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蛇全部燒死。當天晚上又夢見那一位紅衣老人,滿面怨恨,啼啼哭哭向他說:“我至心哀求你,你竟然把我子孫八百全部燒死在火中,你既然滅我族,我亦要滅你族。”後來這個燒蛇的人,墳墓做好後就生了方孝孺。方孝孺的舌頭尖如蛇形,後來長大成人,官做到翰林學士,是學問很好、又忠又孝的人。到了明太祖死了以後,北方的燕王,想奪取他侄兒惠帝的帝位,就引兵南下攻入南京,一切文武百官都投降,唯有方孝孺不肯投降,燕王就命令方孝孺寫榜文诏告天下說:“燕王爲保護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方孝孺知道實情並非如此,就寫出報告說:“燕賊篡位。”立即觸怒了燕王,大發脾氣說:“你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就答:“滅十族怎麼樣呢?”燕王聽了大怒,就說:“好,我就滅你十族。”但燕王一想,只有九族,那有十族?想來想去,他有老師,亦算上一族吧!諸位,以上是曆史上的事實,方孝孺是紅衣老人來投胎的,也就是被燒死八百條紅蛇的首領。這次被殺的十族,共八百人,與燒死的八百條蛇是同一數字。你看因果報應豈不是絲毫不爽嗎?
最後兩句偈是:“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此二句是結語,前面講的理論與事實,有前因後果,報應各相當,所以我們要洗洗耳朵,好好的聽佛說的話。佛是大智慧者,有宿命通,能知過去未來事情,並且有天眼通,徹上徹下看透了一切。話說到這裏,有的就會說:佛既然有神通有能力,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爲甚麼不救他們呢?要知道,佛是大悲心的,但因爲衆生造的共業,因果報應是一定的。衆生現在造惡因,將來必定受惡果,所以佛教衆生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什麼方法呢?那就是解怨斷惡因的方法。你若不造惡因,將來一定不受惡果。好比剛才講的,過去一鄉村的人假若沒有吃一池魚的因,就沒有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果;而琉璃王造了殺人大罪,又是惡因,不久就被火燒死,墮下地獄,這就是惡果。
戊、戒殺次第
諸位請看學人今天所講的題目是:“戎殺是息刀兵之本”,現在刀兵劫亦已擺在眼前,刀兵劫是從殺因而來,我們應該不造殺因,叫做戒殺,以免將來受刀兵劫的痛苦,此是根本辦法。又刀兵劫是共業,但是有共中之不共,意思是別人皆造殺業,獨獨我不造殺業,我就不和別人同受共業的苦報了。可是常常聽人說:我沒當屠夫,我亦不殺生,但是要我不吃肉是不可能的,怎麼辦呢?你不殺生很好,我給你介紹方便法,因爲刀兵劫有叁等的災難,戒殺也有叁等的功德。
上等功德會息滅上等災難,中等功德會息滅中等災難,下等功德會息滅下等災難。上等功德是長年茹素,若做不到,須要看果怕因。中等功德是,六月、十二月及每天早上吃素。這樣假若做不到,就做下等功德,下等功德是,十齋、六齋、隨分花齋,以及佛菩薩的聖誕日吃素,最少限度亦要吃叁淨肉。什麼叫叁淨肉呢?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爲我殺者。
話說到這裏,忽然間想起前天看見一家素菜館有一對聯,很有趣味,上聯是:“持齋一日,天下殺生無我分。”下聯是:“債有誰知,戴兩支角古今還。”意思是說:吃素一天,今天殺幾千萬活物,也沒有我的罪分。討債還債什麼人能知道呢?你看牛羊頭上二支角,自古一直到現在,都是討了再還,還了再討,我們想想看,可怕不可怕。
奉勸諸位,爲了消滅正將來臨,可怕的刀兵劫難,趕快來持素,趕緊要戒殺。
因果可轉變
諸位老師,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前次講的戒殺是息刀兵之本,我們大家已經明白要消除刀兵劫的災難,必須要放下屠刀學佛。這樣改往修來的辦法,是否確實可靠呢?學人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因果可轉變”。
甲、因果定律
(1)不消滅 在座的各位,有的必定會想:你講因果可以轉變,似乎不合佛法道理,佛法是講有因有果,因果定律是不消滅的,你爲什麼說因果可以轉變呢?對!因果定律是不能消滅的,經中也有一首偈說:“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意義是說:即使過了百千劫那樣久的時間,各人所造的罪業仍是不會消滅的。要知道因與果的中間有個“緣”,因與緣會逢的時候,果報還是自己要受的。
(2)不抵銷 假若過去作惡很多,現在作出很多的善來抵銷也不可能嗎?對!不可能!因爲因果定律是無法可以抵銷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定的道理,好比一塊土地上同時種下瓜種,亦種下豆種,將來瓜種一定生瓜,豆種一定生豆,瓜是不會消滅豆,豆亦不會消滅瓜的。可是現在又講因果可以轉變,要怎麼個轉法呢?
