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隨筆
閉關第二天有嚴重挫傷感!
順其自然,如其本然,如實的觀察息、心、身的真相,不要評判及陷入貪嗔習性中,保持清醒,完全客觀地觀察,真相在當下顯現。心越細,真相越深刻。
虔誠頂禮偉大的佛陀、殊勝的正法、一切聖賢僧!
願我無嗔恨、無敵意,真正地歡喜、快樂、解脫、微笑!
願一切衆生無嗔恨、無敵意,真正地歡喜、快樂、解脫、微笑!
願我寬恕所有的衆生,不論有意傷害過我,或無意傷害我的衆生,我都真誠寬恕他們!寬恕他們!
願一切衆生寬恕我,不論我有意或無意傷害過的衆生,也請求你們的寬恕!寬恕!寬恕!
願我真正地快樂、安詳、解脫、微笑!
願一切衆生真正地快樂、安詳、解脫、微笑!
送給別人歡喜、快樂、微笑、祝福!
真誠地送給衆生歡喜、快樂、微笑、祝福!
祈願法界安甯,衆生歡喜、快樂、安詳、解脫!
虔誠的祈請佛陀、正法、聖賢僧的來臨!
虔誠的祈請叁寶的加持!
你們是力量的源泉,光明的源泉,宇宙真理的化身!
讓我虔誠地禮敬、歡喜地贊頌、微笑地接受你們的加持!
讓我安住在叁寶光明、力量、智慧、慈悲的甘露洗滌中,化爲清澈智慧的光明普照世間,給衆生帶來歡喜、快樂、安詳、解脫!
讓我的虔誠與叁寶同在,不離叁寶的護念直到永遠!
最後,虔誠地禮敬叁寶,感恩叁寶的加持、護念!
恭敬合掌:
頂禮十方叁世一切佛,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我今歸命大頂禮,
叁業清淨嗡阿吽,
五體投地!
無始業障我忏悔,一切習氣我改過,讓我充滿歡喜、快樂、安詳,得到叁寶的加持護念!無論在何時何地,願我都保持冷靜、包容、反省、正念,那麼我將身心康甯、清淨、輕松、安詳!願我躺下無有憂慮,願我醒來充滿歡喜!
真心地送給別人以歡喜、快樂、微笑、安詳、祝福的心,發自內心的同情別人的苦難,施與心靈的支持,或口頭上、行爲上、精神上、物質上的幫助,爲他人著想,不忍心造成別人的苦難,真心地爲別人的成就、幸福而充滿歡喜贊歎,沒有嫉妒破壞,平等地放下心中的自私自利及對別人的排斥,這樣就能治療煩惱、困擾的身心疾病,即使不能馬上解脫,也能活得比較安詳、快樂、自在、從容,這是生命的最大禮物!隨時檢查自己是否忘記了這種修行!
有弟子問衲每天是怎樣修行的——衲每天總是這樣反省、檢討自己:衲現在的決定、行爲、語言、存心是究竟的對衆生有利益的嗎?有利益的應該堅持去做,沒有利益的應該趕緊停止,或改變、調整方式及心態、態度,沒有做到的修行應當努力去做。衲希望自己能夠按照四正勤【注1】的准則,努力的去實踐佛陀的教誨!這就是衲每天的修行。衲希望能夠做到對人仁至義盡,對己問心無愧,也就于心安矣!
注1:四正勤:又作四正斷、四意斷、四意端、四正勝、四斷。勤,不怠之義;斷,斷障之義,或以精勤心斷除怠慢心。四正勤即方便精勤于斷惡生善之四種修行品目。爲叁十七道品中之第二行品。
當路上一個人發生車禍受傷躺在地上時,有好心人上前幫忙送其上醫院救治,但卻被受傷者所賴,說造成受傷的事故是好心人所爲。有人未免說:“好人沒好報!”“真是傻瓜!”這是一件忘恩負義、寡廉鮮恥、不懂得感恩的事。其實好心人也無必要沮喪,初發心是好的總有好報,賴人的人不懂得良心是何物,連烏鴉、羊羔都不如【注1】,又何必計較?衲碰到這樣的事,總是想:只要對人仁至義盡、問心無愧就可以了,何必計較、在乎別人的眼光呢?反正做人心胸坦蕩,天地可鑒,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又何須在乎別人說什麼呢?
注1:烏鴉:《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故有“烏鴉反哺”之說;羊羔:“羊羔跪乳”,語出古訓《增廣賢文》。二者均喻報恩之義。
在2003年非典期間,彌陀院啓建爲衆生祈禱消災增福法會,衲當時發願:願以自己的生命代替有情衆生受苦,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足惜。面對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的世態,衲微笑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時還有詩頌:“笑對遭遇,生死無懼!”今反觀當時發心,竟然與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完全契合,從出家發出離心、大悲心,到嶺南靜修油然流露菩提心,以及到後來(2003年)的自他相換修法,和如今常修的念父母衆生恩修菩提心法,衲很慶幸總是在菩提心的增上持續中走來,雖然期間有挫折、徘徊,但畢竟一路走來了!希望弟子們也能一路走來,直到同證菩提道果!
今年,稱、譏、毀、譽、苦、樂、利、衰,一切在交替中示現著無常的真相,執著就苦,考驗著戒定慧的力量是否足夠。一切只是如此的變化著,消逝、生起,生起、消逝,還有什麼呢?只要有一念“我”和“我的”的執著,就會讓你死去活來般地發瘋。老天爲了成就一個人,總是如此的考驗著你,覺醒了嗎?變化、無常、消逝,看破放下了嗎?“一切總會改變的!”不改變的是什麼呢?輪回的苦難或者涅槃的安樂就在當下!保持覺醒平等的放下,這就是修行的要點!內心生起任何貪嗔,只是業習的作用罷了,不要被它所欺騙,看破、放下,一切本來如此簡單!
