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種善因得善果 (第一講)▪P2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往往看錯了,也說錯了。

  起心動念都是業,不止這一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我們造作的無量無邊的罪業,大概總是造的惡多善少,這個是一定的道理。如果我們造作要是善多惡少,我們早就不再輪回了。只要在輪回裏面,必定造作的是惡多善少,我們不能不警覺。但是佛告訴我們,業並不是定業,是可以轉變的。業是心造的,起心動念造的,轉變還在起心動念。所以底下這一段講:

  【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

  我們讀到這樣的經文,實在說也是含糊其詞的念過就算了,不知道佛說這一句話的分量有多重,這個就是迷惑顛倒。覺悟的人,我們在經上讀到,像阿羅漢、菩薩們,聽到佛講這一句話,他寒毛直豎。想到過去在阿鼻地獄受的那些苦難,還心有余悸。這個警覺性,比我們就高的太多。墮落地獄的時間太長太長,不止八萬大劫。一個人造作這麼重的罪業,在他還沒有墮落之前;換一句話說,還有救。墮落地獄之後,就難了。雖然地藏菩薩在地獄裏面度衆生,諸位要知道,凡是到地獄度衆生的,都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不是一個人,任何一尊佛菩薩看到地獄衆生跟他有緣,他到地獄裏面去教化,現身教化,都叫地藏王菩薩。這一點,我們要知道,一切諸佛菩薩都不是一個人。

  你將來作菩薩,作佛了,看到地獄有情衆生跟你的緣成熟了,你到那裏去幫助他,你也叫地藏王菩薩。所以諸佛菩薩的名號是通號,不是一個人專有的。所以墮到地獄難度,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的。菩薩雖然有大智慧、大神通、大能力,也只能把他從地獄度到忉利天,暫時免受這個苦難而已。可是地獄裏面的習氣,還是非常深重。生到人天,他還是繼續去造惡業。所以命終之後,又到地獄去了。菩薩在那裏看他出去沒幾天又回來了。你們看看經上所記載的,這些都是事實。由此可知,墮到地獄就難救了。在什麼時候救他呢?造極重罪業,還沒有墮地獄之前,這個時候能把他喚醒,讓他生大慚愧心,生起大恐怖心,努力斷惡修善,把他現前這個緣改變,把惡緣改變爲善緣。能發大菩提心,那就更好了。再能夠念佛求生淨土,縱然是阿鼻地獄衆生,臨終一念、十念,真的回頭,真的發心,也能夠往生。往生一樣不退成佛,這究竟解脫了。這個地方講得好,

  【其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

  這是講現報。你做種種善事,人家一樣瞧不起你,輕視你,障礙你。或者是得病苦,或者受貧窮下賤之報,以及一切不如意事。這是什麼呢?這是你罪報現前就報了,所謂重報轉輕,重罪轉成現前的輕報。就像這裏面所講的:

  【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滅。尚複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若有人受持此經,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是說明,這個業果的轉變是由心,你心裏頭一念覺悟就轉變了。我們把佛法推廣,把佛法介紹給一切衆生,不爲名,不爲利,只希望一切衆生能聞正法,這個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由此可知,如果是相反的,我要名,我要利,佛法在我手上,我也求專利。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佛書,很多錄音帶、錄影帶,都有“版權所有,不准翻印”。這個雖然在流通佛法,你流通的功德很小,你造作的罪業很重,你的罪業抵不過你的功德。你把正法封閉了,使正法不能夠利益一切衆生。你爲了自己很小的一點利益,把一切衆生聞法的機緣,把它折斷,這個罪業是阿鼻地獄的罪業。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能夠開放,不求自己這一點的利益,給諸位說,你得的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你的功德不可思議。正如經上所說的,你做這個事情是菩薩事業,你得一切諸佛護念,你得龍天善神保佑。那麼做這樣的功德,好像眼前還是很困苦,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因爲過去今世作的業,惡業太重,這是重業輕報。只要你肯做,認真努力做下去,咬緊牙關,你把這一段苦難的時候度過,你的大福報就現前了。

  諸位同修,你們跟我在一起時間已經很長了,我這一生就給你做證明。我求學的那個時候,也是很勤苦、很精進、很努力,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苦,我度過十五年的難關。以後才遇到韓館長,她全心全力的護持,我們才得到一個勉強生活的水平,叁餐才吃得飽。我在臺中,一天吃一餐。人家問我:“你修苦行!”我說不是修苦行,我沒有能力,沒有人供養。一個初發心,初學的人,誰瞧得起你?誰來護持你?沒有人。這個難關就是過去所造的罪業。在這個苦難當中,逐漸逐漸消除了。建立這個圖書館,以後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這是一個轉機。現在你們看到的,淨宗弘揚到全世界,得到全世界人的擁護,這個福報現前了,這不就跟經上講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遇到折磨,遇到苦難,不能灰心。我能夠忍受得了,實在講是得力于章嘉大師的一句話,所以我任何的逆境,我都會想到老師的教誨。他老人家說的,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的,那就沒有話說。再苦的環境,再壞的環境,佛菩薩替我安排的。佛菩薩這樣的安排,就是消自己的宿業,成就自己圓滿功德。佛菩薩那裏有惡意?我們才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歡歡喜喜的來承受。絕不退心,絕不退轉,一樣勇猛精進。

