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林寶訓》▪P2

  ..續本文上一頁,二時粥飯精潔,僧行見人有禮,以此知其爲好長老。”

  雪堂笑曰:“本固賢矣,然爾亦具眼也。”

  直以斯言達于郡守吳公傅朋曰:“遮僧持論頗類範延齡薦張希顔事,而閣下之賢不減張忠定公。老僧年邁,乞請本住持,庶幾爲林下盛事。”吳公大喜,本即日遷薦福。東湖集

  此篇說明選賢繼席之要,是叢林中盛事。

  □

  雪堂曰:“金隄千裏潰于蟻壤,白璧之美離于瑕玷,況無上妙道,非特金隄、白璧也,而貪欲、瞋恚非特蟻壤、瑕玷也。要在志之端謹,行之精進,守之堅確,修之完美,然後可以自利而利他也。”與王十朋書

  此篇教學人堅志確修,自他兩利。

  □

  雪堂曰:“高菴住雲居,普雲圓爲首座,一材僧爲書記,白楊順爲藏主,通烏頭爲知客,賢真牧爲維那,華侄爲副寺,用侄爲監寺,皆是有德業者。用侄尋常廉約,不點常住油,華侄因戲之曰:“異時做長老,須是鼻孔端正始得,豈可以此爲得耶?”用侄不對。用侄處己雖儉,與人甚豐,接納四來,略無倦色。高菴一日見之曰:“監寺用心固難得,更須照管常住,勿令疏失。”用侄曰:“在某失爲小過,在和尚尊賢待士,海納山容,不問細微,誠爲大德。”高菴笑而已。故叢林有“用大碗”之稱。”逸事

  此篇謂美器固自天成,而度量不容狹小。

  □

  雪堂仁慈忠恕,尊賢敬能,戲笑俚言罕出于口,無峻阻,不暴怒,至于去就之際,極爲介潔。嘗曰:“古人學道,于外物淡然,無所嗜好,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能。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志不堅,事不一,把作匹似間耳。”行實

  此篇明學道要志堅無妄,仁慈爲用。

  □

  妙喜曰:“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曆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下者。年來納子遊荊楚買毛褥,過浙右求紡絲,得不愧古人乎?”

  此篇明修身入道,以節儉爲要。

  □

  辯公曰:“所謂長老者,代佛揚化,要在潔己臨衆,行事當盡其誠,豈可擇利害,自分其心?在我爲之,固當如是,若其成與不成,雖先聖不能必,吾何苟乎?”月窟集

  此篇謂主者作事當盡其誠,勿擇利害。

  卷四:集錄佛智端裕、瞎堂慧遠、水菴端一、心聞昙贲、慈受懷深、月堂道昌,自得慧輝、拙菴佛照、或菴師體、簡堂行機、密菴鹹傑、懶菴道樞、靈芝圓照、吳芾、尤延之、張孝祥等古德法語六十余篇。如:

  □

  水菴謂侍郎尤延之曰:“昔大愚、慈明、谷泉、琅□結伴參汾陽。河東苦寒,衆人憚之,惟慈明志在于道,曉夕不怠,夜坐欲睡,引錐自刺,歎曰:“古人爲生死事大,不食不寢,我何人哉而縱荒逸?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後,是自棄也。”一旦辭歸,汾陽歎曰:“楚圓今去,吾道東矣!””西湖記聞

  此篇見古人忘身爲法,不憚勞苦。

  □

  月堂曰:“黃龍居積翠,因病叁月不出。真淨宵夜懇禱,以至然頂煉臂,仰祈陰相。黃龍聞之,責曰:“生死固吾分也,爾參禅不達理若是。”真淨從容對曰:“叢林可無克文,不可無和尚。”識者謂:“真淨敬師重法,其誠至此,他日必成大器。””北山記聞

  此篇見古人敬師重道,至誠之甚。

  □

  密菴曰:“住持有叁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叁事,則不被外物所惑矣。”慧侍者記聞

  此篇教作住持人于叁事,須當識取,不可不知。

  □

  或菴曰:“夫爲善知識,要在知賢,不在自賢。故傷賢者愚,蔽賢者暗,嫉賢者短。得一身之榮,不如得一世之名;得一世之名,不如得一賢衲子,使後學有師,叢林有主也。”與圓極書

  此篇言主者要在知賢,得賢者而法有所繼。

  □

  瞎堂曰:“學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後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則萬物定矣,未聞心治而身亂者。佛祖之教,由內及外,自近至遠。聲色惑于外,四肢之疾也;妄情發于內,心腹之疾也。未見心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蓋一心爲根本,萬物爲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善學道者,先治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故導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心正己立而萬物不從化者,未之有也。”與顔侍郎書

  此篇言學道要先正心,心正而萬物從化。

  □

  簡堂曰:“學道猶如種樹,方榮而伐之,可以給樵薪;將盛而伐之,可以作榱桷;稍壯而伐之,可以充楹枋;老大而伐之,可以爲梁棟;得非取功遠而其利大乎?所以古之人,惟其道固大而不狹,其志遠奧而不近,其言崇高而不卑,雖適時龃龉,窮于饑寒,殆亡丘壑,以其遺風余烈,□百千年後,人猶以爲法而傳之。鄉使狹道苟容,迩志求合,卑言事勢,其利止榮于一身,安有余澤溥及于後世哉?”與李侍郎二書

  此篇言學道宜苦志深修,蓄養厚大,方可發而用之。

  本書今收錄于《嘉興藏》第八冊、《龍藏》第一叁七冊、《大正藏》第四十八冊。注疏有:

  □禅林寶訓音義  一卷  明.大建較

  □禅林寶訓合注  四卷  清.張文嘉較定、張文憲參閱

  □禅林寶訓拈頌  一卷  清.行盛著

  □禅林寶訓順硃  四卷  清.德玉著

  □禅林寶訓筆說  叁卷  清.智祥述

  □試述成爲優秀領導人的要件。

  □試述獎掖後學的重要。

  □試舉實例說明現代學子當如何立身處世。

  □如何發掘賢人以繼事業?

  □主事者應以何爲戒?

  □舉例說明學道首在正心。

  

  

《《禅林寶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法苑珠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