽離自己,回到覺知的心態中。在觀的狀態中,你如實地看到自己,你刺穿一層一層習以爲常的自欺謊言,觀能導致智慧。

  止是排外的,觀是包括的。止做的只不過是集中心意,有點像雷射光束,它有燃燒力量直透內心深處,照亮著那裏發生的一切,但它不明所見;觀則能詳細檢查自私自利的伎倆,明白所見的一切;觀能刺穿苦惱的神秘面紗與內心不安的機製;觀能令你得到解脫。

  觀還有另一個困境——觀不會對看到的東西有所反應,它只看視和理解。觀是忍耐的要素,因此,無論你看到什麼,你必須單純地接受、承認、以及冷靜地觀察。我們是無知的,自私自利的,貪得無厭的,愛自誇的,我們縱欲、說謊、這些都是事實。觀的意義,是要一面看著這些事實,一面對自己耐心地忍受,接受著如是的自己。接受是觀的精髓。觀只單純地接受任何現前的事物,如果你想發展觀,有耐性地接受是唯一途徑。觀的發展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持續地去修觀,單純地去償試觀,這意味著要保持耐性,過程中不可太勉強或猛攻,它有自己前進的步伐。

  在禅修工作中,止與觀是手拉手地協作的,觀引導止的力量,觀是運作過程中的總管,止提供力量予觀,好讓觀能通達內心至深之處,它們的合作可能導致對現實的洞察與理解。

  在開始時,把你的大部份努力放在止上,只須不斷地、重複地把分散的注意力喚回到禅修目標上即可,要堅持捱過去。如是修習數月後,你的止自會有所增進,到時,你才可調配多些精力去發發展觀。于此要守的唯一規則是:開始時要主力發展止,當散亂心稍爲靜下來時,就可著重發展觀了。如果發現自己有點忙亂,要著重修止;如果感到昏沈,就要著重修觀。整體來說,觀是要著重的一個。

  十二、在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坐禅本身不是遊戲,它是練習。禅修以外的生活方式,其中需要運用這些基本技巧于個人經驗上才是遊戲。內觀禅的目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永遠轉化你的整個感覺與認知經驗,亦即是要革新你的整個人生經驗。發展新的方法來處理意識思維,以及采用新的方式來照顧自己不停湧現的情緒。這些新的心理習慣,一定要被帶入你個人生活的其他部份之中。爲了連系這兩個環節而要付出一些努力是必要的。禅修練習的終極目標依然是:建立起定力與覺察力至足夠的強度水平,好讓禅修者能在現代的社會的生活壓力下,仍然可以屹立不搖。

  十叁、禅修的效益

  禅修最初的利益很實際和平凡,往後階段所得的利益則是深遠和超凡的。

  自我感覺本身基本上是一種疏離的感受,一種“自我”與“其他”之間的距離知覺。這種知覺要不斷重複學習才能穩固地保持,而那些演習是蓋障所組成的。清晰的靜觀製止了蓋障的增長,持續的靜觀則可徹底消滅它們。當真正的靜觀被建立起來時,“自我”的牆壁會瓦解、渴愛會減少、自我防禦和頑固僵硬等亦會減輕,你會更爲開放、更爲包容與靈活變通,你學會與他人分享你的慈悲心。

