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種善因得善果 (第十二講)

  種善因得善果 (第十二講)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錄影室

  問:各位觀衆,上一集老法師開示神通,告訴我們所謂神通是一切衆生真如本性的功用,是人人本來都具足的。但是因爲妄想、分別、執著,使得本性神通,幾乎大部分失去了作用。然而只要我們依靠佛法,老實精進修持,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見佛聞法、明心見性,就能夠完全的恢複了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清淨自在的大神通。至于目前一般所稱的神通,也有是鬼神的戲弄,或者是冤親債主的附身,不是真神通,所以絕對不可以執著,更不可以逢人就說,否則很容易誤入魔道。

  今天首先請教老法師,在《無量壽經》和《普門品》中,佛陀都開示我們,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緣特別深。衆生遇到急難時,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都能夠得到救助。那麼我們專念阿彌陀佛聖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如果遇到急難時,需不需要改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呢?

  師父:這一樁事情,世尊在《無量壽經》裏面講得很清楚,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如果能夠像印光法師一樣,他老人家常說,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我也不怕死,那你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能夠早一天往生見佛,何必在這個娑婆世界多受一天罪呢?這是我們應當細心去體會的。如果你還不希望立刻就往生,這個娑婆世界還有一些事情,你沒有做完,你要處理,那麼遇到急難的時候,佛就教給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對于苦難的衆生,他特別關懷照顧,所以感應非常顯著。並不是說觀音菩薩跟阿彌陀佛,這當中兩個人威神勢力做個比較,我們要存這種心,就錯誤了。必須曉得,佛菩薩加持的力量是同樣的偉大。

  問:再請教老法師,有兩句話同樣是形容出家,但是兩句的意義,好像表面上看都完全不同。一句是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爲”。另一句是說,“地獄門前僧道多”。怎麼同樣是形容出家,而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講法呢?師父:這個說法,是在出家這個人他的發心,他的遇緣。如果他發心是正,那當然不是世間將相所能夠辦得到的。譬如唐朝時候玄奘大師,這是大家都聽說過的。他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發心出家了。因爲那個時候出家要考試,他年歲太輕,這個考試官就問他出家的志趣,你爲什麼想出家?他說了八個字,“遠紹如來,近光大法”。這個考試官立刻就把他錄取了。這個志願了不起,非常純正。遠紹如來,是我的遠因,紹是繼續,我要續佛慧命,這是遠因。近因呢?我要把佛法發揚光大。那這個志氣很難得,你出家的目的非常純正。這個的的確確不是世間帝王將相能夠辦得到的。一個國家領袖,他的大臣們,他所思慮的,所服務的物件,是這一個國家。這一個國家比起地球,那就小很多了。要比起虛空法界,那就更渺小了。而出家人的這個弘願抱負,他服務的物件是盡虛空、遍法界,用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看一切衆生,我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麼爲什麼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呢?佛門裏面,你要修積功德,這是第一等的功德。你如果造罪業,那也是第一等的重罪。你不能夠如理如法修學,不能把佛法發揚光大,反而造作一切罪業,讓這個世間人輕視了佛法,曲解了佛法;換句話說,你的所作所爲不能給佛法增光,反而叫佛法在這個社會世間受許多屈辱,這個罪過就重了,這是阿鼻地獄的罪業。如果不是出家,造阿鼻地獄的機會很少。你看五無間罪,殺父親、殺母親,畢竟少數。觸佛身血,佛不在,你怎麼能觸得了佛身血?殺阿羅漢,也很困難。所以破和合僧,還是出家人做得最多、最普遍,這個是很嚴重的過失。所以說:“地獄門前僧道多”。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你的所作所爲,破壞了佛法的形象,讓社會大衆對于這麼好的法門,産生曲解誤會,這個罪過不得了。

  問:請教老法師,印光大師開示一個觀念,他比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和求來生作人,他老人家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比求來生作人容易,這個話怎麼解釋?

  師父:老法師的這個話是事實,因爲這個關鍵還是在二力法門。你來生要想求作人,求生天,你要靠自己,自力,自力就難了。你求往生是靠佛力,佛加持你,這個就容易了。你看看,你要想來生得人身,佛在經教裏頭講得很清楚,人道的業因是五戒十善。淨業叁福,《觀無量壽佛經》裏面,佛講得很清楚,第一福就是人天福。換一句話說,你取得人天福報的條件是什麼?第一個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你對于父母不孝順,你在佛法裏無論修的怎麼好,你決定得不到人身。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講:“百善孝爲先”。世間聖賢、出世間諸佛菩薩都是孝子。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大乘佛法從那裏學起呢?從地藏法門學起。地是心地,藏是寶藏。心地裏面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剛才講了,有無量神通,都是在心地裏頭。心地寶藏用什麼方法來開發呢?孝敬。孝敬到了極處,這個心地寶藏就現前了。所以不管你修學的怎麼好,你要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你都得不到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