  佛在經上講的這些話,我們完全證實了。所以任何的挫折,無論這個挫折是大、是小,我們都明了佛菩薩善意的安排,不是惡意的。可是世間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他遭遇到這個環境,他對佛法生起懷疑,佛菩薩沒有保佑他,佛菩薩沒有照顧他,于是毀謗叁寶,又造作重罪,他怎麼會不墮落呢?這使我們想起《金剛經》上,佛教導我們,對于經教要深解義趣。你理解的不夠深,不夠透徹,境界現前,你就無所措施了。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境界現前都要保持如如不動。逆境現前,幫助我消業障;順境現前,有沒有好處呢?如果你自己智慧沒有開,定功不夠,順境一現前,你馬上墮落,爲什麼呢?貪嗔癡慢的念頭起來了。

  你看看倓老法師開示裏面講的谛閑老和尚,早年一個修禅定的徒弟,福報沒有現前,他修得很好。以後做了首座和尚,收了不少在家的皈依弟子,得到很多人恭敬供養,傲慢心起來了,就墮落了,以後就當土地公去了。這就知道,智慧沒有開,定功不夠,福報現前不得了,你墮落。他如果沒有當首座和尚,沒有人恭敬他,沒有人供養他,我相信他一定老老實實會成就道業。這樣我們才曉得,福報原來不是一個好事情。福報現前,你能夠一切不受,把這個福報轉變成弘法利生,利益衆生,讓一切大衆共享,佛菩薩就會送福報現前。你沒有這個定力,沒有這個智慧,佛菩薩不會把福報立刻送給你,爲什麼呢?怕害你。讓你多受一點苦難,苦難能夠幫助你,這才知道佛菩薩對我們的照顧,真正是無微不至。我們這個感恩之心,才能生得起來,不是世間人的知見。下面這一段: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

  總覺得老天對不起他,別的人對不起他。

  【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

  他不起這個念頭。這就是不覺,這就是迷惑顛倒。我們在這個世間,特別是我們聽到許多在商場作生意的人,被人欺騙了。人爲什麼會騙人?現在騙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這個世界簡直變成騙人的世界了。這是什麼一回事情?如果我們明了佛法,明了佛法就是明白事實真相,我們過去曾經騙人,現在人騙我,這不是一報還一報嗎?所以受騙也心安理得,還債,我還掉了。欠債要還債,欠命要還命,一定的道理,決定不能夠幸免。何況《般若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明白,“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大般若經》裏面給我們講了幾百遍—不可得,這叁個字講了幾百遍,世、出世間一切法俱不可得。這是真理,重覆幾百遍,這《大般若經》看過,什麼也記不得,大概這叁個字印象很深,你就能記得了。你把這叁個字記住了,二十二年《大般若》,你就得到了。我們于一切法都不做得失的念頭,你就自在了。所以逆境當中,要做償債想。人家要,我們歡喜給他,還債,自己要常生忏悔的心。下面說:

  【須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就是因緣果報不變的一個真理。你種植的種子不良,你就決定不會有好的收成。這個比喻,讓我們明了,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定得惡報。世、出世間一切法,總不外乎因緣果報。《法華經》裏面講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天臺大師將這個十句,演譯爲百界千如。這個十句講成一千句,說明宇宙人生就是一個因果循環的道理,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了解透徹明了,我們才能夠避免造作一切業障。徹底明白的人,沒有不求生淨土的。不能徹底明白的人,還留戀在這個世間,你在這個世間確確實實可以得大福報。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看到許多有福的人,擁有百億財富、千億財富,從那裏來的?過去生中修福得來的,不是偶然的,沒有僥幸偶然得來的道理。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自己過去世修的因,今生造的緣,因緣所現的報應。

  印祖一生當中,我們現在在《文鈔》裏面看到,他的觀察,他的覺悟,明白的開導我們,要想現在這個社會,真正達到安和樂利,除非把因緣果報的道理、事實,與一切大衆講解明白;否則的話,這個世間大的災難,指衆生的共業,恐怕不能夠幸免。所以他一生當中,提倡因果報應的教導,以《了凡四訓》、《感應篇》、《陰骘文》,做爲重點的教材,一生不遺余力的宣揚,他老人家用心很苦,完全在救世。畢竟真正覺悟,求生西方的人少,而追求世間福報的人多。所以他老人家的弘化社,所流通的這一些經本、善書,佛經遠遠不如這叁種,這叁種的分量很大,這個是慈悲救世的苦心。要說他不是菩薩再來,我們很難相信。菩薩來到這個世間,挽救衆生的浩劫。他老人家雖然不在了,我們今天承受他的教誨,應當踏著老人家的足迹,把這一樁事情做好,把這個法門藉著現代的高科技,向全世界普遍的宣揚。希望化解兩千年,這個世界衆生的大災難,那麼諸位的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種善因得善果 (第一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