  你連續不斷地留意觀察呼吸與每一個心理現象,你感到越來越穩定,越來越能令心隨時停泊在樸實而單純的當下經驗。一旦你的心免受思想束縛,它會變得十分清靜,並安住于全然單純的覺知之中,它不再是些無關重要的單調感受,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不斷改變的過程,它生氣勃勃,引人入勝。它的基礎是當刻活生生的流動,明顯地富有現實感覺特色;你便擁有一個新的有力觀察點,一個新的標准,可用來衡量你的一切經驗。你會清楚地看到那些自己在單獨參與純粹現象時的片刻,也會看到那些自己以某些心態介入、幹擾著現象時的片刻。你會觀察到自心,正以某些評論、陳舊的印象與個人意見等扭曲著現實。無論做什麼,你都會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對于自己錯過現實的方式,你會變得越來越敏感,而且,你會被吸引,趨向簡單、客觀的視察方式,不會對現實稍作加減。一切會被看得清清楚楚,無數的身心活動亦會細節鮮明地顯現出來。當你繼續觀察這些改變時,你了解到所有一切是如何配合在一起,你也覺察到所有心理、感覺與感情現象間的緊密聯系。你觀察到一個思想引發另一個思想,你看到破壞所生起的情緒反應,感受所引起的思潮。你了解到它們一切皆在因果的微妙結構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在這人生實驗室中,一個內心無懈可擊的結論會自己彈出,讓你知道:生命實有令人失望與挫敗的標志,而你也清楚知道其原因所在。這些反應皆源于:1、你無力取得你想要的東西 2、你恐懼失去你擁有的東西 以及3你貪得無厭永不滿足的習性。通過對自己生命的負面進行透切的研究,你深切地了解“苦”----所有生存皆不能令人滿意的性質。無論你執取任何東西,苦痛都會無法避免地尾隨而至。

  在這身心集合體內持續不斷的經驗流轉中,你所能找到的,只有數不清的客觀過程,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我”,一切都是過程,你發現思想,卻找不到思想的人,你發現情緒和欲望,卻找不到實行的人。至此你對“自我”的觀點徹底改變了,在靜觀力的透視下,我或任何存在的感覺都會溶解並失去其堅實性。隨著內觀禅修的進展,你會上升至某一點,頓悟叁法印“無常、苦、無我”,有力地燒毀諸種顛倒見解。我們的意識思轉化了,自我的實體消失了,剩下來的只有無窮無盡的、互相聯系的、非個人的現象,它們緣生緣滅地不斷變化著。渴愛熄滅了,重擔消除了,余下的只有輕松自在,毫不費力的流動,沒有絲毫抗拒或壓力的痕迹。

  願文:

  願我滿懷慈、悲、喜、舍的想法。願我慷慨寬大。

  願我溫和有禮。願我輕松自在。

  願我快樂安詳。願我健康。願我心轉柔順。

  願我的言詞討人歡喜。願我的行爲親切友善。

  願我的六根,無論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接觸到的,都可以幫我培養慈、悲、喜、舍等四無量心。

  願這些體驗可以幫我培養慷慨寬大、溫和有禮。

  願這些體驗可以幫我達到輕松自在。

  願這些體驗可以激發起我的友善行爲。

  願這些體驗是我快樂安詳的泉源。

  願這些體驗可以幫我解除恐懼、緊張、焦慮、擔憂與不安。

  無論我到世界任何地方,向任何方向走,願我能以快樂、安詳、友善之心待人。

  願我在各方皆得到庇護、免受貪欲、憤怒、厭惡、仇恨、妒恨與恐懼等困擾。

  願我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遠離災害,願我遠離困難,願我沒有問題困擾,願我永遠成功。也願我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我的父母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的父母遠離災害,願我的父母遠離困難,願我的父母沒有問題困擾,願我的父母永遠成功。也願我的父母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我的老師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的老師遠離災害,願我的老師遠離困難,願我的老師沒有問題困擾,願我的老師永遠成功。也願我的老師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我的親屬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的親屬遠離災害,願我的親屬遠離困難,願我的親屬沒有問題困擾,願我的親屬永遠成功。也願我的親屬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我的朋友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的朋友遠離災害,願我的朋友遠離困難,願我的朋友沒有問題困擾,願我的朋友永遠成功。也願我的朋友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遠離災害,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遠離困難,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沒有問題困擾,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永遠成功。也願所有與我素未謀面的人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我的敵人健康、快樂與安甯,願我的敵人遠離災害,願我的敵人遠離困難,願我的敵人沒有問題困擾,願我的敵人永遠成功。也願我的敵人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願一切衆生健康、快樂與安甯,願一切衆生遠離災害,願一切衆生遠離困難,願一切衆生沒有問題困擾,願一切衆生永遠成功。也願一切衆生有耐性、勇氣、諒解決心來面對和克服人生不可避免的困難、問題與失敗。

  

  

《佛教禅修直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