苦樂八風的飄搖,讓苦海中的覺醒之船曆盡了艱難,感謝一切順逆諸境對衲的成就和考驗,讓衲堅固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促使衲不要忘記了覺醒。真心地感恩一切順逆的成就,讓衲深入骨髓的看清了無常的真相。相對于去年雲水間【注1】靜修的甯靜安詳,今年更讓衲明了了世間動靜的假相是如此的無常,有如晝夜交替,剝皮剔骨般地體驗了無常的真相。一切皆是業習感招的因緣,感恩一切因緣!感恩一切因緣!感恩一切因緣!原來以爲老天要折磨一個人會讓他發瘋,現在明白了,老天要成就一個人,也會折磨一個人,考驗其毅力,成就其忍力。其實,這樣的道理,孟子早已經發現,真是大哲!佛陀更是在經典中一而再、再而叁的示現了,又有什麼可驚奇的呢?感恩這次修持聽受內觀法義而豁然無悶!
其實“老天”就是一個人的無始業習,一切因緣無常性的深刻,讓衲再次深刻地體會到執持戒律、聽聞正法、真修實證的重要!
慚愧沙門釋能弘于十一月初二閉關時記
注1:雲水間:能弘法師阿蘭若靜修之處。
佛陀說,任何痛苦的生起,都起于習性的反應,如果所有的習性反應止息了,所有痛苦也就止息了。佛陀真是太偉大了,發現了如是超越世間的真相,太偉大了!
沩山祖師說,今時的修道人,雖然因緣到時會頓然了悟自心理體之真相,但猶有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不能一下消除幹淨,必須叫他現前隨業流轉的微細習氣消除幹淨,這才叫真修行,並不是有別的法門可以讓你去追求和趨向的。祖師實在是慈悲,因爲造成生死輪回的正是無始來的業習慣性,若以爲一念明白了就結束了修行,那就會逢境被境轉了。真正的功夫就是清除心地上貪嗔癡的業習慣性,所以佛陀才說一切苦惱來自于習性的反應,當習性止息了,也就無苦海可得,當下豈不是解脫麼?一切修行皆不離自心,故此沩山祖師說沒有別的法門可得,就是要我們不要舍棄心地的觀照而去心外求法啊!
煩惱無自性。業習歇,則本解脫;業習妄起,被境所轉,生死輪回矣!真修行人豈可不明白!
每一次因緣的考驗都是在告訴衲:“哦!你現在的修行還不夠圓滿,要好好地努力,更上層樓哦!”感恩一切因緣的成就!感恩緣起的示現!這一切讓衲越來越明白謙虛的重要!
行禅時正念是如此的重要!保持覺知、平等、放下的心。
凡事往圓滿處去做,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也就是了。如果要人人歡喜、個個高興、事事圓滿,則不大可能,畢竟人之習性不同,喜好各異,豈易滿足?
閉關時外面上鎖,雖有上門鎖之念,然覺無內無外,心依然平常、平靜、平和,這是平時正見正念的持續。
閉關的前幾天覺功夫不太順暢,努力調整飲食、心、息、姿勢、睡——因早晨用齋有不適感,故後只一日一齋,用齋前有時也用一點麥片,覺飲食如此較適當。《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遣除了身障,祈叁寶加持遣除違緣,然後一心提起覺醒平等舍心,只用毗婆舍那修法【注1】慢慢功夫上路,坐禅得利,行禅也體會到其殊勝;然時有業障業習現前,只以覺醒平等心看破放下,感覺業障漸消,身心安和平穩,即使期間有身心障現前,正念、正知、正見、平等心、悲心、出離心不失,更增上向道之心矣!地方小,但堅持跑香、經行,盡量少些字條,少要求,免麻煩大衆。偶爾翻閱南北傳真正有見地的大德開示,晚上聽內觀開示,無有雜書、雜事,保持簡樸、純粹的修道生活,以平等心、平常心、平和心提起正見正念。每天過午不食、一日一主食,口渴而飲,大小便利基本正常,燈光、取暖、時間皆正常,不貪食睡,不攀世緣,更無名、利、色之念。業障種子現行,只以覺知平等心看待,盡量保持不隨不逐之心,不可原諒者原諒,心結解開,心境清淨平和。期間稍有違緣,因處理得當而歸于雲煙。故此平和冷靜的心境相當重要,不可大意。
入關第七天,正式閉關第二天(然說入關修行,則從入關第一天即開始),豁然深悟無常性之深刻,困擾之磨難、魔障完全舍除。
注1:毗婆舍那修法︰毗婆舍那,即清楚地洞察、專注于身心現象的本質以了解其實相。南傳佛教善生尊者著有《毗婆舍那實修法要》。
衲覺只要善緣具足,長期閉關應無問題。閉關之好處在于靜處持律自省,保持覺照平等心,不應以神異爲追求,也非愚癡睡覺或妄想不斷,更須有絕對正確的正見正念爲基礎,以嚴持戒律爲原則,保持好平常平和心,對障難、貪嗔諸境現前莫執爲實,應看破放下,否則被境所轉,易生魔障。閉關與世隔絕,在于內心真放下世情俗見,放下…
《第一次閉關隨筆 心路隨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