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商培訓系列 擁抱吉祥▪P11

  ..續本文上一頁是片面了解,一般人都會自命不凡,認爲修行很容易。然而,一旦要具體落實在修行上,嚴格要求每一步修心所應達到的量,這時再將自己的身心狀態一一對照前後完整的修心次第,恐怕一般人的英雄氣概立即會蕩然無存。

  即便是一般善人的標准,若具體嚴格地製定出來,多數人都會認爲要求太高,根本做不到,何況是要實踐菩薩行,這件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沒有承擔責任時,誰都說得輕飄,但真正要負責時,姑且不說爲了無量衆生而長劫修行,即便只是付出一個月,也不一定願意。

  民國時,有人問王鳳儀老先生:“老先生認爲,注金剛經的能成佛呢?還是講金剛經的能成佛呢?”王先生說:“注的、講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剛經的才能成佛。”我們學習了《吉祥經》,更要深明此道,真正發起勇猛精進之心,把吉祥經落實踐行到工作、生活和修行中。學、講、誦、讀吉祥經,都未必能成佛,踐行吉祥經則必定成佛。

  

  

49、無往而不勝

  無往而不勝:因無恐怖而隨處不會被他人、他事所征服。

  依據吉祥經所授無上善法,安忍精進,行持不懈,自會成就不可思議解脫利益。菩薩雖見生死流轉苦惱無量,卻能以安忍力代受衆生之苦,即使經曆無量時劫仍不辭辛勞,終究不會棄舍生死而自取寂滅。而且,菩薩以安忍力能施舍一切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乃至身命,心中毫無吝惜。這樣的大安忍,愚人僅僅聽聞都會心生驚恐,汗毛豎立,又怎能施舍呢?所以,安忍是難行者無與倫比的威德力。

  佛在《菩薩藏經》中說:我回憶前世作大仙人時,名叫“修行處”。當時有惡魔變化了五百名健罵丈夫,時時尾隨我並以各種惡語辱罵我。不論白天或黑夜,在我往返去來、行住坐臥等時,或在僧院靜室,或在城市俗家,或在街頭巷尾,或在無人靜處,隨我端坐或站立,這五百名魔的化身,不停伺機以各種粗語謾罵、呵責我,這樣持續了五百年未曾間斷。舍利子,我回憶那五百年中,雖被諸魔用各種不堪入耳的粗語辱罵,但我未曾動過一念嗔心,我總是生起慈悲救護的善心,以正理觀察嗔恚的對境。

  由此公案可知,依善法安忍精進才是善護自心最殊勝的铠甲。盡管惡人人多勢衆,並在五百年中不斷放射粗語利箭,卻絲毫穿不透善法的铠甲,反而引發菩薩的深慈大悲,所有粗語利箭都化爲贊美菩薩高尚情操的美妙花朵。

  

  

50、一切處得福

  一切處得福:如此,所到之處將會獲得安樂幸福和無邊功德。

  修學佛法可以獲得如下功德和福報:

  (一)認識人生: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認識生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獲得內心的滿足與安樂,把人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安樂的彼岸。

  (二)淨化人生:充滿著煩惱的人生,是染汙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麼樣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淨化。我們學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來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等到我們內心的惱煩垢穢清除了,那麼,我們那染汙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淨的、圓滿的、快樂的、理想的人生了。

  印度薩羅國有一位國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見一個老公公,頭發蒼白,這顯示著他的年紀已經很老了;國王問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幾多歲?”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歲!”波斯匿王覺得驚奇起來!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自己的右手,豎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問道:“你才四歲?”老公公點點頭,很肯定地證實道:“不錯!我今年的確才四歲。”老公公知道國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釋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幾十年,思想、行爲都被內心的煩惱控製著,做了很多自己以爲對而實在是不對的事;四年前有個機會,給我聽到了佛法,我才認識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實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淨化人生;最近這四年來,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說:今年才四歲。”國王聽了老公公這一番話,非常感動!點頭稱贊道:“老公公你說得對,一個人要能夠學習佛法,照著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叁)莊嚴人生:佛教是道德的、實踐的宗教,學佛的人,實踐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的道德行爲,來培養與充實內心的功德,顯發本有的智慧,以莊嚴人生,成就佛道。

  從前印度有個大富長者叫給孤獨長者,他的第七兒子,娶到一個非常美麗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麗,瞧不起公婆和家裏的人。

  有一天,長者請佛陀來到家裏,想要教導玉耶。玉耶知道佛陀來了,卻故意避開,不願出來見佛陀。後來,她爲了好奇,躲在門後,從門縫裏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莊嚴的德相,實在比她更美!于是自動出來,向佛陀行禮。

  佛陀說:“玉耶,你有著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內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還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須內外俱美!”

  玉耶聽了佛陀的開示,心中的驕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實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的好行爲,以充實她內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個內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吉祥經》講述了佛教的吉祥觀和幸福觀,也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種種境界裏該如何保持甯靜安祥。如果我們實踐以上諸最吉祥事,我們生活中的交友、擇處、提高技藝學問、孝養父母愛護妻子、幫助親朋好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律修行等等的一切,都能時時提起觀照,處處獲得善德,成爲一位獲得最高尚吉祥的人。

  

  

《佛商培訓系列 擁抱吉祥》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