  那麼這個事情,你想的時候,你有多困難!多不容易!把五戒十善修好。我也常講,五戒十善能夠打八十分,來生得人身才有把握。六十分靠不住,不見得有把握,那看你臨終的緣分。你遇到善緣,臨終起一念善心,你可以生叁善道。如果臨終遇到惡緣,起貪心,起 恨心,那就叁惡道去了。所以非常非常艱難。那念佛往生呢?容易,往生叫帶業往生。你一生作惡事都不要緊,你看張善和一生殺牛,我們在《往生傳》裏面看到很多惡人往生。惡人怎麼往生呢?臨終的時候一念回心向善,知道自己生平做錯了,徹底悔改,重新作人,雖然時間很短,一刹那之間,但是他一刹那是真心改過,就得佛力加持,這個容易。所以往生是靠二力,自己真信切願,佛菩薩來接引,佛菩薩以慈悲本願威神加持你,消滅你的業障,這個容易。這個是他老人家講的話,一點都不錯。

  問:也就是說,我們求來生作人,完全是依靠自力,斷惡修善,修五戒十善。而且分數要達到很高標准,這個很難。但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爲有佛的四十八大願攝受,我們至誠必能感應。所以比起求生作人,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比求生作人容易。

  接著再請教老法師,在佛法上一般提到八難,佛法的八難裏頭有一條是世智辯聰,那這個八難的世智辯聰,是修學佛法的障礙。但是在目前社會來講,好像很難避免這一種世智辯聰的熏習,那是不是表示說,現在修學佛法是比較難成就?

  師父:對,佛講的這個八難,完全是對修學佛法而言的。這個難就是困難,就是障礙,所以叫做難,一共有八大類。這個八大類,前面叁種是講叁途,所以術語裏頭講叁途八難。八難裏面包括叁途,並不是叁途之外,有個八難。八難前面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太苦,沒有辦法接受佛法。地藏菩薩雖然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能在地獄裏度衆生嗎?沒有法子。那麼菩薩度地獄衆生到那裏度呢?他將要墮地獄,還沒有墮,這個時候可以度他。已經墮到地獄裏去了,那就沒有法子了。就是說,你已經犯了地獄的罪了,可是你還沒有入地獄,你將要入地獄,這個時候菩薩勸你回頭。你真正覺悟,回頭了,那就免除地獄之苦了。這是我們在地藏叁經裏面都看到的。

  那麼餓鬼道,迷惑顛倒很重,接受佛法很困難。畜生道,愚癡。所以這個叁惡道裏面,佛雖有慈悲,在叁惡道度衆生,但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惡道衆生得度,那都是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在臨終是一念差錯,墮到惡道去了。菩薩到那個時候,再提醒他,他能夠醒悟過來,所以只能度這一類的衆生,一般衆生是決定度不了的,難,這個是難,叁途太難了。那麼這是叁種。除了這叁種之外,有盲、聾、喑、啞,這也是屬于業障。盲不能看見,這個是困難。經典這麼多,這麼豐富。聾不能聞法。啞,有問題問不出來,這個是他修學的困難處,也是障道的因緣。

  這個世智辯聰,這是因爲他的所知障太重了,要用我們現代話來說,他成見很深,成見很深,先入爲主。譬如中國過去,讀儒家的書,讀道家的書,自以爲是儒道的繼承人。對于佛法,認爲這是異端,極力的排斥。佛書,他不願意看;人家講佛經,他不願意聽,一昧的拒絕排斥,這是屬于世智辯聰。那麼在現代,現代也不例外,有許多學過科學的人,特別是學過其他宗教的信徒,認爲佛教是魔鬼,佛教是異教,那個排斥的心,非常非常的強烈。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這麼好的東西,當面錯過,所以這個是困難,對他講是困難。雖然遇到,等于沒有遇到。

  那麼另外一種—長壽天。你要是生到四空天,四禅天裏面還有佛法,有諸佛菩薩化現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但是四禅天裏面的聽衆,並不很踴躍,這是我們佛家常講:“富貴學道難”。因爲天人福報大,很快樂、很自在,對于修行不太重視。他認爲我現在過得很自在、很快樂,我何必要學這個東西呢?所以富貴學道難,貧窮也學道難,叁惡道等于是貧窮。那最容易學佛的在人道。你看一切諸佛,現佛身來度衆生,都在人道。其他道裏面,都是以菩薩身分,沒有用佛身出現的,唯獨人道是以佛身出現。這人道是中庸之道。你說苦,他的確是苦,還能熬的過去;你說樂,他有一點小樂,也並不很過分。所以這個環境裏面,是比較容易覺悟。如果生到四空天了,四空天就沒有佛法。他的時間長久,像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是八萬大劫,換句話說,八萬大劫就停止在這個地方。這麼長的時間,遇不到佛法,得不到解脫的機緣,所以這個叫做障難,這是這麼一回事情。問:老法師的開示,所以我們處在現代,容易世智辯聰的薰習,所以我們要特別的當心,必須把學佛的方向抓緊,不要落入八難之一。

  接著再請教老法師,我們一般世間講求博學…

《種善因得善果 (第十二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