乙、知因斷緣轉果
(1)明事理 諸位要知道,因是因,緣是緣,果是果,此要分爲叁段來說明。因由緣而生果,學人今天所要講的是緣,什麼叫緣呢?我且問大家:“目前刀兵劫會來嗎?”諸位必定回答:“不會來。”這是刀兵劫的緣還未到,在此緣未成熟的時候,才可轉變因果。假若斷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緣,就可能轉變刀兵劫的果報;一旦緣成熟了就沒有辦法補救,因爲過去共同造的業緣成熟,即使你神通廣大亦沒辦法解決。
(2)運方法 那麼刀兵劫的緣未成熟以前,要用什麼方法補救呢?那就是要用消滅“增上緣”的方法,好像大夫醫治病人要對症下藥,患者若是發燒,就要開涼藥,病人是寒症,就要開溫補劑,對症下藥就是良藥!假若患者熱病用補藥,寒病開涼藥,這種醫生就害死人。話說到這裏,有人也許會說:“多多爲善,修橋造路,就能息滅刀兵劫的災難。”這種話是不可靠的,因爲受刀兵劫,不是你過去破壞道路、破壞橋梁的果!現在用修橋造路來抵銷,這是牛頭不對馬嘴,講不通的,這就好像庸醫不認識病症亂開藥方,患者發熱開補藥一樣。要知道受刀兵劫的報應,是過去造了殺因,所以要受殺的因果,現在要斷殺因就沒有緣,無殺緣就不結殺的果報,就不發生刀兵劫。這種斷緣的道理,諸位假若聽不明白,我就講一個故事來引證。
故事:法師善喻
過去某個地方有一座寺廟,有一位法師在那裏講經,同時有一個曾經造了大罪業的人,聽完了經就去請問法師說:“我過去殺生害命,已經造了大罪業,該怎麼辦呢?”法師就教他:“你要真心流露,發心忏悔,現在還未結果,斷緣就可以。”但是此人只知因與果,不明白緣的道理。法師就善巧方便,拿一包蒺藜給他,教他種在寺後空地的東西兩條小路邊,東邊種的蒺藜要撒石灰,不要澆水;西邊種的要天天澆水。法師又交待他每隔五天要赤足走一次,東邊走走西邊走走。此人頭一次東走走西走走,沒有什麼感覺。法師就再叫他西邊依然天天澆水,東邊依然不可以澆水。再隔五天亦是赤著足兩邊走走。又隔了五天,忽然看到西邊蒺藜已經出芽。再五天看到芽已長了叁寸,且開出黃花。又五星期後,在西邊赤足走時,就被蒺藜的刺,刺得不能再走了。法師就問:“東邊呢?”那個人答:“不感覺什麼。”法師再說:“東西兩邊皆種蒺藜種子,爲什麼東邊能走西邊不能走呢?”這時他才恍然覺悟,原來東邊撒的是石灰,又不澆水,斷了緣就不發生作用;西邊的天天澆水,這水的增上緣,就發生了力量。所以同時下種,東邊的不發芽而西邊的卻茂盛,這就是有緣則生,無緣則滅,因果可轉變的道理。
丙、斷緣等次
聽你這樣講,我們大家已經相信,現在刀兵劫還沒有來,趕快斷緣,就不會結果報。可是緣要用什麼辦法來斷呢?斷緣的次第分上中下叁等功夫,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殺生,吃叁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爲我殺的肉),如此做到就是善人;中等功夫不但不殺生並且持長素,這樣做到就是等于自度的阿羅漢;上等功夫不但不殺生,吃長素,更進一步要放生,救它的生命,這種人等于利人的菩薩。以上叁等功德,隨緣量力而爲。再分述于下:
一、下功斷緣戒殺——易行
“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先講容易行的下等功德,要從斷緣戒殺做起,古大德有兩句偈:“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意思是說:有肉可吃就吃,沒有肉就算,隨緣就會消掉舊的罪業,千萬不可爲了要吃肉而再殺生害命,又造了新的罪業而去受災殃。大藏經中有一部婆沙論,其中一句說:“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當于來世中,絕不遇刀兵劫!”你看只有持一晝夜的功德就這樣大的不得了,何況長持不殺戒豈非更大?話說到這裏,或有人問:聽你講,不殺生是避免來世的劫報,假若希望現世就避免刀兵劫,是否可能呢?我的答覆是“可能”!且講一條故事來作證明:
事證:假齋免溺
從前有一個人搭了一只船出門,在船內看見船主的木桶中有二條活活潑潑的魚,在水桶裏遊來遊去,可能中午就要殺了佐膳的樣子,此人就對船主說:“你這兩條魚賣給我好嗎?”船主說:“好啊!但是此魚價錢很高,兩尾要叁百錢,您什麼時候要吃,就給你烹煮。”這個人就拿出叁百錢給船主買了魚,一時不忍吃它,就說:“我今天不吃,不要烹煮。”隔了一天,船主又問他:“你今天要煮魚嗎?”那個人就答:“不要不要!我今天吃觀音齋。”其實這個人並不吃觀音齋,他是眼看兩條魚在木桶中遊來遊去,怪可愛,不忍吃它,殺了烹煮更覺得很可憐,所以撒謊說吃觀音齋。最後,他終于把魚放入江中,使他們獲得了自由。
又隔了一天,船正在大江中行駛,忽然之間,狂風大作,波濤滔天,滿船的人都驚恐萬分,在跪跪拜拜喊救命的時候,忽然在雲中現出“假齋”兩個字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有人問道:“船中什麼人吃假齋的?”問了好幾聲,這個人想道:“我假吃觀音齋,一定犯了天條,假若隱瞞不說,豈不害了大家。”即時高聲應道:“是我是我!”衆人就說:“你下去吧!”就把他推下水去。說也奇怪,不知何處漂來了一塊木板,那個跳下水去的人竟安然無事地抓住了木板,一陣大風把他刮到岸邊,被人救了起來。再看那只船,卻已經不起那陣狂急的風浪一吹而翻…
《因果可轉變 (佛教通俗講座 李炳南老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