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叢林清規常識答問 什麼叫晉院、升座?

  叢林清規常識答問

  

  一、什麼叫晉院、升座

  晉院即進院或入院,專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職,則稱爲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請而登高座宣說佛法。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雲:“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于城中大梵寺講堂、爲衆開緣說法。師升座“升座亦爲《碧岩錄》第92則禅宗公案名: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叢林中每以此—公案表示第—義谛乃不立文字、言語道斷者。可見禅宗賦予“升座”以十分神聖的意義。叢林中一般系前一日受請,次日升座。升座之法式與“上堂”相同,所說之法則與“普說”相同。

  由于新住持晉院儀式中的重要一項爲“升座”(上堂)說法,于是人們轉而將新住持就職儀式稱爲“升座”,寄希望于新住持“登法王座,作獅子吼”,弘化一方。

  二、住持晉院、升座儀式是如何進行的

  住持人選確定後,寺院原負責人(如監院)應准備須知一冊,載明本寺所有田産物業、賬目及迎接禮儀等,前往新住持所在地,請他過目,並擇日良辰,隆重舉行住持晉院、升座儀式。許多新住持本是該寺負責人則不存問題。

  1、客堂預先挂接住持牌。寺院通常都打掃一新,張燈結彩,晉院用齋茶香燭等一應所需都要預備好。

  2、晉院當日。大衆師聞鍾聲,各搭衣持具,在山門前兩旁合掌而立,應邀前來的諸山長老亦于山門迎候。寺院首領執事則率領儀仗隊前往指定地點迎接。

  3、新住持搭祖衣,由儀仗隊和侍者拿著錫杖、幛、幡、提爐、香盤、拂子、如意、拄杖等導引,來到山門。此時鍾鼓齊鳴,住持在到達山門。彌勒像、韋陀像前以及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堂等殿堂佛像前,都須拈香說法禮拜。唯在大雄寶殿佛像前,須由舊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長接具,送蒲團位,大衆誦經。最後到方丈室,亦由舊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長接具,送方丈法座位。新住持對座說法數句,即登法座,立拈香。維那舉贊,當唱到雲來集完畢,方丈坐下,大衆作禮後,悅衆對鳴引磬叁陣。時衆侍者、諸執事先後展具禮拜。方丈說法後,諸山長老和大衆齊問訊致賀。

  4、新住持供齋。聞鼓聲,上普供,新住持于各殿尊像前——拈香頂禮;午梆鳴,舊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長候送新住持齋堂位。

  現代由于有黨政領導和廣大信衆前來祝賀、觀禮,因此在晉院升座法事結束後,通常還要舉行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由黨政領導、諸山長老和來賓代表致賀詞,或送賀禮,新主持致答謝詞,並設宴款待來賓。

  叁、寺院何以要隆重舉行新住持晉院、升座儀式

  新住持晉院,升座儀式,各寺院不盡相同,若嚴其儀軌,有如帝王登基;若求其熱鬧,頗類民間迎親,總之是異常隆重,寺院從上到下妝點一新,新住持身著大紅祖衣(有的繡有福、壽等圖案),由多位侍者和長長的儀仗隊前呼後擁,僧人們穿著一色的海青,分別拿著錫杖、幢、幡、提爐、香盤、拂子、如意、拄杖等法物,吹打著各種法器,來到山門.一時鍾鼓齊鳴,無比莊嚴;來自海內外的諸山長老、政府官員、各界嘉賓和廣大信衆成千上萬,或肅然站立,或紛紛前來致賀,熱鬧非凡;各方送來的賀聯、賀匾、禮品、香資林林總總,蔚爲大觀。爲籌辦這一儀式,寺院通常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花上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那麼寺院何以要這麼隆重地舉行新住持晉院、升座儀式呢

  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一般十方從林和較大的寺院才舉行住持晉院、升座儀式。名藍得主,可喜可賀,爲莊嚴其事,昭示天下,故不得不辦。

  2、大叢林通常爲一方風景名勝,人文荟萃之地,社會影響大;一些住持德高望重,弟子衆多。爲與此名望相應,故不得已而大辦。

  3、舉行新住持晉院、升座儀式,已相沿成習。一些寺院甚至相互攀比,它成爲了住持確立自己至尊的地位,擴大寺院影響,並借以化緣、增加寺院收入的一種必要的和有效的方法。

  如前所述,升座本是指叢林經常性的上堂說法,是—種十分神聖的儀式,即便是方丈就職儀式,亦應辦得莊重、如法、節簡,多從道上著眼。要改變那些不適應時代的封建性的繁文缛衣,不可囿于名利,盲目攀比。興師動衆,鋪張浪費,舍本逐末,搞得俗裏俗氣。這樣不利于寺院的自身建設和佛教的健康發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